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內向的人」更適合做領導?

2020-12-24 天成時Ke講運營

溫馨提示:閱讀前,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就可以每天第一時間獲取本號分享的職場及管理知識啦。乾貨滿滿,值得擁有!

外向和內向不是割裂二分的。卡爾·榮格說過,世上絕沒有有純粹內向的人或純粹外向的人。如果存在這樣的人,那麼他將在精神病院裡。人類的心理很複雜,不是每個行動選擇都可以用外向、內向的性格詮釋。

但是,在現代社會中,內向的性格特徵確實對許多人造成了困擾。這是我們需要在認知和行動層面上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許多人說自己是典型的性格內向,在公共場合感到焦慮。其他人則說,性格內向的人永遠是成功的障礙。

內向≠害羞,而是接受和處理刺激的另一種方式

我九歲那年,我第一次去夏令營。媽媽幫我整理了裝滿書的行李箱。對我來說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在我的家庭中,讀書是主要的家庭活動。聽起來你可能認為我們不愛交際,但對於我的家庭來說,這確實是與接觸社會的另一種方式。野營時,老師將我們召集在一起,並教我們學會「噪音,喧鬧,我們要變得吵一點」的口號,反映了露營的精神。當時,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變得吵鬧粗暴,但我仍然像所有人一樣為這個歡呼口號,以便表現得合群。我已經盡力了,但是我只是想等待那一刻,我可以離開嘈雜的聚會並拿起書。

但是當我第一次從行李箱中拿出來書的時候,同學過來問我:「你為什麼這麼安靜?」安靜是我們野營口號的反義詞。當我第二次拿書時,我們的老師焦慮不安地走近我,然後她重複了有關「露營精神」的要點,並說我們都應該努力做到外向。因此,我不得不將這本書放回行李箱,並且在暑假期間沒有再次打開它。

這個故事在我的成長道路上發生了很多次,每次都告訴我,出於某種原因,我安靜而內向的性格並不一定是正確的道路,我應該再嘗試一個外向的角色,我覺得這是錯誤的在我心裡。為了改變這種偏見,我們需要真正了解「內向」的真正含義。

性格內向和害羞是不同的。害羞是對社會評論的恐懼。內向的人更多地是關於你如何回應刺激,包括來自社會的刺激。

心理學博士Perpetua Neo曾經從大腦化學的角度比較內向和外向。與性格外向的人相比,性格內向的人對多巴胺閾值的敏感性較低(多巴胺是一種與獎勵有關的化學物質,使我們對自己感覺良好)。多巴胺閾值越低,人們越容易感到興奮。也就是說,性格內向的人對社交刺激更加敏感,而性格外向的人需要更高強度的刺激才能活躍。

另外,內向型和外向型在社會場景中所採用的神經通路是不同的。內向神經的神經通路稱為長乙醯膽鹼通路,這就意味著外部刺激能在內向者的大腦中經過更多的區域。其中一個是右額葉島皮層,它是大腦中用於檢查錯誤信息的部分。內向的人可以注意到各種細節,因此他們可以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另一部分是大腦的額葉,負責評估結果的區域。這意味著性格內向的人大腦非常忙碌,他們總是擔心壞事的發生。在發表言論之前,他們更加傾向於從自身的長期記憶裡提取信息避免說錯話。

因此,性格內向的人即使在一個人的情況下也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他們的存在感。當他們存在於一個安靜、低調的環境中時,通常是它們最充滿活力和最具有能力的時候。

但是實際情況是,為了獲得社會和公眾的認可,原本內向的人強迫自己積極與他人溝通,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外向的人。

但是實際上,當內向的人受到太多的社會刺激時,無論是在群體中還是在嘈雜的環境中,他們的神經系統很容易不堪重負。因此,性格內向的人要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格才能,關鍵是要找到合適的自我激勵機制和環境。

