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孫悟空在取經路上就死了?開什麼玩笑!

2021-02-18 淘歷史
 

作者:牽著蝸牛散步

來源:蝸牛看西遊公眾號(woniukxy)

網上有篇帖子挺火,說真的孫悟空其實早死了,陪唐僧走到最後的是如來安排的託——六耳獼猴,其玄機就在「真假美猴王」那一場爭鬥。

我們先來看看故事背景。

《西遊記》第五十七回,孫悟空打死了強盜,第二次被唐僧驅趕。六耳獼猴乘機化作孫悟空的摸樣,傷了唐僧,搶了行李。沙僧找回孫悟空後,真假美猴王就從花果山打到落伽山、從靈宵殿鬥到閻王府。無論是唐僧、觀音還是玉帝,都看不出哪位是真,哪位是假。到幽冥處,諦聽聽出來了,卻不敢說。最後還是如來老佛爺道出六耳真身並用金缽盂罩住,才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死。

該作者置疑,這其實是如來玩的一個把戲,真正被罩住並被打死的是真孫悟空,目的是以假換真。他的理由有以下幾條——

第一,六耳獼猴和孫悟空一模一樣,誰也看不出真假,就算如來騙大家說六耳獼猴就是真的悟空,大家也只有相信。

第二,孫悟空一向不敬重如來,所以如來不可能把他留在身邊當鬥戰勝佛,而是會想方設法消滅他。但又不能直接把孫悟空殺了,所以才弄個一模一樣的假悟空,狸貓換太子,殺孫悟空於無形。

第三,孫悟空的師傅是「菩提祖師」,就是混鯤祖師的徒弟。混鯤祖師弟子無數,而讓他最得意的兩大弟子,便是如來(又名接引道人)和菩提祖師(又名準提道人)。

《封神榜》中提過,菩提祖師不知與如來發生了什麼矛盾,從此神秘消失。孫悟空又恰巧是菩提祖師的徒弟,如來見到昔日仇人的徒弟,又有翻天覆地之本領,不想方設法除之更待何時?

第四,《西遊記》第五十八回,二猴打鬧到如來這裡辯真假,如來卻對眾佛說:「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獼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裡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獼猴也。」

這是一個很大的!!!既然六耳獼猴知道他將要被如來制服,被孫悟空一棒打死,他為什麼還要和孫悟空到如來處辯真假,那不是自討苦吃嗎?所以只有一個可能,如來早把事情安排妥當,在他的說明下,讓眾佛都以為六耳獼猴就是「真悟空」,而真正的悟空,卻被當成了「六耳獼猴」被如來制服,然後被一棒打死。

第五,六耳獼猴被打死之後,一向慈悲為懷的如來卻沒一點怪罪之意,只是合併雙手,道了句:「善哉,善哉!」以如來的本領,當「孫悟空」想要一棒子打死「六耳獼猴」的話,如來想要出手相救,是何等的容易,可見,如來本意就是想讓他死

「六耳獼猴」本無太大的罪過,也就是和孫悟空大鬧了下,一向慈悲的如來何必要讓他死呢?想當年孫悟空鬧了龍宮,鬧了地府,鬧了天宮,如來都還沒讓他死呢,怎麼「六耳獼猴」這麼一個小小的錯誤就要必須死呢?這裡面肯定有隱情。這個隱情就是,如來真正想處死的是孫悟空,被一棒子打死的,恰好是真正的孫悟空。

第六,《西遊記》裡曾經記載,孫悟空在大鬧天宮之後,惹了一大堆麻煩只好跟著唐僧西天取經,遇到困難又回去找他師傅菩提祖師,但菩提祖師早已不見蹤影,只是和孫悟空隔空說話,並不見面。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擔心引起仇家如來的注意……

七、真假美猴王事出之前,孫悟空並不完全都聽唐僧的話,甚至有時候,還鬧個小矛盾,導致唐僧只好念緊箍咒,典型的一個叛逆者形象。可在之後,孫悟空從此保護唐僧安安分分,前後判若兩人……

這篇帖子讀得我一愣一愣的。如果這名網友說的是真的,那《西遊記》隱藏的陰謀不亞於今天屏幕上泛濫的宮鬥劇,老吳不亞於今天的神編劇,完全可以寫一本《潛伏》。

剛開始讀的時候,我差點就被說服了。但反覆讀了幾遍真假美猴王這章,才發現吳老先生並沒想那麼多,西遊世界還沒有現代社會那麼壞。

該帖子擺了那麼多條理由,其實只有三個意思:

1、孫悟空不聽話,如來並不想讓他取得正果;

2、如來與孫悟空的師父有仇,因此要陷害孫悟空;

3、如來要除掉孫悟空,又要保持慈悲為懷的高大形象,所以設計弄了個六耳獼猴,直接把孫悟空替換了。

真是這樣的嗎?

