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死得最可惜3人,一助蜀成霸主,一幫吳立江東,一推魏平天下

2021-01-18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說的一個好的「帶頭大哥」對一個政權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在三國時的魏蜀吳三國中,卻各折損一超級謀士,從而對各自國家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NO3:蜀失龐統

龐統綽號「鳳雛」,他和有著 「臥龍」之稱的諸葛亮的成名離不開司馬徽的大力宣傳和推薦,司馬徽當時打出了驚世駭俗的廣告詞: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龐統出山之後,先跟的老大是孫權而不是劉備,然而,當時的孫權只器重周瑜,因此,龐統並不得重用。儘管如此,龐統還是很快在東吳混出了名聲——「吳人多聞其名。」龐統善於謀略,敢用險計,龐統自自我評價:論王霸之餘策,覽倚仗之要害,吾似有一日之長。

赤壁之戰後,龐統選擇了棄暗投明——投奔劉備麾下。劉備對龐統的才華十分欣賞,視為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為軍師中郎將。

龐統得在對局部戰爭的洞察把握上見解獨到,奇謀頻出。然而,劉備在戰爭決策時卻更趨向保守求穩,所以對龐統的許多計謀是聽一半,信一半,執行也是一半對一半,比如龐統獻上的取益州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就只採用其中計。

劉備不用龐統的奇謀險招,只不過花費的周折多一些,在龐統落鳳坡中箭死後,劉備最終還是奪取了益州。

龐統死後,劉備十分悲傷,史書稱為:「先主痛惜,言則流涕。」說明了龐統在劉備心裡的分量。因為蜀漢的人才實在稀缺,龐統之前劉備也就只有諸葛亮可以重用。但諸葛亮的內政能力明顯強於軍事能力。龐統正好彌補了劉備在軍事方面謀士奇缺的問題。這一點從諸葛亮獻計奪荊州和龐統獻上上中下三計奪益州就可以看出兩人的某些差距。

龐統不死,劉備的結局或將是另一種局面。但考慮他早年懷才不遇,發跡也晚,只能排第三。

NO2: 吳失周瑜

周瑜是孫吳集團的元老級人物,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他與孫權的哥歌孫策是拜把子兄弟,同時還是親連襟。「曲有誤,周郎顧」,周瑜應該是三國將領中最儒雅最俊秀的。

孫策死後,周瑜是第一個站出來以君臣之禮,擁立孫策的。後來曹操南下,整個東吳一片唱衰,除了周瑜、魯肅等少數人之外,東吳所有的臣子包括張昭想的都是投降。

周瑜最大的貢獻就是,幫孫權與劉備軍隊聯合,打贏了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奠定了三分天下相對穩定的政治格局。孫權對周瑜的評價是:「周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

在擊敗曹操之後,劉備趁勢佔據了大半荊州。而周瑜看出了劉備的狼子野心,於是提出了「兩分天下」,他主張把劉備和關張分開,不讓劉備擁有土地進行發展,這招過於毒辣,孫權並沒有同意,周瑜又建議由自己先去取西蜀,然後繼續吞併漢中,之後席捲北方。這個計劃被孫權同意了。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年僅36歲的周瑜整理軍隊要出發的時候,突然暴病而亡。周瑜一死,江東無人能擔此重任,其宏大的計劃被擱置了。

周瑜死後,實力比蜀漢還強的東吳基本上就沒有過主動進攻對外拓展的事情發生,這也註定是要滅亡的。可見周瑜的死對東吳的影響有多大。

《三國演義》中周瑜卻被塑造成了一個心胸狹窄,不能容人的形象,有點可惜。事實上完全不是這樣的。

周瑜病逝後,孫權痛哭不已。如果周瑜不早死,三國的歷史恐怕就要改寫了!

NO1:魏失郭嘉。

曹操坐擁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司馬懿這樣「豪華謀士」陣容團。但曹操最器重和信任的卻是郭嘉。

郭嘉最初效力於袁紹,但他看出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性格特點,所以投奔了曹操。郭嘉擅長於軍事,史稱「算無遺策」。袁曹大戰期間曹操擔心孫策作亂後方。但郭嘉準確地預測到了孫策的命運。《三國志》記載「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果然後來孫策死於刺客之手。除非刺客是郭嘉派的。否則郭嘉看人真的是太準了。

郭嘉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如果沒有郭嘉。曹操想要如此順利的一統北方很難。而且在袁曹大戰時期郭嘉也給了曹操極大的鼓舞和支持。郭嘉還著有《十勝十敗論》,外人看來,只道他是故意寫此來拍曹操的馬屁,實際上郭嘉是在用此來激勵曹操與袁紹抗衡,因為他明白人的意識是很重要的,只有曹操抱著會勝的心態去戰才真的有很大的機會勝利。郭嘉還力排眾議建議曹操親徵,曹操接受了他的建議,輕裝出徵,贏得了平烏桓之役,徹底肅清了袁氏的勢力,統一了北方。

