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改編影視劇 還原度越高越好嗎

2021-01-18 央廣網

改編自知名網絡小說《盜墓筆記》的網劇《終極筆記》前日迎來大結局,這部網劇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6.7逆襲至目前的7.6,成為這一大IP(智慧財產權)衍生出的一系列影視化產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然而,不少沒看過原作小說的觀眾卻直言「看不懂」。

知名小說影視化過程中被「魔改」備受詬病,《終極筆記》則提出新問題:對小說還原度越高,未必一定更好。在一些觀眾和專業人士看來,改編自小說的影視劇仍應作為獨立的內容產品,不妨進行適當改編提升整體品質。

莫一味迎合「原著粉」

「本來以為又是一部山寨劇,沒想到沒啥流量明星的《終極筆記》越看越上頭。」市民王小姐是小說《盜墓筆記》的忠實讀者,也看了大部分《盜墓筆記》影視作品,《終極筆記》是「目前最滿意」的一部:「因為劇情還原度非常高,節奏把握非常快,36集演完4本書的內容。」

豆瓣網上,這部網劇在幾乎沒有演員粉絲「加持」的情況下,超越此前同系列網劇《重啟之極海聽雷》的7.4分,以7.6分成為《盜墓筆記》系列影視劇中得分最高的一部。然而,點開這部網劇的彈幕,卻有不少觀眾「在線提問」:「剛一閃而過的是鬼嗎?」「主角為什麼會失憶啊?」王小姐一開始還在彈幕裡在線答疑,很快她就發現力不從心:對於一套主體就有8部,還有續集、番外以及花樣繁多的影視改編作品的小說而言,要在彈幕裡一一解釋幾乎不可能。

「就算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影視劇,還是要做到劇情自洽、邏輯在線、三觀正常、演技尚可。」觀眾劉夏認為,就像合格的影視劇不能一味迎合明星粉絲,同樣不能一味迎合「原著粉」:「雖然一部受歡迎的小說為好的影視劇奠定了基礎,但影視劇是獨立產品,要符合影視創作的規律。」

改編不能「橙汁裡倒醬油」

成功的小說影視化,能不能「改」出好作品?答案顯而易見。豆瓣評分9.6分的1987版電視劇《紅樓夢》,幾乎摒棄小說由高鶚續著的後40回,但並未影響觀感。這樣的改編一方面因為小說後40回本身就有爭議,另一方面影視劇拍攝也絕非「魔改」,而是邀請大量專家解讀後的再創作。

事實上,影視劇作品比原著小說豆瓣得分更高的情況並不鮮見。八月長安寫的《最好的我們》2013年版得分8.7,但電視劇版獲得8.9分,電影版卻只得到5.4分;天下霸唱寫的《河神1》評分7.0,電視劇得分8.2;《甄嬛傳》的小說得分從7.8到8.2不等,但電視劇得分達到9.2。

「小說文字寫30%,讀者可以『腦補』剩下的70%。但變成影像如果還只拍30%,觀眾就只能接受到30%。」在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劉海波看來,小說本身和影視劇性質不同,創作要求也不一樣,影視劇創作者需要用角色選擇、鏡頭語言、臺詞對白等提醒觀眾「這裡還有別的內容」。

在劉夏看來,《終極筆記》如果能巧妙地將一些小說中的設定、細節編進情節或臺詞,會大大改善未曾看過小說觀眾的體驗。不過,由《盜墓筆記》衍生的影視劇,備受詬病的恰恰是大量加入非原著劇情,特別是感情戲。在之前的《重啟之極海聽雷》,因為增加「啞女」「飄飄」等角色和冗長的感情戲,引起觀眾不滿。

作家匪我思存曾將小說比作一個橙子,劇本則是一杯橙汁。「改編時把橙子榨了,往往發現橙汁不夠,要往裡面加東西。往裡面兌水,還只是味道淡了。特別可怕的是往裡邊加醬油,味道太奇怪了。」

