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會實錄|瑞聲科技(02018):7P鏡頭預計Q4量產,對明年擴大WLG市場...

2020-12-23 智通財經

智通財經獲悉,8月24日,瑞聲科技(02018)對外公布第二季度業績,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2.1%,達人民幣42.8億元,毛利較去年同期增長4.2%至人民幣10億元。2020年上半年,瑞聲科技收入總計人民幣78.4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3.6%。

其中,二季度聲學業務恢復勢頭明顯,收入比去年同期上升7.9%至19.1億元,環比大增34.2%。此外,受益於產品結構的改變,整體聲學產品的平均單價同比穩健增長。據瑞聲科技管理層透露,下半年0.75mm振幅的經典提升級揚聲器將計劃量產出貨,以提升聲學領域的技術門檻。未來,瑞聲科技將進一步協助客戶降低聲學模組的體積,改善消費者的聽感體驗。

今年二季度,瑞聲科技光學業務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43.1%至人民幣3.8億元,環比增長55.4%,毛利率從一季度的9.8%繼續提高到13.8%。上半年,光學分部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上漲49.8%至人民幣6.3億元。此外,瑞聲科技塑膠鏡頭平均單價和鏡頭出貨量明顯提升,帶動了高規格塑膠鏡頭市場滲透率以及產能利用率的大幅增長。

電磁傳動及精密結構件業務銷售額較去年同期穩健增長11.4%,主要是受惠於電磁傳動產品組合和市場策略進一步優化,帶動產品出貨量大幅增長。上半年,該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9.7%至人民幣34.2億元。微機電系統器件業務第二季度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14.5%。上半年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上漲20.4%至人民幣4.6億元。

瑞聲科技管理層表示,將在下半年按照規劃繼續投放WLG玻璃鏡片的產能,以在今年底前達到量產規模。目前WLG玻塑混合兼容性鏡頭方案正與客戶積極溝通中,目標年底前出貨;此外,今年橫向線性觸控馬達在安卓旗艦手機普及態勢良好,將推動今年出貨量穩步增長,隨著明年此類設計在中低端手機市場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瑞聲科技橫向線性觸控馬達的出貨量將持續強勁的增長態勢;與此同時,聲學業務恢復勢頭明顯,由於產品結構的改變,集團整體聲學產品單價穩中有升,盈利水平保持穩健。

以下為智通財經整理的瑞聲科技業績會問答實錄:

問:公司光學業務發展優異,未來會以相關業務為重心,甚至取代聲學業務嗎?

答:光學業務的整體安排在2008、2009年已經開始了。對於瑞聲科技而言,定位是很清晰的。無論是目前的塑膠鏡頭,還是往後的WLG玻塑混合項目,都充分體現了瑞聲科技在微型科技上,要通過創新為客戶、行業帶來一個嶄新的用戶體驗。所以不應該看到底是哪個產品會成為公司的重心,而是看有什麼科技能夠帶領瑞聲科技,在下一個階段發展成為全球市場上的領導者,這是我們更有興趣做的事情。

光學業務其實是一個長期的布局。通過近10年來的技術積累,公司在塑膠鏡頭領域的技術、量產性都趨近成熟。但這不代表公司在其他板塊沒有上升的動力。第二季度,公司無論是在聲學還是馬達等業務方面,都顯示出非常良好的復甦態勢,我們的主要客戶份額也都穩中有升。我們會繼續投資我們獨有的超線性結構(SLS)聲學平臺,以及橫向線性觸控馬達的技術平臺。同時,我們也會不斷提升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我們的毛利水平,給股東創造最大的價值。

問:塑膠鏡頭現在產能情況如何?預計三季度產能、毛利率是多少?

