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有必要嗎?
羅曼羅蘭說過:「人的一生就像在霧中行走。」
面對結婚生子的未來,因人而異,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婚戀族會告訴你,結婚很快樂,有寶寶會很幸福;
丁克族會告訴你,二人世界很享受;
單身族會告訴你,單身很自由;
幸福與否,與自己是否有創造幸福的能力有關。
而那些有能力幸福的人,無論是否結婚,是否生育,都會幸福。
李健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1
"沒有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
最近,李健又被推上輿論頂尖。原因很簡單,他的一段採訪「太經典,正被大家熱烈討論著。
採訪中,他被問及為何不要孩子,李健給出了「十分驚人」的回答:
「也不是什麼瀕臨滅絕的物種,沒必要延續自己的基因。」
他眼中的沒必要,大概是眾人求而不得的。
這個回答立馬激起千層浪,大家表示:你的基因延續下去很有必要!
然而,更有人開始進行惡意揣測:
剛結婚,李健與其妻孟小蓓就堅定了丁克的想法,與網絡上惡臭的猜想完全相反。
他對於自己人生中想要的、不想要的,都做出了明確的選擇。
任憑外人如何「正義」表達,李健的生活依然如初。
生不生孩子,從來都是個人選擇,外人無從批判。
沒有誰比誰更高級,只是不同的選擇而已。
相比這個「冒犯感十足」的問題,李健的答案,實在太高級且令人舒服了。
他沒有評判任何人,也尊重他人選擇。不生孩子僅僅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基因沒什麼了不起,僅此而已。
夫妻兩人一直保持著詩意般的自由生活。
正如李健自己的評價:「一生都在度蜜月。」
2
生孩子?我不敢
樸樹是出了名的文藝青年。圖省事,怕麻煩;不玩虛的;很真實——這些詞是他的寫照。
同樣,他也是丁克一族,在節目中多次大膽承認,不敢嘗試做父親。
因為對自己沒有把握,對整個社會也沒有信心。
更害怕孩子來到這個世上,經歷種種磨難,不忍心看到孩子受苦。
而李健之前,也在節目中回應過:
自己還沒做好當父親的準備。覺得當父母要花很多時間去培養孩子,陪伴孩子成長,但自己的精力還不夠。
之前周迅在《金星秀》裡,也談過類似的話題,她也是不敢。
不是現實的不能,不是條件的不允,也不是心性的不欲,而是理智的不敢。
明爸能理解他們的意思,作為孩子時,我們無法選擇。
而作為父母后,為孩子選擇了不要來到這個「眾生皆苦」的世界。
3
四個月大男嬰屍體遺棄冰箱
相比那些稀裡糊塗成為父母,卻完全不在乎孩子的教育問題;又或是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嚴重缺席,甚至肆意打罵、暴力對待的父母。
深思熟慮後選擇不生孩子,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孩子的負責。
因為父母失職、失格,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問題的新聞,我們見過不少。
比如近期發生在日本,一對中國籍夫妻,因嫌男嬰哭聲太吵,將他放入冰箱冷凍致死!警察發現後屍體已腐爛,如今已被拘捕。
還有之前一位母親,懷疑女兒拿自己28元,而失手將其打死。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伊坂幸太郎
為人父母是從來都是一件重要,且耗費精力和心思的事。
如果對自己沒有信心,甚至全無成為父母的想法,放棄這項權利,未嘗不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雖然這些案件只是個例,但我們還是希望,家長們迎自己的小生命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
比如豐富自己的育兒知識,有足夠的時間陪伴教育孩子,不要讓下一個悲劇重演。
生孩子並不是兒戲,要不然就別生,生了就請好好養育,不要讓孩子們成為無辜的受害者。
4
生與不生,決定權在你自己。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如李健一樣,選擇不要孩子。
很多人會發問,如果不要孩子,以後誰給你養老?;你的人生不會很孤單嗎?
其實是否生孩子,還是取決於自己。
如果喜歡孩子,且有能力培養得很好,生孩子或許會是很好的選擇;
但如果不那麼喜歡孩子,也不想因孩子犧牲掉自己的生活,那麼不生也是可以的。
不管哪種選擇,只要你能過得更幸福、更快樂,那就是值得的。
婚姻永遠都是兩個人的事,生或者不生,哪一種才會更幸福?永遠都是夫妻之間的事,與其他人無關。
不過也有很多高齡年輕人非常迷茫,處於生或者不生的岔道口。
因為父母老催婚,一氣之下相親生孩子快速解決,結果最後苦的是自己。
所以,如果你倆是幸福的一對,暫時還沒有成為爸媽的準備,那麼,請好好享受每一天。
如果你倆準備要孩子,組建幸福的家庭,也請你們做好為人父母的責任與擔當,有了孩子的生活,真的跟以前不一樣。
生與不生,都有各自的特點,不存在標準答案。
成年人對於結婚生子這件人生大事,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吧,不要被他人的言語束縛。
這是個開明的時代,接受自己的選擇,也尊重別人的選擇。
你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
歡迎在評論區與明爸留言互動~或許你的觀點會被寫入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