「創編」應成為IP改編方向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楊俊蕾認為,《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改編也許可以給國內影視創作者提供某種方向,「對《福爾摩斯探案集》的改編中,『創編』也就是創意化改編成為一個趨勢。」

福爾摩斯原著的故事背景在19世紀末的英國倫敦,對它的改編包括舞臺劇、電影、電視劇、網劇、遊戲等。作為英國經典IP,福爾摩斯的改編話語是向全球敞開的,並不斷增值;在一次次翻拍中沒有喪失它的本土性,還具有全球化的傳播價值。比如好萊塢拍攝的一系列福爾摩斯電影,使得它從原始的探案、懸疑故事,增加了某種喜劇性、動作性,拓展出新的類型價值。英國廣播公司BBC自2010年出品的電視系列劇《神探夏洛克》將原著的時間背景從19世紀搬到21世紀,故事內核拓展為現代人的自我和非自我的對立,並把一系列新的懸念放入福爾摩斯的故事裡。2012年由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出品的《福爾摩斯:基本演繹法》有了更大膽的改動,把福爾摩斯生活的地點從倫敦貝克街搬到紐約,華生也從男性角色改為女性角色。福爾摩斯行走在紐約,調查人工智慧殺人、虛擬貨幣、藥物試驗等案件,這是柯南·道爾無法想像的情節,但和現代社會發生直接關聯。

「在改編中不能亦步亦趨,需要一次次拓展空間、刷新內核,這是經典IP改編的重要價值。」楊俊蕾說,改編要結合或是帶領當下的社會熱點,現代化的創意改編不等於要丟掉原味,但是要進行IP增值,不能重複化、單一化、同質化。