答:光學快速發展的整體趨勢沒有改變,現在公布出來的二季度光學業務毛利率是13.8%,但實際上我確認了Q2的生產毛利率達到了25.9%。而且我們在7月份也強調過,我們的鏡頭產能理論上能到1億隻/月。但從我們最新的產出來看,生產的毛利率已經到了31%。在成本差不多確定的情況下,主要是通過良率和效率的提升促進毛利率提高。

所以總體來看,按原計劃是在Q3末左右,每月產出1億隻的水平,現在來看不會差太多,沒有1億也會在8000萬到9000萬隻之間的規模。展望Q3季度末,毛利率平均在35%以上是比較確定的。展望明年塑膠鏡頭的ASP在4塊到4.5塊左右。毛利能否到50%以上,還要取決於我們的產出效率和產出良率。

問:光學業務二季度毛利率為13.8%,未來的趨勢如何?WLG玻塑混合鏡頭獲客戶採用情況如何?

答:光學業務二季度毛利率達到13.8%水平,這是銷售毛利。我們實際的生產毛利率已經超過了25%,較一季度的生產毛利率9.2%有大幅提升。從這個趨勢來看,我們的生產效率和良率不斷提升,單位成本持續下降。下一步我們要做的就是持續提升整個產品組合中更高規格的產品比例,例如我們的6P鏡頭的出貨量也在不斷提升。下半年,7P鏡頭在Q3得到認證後,將於Q4實現量產。

WLG玻塑混合鏡頭方面,今年我們的主要目標是實現量產,讓客戶接受和認識到WLG玻塑混合鏡頭相對於傳統塑膠鏡頭的卓越性能。這是一個全新的支撐,我們一定會構建量產的數據模型,以及相應的產出庫存,這樣客戶才會真正相信並非常大規模的採用。設計平臺也在跟客戶充分的溝通中,得到了一些客戶的認可,我們對於明年WLG產品擴大市場份額非常有信心。

問:WLG玻璃鏡片目前產能進展情況如何?是否有信心實現年產3000萬片目標?

答:此前的計劃是年底生產3000萬片左右,我們現在每個月已達到200萬片的產能。10月份重慶光學生產基地建成投產後,產能規模會有大幅提高。根據內部研究,到年底生產3000萬片可能會是一個比較激進的目標,2000萬片左右是我們肯定能做到的產能規模。

問:如何看待未來兩年光學在智慧型手機的應用趨勢?

答:剛才已經提到了光學近期的一些進展和前景規劃,這裡繼續跟大家介紹一下玻塑混合鏡頭相對於傳統塑膠鏡頭的一些優勢。玻塑混合鏡頭是光學的極限化設計,其鏡頭設計高度可以降低10%,進光量能夠提升10-15%,解析力也能提升5-8個點。

大家可能已經從市場看到,一些智慧型手機帶來的光學體驗,已經陸續接近相機的規格了。2019年是智慧型手機推出潛望式鏡頭設計的第一個年度,當時市場整體只有5款手機,搭載了潛望鏡的光學技術,至2020年8月底已有13款。潛望式鏡頭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而玻塑混合鏡頭是一個可以長遠提升用戶體驗的光學技術。

未來玻璃材料到底能夠多大程度提升智慧型手機的光學用戶體驗,我相信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第一個階段,隨著往後5G的普及,相信WLG玻塑混合鏡頭,能夠在設計方面給市場帶來用戶體驗上的驚喜。

問:光學業務除手機以外,在汽車、IT領域有何進展?

答:我們已經有確定的項目,跟無人機還有汽車的鏡頭項目已經開始。在汽車鏡頭應用上,WLG相對GMO技術,在成本和製成上有天然的優勢,這個肯定是我們現在就要積極去爭取的方向。

問:面對複雜的全球經濟形勢,是否有計劃在海外進一步擴張產能?