性格內向的力量,獨處成就思辨與創造力

實際上,一些具有改革能力的領袖都是是內向的人。舉個例子,埃莉諾·羅斯福,羅莎·帕克斯,甘地,這些領袖都把自己描述成內向、說話溫柔甚至靦腆的人。儘管它們在許多人的眼中都處於聚光燈下,但他們似乎常常感到無所適從。而這恰恰是屬於他們自身的一種特殊力量,因為人們會覺得這些領導者也是掌舵者,而不是因為他們喜歡指揮別人或享受所有人關注的焦點。他們處在那個位置因為捨我其誰,因為他們行駛在他們認為正確的道路上。

同時,那些擅長延展思維、提出創造性想法的人,往往有著極為顯著的偏內向痕跡,這是因為獨處是誕生創造性思考的關鍵因素。

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右一)

因此,達爾文選擇獨自走在樹林裡,並斷然拒絕了參加晚宴的邀請。幽默的兒童作家西奧多·蘇斯·蓋塞爾,更多時候以蘇斯博士的名號知名,在房子後一座孤獨的束層的塔形辦公室中寫作。他害怕和那些讀過他的書的年輕孩子們見面,害怕孩子們本期待見到和藹愉快的聖誕老人一般的作者,但卻因發現他含蓄緘默的性格而失望。

賈伯斯的合作者——史蒂夫·沃茲尼亞克發明了第一臺蘋果電腦,他當時正一個人獨自坐在惠普公司的機櫃旁。在《史蒂夫·賈伯斯傳》中,作者 Walter Isaacson 對沃茲的性格描述是內斂不擅長社交但為人忠厚。而正是這個勤奮苦幹型的技術男翻開了個人電腦歷史嶄新的一頁。

對於性格內向的人來說,孤獨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空氣,獨立思考是他們力量的所在。他們在獨處中放飛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在社群共處中為了迎合其他人的看法而處處侵蝕自己的想法,做出身不由己的行動。

現代學習工作環境中的挑戰與調整

在當前的學習和工作環境中,性格內向的人比以前面臨著更多的偏見和挑戰。學校,工作單位這樣重要的體系通常是為性格外向的人設計的。在學校裡,即使是數學和創意寫作等課程也依賴個人的創意,這些課程也以團隊合作的形式進行組織。喜歡獨立思考的孩子通常被視為「局外人」。我們工作的地方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在沒有隔間的寬敞辦公空間中,我們總是受到噪音和同事凝視的影響。而當談及領袖氣質時,內向的人總是按照慣例從領導的位置被忽視了。

但是實際上,性格內向的人也可以在現代學習和工作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亞當·格蘭特教授進行了一項有趣的研究。這項研究表明,內向型領導者總是比外向型領導者產生更大的效益。因為當他們管理在職員工時,他們更傾向於讓有主動權的員工自由發揮作用,而離任的領導者可能會無意中讓所有事務都有自己想法的印跡,這使有主見的員工的想法不會很容易地在舞臺上發光。

內向的人更適合當領導

現在沒有人可以說社交活動不重要。我並不是要呼籲所有人廢除團隊合作模式。科學和經濟領域中巨大而複雜的問題要求人們團結一致,共同解決這些問題。但是我想說的是,你給予他們內向的自由越多,他們做的就會越好,他們會提出獨特的問題解決方案。現在,我想給你們留下三條對行動有幫助的建議,獻給那些觀看我的演講的人。

1.不要太著迷於團隊合作

人們聚到一起,並且互相交換著寶貴的意見。這是很棒的。但也要懂得道不同不相為謀,有些決定註定要一個人完成,而不是去努力合群。我們需要更多的隱私和更多的自由,還有對於工作本身的自主權。在學校裡也是同樣的,我們當然需要教會孩子們如何一起學習,但是我們同樣需要教會孩子們怎麼樣獨立完成任務。這對於外向的孩子們來說同樣是極為重要的,他們需要獨立完成工作。因為從某種程度上,這是他們深刻思考的來源。

2.享受獨處,打開思維

我並不是說我們要在樹林裡建立自己的小屋,然後不再與其他人交談。我的意思是,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堅持消除一些障礙,以消除外界的不必要幹擾,然後不時深入我們的大腦,思想和思想,時不時地再深入一點。