相關焦點

  • 《盜墓筆記》最高分影視劇有人卻說看不懂:小說改編影視劇,越還原...
    本周末,改編自知名網絡小說《盜墓筆記》的網劇《終極筆記》即將迎來大結局,這部網劇豆瓣評分從一開始的6.7逆襲至目前的7.6,成為這一大IP衍生出的一系列影視化產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節奏緊湊」「還原度高」成為不少觀眾打高分的理由,然而還有不少觀眾因為沒看過原作小說,在彈幕和評論裡直言「看不懂」。
  • 小說改編電視劇還原度最高有哪些 劇情還原度排行榜
    當下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是熱門,也非常受追捧和關注!接下來本文總結了小說改編電視劇還原度最高十位演員都有哪些,一起去了解了解。1、劉詩詩扮演的馬爾泰若曦  2011年《步步驚心》:劉詩詩出演女主角馬爾泰若曦,將一個穿越者的智慧、思想刻畫得很好,也是十分貼近原著了。
  • 紅酒度數越高越好嗎
    紅酒的酒精度和葡萄的成熟度有必然的聯繫,酒精度也可以影響酒的掛杯度和酒體,但並不是酒精度越高越好。酒精度並非是衡量紅酒品質的唯一標準,但高酒精度的酒酒體會更好,即風味會更飽滿,口感會更醇厚。因而若你不會區分紅酒的好壞,那麼選擇高酒精度的紅酒是比較好的選擇。
  • 推薦4部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電影,還原度超高,你看過幾部
    東野圭吾寫的推理懸疑小說都很好看,所以他的小說也是經常被改編成電影作品,不過因為他是寫的日本,所以翻拍作品也大多是由日本完成,現在我們就來說一說裡面有哪些比較成功的作品吧。這一點上還原了小說的感覺,改編得很不錯。2.嫌疑人x的獻身這一部也是東野圭吾的作品裡很受好評的一本書,結構精巧,結局出人意料,又會讓你發現早已有很多伏筆。改編成電影的話,只要把握好這個情節設計,就會是一部還原得不錯的好電影。
  • 含水量越高的隱形眼鏡越好嗎?
    在很多人看來,含水量越高的隱形眼鏡就越水潤,佩戴時眼睛也沒那麼容易乾澀。這種說法真的科學嗎?這時,有人可能會問,高含水量的隱形眼鏡難道沒有好處嗎?當然,含水量高的隱形眼鏡, 透氧效果也會相對較好,佩戴時會有一定的舒適感,但不能長時間佩戴。2.如何配戴隱形眼鏡?隱形眼鏡並非含水量越高就越好,那應如何配戴隱形眼鏡呢?
  • 這是一部史上還原度最低的小說改編電影?
    《如果聲音不記得》改編自落落的同名中篇小說,影片講述了一個隱藏著秘密的男生喜歡上一個抑鬱症女孩的故事。作為作者、編劇兼導演的落落一開始就大膽放話:「這部電影的還原度一點都不高。」她談到,自己沒有想到會在15年後的今天,把小說改編成電影。起初創作時,只是想寫一個具有動漫氣氛的唯美愛情故事。
  • 又一部小說改編成影視劇,《鬥羅大陸》預告發布,離播出還遠嗎?
    小說影視化已成為當下影視圈一個趨勢。 大量的優秀小說改編成影視劇。 其中,僅即將播出的古裝劇就有《斛珠夫人》、《有翡》、《燕雲臺》、《贅婿》等。
  • 原著小說改編成影視劇,在很大概率上,就是毀經典
    很多影視劇都是根據原著小說改編而成,由於影視劇的傳播性更高受眾更廣,一般來說都是看過影視作品的多而讀過其原著的人少。一部小說被拍成電影,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歡迎,因為小說有著廣泛的讀者基礎,很多讀者也願意看到他們心目中的小說會被呈現出什麼影像,尤其是哪位演員來演繹他們心目中的書中主角。
  • LED顯示屏對比度是什麼意思_顯示屏對比度越高越好嗎
    對比度概念:什麼是對比度?根據行業標準SJ/T11281-2007《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屏測試方法》的定義,在一定的環境光照強度下,LED顯示屏最大亮度和背景亮度的比值即為對比度。LED顯示屏對比度對比度影響:對比度越大,圖像越清晰,色彩越豔麗;對比度越小,圖像越模糊,色彩就越不豔麗。
  • 改編自小說的影視劇神作,琅琊榜都排不上第一!
    關注影視劇的朋友們都知道,很大一部分的影視劇都是翻拍自小說的,尤其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網絡小說被翻拍成影視劇,同時請上流量明星加盟,為影視劇造勢。本期咱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改編自小說的影視劇神作。作為抗戰題材的經典,其樸實畫風和演員的優秀演技,使得這部劇至今沒有同題材影視劇能夠超越。而剛剛上映的新版亮劍更是在對比之下飽受詬病,莫名其妙的使得老版本的亮劍增加了播放量。
  • 從《鬥羅大陸》預告片的熱議談關於小說的影視劇改編
    拋開演員粉和演員黑,我想討論下小說的影視劇改編。一、小說和影視劇是不同的藝術形式我覺得有的原著黨(書粉),過於把原著神聖化了,影視劇改編得和原著不一樣就各種噴,有先入為主的偏執,也是對不同藝術形式特點不夠理解。在基本尊重原著、圍繞原著來拍的情況下,影視劇肯定還是需要編劇來寫劇本,因為影視劇和小說是差異很大的藝術形式。
  • 2017年最受期待的6部小說改編影視劇