我們先來討論第一個問題:吳承恩有沒有必要把如來寫得那麼壞?

吳承恩寫《西遊記》,雖然有借神話故事諷喻社會現實之意,但他本人是尊崇佛教的,整部小說,始終追求的是一個「善」字,始終相信「有果即有因」「善惡終有報」。

在明朝,社會的主流思潮是佛教、道教和儒家三教合一,因此,《西遊記》無論是對道教還是佛教,老吳同志都沒有偏袒,而是堅持就事論事:既無意糾纏如來是否同菩提祖師有過節,也不管佛教道教是否有爭端,始終秉承一個思想,無論什麼教派,只要一心向善,歷盡艱難不忘初心,就能取得真經。即使有惡的妖怪,「改了也是好同志」。

如來作為佛教的創始人,最大的CEO,如果成了玩弄奸計的小人,那與整本書的基調就完全相反了,老吳同志寫的可不是《厚黑學》,因此如來這個角色不可能那麼設計。

第二個問題,如來有沒有必要陷害孫悟空?

退一萬步說,即使如來和菩提祖師有仇,也會自去找菩提決鬥,根本沒必要把帳算在孫悟空頭上,那樣有失他佛祖的身份。

即使真要陷害孫悟空,如來也沒必要費這麼大的勁,花這麼大的代價,又安排他取經,又找代替他的人,這不是自找麻煩嗎?在大鬧天宮時,只需借逆反的罪名,手指稍稍重一點,五行山就可壓死孫悟空,菩提即使知道了,也只能吃個啞巴虧,有話說不出。

用六耳獼猴代替孫悟空,可以騙過其它人,能騙過菩提祖師嗎?他難道不會揭穿如來的陰謀?如來這樣做豈不是弄巧成拙?

第三個問題,老吳在文中是否留下破綻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認真看看原文是怎麼說的。

那獼猴聞得如來說出他的本象,膽戰心驚,急縱身,跳起來就走。如來見他走時,即令大眾下手。早有四菩薩、八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觀音、木叉,一齊圍繞。孫大聖也要上前,如來道:「悟空休動手,待我與你擒他。」那獼猴毛骨悚然,料著難脫,即忙搖身一變,變作個蜜蜂兒,往上便飛。如來將金缽盂撇起去,正蓋著那蜂兒,落下來。大眾不知,以為走了,如來笑云:「大眾休言,妖精未走,見在我這缽盂之下。」大眾一發上前,把缽盂揭起,果然見了本象,是一個六耳獼猴。孫大聖忍不住,輪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至今絕此一種。如來不忍,道聲:「善哉!善哉!」大聖道:「如來不該慈憫他,他打傷我師父,搶奪我包袱,依律問他個得財傷人,白晝搶奪,也該個斬罪哩!」

這一段說明,六耳獼猴是被如來揭穿身份,心中發慌,倉皇逃命,才被金缽盂罩住並被孫悟空打死的。如果被打的是真孫悟空,他又慌什麼?逃什麼?肯定會當場與如來吵翻,眾目睽睽之下,如來又如何下手?

六耳獼猴究竟該不該死?老吳借孫悟空之口也作了說明:得財傷人、白晝搶奪,依律也該問個斬罪。

其實站在如來的角度,如來也不會救他。六耳獼猴破壞取經大業,目的極其不純,可不是假冒取經幹部招搖撞騙這麼簡單,不可能再容他在世。

至於孫悟空取經途中遇到麻煩,去找菩提祖師,而祖師不見的橋段,只存在於86版電視劇偷吃人參果故事中,而原著中根本沒有。

我認為,86版電視劇改編得不錯,但這個橋段的設計是個敗筆,在那種情景之下,孫悟空不可能不守信回去找師父(而且觀音就能解決,他也沒必要回去找師父)。因此,說菩提不見孫悟空,是怕如來尋仇的猜想,也是不成立的。

既然死的不是真孫悟空,那在老吳設計這個故事的真正本意是什麼?