3.打開你的「旅行箱」

好好看一眼你的「旅行箱」裡有什麼東西。也許你會像我一樣,在喧鬧的露營中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堆滿書的旅行箱,這沒有問題。但希望偶爾你們也可以打開「旅行箱」讓別人看一看,因為這個世界需要你們,需要你們身上所攜帶的特有的品質,你的安靜、獨立和思想深度,同樣有感染他人、改變生活的力量。

溫馨提示:閱讀後如果喜歡不要忘記添加「關注」哦。請點擊右上角「關注」,這樣可以每天獲取本號分享的企業管理知識喲。

歡迎大家關注、評論、收藏、轉發、交流。分享是一種奉獻,關注是一種美德喲。

相關焦點

  • TED精選|為什麼「內向的人」更適合做領導?
    很多人問:自己性格內向,適合做領導嗎? 他們覺得自己是典型的內向型,在公共場合會感到焦慮;也有人說內向性格特徵在當下總是成功的阻礙。 實際上,外向和內向不是割裂二分的。卡爾·榮格說過,世上絕沒有一個純粹的內向的人,或者一個純粹的外向的人。如果這樣的人存在的話,那麼他會在精神病院裡。
  • 為什麼「內向的人」更適合做領導?
    因此,內向的人最能感覺到他們的存在感,即使在獨處的情況。當他們存在於更安靜的,更低調的環境中,這往往是他們精力最充足、最具有能力的時候。但實際情況是,原本內向的人為了獲得社會與大眾的肯定,強迫自己積極地與其他人溝通,踴躍參與各種社交活動,很努力把自己活成一個外向的人。
  • 為什麼內向的人,更適合當領導?
    當時,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要變得吵鬧粗暴,但我還是和大家一樣歡呼口號,為了表現得合群。我盡了我最大的努力,但我只是想等待可以離開吵鬧的聚會去捧起書的那一刻。但是當我第一次把書從行李箱中拿出來的時候,同學就走過來問我:「為什麼你要這麼安靜?」安靜是我們的露營口號「喧鬧」的反義詞。
  • 領導為什麼更喜歡內向、細緻、謹慎的員工呢
    但是要真正得到領導的認可,還是要修煉好自己,讓自己在職場上,在領導的心中足夠的真實。性格內向、很是細緻、認真執著的個性,恰恰是我們人才優勢。那麼,作為領導,他為什麼更喜歡內向、細緻、謹慎的員工呢?先說他為什麼喜歡內向,畢竟內向相對來說比較好駕馭,有工作經驗的人需要具備的能力都差不多,就是做事多請示多匯報,對上力爭。
  • 性格內向的人適合當領導嗎?分析太精闢了
    也就是說,領導真的沒有那麼重要,看看你的企業,一個貓狗當經理,企業就運行不好了!老闆讓他一無所知的姐夫當主管。正是因為運行良好的機構承擔了很大一部分領導和組織職能,所以領導角色中的人變得不那麼重要了。我敢說,一般企業的中層管理人員,甚至一些高級管理人員,肯定不是他們部門中最有能力、最適合領導的人!
  • 性格內向不適合當領導,這是我聽過最大的職場謊言!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性格內向嗎?你真的知道什麼是領導嗎?性格內向和能不能成為領導,真的沒有任何直接,必然的聯繫.反而,我認為性格內向的更適合當領導!是時候,該還性格內向一個清白了!一.那什麼是內向呢?「內向」的定義,最早由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提出,這也是心理學類型理論中最為著名的劃分方式。榮格認為,心理能量的活動傾向於自己就是「內傾型」的人,他們更重視主觀世界、好沉思、善內省、常自我欣賞和陶醉。而凱茵對性格內向的人的定義是內向者被認為更喜歡刺激較少的環境,並傾向於安靜專注,聽得多說得少,在開口之前會思考。
  • 性格內向不適合當領導!誰告訴你的?這個鍋我們不背
    性格內向不適合當領導,在我看來就是最大的管理謊言!據數據調查顯示,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其實是性格內向的人。愛因斯坦、比爾蓋茨、達文西,巴菲特、村上春樹等都是內向性格的人,那在這個開放型的社會,為什麼成功卻往往掌握在內向型性格的人手中呢?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讓領導和同事喜歡你?
