杜如松與笛簫尺八的故事 | 賞《杜如松笛簫曲集》,享絲竹雅樂笛簫情

2021-02-08 佳旭影視


杜如松,浙江音樂學院國樂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副會長、浙江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省文化廳藝術委員會成員。

曾多次隨藝術家小組赴突尼西亞、法國、義大利、奧地利、日本、香港等地演出。因為其為中國傳統音樂做出的貢獻,2012年美國加州大學為他頒發了「國際優秀藝術家獎」。主要代表作有《扁舟載月》、《漁笛清幽》等;編著出版《浙江省竹笛考級教材》、《杜如松笛蕭曲集》、《中國笛曲精選》。其中,《漁笛清幽》在2017年8月,成功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


2015年11月,杜如松發表《杜如松笛簫曲集》,專輯收錄作者創作的笛簫作品,例如:《扁舟載月》、《蓮臺凝香》、《魚山遺韻》、《雲來集》、《寒江殘雪》等,多為江南傳統笛簫風格,另有四首佛教音樂編曲以及一首古曲演奏譜。佛光山藝術研究所所長、禪者、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先生為其寫序。

笛的音色較為高昂和清脆,簫的音色比較柔和、輕細、典雅。自古以來,蕭所特有的音色帶來的娓娓道來的畫面感,一直是文人雅士們用來抒發自身心境和情感的不二之選。而在中國失傳已久,近些年從日本回傳到中國,類似笛簫的樂器——尺八,則是蒼涼的聲音,時而勢如破竹潰敵而出,時而氣若遊絲輕吟低唱,擁有穿透人心的力量。


竹製尺八


尺八的歷史


尺八由竹根製成,以管長一尺八寸得名,外切口,傳統的尺八是五孔(前四後一)。尺八發源於東漢時期,唐朝時作為宮廷雅樂而使用。由於宋朝社會動蕩、朝代更替以及元朝少數民族統治中原造成的文化斷層,使得尺八在中國漸漸失傳。


竹製尺八


1300多年前尺八被作為演奏唐代雅樂的樂器東傳到日本。鎌倉時代日本普化宗的禪宗和尚覺心來中國杭州護國仁王禪寺學禪,期間遇到世代傳習尺八的張參居士,隨其學得尺八技藝並帶回日本。尺八傳到日本後得到很好的繼承和發展。首先作為一種法器或者是僧人修行的方式,每到寺院有重大法事活動的時候,僧人們就在佛前獻演吹奏尺八,與向佛祖獻花、燒香、供奉食物一樣,都是供養佛祖的方式。許多佛教普化宗僧人把吹奏尺八作為一種禪修方式,也叫做:吹禪。


南唐畫家顧閎中作品《韓熙載夜宴圖》清吹場景——樂伎笛簫合奏


日本江戶時代許多沒落的武士成為浪人,並以虛無僧身份掩飾,他們用尺八代替武士刀作為武器,尺八開始在民間流傳並普及,逐漸成為日本傳統樂器之一。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復原盛唐樂伎裝束圖,樂伎手持為唐代尺八


尺八古曲《虛鈴》(原名《虛鐸》)是歷史記載最早的尺八曲,創作於約1200年前的唐代,此曲從唐傳至宋代,又經覺心和尚帶到日本。《虛鈴》在日本的佛教中傳承下來,但是《虛鈴》的境界太高,非為悅耳之作,故尺八傳入日本之後又誕生了《虛空》和《霧海篪》,與《虛鈴》合稱尺八三本曲。



笛簫名家——杜如松,手持為竹製尺八

杜如松與笛簫尺八的故事


杜老師七歲開始吹笛,十歲就能登臺獨奏,曾被人們譽為「江南小神童」。1978年,他考入浙江省文藝學校,師承著名笛子演奏家、教育家趙松庭先生。杜老師早期就接觸日本尺八的「明暗對山流」「琴古流」等諸多流派,被尺八的音色深深吸引,心靈受到了震撼,便開始學習吹奏尺八。


笛簫名家——杜如松,吹奏尺八


吹奏尺八不僅需要嫻熟的技巧,更需要對佛教文化的深刻領悟,因此即便是杜老師這樣有著近40年深厚音樂造詣的藝術家,要吹好尺八依然要投入百倍的努力。「一開始我吹不好,想過放棄,但又覺得必須堅持下去,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漸領悟了其中的奧妙,在不斷的感悟中,對尺八的理解也更深刻。身心完全靜下來後,用尺八吹出的音樂也和心境一樣,變得渾厚、純淨。」


笛簫名家——杜如松,吹奏尺八


隨著年歲的增長,人總歸要讓生活的節奏慢下來,開始做減法,當一個人的心由浮躁變為平靜時,會生出更多的智慧,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專輯《杜如松笛簫曲集》中,一首由杜老師作曲的尺八音樂作品 ——《魚山遺韻》,包含了濃烈的中國味道。在工作之餘戴上耳機,慢慢享受這使人放空自己的雅樂,作為短暫的休息。樂曲平靜、淡定,沒有忽緩忽急的節奏,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旋律,像風吹過竹林的聲音,輕盈而又神秘。這種聲音清幽而不幽怨,空寂卻不孤獨,有一種超脫塵世之後大徹大悟的空曠和淡定,仿佛看到一位身著古裝的宮廷樂師在演奏,讓人沉醉在悠揚曼妙的樂曲中.