其實在第五十八回裡,吳承恩借一首詩和如來的一段話,說得再明白不過了。

兩悟空在地府不能辨真假,兩人直往西天如來處去。文中詩曰:

人有二心生禍災,天涯海角致疑猜。

欲思寶馬三公位,又憶金鑾一品臺。

南徵北討無休歇,東擋西除未定哉。

禪門須學無心訣,靜養嬰兒結聖胎。

這首詩說明,真假孫悟空之禍源於「人有二心」

老吳怕大家讀不懂,借如來之口又強調了一次:如來知道兩猴要來,講完經之後離席說:「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大眾舉目看之,果是兩個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勝境。

其實,在之前老吳也留下了伏筆:孫悟空打殺了強盜,第二次被唐僧驅趕。與三打白骨精那次不同,這次他心中積累了太多怨氣,以至不客氣地告訴唐僧:「我是有處過日子的,只怕你無我去不得西天。

他始終認為自己多次救唐僧於苦難,而唐僧背義忘恩,一點小事就攆他走,根本無心帶他去西天。因此,他再次打起了退堂鼓,不想再跟這個「窩囊廢」取勞什子經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六耳獼猴(其實是他的邪心)乘虛而入,幹了他一直想幹,但又不敢幹的事:給了唐僧一頓教訓、自己組建團隊去取經,誰的話都不想聽……但是,孫悟空一方面想追求自由,一方面又想融入西天主流。因此,兩個心一直在爭鬥,最後鬧到如來處,被如來一語道破天機,一顆心戰勝了另一顆心。

(不然,為何會有兩根金箍棒,照妖鏡也照不出真假,兩人本事同樣大小,地藏王菩薩不敢說……等等。)

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都駐著二心。一顆是原始欲望之心,看到美的就想佔為已有,看到不平就想給別人一耳光,希望天下人都尊敬自己,不喜歡受任何人管教,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但另一顆是自我約束之心,現實教訓告訴自己,哪些不能幹,哪些必須忍,哪些必須妥協才能與別人和諧共處,不然就要付出沉重代價……

真假美猴王風波之後,孫悟空才真正成熟了,這也是那篇帖子所說的「前後判若兩人」的真正原因。

作者:牽著蝸牛散步;來源:「蝸牛看西遊」公眾號(woniukxy)。「蝸牛看西遊」以獨特視角講述鮮為人知的西遊故事,以犀利語言解析不一樣的社會人生。

你更支持哪種說法?

