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 香港藝術館

2021-02-19 七壺酒

上學期開學第一周的星期三,1月22日,去了香港藝術館。當時沒有看完,回來之後在朋友圈說,下一次來可能要很久以後了。之後開學第二周是春節假期,第三周就開始了眾所周知的日子。

之後疫情期間在香港的時候屢次想去把它看完,但考慮到尖沙咀的地理位置,還是很擔心。

10月11日我再次站到它面前的時候,又是一次人生中恍若隔世的經歷。

介紹裡說代表一個圓桌會議,不同的椅子材質代表不同的立場,但人們試圖在會議裡找到一個平衡點,求同存異。

覺得有意思的有兩點,第一是,同樣材質的椅子恰恰是放在了正對面、相隔最遠的位置。第二是,椅子前端類似拼圖的構造決定了,如果想要合併在一起,勢必有一個椅子需要離地抬高,對齊之後才能放下。而椅子抬高意味著,坐在椅子上的人需要暫時起身離席。

相對的兩堵牆間隔很窄,牆上鑲著形態各異的信箱。有些信箱外放著若有若無的聲音,如果想聽清,就要把耳朵貼近。貼近之後會發現,其實所有的信箱都有內置聲音,有人靠近時會有輕微的」咔噠「一聲,然後開始播放。有些是香港市井裡家長裡短的問候聲,有些是舞曲,總之非常生活化。

「只有部分信箱持續外放聲音」這個設計就很具有引導性。不然的話,恐怕很少有人會貼近細看,更別提嘗試傾聽了。

「傾聽信箱」這個動作,可能是以另一種方式展示(或緩解?)了人們的窺私慾。信箱本身就是一種半遮半掩的展示方式,信箱外面的人都好奇,信箱裡面各有各的生活百態。其實這個體驗很像站在樓道裡,可以聽見門後面各家隱隱約約的聲音。

其實不過是平平凡凡的家長裡短。

五樓是這次覺得最驚喜、最有意思的地方。沿著窗設置了一排小的場景,每一個都以街道命名,並貼合那條街道的字面意思。其實讓我隱隱有些感動,因為小時候的我經常會想,這條街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這個展賦予了這些街道生命。

香港的各位應該都知道「彩虹」這個地方。五彩的貼紙暗示彩虹邨的樓,隨著向上漸漸稀疏。人偶站在地面上,正在張貼「不準標貼 POST NO BILLS」的貼紙。

窗子上的究竟是貼紙還是樓房呢?拋開「不準標貼」本身也是一種貼紙這個點之外,如果沒有標貼,彩虹還會是彩虹嗎?

「車長逾7米車輛,左轉小路不能掉頭」,旁邊是車長顯然不足7米的、跟「7米車長」的世界形成鮮明對比的手推車。而勞工在暗合著「大強街 Power Street」的本意。但這又是一個,兩種世界永遠可以共存的神奇城市。

「行到水窮街」「坐看雲景道」。我從此愛上了「水街 Water Street」。

每一個到香港藝術館的人,一定會到窗邊看一看尖沙咀的海景。站在這些人偶後面,他們在看風景,我們在看風景和他們。

還有一個點是看展的時候沒有想到的。「行到水窮」是一群人的觀賞,而「坐看雲起」是一個人安靜的獨酌。很多人可能都會經歷行到水窮的時刻,但坐看雲起可能永遠是少數人的格局。

「不準餵鳥」「不準滑板」「不準騎車」「不準吸菸」「不準貼廣告」……絕大多數的「不準」,都是文明社會的規範。而偏偏站在中間的,是一個微張著嘴、抬頭仰視著這個無限「禁止」的世界的,狀似野人、胸毛密布的人。

如果我本就不是這個文明社會的一部分呢?

粵語中「文」「萬」「民」字的粵拼都是Man,而Man恰巧又是英文裡男人的意思。而站在前方、抬頭仰視著這些街道名的,恰恰是一個穿著胸罩(裙子?)的女人。

其實這些街道的名字都有很好的寓意。「萬安」街,但如果是「Man安」街呢?

之前知道尖沙咀有「廣東道」和「北京道」,剛剛在地圖上找了一下,原來西貢也真的有「普通道」。兩個人相對打電話,一定會讓人想起接到廣東話的快遞電話/外賣電話的時刻。

地面的左邊寫著一些廣東話俗語,右邊寫著一些普通話(或大陸各地方言)俗語。廣東話我能看懂一小部分,在普通話裡面找到了「冰棍兒」「去哪兒」等北京話,「不好使」等東北話,「小鮮肉」等網絡語言,甚至還有「肥皂」(什麼時候「肥皂」成了普通話俗語的標誌之一嗎?真是令人害怕)。