笛簫名家——杜如松,吹奏尺八


弘揚中國文化


近些年國家提倡復興中國傳統文化,人們也漸漸感悟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價值所在。

生活在這個傳統文化蓬勃復興的時代,與在保家衛國的戰場上度過青年時代的父輩相比,是幸運的。一個人在成年之前接受的主流文化應該是中國自己的文化,只有深厚的本民族文化薰陶才會培養出炙熱的愛國情懷和對國家對民族的厚重責任感。幾千年的中華文明長河中,每一朵浪花都曾經那麼絢爛,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一讀那些影響古今中外幾千年的經史子集,知道什麼是秦書、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中國傳統文化才是培育智慧的沃土。


笛簫名家——杜如松,吹奏尺八


特別鳴謝

「文學顧問」

李小紅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上海大學中文系博士後,

現供職於中國戲曲學院梅蘭芳藝術研究中心

「藝術顧問」

杜如松

笛簫名家

劉帥

中國裝束復原團隊

上海南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名家名曲】《三五七》演奏:杜如松(附伴奏)
    主要伴奏樂器是笛子和板胡,唱腔與伴奏構成豐富的對比性與聲復調,它可以和其它各種板腔連接,自由而多變,無論悲、喜、哀、樂的情緒,三五七都可以通過速度、旋律的變化得以表現。根據速度、音屬差異可分為中板三五七,慢三五七、快三五七和高調三五七。
  • 【推薦】屠式璠先生文章:《笛簫曲〈妝檯秋思〉評傳》
    笛簫曲《妝檯秋思》深沉委婉、幽雅動聽,又承載了著名的王昭君的故事,所以近數十年來深受吹笛者和聽眾的歡迎。 笛簫曲《妝檯秋思》歷史悠久且傳承有序,其創作和不同版本產生的過程,充分反映出演奏者在樂曲旋律發展上的重要作用,具有深入研究的價值。
  • 笛簫的起源與發展概述,進一步探索傳奇色彩的簫樂器
    多少年來,樂器的起源一直困擾著人們,有人認為鼓是樂器中最早出現的,有人認為笛簫最早出現的;有關笛簫的起源,有人認為源自古老的埃及,為起源人們爭論不休,直到骨笛的出現才揭開了這一秘密。童忠良的《骨笛之謎與古樂探正》中有說,1987年河南舞陽賈湖骨笛、骨哨出土後震驚了世界的音樂學者。在這些骨笛中,有五孔笛、六孔笛、七孔笛、八孔笛,其中,七孔笛為最多。
  • 燃爆笛簫的新秀笛簫演奏家孟曉潔,她打趣地說:「做中國第一位竹笛女博士很酷.」
    小學時候得到著名笛簫演奏家俞遜發老師的指導,逐步走上了專業的道路,後來成了竹笛女博士,她打趣說:做中國第一位竹笛專業女博士,是件很酷的事。熟悉孟曉潔的笛簫愛好者,應該都是到孟曉潔還是B站很有名的UP主。粉絲數量,在民樂圈子中算得上是天文數字了。在孟曉潔的世界裡,民樂也可以很時尚,笛簫照樣可以燃爆激情。
  • 【青年演奏家第五期:泉州市南音樂團笛簫演奏家陳特超】
    現任福建省南簫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泉州市南音樂團的青年笛簫演奏家,泉州師院特聘老師,被評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社會藝術水平考級委員會優秀指導老師。《鷓鴣飛》趙松庭曲     傳統南簫:陳特超      協奏:福建省民族樂團《故鄉》張維良曲 低音南簫演奏:陳特超  古箏伴奏:吳雅蓉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天下笛簫微信公眾號,搜索天下笛簫或掃描下方二維碼。
  • 笛簫 |《遊子念母》淡雅自然,質樸脫俗,獨出心裁
    《音樂療愈》中國最美音樂微刊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笛簫曲《遊子念母》,樂壇後起之秀蘇一的禪曲專輯
  • 繆宜民:中國笛簫音樂在北美