歡迎在留言區討論O(∩_∩)O~

相關焦點

  • 孫悟空在取經路上是故意示弱,緊箍咒到底削弱了孫悟空多少實力?
    按說這天界諸神的本事要比下界的妖魔大得多,可孫悟空到了取經路上卻是一再受挫,給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孫悟空的實力似乎變弱了。孫悟空在取經路上雖然降魔除妖時事事爭先,可三魚卻覺得取經隊伍連番受挫並不能說明孫悟空實力變弱了,如果孫悟空把真正的實力完全拿出來的話,他一個人可能足以碾壓取經路上絕大多數的妖魔,孫悟空之所以沒有這麼蠻幹,主要是因為這種情況不是取經計劃制定者想要看到的結果。
  • 孫悟空死在取經路上,你知道嗎?
    《封神榜》上有個線索,就是「混鯤祖師」的徒弟,而恰巧,「混鯤祖師」弟子無數,而讓他最得意的兩大弟子,便是如來(又名「接引道人」)和菩提祖師(又名「準提道人」)……一個大膽的想法,既然兩位聖人是同門師兄,且《封神榜》中曾經略提到過,說二弟子準提道人(也就是說菩提祖師),其間不知與接引道人(如來)間發生了什麼變故,卻神秘消失,從此再不聞蹤跡。這是一個很有力度的線索,證明二人之間有矛盾。
  • 孫悟空以前是妖怪,為什麼在取經路上殺妖怪毫不手軟?三個原因!
    當然,與他本身的能力是分不開的,本身的能力加上冒險精神,對於取經團隊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畢竟騰雲駕霧、不死不滅、七十二變化等技能,肯為取經貢獻力量,在取經隊伍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取經路上,孫悟空一路斬妖降魔,殺了無數的妖怪、很多人納悶,為什麼孫悟空曾經本來就是妖神一個,為什麼這時候突然性情大傳,專門誅殺妖怪來給自己揚名?歪史認為,有三個原因導致孫悟空必須要對妖怪,昔日的同類斬盡殺絕。
  • 真假美猴王:孫悟空會不會真的死在了取經的路上?
    孫悟空取經時代,老君已經將自己所有的力量都派下來了,協助觀音菩薩烘託取經氛圍。老君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派一個高手來幹預取經。如果仔細較真的話,六耳獼猴用的是鐵桿兵而不是金箍棒,兩者有本質不同。既然六耳獼猴不可能是孫悟空變出來的,那麼他有這個能力頂替孫悟空嗎?說實話,難度非常大。孫悟空是佛祖定的人,五百年前就預定好了。觀音菩薩對此非常清楚。如果要換孫悟空,首先要佛祖同意。
  • 難怪孫悟空取經前後戰力相差很大,你看他經歷了什麼?真可悲!
    孫悟空在五指山下經歷了什麼?為何變得啥妖怪都打不過!提起西遊記第一時間想起的,毫無疑問是大鬧天空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但是,自從被如來壓五指山下五百年放出來取經之後,齊天大聖就變了一副模樣。在流沙河,通天河被人罵弼馬溫,氣得要死卻不敢下水,只會飛到天上拿個金箍棒到處攪和。碰到自己的侄子紅孩兒也鬥不過,跑到南海找觀世音菩薩才把他收服,就連小小的鯉魚精也能躲在水裡把他戲耍。六耳獼猴也敢冒充他的身份,更被金翅大鵬雕教訓的,像個被欺負的小姑娘跑到佛祖面前哭訴。
  • 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取經路上為啥打不過妖怪,都要向天庭搬救兵?
    但大家都會有個疑問,為什麼大鬧天宮時期戰無不勝的齊天大聖,在取經路上,什麼妖精都打不過了,都要向天庭搬救兵呢? 取經路上,孫悟空的戰力斷崖式下跌 從五行山出來以後,孫悟空跟隨唐僧上路取經,戰力是大不如前,原著第二十回:
  • 取經路上,有三大上古魔蟲,孫悟空誰也鬥不過,其中一人立地成佛
    按照西天取經的發展來看,結果是註定的,所謂的九九八十一難,很大一部分是「人為製造」出來的,取經、傳經,不過是「弘揚佛法」的一種形式,核心內容是通過取經實現佛法東進,讓孫悟空等人掃除不敬佛、不禮佛、不信佛的惡勢力。
  • 李天飛講西遊第六十七講:別上當了,孫悟空根本就沒死在取經途中!
    按照原著順序,今天該八真假孫悟空了。網上流傳著一種說法,說被打死的那個,才是真孫悟空;此後跟著唐僧取經到西天的那個,是六耳獼猴。這些都是如來的陰謀,是為了搞倒他的競爭對手菩提祖師的。這個說法,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流傳了很久,原來應該只是一個玩笑,誰知越來越多的人信以為真。所以不得不專門澄清一下:只要細看看原著,就不至於有這樣的誤解。
  • 孫悟空曾經大鬧天宮,但取經路上好多妖怪都不怕他!
    《西遊記》原著中孫悟空在取經路上實力絕對高於大部分妖怪,甚至可以說是高於所有妖怪,這就是作者對他的實力定位,然而如果孫悟空一路平躺著取完經,這故事就沒法講下去了,所以作者有意尋找各種理由讓孫悟空敗陣!許多人看完《西遊記》影視劇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幾乎無敵,但西天取經時卻常常請幫手,因此感覺到孫悟空實力名不副實;再加上近年來網上流行的「西遊陰謀論」,孫悟空的實力更是被黑得誰都能踩他一腳,因此很多沒看過《西遊記》原著的人都認為他取經時實力減弱了!其實並非如此,《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實力定位如何?