冗長的捲軸,繁重的古籍,佔據了整個房間的壓迫感,會讓人一進到房間裡就產生一種敬畏感。

但細看之下,會發現紙上的所有字,自己都不認識。其實所有的字都是藝術家拼造的,意圖是提醒人們不要盲目崇拜傳統、書本與權威,並且形成了對古籍的一種嘲諷。

學現代藝術之前曾覺得這個批判好尖銳,現在卻真實地覺得,這個藝術家好溫柔。現代藝術真的拉低了我接受世界醜惡面的下限。

香港藝術館自稱是收藏吳冠中作品最全的地方,不過因為我沒學過亞洲藝術,能解讀的有限,所以就不班門弄斧了。

但香港藝術館的特色之處在於,無論是研究亞洲藝術還是西方藝術的人,看一個作品的時候都可以找到共鳴,並解讀一二。有很多作品明明畫法非常中式古典,但表達的思想卻非常現代,有些又是反之。

我見過的展裡,香港藝術館絕對是中西融合得最好的地方。香港這個城市的神奇之處或許也能從此解讀一二,無論抱著什麼樣的背景來,如果用心,其實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共鳴。

最後送給趕due中的大家一幅畫。名字是,"why do you think".

相關焦點

  • 不可不去的好地方--香港藝術館
    香港藝術館於5月6日重新開放啦!!
  • 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藝術撰就香港故事 傳承中華文化
    >每一個香港藝術館事跡,洞見跨時代的香港藝壇發展歷程;每一件藝術珍品,演繹著承接千年、貫穿中西的香港故事。「這個由藝術寫就的香港故事,勾勒出香港藝術發展圖騰,傳承著五千年來的中華文化系譜。」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介紹道。位於香港尖沙咀的香港藝術館。人民網 沈婧婕 攝回望來路 勾勒香港藝術圖騰藏品是藝術館的靈魂,一個特有的收藏體系成就一個藝術館的獨特魅力。
  • 香港藝術館:願榮光歸藝術(上)
    2020年第一個周末,我去了剛開一個月的香港藝術館。尖沙咀海濱,陽光暖海波平,膚色混雜的人群,緩緩從閃著銀光的藝術館大門淌入。
  • 解鎖新晉遛娃聖地香港藝術館
    位於尖沙咀的香港藝術館,在香港太空館和K11之間,屬於香港公共博物館之一,可以免費參觀。香港藝術館成立於1962年,2015年進行翻新,於2019年年底重新開放,可惜剛開館沒多久就趕上新冠疫情,又不得不閉館抗疫。目前藝術館已經於9月29日恢復正常開放。藝術館現在有限流措施,先到先得,如果想參觀,一定儘早到達。
  • 香港藝術館以新面貌演繹多元的藝術世界
    擴建後的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館的大型擴建及翻新工程現已竣工(圖1),預計於2019年年底與公眾見面。藝術館是香港第一所公營美術館,前身為1962年成立的大會堂美術博物館,原址位於港島中環大會堂高座頂三層,建館之初,館藏由歷史文物及藝術品組成。1975年,博物館拆分為香港藝術館和香港歷史博物館。1991年,藝術館遷入九龍尖沙咀海旁現址,展覽空間由1000平方米增至7000平方米。
  • 香港藝術館出高招
    香港藝術館香港藝術館是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簡稱:康文署)轄下的博物館之一,致力於保存中國文化精髓和推廣香港藝術,是香港大型的藝術類博物館。
  • 萬眾期待的香港藝術館,閉館五年後重開變這麼美了!
    香港藝術館自從2015年8月閉館之後,就馬不停蹄地進行翻新與擴建工程,終於在今年11月30日與公眾見面,究竟重開後的香港藝術館會是以何等面貌展現?好奇的小夥伴們快往下看,橙子君為大家作個詳細介紹~香港藝術館自2015年8月閉館後,終於在今年11月開放,並同時舉行11項精彩展覽,向觀眾展現多元藝術世界。
  • 「光之躍動」燈光互動裝置香港尖沙咀K11購物藝術館
    建築師揉合了空間元素及互動燈光,創作出此聖誕遊樂園,務求為香港人帶來多點歡笑與希望。 建築師團隊AaaM Architects 就客戶K11購物藝術館露天廣場環境,以配合商場空間通過互動燈光及玩樂體驗,把商場空間變成臨時的公共空間,吸引更多種類的人群進入商場,帶動人流, 軟性增加消費人群量。
  • 疫情下,香港周末的2個好去處
    而膽小如我,這兩個月才慢慢「鼓起勇氣」出去玩,公眾號的香港小島遊記已經很久沒能更新了,所以我不得不時常用以下佛系三連安慰自己:好在隨著疫情好轉,最近兩個周末終於又充實起來了,所以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發現的2個「疫情下的周末好去處」~香港藝術館成立於1962年,是香港第一所公營美術館,前身為1962年成立的大會堂美術博物館,原址位於港島中環大會堂高座頂三層。