答:集團在2014年已經設立了越南的工廠,現在大概有6000-7000個工人,6年以來在了解越南的過程中可以說學習了很多東西。我們會繼續研究在越南生產基地的可能性,包括馬達業務等。

除越南工廠之外,我們去年在光學領域不僅在丹麥的研發中心設立了多條產線,也在捷克落地了光學項目。

海外產能布局是一個長遠的策略,需要根據我們自身的核心能力來安排。到今天為止,我們相信瑞聲科技管理層和生產團隊有能力快速在海外做好生產配置。下一步,我們已經有計劃進入馬來西亞。另外,大家也應該留意到,我們在南寧、重慶等地,已經初步設立好了我們的生產網絡。我們會根據客戶和公司核心能力做到一個最好的整體安排。

問:資本支出在上半年達到23億元人民幣,下半年的投資方向怎樣的?

答:我們下半年的資本支出應該低於上半年,一個是特定客戶的季節性因素,還有一點是我們第一期的光學設備開發支出,絕大部分已經反映在上半年。

經過合理化的投資,我們的塑膠鏡頭年極限產出會在一億二千到一億四千隻,我們會儘量將極限產能發揮出來。另外,就是儘量將WLG鏡頭比例提上去,同時提高整體的產出價格。所以到今年年底基本在鍍膜和其他一些零件設備配套完後,我們會停一下,看看下一步的重點。

WLG方面,我們會按照客戶和市場需求來確定明年的投資。此外,上半年我們已經投資了10條光學鏡頭模組生產線,大概產能可以到8百萬隻每個月,今年下半年是否要再投資,需要根據我們與客戶之間項目的進展情況來定。

問:對今年三季度及下半年發展有何展望?

答:剛才回答了許多關於光學的下半年展望,其實公司在其他技術領域也一直有研發投入,並且有下一步提升毛利的具體策略和布局。以聲學為例,我們在超線性結構(SLS)平臺一直有較大投入。一方面我們會提高0.75mm大振幅產品在高端旗艦機的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我們也在同步研發大振幅、小腔體的技術,減少產品體積,提供更加平臺化的設計和更加標準化的生產方式,從而擴大高端聲學技術在安卓市場的佔有率。同時,公司也將通過擴大產量、降低生產成本,來不斷提升盈利水平。展望未來,我們非常有信心提升每一個板塊的毛利水平。