  • 今年「最好」國產片《大聖》,孫悟空在取經路上戰力為何那麼差?
    進去之後,他才發現拍他的並不是什麼如來佛祖,而是黃眉老怪,黃眉在此設下蓮花結界,靠著一件從彌勒佛身邊偷來的法器呼風喚雨。別人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吧。最終他發現,能勝天下的並非石頭心,而是一個看破一切之後的佛心。那種懵懂少年才會有的無邪終結了。他不再是那個天真可愛又讓人頭痛的熊孩子,他獲得了成年人應有的智慧,過上了他曾經最看不起的生活。
  • 取經路上唯一敢降血雨的妖怪是誰?此怪兩個孫悟空都不是對手!
    今天小易要和大家講的話題也是如此,和大家探討下取經路上唯一敢降血雨的妖怪是誰?你要只是看過電視劇,你永遠都不知道西遊記中還有這樣一個故事情節。取經路上唯一敢降血雨的妖怪就是亂石山碧波潭的九頭蟲,當年金光寺頂有一顆佛舍利,恰巧被九頭蟲看中,於是此怪便和萬聖龍王商量,準備在賽祭國下一場血雨,然後汙了這顆佛舍利,最後再將其偷走。
  • 為什麼取經前後,孫悟空實力嚴重不一樣?
    五百多年後,孫悟空遇到唐僧,這才從五行山下出來。緊接著,悟空踏上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的路子。然而,在取經途中,孫悟空多次去天庭或者西天求助,請來各路大神,幫他打敗妖怪,甚至是救孫悟空。這段時期,孫悟空的實力,好像遠不如被壓之前,簡直判若兩人。很多讀者也覺得,孫悟空不如以前厲害了。
  • 《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所向披靡,為何取經路上卻求助玉帝?
    不論任何版本的大鬧天宮,裡面的主角都是孫悟空,如果不是如來出手,或許整個天庭都已經不存在了,用我們的話說,此時的孫悟空已經天下無敵了。但是在取經路上卻動不動就跑到天庭跟玉帝求助,這又是為何呢?畢竟當個體實力差異巨大的時候,數量就沒有任何的意義了,所以這些天兵天將其實在我們看來就是炮灰,只是聽起來很誇張而已,實際上什麼用也沒有。說白了就是天庭利用這些被打破的物品,來達到拖延時間,然後請高人直接把孫悟空給活捉而已。
  • 唐僧其實死在了取經路上,在靈山取得真經的另有其人?
    在原著第九十八回,取經團隊過了金頂大仙的玉真觀,來到了凌雲渡。這渡口有多兇險呢?原著是這樣描述的—— 見了一道活水,滾浪飛流,約有八九裡寬闊,四無人跡。 唐僧心驚道:「悟空,這路來得差了,敢莫大仙錯指了?此水這般寬闊,這般洶湧,又不見舟楫,如何可渡?」
  • 孫悟空和六耳獼猴,究竟誰死了???
    他看到取經路上的孫悟空,心早就死了。心一死,齊天大聖自然不在了。 何不讓他做一回齊天大聖,即便是成佛前的一瞬間,也好。 傻猴子摸摸自己的心,突突直跳。若是早在五百年前,這顆心肯定是因為能見到孫悟空而激動地狂跳,但現在,他也說不上為什麼。
  • 西天取經路上只有一名真妖怪?境界太高,看懂者寥寥無幾!
    眾所周知,西天取經路上的妖怪一般分為兩類,一種是有背景的,一種是無背景的。有背景的都被放走了,沒背景的,都被打死了。但只要認真讀原著就會發現,有的有背景,也被打死了,比如蠍子精;有的沒背景,也被放走了,比如九頭蟲。可見,這種分法並不科學。有一種說法,其實西天路上的妖怪都是假的,只有一個是真的。這種說法有道理嗎?給大家分析下。
  • 孫悟空之死
    沒多久,觀音腳踏祥雲匆匆趕到,一進門便問:「佛祖,出什麼事了?」如來臉色凝重,將桌上厚厚一摞子材料遞給觀音:「你自己看吧。」觀音菩薩滿腹狐疑,接過材料一看,全是關於孫悟空的舉報信。如來長嘆一聲:「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孺子不可教也!是時候啟動西天取經B計劃了。」
  • 取經路上,孫悟空為什麼羞於見二郎神,背後藏著火燒花果山的秘密
    二、孫悟空的解釋是這樣的:「但內有顯聖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見他……」這句話問題很大,取經路上把孫悟空折磨得死去活來的妖怪大有人在,有幾個還把孫悟空直接乾哭了。,人家喜歡什麼他就說什麼?並不是,一方面孫悟空的性格使然,取經路上觀音菩薩處處折騰他,他都敢當面罵她,背後還說她活該無夫。到了靈山,更是因為取到了無字真經,他敢當面跟如來佛祖硬剛對峙。
  • 孫悟空在西天路上為什麼會變那麼弱
    我們都知道,孫悟空在大鬧天宮時候是非常厲害的,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為什麼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孫悟空一下子就不行了,突然變得什麼妖怪都打不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其實,不是孫悟空不行了,是孫悟空偷奸耍滑,不肯賣力了。
  • 觀音菩薩為何不選擇孫悟空、紅孩兒和黑熊精三個保護唐僧取經?
    觀音菩薩為何不選擇孫悟空、紅孩兒和黑熊精三個保護唐僧取經?觀音菩薩選擇唐僧師徒進取經團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西遊記》是我國最著名的神話書籍,其中神仙妖魔眾多,但總歸圍繞著兩個重點來寫,那就是孫悟空和取經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