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年盤點一下網絡熱詞,電子競技圈能貢獻50%以上的梗。聽起來有些誇張,但事實可能更殘酷。自行打開直播、B站,是不是有一半以上的梗都聽不懂?接不住?
戳中焦慮的絕不是你OUT了,而是你OLD了。年輕人拋棄你是從語言開始的。正如這部《全職高手》,如果你不是圈內人士,可能會把自己看暈。但對於電競圈的無論新老玩家來說,開始即上癮。
無論製作水平,還是表演的水準,看過的人都說「可以了」。豆瓣評分也是比較理性。原因很簡單,電競圈是個向度單純的圈層,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話說虎撲才是電競圈的本土,應該看看他們的評價,依然很滿足。
為什麼《全職高手》大家一致認為不錯,正如我之前說到的。年輕人拋棄你是從語言開始的,不過看完這篇梗也能入圈了。這部劇真的是給電競圈刷足了梗。為什麼德雲色的直播持續很火,要論對玩梗,德雲色絕對是大師級的。
很多事情用梗的角度看一遍,效果馬上就不一樣了。以下我帶著大家刷一遍,《全職高手》中的名場面和有趣的梗。
那些在場下「端茶倒水」的替補隊員經常被稱作「飲水機管理員」。狀態不好,誰都能變「飲水機管理員」。
劇中首先被成為「飲水機男孩」的是喬一帆,考核成績墊底、被戰隊「退回」訓練營,無奈只能為戰友接水送水。
另一個真正的「飲水機管理員」,是我們的葉修大神了。陳果老闆娘沒想到吧,日思夜想的大神葉秋就是飲水機管理員葉修。有些人就是這麼近,辣麼遠。
假裝掉線這種事時常發生,這也是測試小學生的最好方法。組隊刷重量級副本的葉修,被老闆娘刁難。回到屏幕前,眼看就要被隊友坑死,葉修展現神一般的手速,成功上線回首掏,絕地翻盤。
天生就是贏家的唐柔上線,一頓自信操作,一看比分0-10。被鋼鐵直男葉修虐到哭。電子競技,菜是原罪。
上個鏡頭,小唐信誓旦旦地說:「你輸定了。」下個鏡頭的小唐,已經無法面對自己的失敗。情不自禁誇一下小唐,表演相當到位,好強又無奈, 那張剛柔並濟的臉,把觀眾姥爺電到心疼。
黃少天是小編最喜歡的角色,光靠嘴遁就把孫翔噴暈了。觀眾看得非常解氣。有時候比賽也不僅是靠手速,語速也是非常重要的。
想必孫翔這個仇是記下了。看來做電競選手,雙商都要在線。一半靠實力,一半靠定力。
最新更新的兩集,孫翔又上場了。不過這一次的對手是霸圖戰隊的老將韓文清。兩個人粘在一起,電光火石,離子火花,氣場足足兩米八。
孫翔馬上找到了韓文清的弱點,年紀是電競選手永遠的痛。連葉修都感嘆,26歲已經是老將了。正因為這樣,韓文清才更值得敬佩。
你哥還是你哥,韓文清實力翻盤,贏了這場載入史冊的對決。孫翔心有不服,拒絕與韓文清握手,腹黑值又高了一層。細細品味一下孫翔的表情,內心一定很痛吧。
劇情到此處告一段落,沒想到這只是前菜。更加刺激的場面還在後面。這個第13集高能一浪接一浪
唐柔被當作萌新水友請上了場,和嘉世戰隊的李睿PK。看她一臉期待的表情,心疼李睿一秒。不過哪有那麼簡單,正當唐柔即將一擊必殺李睿的時候。「不服輸」的孫翔又上場了,扭轉了戰局。
不過在最後一刻,他一生之敵終於降臨。看看小唐的眼神,可以雙手離開鍵盤了。
最後一刻,葉修用出了自己的絕學「龍抬頭」,再次擊敗了孫翔。看看解說「笑笑」的表情,可以說是本色出演了。
看到這裡,小編甚至有點心疼孫翔。小小的盤點一下,感覺孫翔從出場到現在還沒怎麼贏過……還記得之前葉修為何出走嘉世?比賽打好了不是最終目的,電子競技也是商業競技。現在孫翔連續失利,要面對和葉修一樣的問題。
這次陶軒不是提出質疑的人,而變成了被質疑的人。屢戰屢敗,老闆都看不下去了。更重要的是,老闆講出了對於電競的真實想法。
這些話聽起來有些殘酷,但也給劇本增加了很大的現實感。劇情從臺前到幕後,真正戳中觀眾的不僅是比賽。導演往往在不經意間,把觀眾代入更深一層的主題。電子競技是夢幻的,也是殘酷的。
「榮耀」是電子競技,商業更是成人世界的競技。
另一方面,在《全職高手》的世界, 看到了比賽與生意的抉擇,有戰隊與隊員之間的選擇,也有媒體、網吧、大神、粉絲之間的故事。我們從各個角度,見識到了一個完整的產業圈。
《全職高手》上線以來,口碑一直理性上升。為什麼一向感性的網友,一下子理性了?如果跳出劇集來看,無論是被納入亞運會比賽項目,還是越來越成熟的聯賽體制,今天的電競產業是這些年健康良好的行業發展積累的正果,也正是因為這種成熟,給予了《全職高手》必要的土壤。
電子競技在近兩年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聚焦於中國,電競也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巨大產業鏈。據數據統計,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電競用戶將達到4.3億。
同時,人社部也在今年年初公布的13個新職業中,認可了電子競技員及電子競技運營師。愈發規範化的市場讓電競產業更加成熟的向上發展,圈子裡的人多了,讓「出圈」也成為了必然。另一方面,業態規模逐年上升,全國化、市場化、商業化、職業化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隨著產業發展破圈,玩家的包容性越來越強,再不圈地自嗨,而是主動站出來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並打消部分人對電子競技的刻板印象、歧視目光。就好像《全職高手》這部劇,用劇中眾人的堅持與信念讓觀眾了解電子競技。
電子競技伴隨玩家一路走來,打消了部分人的歧視目光,讓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在《全職高手》中的群像,不僅是一個個鮮活的角色,也是他們自己的生活。數據顯示,97%對電子競技的認同感。這是他們的生活,他們的事業,他們的夢想。
另一方面,全國賽事、社交互動、周邊消費,讓電競用戶的圈層不斷向外輻射。2018年國人搜索榜單,榜單內容也可以概括這一年來國內的熱搜事件,其中有三個榜單都出現了與電競相關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