相關焦點

  • 大摩:瑞聲科技目標價60港元 給予與大市同步評級
    來源:新浪港股大摩目前授予瑞聲科技(02018)目標價60港元、「與大市同步」評級。大摩發表報告稱,瑞聲科技旗下的光學業務經過重組之後,吸引了四位策略投資者,其中包括小米(01810)和OPPO,目前大摩相信這些科技巨頭投資者的焦點在於該公司晶圓級玻璃(WLG)的未來發展潛力,而非瑞聲在低端塑膠鏡頭方面擴大產能。
  • 瑞聲科技前三季度收入降5% 淨利降47%
    原標題:瑞聲科技前三季度收入降5%淨利降47%來源:資本邦11月8日,資本邦訊,瑞聲科技(02018.HK)披露了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九個月的業績。2019年第三季度,瑞升科技業務結構調整仍在持續,與前兩個季度相比整體收入明顯改善。
  • 聖誕半日市 恆指收漲0.16%瑞聲科技升逾7%領漲藍籌
    藍籌股方面,瑞聲科技(02018)公布,該公司正考慮建議分拆其透過誠瑞光學持有的光學業務並於內地一家證券交易所獨立上市。誠瑞光學為該公司的非全資附屬公司,主要從事光學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於本公告日期,公司尚未向內地任何相關監管機構提交正式上市申請。於建議分拆及獨立上市完成後,預期誠瑞光學將繼續為該公司的附屬公司。
  • 舜宇光學科技收跌近7% 公司財報曾遭GMT發文質疑
    騰訊證券訊(北巷)舜宇光學科技全天持續下行,午後跌幅擴大,盤中一度跌逾7%,低見141.6港元。截至收盤,舜宇光學科技(2382.HK)收跌6.76%,報142港元,成交額16.6億港元。受此消息拖累,其他手機股亦同時下跌,瑞聲科技(02018)收跌2.09%,報107.8港元;通達集團(00698)跌1.21%,報1.63港元;比亞迪電子(00285)跌1.37%,報10.1港元。去年舜宇(02382.HK)綜合毛利率更是升至21.5%,創六年新高。2017年淨利潤增長128.3%至29.02億元。
  • 組件價格下滑疊加原輔料價格上漲 晶澳科技預計Q4業績受影響
    財聯社(鄭州,記者 張克瑤)訊,四季度收官在即,晶澳科技(002459.SZ)還在衝擊15GW的年度出貨量目標。晶澳科技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目前公司訂單相對飽滿,但四季度光伏行業受組件價格下跌影響,預計組件平均售價較三季度有所下滑,疊加四季度部分原輔料價格大幅上漲,以及人民幣升值的影響,預計四季度業績將受到一定影響。「公司管理團隊通過增大銷售服務力度開拓市場,爭取完成任務。」
  • 5G殺到,換機潮到來,小米異軍突起,華為市場隨時倍瓜分
    智慧型手機由3G發展到4G,經十多年演化,在5G未出現前,智慧型手機性能上已近乎極限,缺乏驚喜催化下,拖累去年全球智慧型手機整體出貨量約為13.4億部,按年跌1.6%,連同新冠肺炎疫情打擊,市場預計今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將再跌一成。
  • 長信科技(300088)業績說明會主要問答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劉向紅 胡心宇 黃群)日前,本網直播了《安徽轄區部分創業板上市公司2012年報業績說明會》,現就長信科技(300088)業績說明會主要問答匯總如下:  1、 瀏覽用戶2451 為了應對ITO未來的替代材料石墨稀,公司有沒有對石墨稀研發方面進行相應的研究.
  • ︱舜宇10月手機鏡頭出貨量同比上升42% 正榮地產10月銷售130.22...
    【財務數據】(1).瑞聲科技(02018.HK):第三季度純利同比降29%至7億元 毛利率環比改善 俄鋁(00486.HK):第三季度EBITDA減少至2.37億美元 同比減少64.9%合寶豐年(08406.HK)前三季度純利升41.14%至1194.9萬元比優集團(08053.HK)中期淨利增18.00%至8929.9
  • 廣汽石墨烯電池技術年底量產測試 產業鏈細分領域龍頭業績暴漲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組織召開擴大鎂應用上下遊對接研討會,將完善鎂輪轂等產品標準及設計規範體系,提升鎂應用規模和水平。華為16日發布鴻蒙作業系統2.0手機開發者公測版。公測完成後,最快明年1月、2月就會向華為智慧型手機開放鴻蒙系統的升級更新。中興發布5G毫米波技術白皮書,這是繼中興和信通院聯合提出毫米波高效小型緊縮場創新測試方案後,針對毫米波技術應用的又一分享。
  • 新款起亞K7效果圖曝光 預計量產版會在明年亮相