    感謝張維良先生與玉屏笛簫文化藝術節,能讓我有機會與大家分享我在北美的一點音樂經歷與心得,介紹一下在北美的中國笛簫音樂的狀況。提到北美,有一句話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好山好水好寂寞」,說的就是我們。好山好水是指環境優美,地大物博,人員稀少。當然嘍,人一少,就自然寂寞了。但作為一個生活在海外的中國音樂人來說,這種寂寞還有一層「苦行僧」的意思。
  • 著名笛簫演奏家張維良攜新專輯《簫的敘說》亮相國家大劇院
    12月26日上午,由中國唱片總公司與國家大劇院共同舉辦的笛簫大師張維良《簫的敘說》新專輯分享會在國家大劇院藝術資料中心順利舉辦。本次活動以張維良先生的新專輯《簫的敘說》發布作為契機,邀請了著名音樂家李西安、作曲家崔權、箜篌演奏家吳琳為活動嘉賓,與張維良先生共同暢談笛簫藝術、民族音樂創作的繼承與發展。中國唱片總公司副總經理侯鈞先生、玉屏侗族自治縣文化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李麗女士分别致詞祝賀張維良先生新專輯發布。
  • 匠心不已 簫管遺音丨丨笛簫製作工藝美術師鄒敘生大師訪談
    八十年代設計的新穎十六支刻詩詞套笛和專業笛簫成為國內外演奏家慕名以求之精品。王荌(以下簡稱王) :書桌後面的牆上掛滿了快遞單,這麼多訂製笛簫的顧客,笛簫的製作都是您一個人完成的?鄒敘生(以下簡稱鄒) :我現在的工作方式比較自由,訂單少就清閒一點,訂單多就忙活一點,最近這幾天就比較忙。
  • 《笛簫遙》楊偉傑笛簫演奏會2016年6月24日在香港大會堂劇院成功舉辦
    《笛簫遙》楊偉傑笛簫演奏會於2016年6月24日在香港大會堂劇院成功舉辦。
  • 著名笛簫演奏家陳鴻燕榮休笛簫獨奏會將於12月6日在香港大會堂歌劇院舉辦
    笛聲飄過六十年 陳鴻燕榮休笛簫獨奏會
  • 《微風西子·且聽笛吟》--杭州西湖笛簫室內樂團於」國大·恆廬美術館」傾情獻演
    楊柳微風,西子杭城2018年8月14日,夜城時分由杭州演藝業協會主辦,杭州國大城市廣場、國大恆廬美術館、林魯傑笛簫工作室承辦
  • 石磊笛簫演奏《羋月傳》主題曲《伊人如夢》
    全曲以一種低吟淺唱娓娓道來的緩慢節奏,表現出了一個女政治家的歲月心事,歌詞曲調皆充滿感情,再現了秦宣太后羋月傳奇曲折的人生歷程。她跨越三個國家歷經三段感情,從稚嫩青澀的小女兒經歷人生種種磨礪最終成為女政治家,家國、愛人更迭的悽苦又有誰知。
  • 劉珂矣經典歌曲簡譜笛簫譜(1)66期
    2.以老師示範與學生練習為基礎,以經典傳統曲目賞析為手段,以經典流行歌曲講解與學生表演為特色,使學生實踐、聽賞、表演三者相結合,實現多方面學習,整體提高,綜合受益。8.所有笛簫:半個月包退換,終身包修。西湖夜雨茶簫舍歡迎各界朋友加盟合作。
  • 笛簫交流群、交流吧,這些「大師」作品真是雷人,簫友請答應我好好練簫,別亂買簫.
    以上就是小編隨意從某吧的一些銷售笛簫的帖子的截取的圖片,說實話,真是驚到我了。過去小編從來沒關注過,只是近期很多簫友反饋,小編也是出於好奇,過去看看,確實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各位笛簫製作人不要覺著簫部落不道德,我們也是希望笛簫行業的正面發展,請您也用點心,改進自己的作品。各位笛簫愛好者,也不要嫌簫部落囉嗦,答應我們好好練習,不要動不動就去購買笛簫。簫部落作為一個民族樂器專業平臺,有責任也有義務去進行提醒。就先不說,上面那圖中的兩把洞簫音準、性能是不是合格,就單看那個製作工藝,就得感嘆一句,我滴個天哪,您這簫是夢遊做出來的嗎?
  • 萬能無線話筒適用於葫蘆絲二胡笛簫薩克斯可頭戴手持袷衣領譜夾臺式
    加微信18971474161進群和大師一起學習葫蘆絲/示範伴奏機/葫蘆絲包/葫蘆絲架/葫蘆絲話筒/葫蘆絲維修工具         萬能無線話筒葫蘆絲二胡笛簫薩克斯通用一副無線話筒多種用途。可以手持,袷衣領,夾譜夾,臺式是樂器人的好幫手,採用最先進的2.4G超強抗幹擾技術,可以傳輸50米。
  • 陳美蘭杜如松杜竹松婺劇音樂
    >   昨天晚上,浙江省婺韻樂團戲曲音樂會在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行,《花頭臺》、《我祖上》、《三五七》、《手心手背》、《朔風吹》《春秋亭》、《打虎上山》、《女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