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人的心中,87版的電視劇《紅樓夢》都是一個不可磨滅的經典。
這部在30多年前拍攝完成的劇集,今天依舊是難以超越的藝術水平。
裡面每一個入木三分的角色,包含著的都是導演及作品主創人員的心血。
比起一部供人賞玩的電視劇,它其實更像是一個所有演職人員的孩子。
從小小的一個萌芽,到漸漸長大成為一個讓人嘖嘖稱讚的優秀「人才」,遠遠離不開任何一個人的努力。
早在1979年時,導演王扶林就提出了將四大名著《紅樓夢》搬上螢屏的建議。
這個提議在受到中央電視臺和紅學會雙重的支持下,漸漸提上了日程。
在劇本幾經確定修改定稿後,挑選演員的海選開始向全國各地的表演劇團發出邀請。
1965年出生在遼寧鞍山的陳曉旭,就是在這時進入了王扶林的視線。
憑藉一首自己自作的小詩,和一封誠懇的自薦信,她終於獲得了前往北京追求自己夢想的機會。
當時對《紅樓夢》這本書有著瘋狂痴迷的陳曉旭,也還只是最符合林黛玉要求的5位演員其中之一。
經過重重篩選和抉擇之後,體態身姿,性格樣貌更符合的她,才成為了林妹妹本人。
這部在當年斥資巨大,籌備時間甚長的電視劇,幾乎在一播出的時間就受到了全國內外的一致好評,還創下了重播千餘次的記錄,被譽為&34;和&34;。
由陳曉旭扮演的林黛玉,也至此成為了所有人心目中白月光。
一個角色的成功,往往也會伴隨著很多的煩惱。
憑藉第一部戲就到達事業巔峰的她,在此後出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會讓人忍不住帶上林黛玉的濾鏡。
深受其害,沒能更進一步的陳曉旭,此時和第一任丈夫的婚姻也走到了盡頭。
正在她心灰意冷之時,是佛學的文化拯救了她,讓她重新擁有了精神的寄託。
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陳曉旭對於佛學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對於人生的感悟也越來越不一樣。
後來遇到第二任丈夫之後,不再沉迷於已得成就的她宣布退圈從商,完成了從演員到生意人的轉變。
大概是開闊的心境反而影響了她的視野,從商之後的她不僅將一家小小的廣告公司,做成了年收入達2億的4A公司。
還被授予了2005年的「中國經濟年度風雲人物」稱號,身價上億,成了不折不扣的女強人。
但是生命有時候就是這樣的無常,本該擁有更幸福人生的她,經醫院確診患上了嚴重的乳腺癌。
生命已經無多,本來就對佛法十分嚮往的陳曉旭告訴所有人,自己不要狼狽的化療,而要在最後的時光完成一場最後的儀式——出家。
在所有親朋好友的阻攔和勸解中,她獲得唯一的支持,就是當時一直陪伴在她身邊的丈夫。
2007年2月,她拜在自己十分信任的法師淨空門下,剃度出家成為了一個真正的佛門弟子。
可惜虔誠的信仰並沒有拯救她的生命,最後還是因為癌症的惡化,僅僅三個月後,陳曉旭就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為了發揚佛家普度眾生的信條,她專門在生前立下了一份遺囑,表示將自己的財產分為三部分:
一部分交給家人、一部分用於佛教、一部分用於慈善事業,成立陳曉旭慈善基金會,始創基金為5000萬元人民幣。
可是在她去世之後,陳曉旭的父親卻在女兒的追思會上當眾表示,女兒的遺產自己並沒有見到,僅有一套房產,賣掉之後也只能得到20萬而已。
她的巨額遺產,其實都在師父手中,陳父說到成立慈善基金會是女兒的遺願,起碼這件事情要儘快落成:
「希望淨空儘快落實此事,無論是採用一次性兌現還是分期付款。」
之後毫無疑問的,這件事成為了一場遺產懸案,雙方也在不久之後對簿公堂。
兩方互不相讓,各有各的理由和說法,只知道在這個師父手中的遺產,絕對不在5000萬以下的數目。
總之直到今天,陳曉旭慈善基金會都不見蹤影,至今沒有創立。
這話的可信度並不敢置喙,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各種緣由無人知曉,只知道至今已經90多歲的這個師父依舊健在,只是很少再出現在人前。
對於此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END——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這裡是每天發現新看點的小眼睛,歡迎各位的關注,比心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