    隨著近日起亞凱酷的熱銷,起亞K7則有望再次進入到中國市場。近日,我們從海外網站獲取到一組起亞全新Cadenza效果圖。新車在韓國本土被稱為起亞K7,量產版本有望在明年正式亮相。外觀方面,新車的外觀設計較前衛,車身整體趨向扁平化,溜背的車身尾部更顯動感。
  • 招商策略:市場對明年的一致預期和分歧是什麼
    ;4)明年全球經濟復甦,上半年出口仍保持較高增速;5)製造業投資需求將會明顯升溫,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將會回落;6)公募基金淨髮行仍將保持高位,最保守的估計也超過1萬億;7)機構化提速和註冊制大環境下,機構將會繼續戰勝主要指數;8)行業層面分歧較大,但市場普遍相信新能源、軍工和食品飲料將會有強勢表現;市場普遍認為銀行、地產沒有太大的機會;9)市場普遍預計風格會更加均衡。
  • 明年安卓旗艦配100W充電、8P鏡頭
    日前,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最新預測報告中指出, 高通新一代旗艦晶片驍龍875將自2020年第四季度-2021年第一季度開始大量出貨,會進一步推動8P鏡頭的滲透率 。報告指出,專業精密光學鏡片、鏡頭的製造廠商大立光的高單價8P鏡頭出貨將在2020年下半年持續成長。因目前全球僅大立光可生產,所以8P鏡頭單價達到5-5.5美元,顯著高於7P的1.8-2.4美元,預計2020年出貨可達百萬級。
  • 美光科技(MU.US)FY21Q1季報總結及業績說明會紀要:業績表現超預期...
    事件:美光科技公司(MU.US)於美東時間1月7日發布2021財年第一季度財報,FY21Q1營收58億美元,環比-5%,同比+12%;非GAAP淨利潤8億美元,環比-18.7%同比+64%。從產品看,DRAM收入41億美元,環比-7%,同比+17%,佔總收入比例70%,出貨量環比下降2~4%,ASP環比增長5~7% ;NAND收入16億美元,環比+3%,同比+11%,佔總收入27%,出貨量環比增長17~19%,ASP由於產品結構變化環比下降11~13%。3、FY21Q2整體需求恢復,公司預計營收同比+21%至58億。
  • LG化學將於明年正式量產全球首款超高鎳NCMA電池
    化學旗下子公司LG能源解決方案(LG Energy Solution)計劃於明年正式量產全球首款超高鎳NCMA電池,鎳含量高達90%的同時,鈷含量降至5%,一次充電可支持至少600公裡的續航裡程。 容百科技董事長白厚善表示,預計到2030年的時候,高鎳電池的成本會和磷酸鐵鋰的成本相當,甚至會更低。預計2030年,整個行業高鎳材料的產出將接近350萬噸,容百科技計劃2025年高鎳材料達到30萬噸的產量,到2030年達到100萬噸的產量。
  • 臺積電2020Q2業績解讀及Q3展望
    半導體臺積電:預計兩個月後不向華為供貨 7月16日下午兩點,臺積電舉行了2020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從營收角度來看,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公司綜合營收3107億新臺幣,淨收入1208.2億新臺幣(合41億美元),遠高於Refinitiv編制的
  • 科技股大爆發 中芯國際大漲7%!全球股市普遍上揚
    A股將於10月9日周五開市,從目前外圍市場來看,全球市場持續向好,外圍市場對A股形成利好。A50指數期貨6日漲約1%。美股科技股扭轉上周五急跌勢頭重現買盤,帶動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3.4%。大型科技股也集體上漲,其中蘋果漲逾3%收於116.5美元,帶動納指昨晚漲2.3%領漲主要指數。
  • DDR4半年翻倍,DRAM Q4續漲,這漲勢讓人心驚肉跳!
    DRAM市場格局及產能全球DRAM市場規模約410億美元,其中三星、SK海力士、美光已經呈現三分天下的架勢,三家佔據95%以上的市場份額,行業具有寡頭壟斷特徵。三星無論工藝、產能還是佔有率都有絕對優勢。2014年第一個量產20nmDRAM工藝之後,再次領先並量產18nmDRAM。隨著市場需求轉變以及20納米逐漸成熟,DDR4的生產比例越來越高。
  • 二極體漲價超十七倍,預計訂單已排到年底/華為P20 Pro引領三鏡頭風尚,更適合全面屏的潛望式鏡頭研發中
    市場解讀,林恩平稱「 7月訂單有比較多一點」,符合蘋果下半年新機拉貨時程,預期6月營收主力仍來自華為、OPPO等非蘋客戶,7月起由蘋果新iPhone接棒,驅動大立光下半年營運成長。華為日前首推三鏡頭設計的P20 Pro,吸引市場目光,針對智慧型手機鏡頭發展,林恩平表示,多鏡頭仍是趨勢,下半年三鏡頭的設計比較多。三鏡頭在低照度及高解析度上具備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