曹操和郭嘉之間惺惺相惜,君臣相知,郭嘉提的建議曹操基本都能夠接納,而在郭嘉的謀劃獻策下,曹操擒了呂布,打敗劉備,攻滅袁紹,遠徵烏桓,幾乎從無敗績。據說曹操昏了頭犯糊塗的時候只有郭嘉一人能勸得住他。其他的謀士和將士與曹操只是君臣之誼,但唯有郭嘉被曹操當作朋友來對待。

然而,郭嘉病死在徵討烏丸的途中,這對於曹操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損失。可以說,如不是郭嘉早逝,曹操就不會有赤壁之戰的失敗。

因此,在郭嘉死後,向來只流血不流淚的曹操不顧形象嚎啕大哭。

「郭嘉不死,諸葛不出」這句話雖然是後人流傳的,但仍可以看到郭嘉的「神機妙算」確實不輸給諸葛亮。郭嘉不死,曹操平定天下幾乎成定局,如果是這樣,當然也就沒有諸葛亮、周瑜、龐統什麼事了。

相關焦點

  • 三國死得最可惜的3大猛將:實力可傲視三國,卻都死於鼠輩之手
    但是小縱認為,這些名將們,卻未必都能善終,甚至有時候他們能落得一個沙場陣亡的死法,已經是一種幸運!下面小縱盤點了三位,三國死的最可惜的絕世名將,他們本來都不應該死,卻最終都死不瞑目!隨小縱一起一探究竟吧!一、典韋典韋,陳留人,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擅使一雙重達八十斤的鐵戟,擔任曹操的警衛大將!
  • 三國死得最可惜的三大名將,實力可傲視三國,卻都死於鼠輩之手!
    ID:shuosanguo三國死得最可惜的三大名將,實力可傲視三國,卻都死於鼠輩之手!但是小編認為,這些名將們,卻未必都能善終,甚至有時候他們能落得一個沙場陣亡的死法,已經是一種幸運! 下面盤點了三位三國死的最可惜的絕世名將,他們本來都不應該死,卻最終都死不瞑目!隨小編一起一探究竟吧!
  • 三國死得最可惜的3位將才,一人可吞吳,一人可救蜀,一人可破魏
    可戰爭都是會流血、死人的,除去英勇戰鬥的將士們,在這場混戰中也犧牲了很多有才華的人,更不乏有少見的天才或神將英年早逝,這三位更是個個都是奇才,令後人直嘆可惜。 第二位則是與劉備桃園三結義中的關羽。關羽最有名的大概就是他刮骨療毒的故事,《三國演義》中他中了一支毒箭,神醫華佗說這毒只能刮骨去除,但麻沸散用來止疼還好,一旦碰到骨頭那就相當於一點用都沒有 ,可關羽還是讓華佗放心替他療傷。在正史中其實為關羽刮骨療毒的並不是華佗而是其他大夫,但這件事卻的確是發生過的。
  • 三國死得最可惜幾位統帥,其中任何一個不死,或影響歷史發展
    ,可惜在其中不少人可能有一些原因而離去,這些人往往就是在自己巔峰的時刻突然因為某一件事而離去,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如果說其中一些人還在世的話,那最後的勝利者不一定是曹操的曹魏。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圍困曹仁,打得曹仁岌岌可危,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巧妙的利用漢水暴漲,水淹七軍,擒獲于禁,迫使其投降,又斬殺曹仁副將龐德,與此同時,孫狼等苦於徭役,叛上作亂,南附關羽,遙受關羽印號,為之支黨,關羽的聲勢一度威震華夏。只是很可惜,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 三國有名的下邳在哪裡?孫權呂布在此一生一死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有個古邳鎮,名氣不大,但三國有兩個著名人物,在這裡一生一死。生在這裡的人,他就是孫權。孫權不是吳人嗎?
  • 三國死得最慘的五位大將,蜀漢獨佔四人,第一毫無爭議
    原標題:三國死得最慘的五位大將,蜀漢獨佔四人,第一毫無爭議今天我們講的還是三國的故事。
  • 三國時期的大學生、音樂家,而且他還是三國時期最長壽的人
    這一期我們就為大家介紹一位三國時期真正的老壽星,他從東漢末年一直活到三國時期,歷經兩個朝代,活了105歲,是三國時期有可靠記載的最長壽的人之一。他就是出生於東漢末年的著名神學家、音樂家,張臶(jian)。張臶(公元136年—公元240年),字子明,出生於漢順帝永和元年,巨鹿(今河北省、邢臺市、平鄉縣)人。
  • 漢末三國助曹操成為北方霸主的智囊團:曹操五大謀士
    荀攸此人的膽識在他曾經與人密謀誅殺董卓就可以看出。荀攸是一個十足的實幹派,在加入曹營之後。在宛城,徐州,官渡等戰役中,荀攸都是那個最活躍的謀士。最為關鍵的,他的謀劃計策都能屢屢成為現實,也憑此功績一直升至尚書令。而在史書上,荀攸也一直被稱為曹操真正的「謀主」,可見其在臨戰之中的重要性。
  • 三國中死的最可惜的人,若他不死可能超越諸葛亮成為千古第一人?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他把我說的離奇的醜:「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在整本書裡,我就一直頂著「醜男」帽子——直到死!我這形象吧,對比我那個身長八尺、儀容偉岸、人見人愛的同學諸葛亮,我的存在簡直就是專門來製造反差萌的!其實呢,我呸,老羅他這是赤裸裸的嫉妒!
  • 三國6奇才:一馬一鬼、一龍一鳳、一虎一麒麟,你都知道是誰嗎?