  • 去香港不去這些博物館實在虧!
    其實在香港,除了買買買之外,你還可以去形形色色的博物館逛逛。無論你是歷史愛好者、文藝青年還是帶娃一起出遊的潮媽潮爸,總能找到適合你的。 如果你想了解最全面的香港歷史,想看到香港作品展覽,那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會很適合你。一個是通過展品向遊客展示香港的歷史變遷,一個是致力於展示香港本土藝術家和創意者的作品,在其中你能感受到濃濃的香港味。
  • 當藝術再次來到香港,「藝薈香港」期間的香港藝術現場
    「藝薈香港 – 由巴塞爾藝術展呈獻」將帶領我們熟悉的22間藝廊回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從11月27日期至30日,一場藝術的盛宴靜待開啟。展會開幕前最後一周,和我們一起提前探索藝廊將在展會中呈現的那些精彩作品。
  • 逛藝術 | UABB、香港藝術館全新開館、從倫勃朗到莫奈...1月深港穗展覽指南(文末福利)
    WAVELENGTH:製造之外時間:2019年11月1日-2020年3月1日  地點:雅昌藝術館門票:88元-198元時間:2019年11月30日-2020年1月12日地點:星河國風藝術館門票:免費闊別4年的香港藝術館重新開館。
  • 香港,約嗎?
    這種日子就是最適合去香港旅遊的季節,那麼小編特別準備了一期,最最走心的香港遊攻略 ,讓你又玩又吃又買~       香港,對於孩子來說,意味著迪士尼,意味著公主城堡,意味著米老鼠唐老鴨.對於我們大人來說,意味著那些從小看到大的港劇,意味著太平山頂,意味著維多利亞港,意味著那些從港劇中看來的各種美食、還有熟悉的地名,比如中環、尖沙咀、銅鑼灣.而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大人來說,香港之行
  • 純乾貨香港自由行攻略:黃金周赴港必逛潮區!
    坐標:香港K11購物藝術館3/F (近Life Kan,301號店)03「個人夢幻遊樂場」區自由創作!大人小孩都可以發揮想像力,把半透明的幾何圖形貼紙按自己心意左拼右貼,堆砌出自己最喜愛的樂園藍圖。坐標:香港K11購物藝術館(1/F – 2/F)04「3D雙面視覺」區同一個擺設,在不同角度會看出不同的字和圖案,非常夢幻,絕對挑戰大家的眼力和分析力! 坐標:香港K11購物藝術館(1/F – 2/F)  TIPS:準備好十個胃!
  • 體驗香港文藝打卡新熱點,來一場視覺盛宴!
    ,為香港注入創意與生機,彰顯其文化藝術大都會的特質。這個建築群有逾170年歷史,由16幢古建築群組成,包括警署、監獄及中央裁判司署,現已被打造為一個全新的多元文化空間,於2018年向公眾開放,通過本地和海外藝術展覽及表演,為香港增添文化色彩。位於尖沙咀的香港藝術館採用通透的玻璃幕牆設計,成為維多利亞港旁遊客的矚目焦點。經過大型修繕工程,於去年底重新對外開放。擴建後的藝術館,展覽空間增加約4成,至約1萬平方米。
  • Google香港2014熱門地方 你去過嗎?
    我們最常聽到外國人喜歡香港的甚麼地方,那麼香港人自己又最鍾意香港哪些景點?
  • 新郵發行:香港郵政今天發行《香港館藏選粹 ─ 江啟明素描作品》郵票
  • 香港,有這樣一座很生活化的饒宗頤文化館......
    香港荔枝角山崗上的饒宗頤文化館,從十九世紀末開始,肩負過工舍、檢疫站、監獄、醫院等職責。如今在香港歷史建築「活化」計劃中,融入了現代的活力和經營方式,成為了如今的饒宗頤文化館。它既包含了餐廳和藝術館,更是一個可以留宿的素雅旅舍。
  • 香港​油尖旺區旅遊景區風景點攻略介紹
    看點天象節目帶你探索神秘宇宙,蛋型的太空館是香港的地標。介紹位於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旁邊是香港藝術館。介紹  香港星光大道原是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東的海濱長廊,用以連接紅磡及尖沙咀。後得到政府撥款美化建成。大道仿照美國好萊塢星光大道設計,耗資四千萬港元建成,以香港電影業發展史及旨在表揚幕後巨星和幕後電影工作者成就為主題,從香港藝術館旁伸延至新世界中心對開,全長440米。於2004年4月28日正式開放。
  • 遊記 | 香港還能玩出什麼新花樣?
    單看上圖,你一定以為這是香港殖民時期維多利亞式的古老建築風格的博物館或是藝術館。但其實,這是香港位於中環的前中區警署建築群落,是香港早期的司法重地,集中了警署、法庭以及守衛森嚴、陰鬱隱秘的Victoria監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