    可無論如何,小說改編影視劇早已成為大勢所趨,2017年,更多的暢銷書將改編成影視劇呈現在大家面前。今天,就讓焰公子為大家盤點一下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6部小說改編影視劇,還沒看過小說的朋友們要趕緊補起來了!免得到時候被人劇透!《鬼吹燈》故事以一本家傳的秘書殘卷為引,講述三位當代摸金校尉,為解開部族消失的千古之謎,利用風水秘術,解讀天下大山大川的脈搏,尋找一處處失落在大地深處的龍樓寶殿。
  • 手機像素越高越好嗎?
    像素高的手機拍出來的照片效果就一定好嗎?現在都手機像素都很高,VIVO/OPPO等前置都做到了2000萬像素,而華為P20P後置主攝更是達到了令人震驚的4000萬。如果你是衝著像素去買手機的話,推薦華為P20/P20P,VIVO新旗艦NEX等,這些相機的像素都很高。(P20P拍的夜景)但對於攝影而言,真的是像素越高越好嗎?
  • 論阿耐網絡小說影視劇改編的成功之道
    在此基礎上,小說原著粉與影視劇明星粉的助力,產業化的營銷手段,為小說的影視改編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阿耐系列網絡小說影視劇改編的成功,為網絡小說類型化創作以及網絡小說的影視改編提供了新的範例。2016年4月一部由網絡小說《歡樂頌》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在東方衛視和浙江衛視的黃金檔首播,掀起了收視狂潮,版權遠銷海外。
  • 如何看待國產動漫中網絡玄幻小說改編動漫,《遮天》會是下部嗎?
    現在國內動漫製作水平的提升,國漫的製作質量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動漫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作為一個國漫愛好者讓我們一起探討下網絡小說改編動畫的趨勢吧。網絡小說改動漫的趨勢流行起來,在我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1. IP粉絲:熱門小說IP改編有大量的小說粉絲基礎,也就是IP自帶流量,現階段粉絲並不滿足在小說文字中的幻想,更期待視覺上的呈現,已成為整個大環境的趨勢,並且也經過了一定市場的檢驗,相對原創動畫而言風險較小。2.
  • 縱觀《慶餘年》,為何當下小說改編的影視劇,與原著漸行漸遠?
    #影視#同樣是長篇小說改編,同樣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毫不誇張地說,《步步驚心》不僅帶動了穿越題材的風靡,也為改編作品呼喚了曙光。可是,近年來的風氣,反而變了味道。每當有一部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播出,輿論往往呈現兩極化:一面是自詡原著黨的朋友,打心眼裡的厭惡;一面則是認可改編的朋友。不可否認,這兩種觀點恰恰都反映了一個現象——由小說改編的影視劇,逐漸拋開了原著的軌跡。
  • 這些古墓探險題材的影視劇,你都看過嗎?
    各種各樣,讓人看起來眼花繚亂,但有一種影視劇題材,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和喜愛,這一類題材就是由小說改編而成的影視劇了,提起小說,我想很多的小夥伴肯定已經不淡定了,當下火爆的小說可以說是非常的多,縱觀各種網絡書城,毫不誇張的說同一題材的能找出成千上萬本。
  • 小說還原度最高的演員,陸繹帝君上榜,而他像是從小說中走出來的
    如今的電視劇當中,有很多根據同名小說改變的電視劇。雖然有些電視劇,把小說改編的面目全非。但還是有很多製作精良的電視劇的。比如說今年寒假非常火爆的兩部電視劇,《錦衣之下》和《三生三世枕上書》。沒有說之前熱播的《陳情令》和《慶餘年》。在這些電視劇當中,演員都表現的非常的優異。
  • 男頻小說改編影視劇,到底需要多少女觀眾?
    討論謠言或未播的《贅婿》目前並無意義,不過,小編關注的重點在:男頻小說改編影視劇,到底需要多少女觀眾支撐?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其實還有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有多少男頻網文小說被改編了?又有哪幾部改編成功了?
  • 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最成功的這五部,其中一定有你喜歡的
    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最成功的這五部,其中一定有你喜歡的近年來根據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層出不窮,甚至可以說新開拍的劇多數都是根據小說改編,這是因為原著小說本來就有了熱度,開拍之後就算不怎麼宣傳也會有很多人去關注,一部劇在開拍之時就自帶熱度,所以這就是IP劇非常受歡迎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