    三國是歷史上有名的亂世,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三國時期曾出現過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而今天要說的便是其中最著名的6奇才,後世將他們並稱為一龍一鳳、一馬一鬼
  • 你最鍾愛的「三國」題材遊戲是哪一款?
    全球玩家們對《全面戰爭:三國》的期待與喜愛不言而喻,而對於國內玩家而言,這個我們從小耳濡目染的「三國」時代在自己面前再次演繹的時候,那種感覺令人難以自拔。於是今天,我們想要和你聊一聊,聊聊你最鍾愛的「三國」題材遊戲是哪一款?你對「三國」題材的遊戲又有著什麼樣的期待與展望?
  • 三國六大奇才,一龍一鳳,一馬一鬼,一虎一麒麟
    今天,筆者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有著不同稱號的六位三國奇才,一龍一鳳,一馬一鬼,一虎一麒麟。新三國劇照臥龍——諸葛亮諸葛亮,號「臥龍」,中國傳統文化中智者的象徵,在政治、軍事、外交、發明、文學等方面皆有不凡的造詣。他高臥隆中,未出茅廬已三分天下,輔佐劉備先後參加了赤壁之戰、荊南之戰、入川之戰、漢中之戰。
  • 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
    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時間:2020-04-01 17:35   來源:歷史百家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中死得最撲朔迷離的戰將 曹操得力戰將張郃究竟怎麼死的? 在一部三國大歷史中,英雄之死是最讓人扼腕嘆息的。
  • 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郭嘉究竟有多厲害呢?
    三國時期有兩大謀士的死亡最令人嘆息,一個是劉備失法正,一個是曹操失郭嘉。如果劉備不失法正,也許不會有夷陵之敗。
  • 曹操,三國時期的一方霸主,他一路走來贏得的成功值得深思
    立下雄心壯志與其說曹操野心,其實他能在三國時期舉足輕重並佔得一席之地,,更多靠的是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三國時期誰沒有野心,想稱帝統一的霸主哪個會是等閒之輩,只是曹操過於突出罷了,他為了爭取自己想要的,可以不顧一切手段得到,疑心多慮、心胸狹隘的他卻又勇於廣招賢才,為自己霸業增添實力
  • 郭嘉不死 便無三國
    無論我們對三國的印象是從《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中得來,都應該知道郭嘉是曹操手下的傑出謀士。郭嘉並沒有陪曹操走完整個爭霸天下的馬拉松,他在常年徵戰中,身患重疾,年僅三十七歲便逝世了——但曹操卻在被火燒赤壁之後仍感慨道:「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郭嘉不死便無三國!
    前言:俗話說亂世出英雄,英雄造就時事,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文化,算得上最亂的,英雄最多的,當屬漢末三國。
  • 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厲害?
    為何會有人說法正不死,便無三國,法正到底有多厲害呢?翻開史書,查看法正的履歷,這個人不簡單,史書上說他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漢中之戰是曹操第一次敗於劉備,當得知漢中之戰是法正出奇謀斬殺夏侯淵時,說到我就知道劉備哪有那麼大能耐,原來背後有法正這個高手在教他,又說「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
  • 三國6奇才:一龍一鳳、一馬一鬼、一虎一麒麟,虎和麒麟說的是誰
    有一首古風歌曲《烈三國》非常好聽,歌詞裡這樣唱道:「但見三國群英現,一時兒女情長,諸侯豪傑漫天了硝煙,看那黃巾祭奠,裡風雲驚現,那赤地萬裡,血國三千,金戈背水,我鐵騎當前,那兵戎難歇 烽火連天」三國時期是一個爭端不斷,,英雄各顯身手的時代,許多人在歷史當中留下了自己不可磨滅的痕跡,其中以「一龍一鳳、一馬一鬼、一虎一麒麟」最為著名
  • 樂豫「一幫一」助學活動在河南魯山舉行
    12月15日,樂豫「一幫一」助學金及樂助文具包發放儀式在河南魯山一高舉行。焦作樂助社會救助服務中心為該校37名受助學生發放助學金7.4萬元,文具大禮包37套,共計8.2萬餘元。此次共青團魯山縣委攜手樂助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對魯山縣37名貧困學生進行愛心捐助,這一善舉有力地支持了魯山縣的教育事業,也鼓勵受助學生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通訊員 李佩芬)【來源:中國縣域經濟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