    那麼性格內向的人,在職場中究竟如何才能被領導和同事喜歡呢?記得以前很喜歡一首歌,名字叫做《野百合也有春天》,我覺得這幾個字用來回答這個問題很合適,因為領導和同事未必都喜歡性格外向的人,那麼同樣的道理,我相信性格內向的員工未必大家就都不喜歡。
  • 領導為什麼不提拔埋頭苦幹的人?四個原因很真實,內向的人多看看
    在職場中,很多人都會抱著我兢兢業業工作,勤勤懇懇幹活的態度,幻想著有一天領導「突然」看到我的努力,然後你就此一路飛升,這種在電視劇中常見的劇情在現實生活中卻是寥寥無幾。導致很多埋頭苦幹內向的人心裡都納悶:我明明這麼努力工作,怎麼領導就是不提拔我?
  • 性格內向的人適合做的五類工作!
    在現代職場中,我們都有一種認知,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在職場更吃得開,混的好,這種說法貌似有一定道理,但是並不絕對,在筆者看來,至少有如下幾種工作是更加適合內向的人的!第一種,技術類工作,這類工作不需要跟太多的人溝通交流,一般自己就能完成,同時因為內向者相對更能專心和專注,反而能夠提升的比較快,通常技術員,程式設計師,飛行員,廚師等等就是這樣的工作。第二種,財務類工作,財務工作更多的是只需要跟帳本和數據這些打交道,而這些需要的是細心,而內向者通常都是心細的人!一般會計,出納均屬這樣的工作。
  • 性格內向的人不能當領導嗎:發揮自身優勢,實現職場跨越
    上個月公司競聘,結果出爐後,讓人大跌眼鏡,性格內向,一向不愛說話的小孟竟然勝出,擔任了部門主管。在同事的印象裡,小孟不愛說話,性格比較內向,雖然工作能力不錯,但大家都沒想過他會做領導,現在成了現實,大家除了意外,倒是相信小孟的能力。
  • 內向的人適合做銷售工作嗎?
    談及銷售人員,許多人都會用巧舌如簧、侃侃而談、口若懸河,諸如此類的詞語來形容他們。仿佛銷售員離不開「良好的口才」,反之,沒有「良好的口才」是難以成為銷售員的。果真如此嗎?那老闆們何不招聘人民教師為銷售人員呢?人民教師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能說的群體之一。
  • 性格內向,不愛說話的人,是如何一步步成為領導的
    之前看過一則數據,在中國,內向的人佔比70%,也就是說在座的各位大部分都是內向的人。在我們的認知裡,內向、不愛說話的人往往當不了什麼領導,只能老老實實的打一輩子工,很多內向的人因為有這樣一個認知,所以在明白自己內向之後就徹底斷了做領導的想法,真的只想打一輩子工了。
  • 性格內向的人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領導崗位的?
    根據性格心理理論,能走上領導崗位的,不僅有性格外向的人,也有性格內向的人。而性格內向的人,怎樣才能走上領導崗位,其實領導有各種不同的風格,所以,「平常不說話、性格內向」,不影響你走上領導崗位。這個認知,是不是給長期苦惱於自己內向型性格的人,帶來很多的鼓舞呢?內向型性格的我們,完全不用強迫自己變成外向型性格的人。但是,除了精神上的鼓勵,還得有具體的方法,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分成兩步:第一步是看什麼東西讓我們誤解了內向、影響了優勢發揮;第二步,發揮性格優勢,然後再缺哪補哪。
  • 成大事者 善於思而勤於行,內向的人如何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的?
    內向的人不願意有求於人,寧願自己走些彎路,也不願主動請他人幫忙。內向的人很要面子,寧願自己吃些虧,也不願讓別人小看自己。內向的人不善言辭,常煩惱於如何交際。導讀:平常不說話,性格內向的人,都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的?平常不說話,性格內向的人,可以根據自己單位的實際情況,積極做出相應的改變,讓自己符合了晉升要求,就可以一步步走上領導崗位了 。要做出哪些改變呢?
  • 不願交流,害怕見領導,性格內向的人如何混職場
    在職場中,雖然內向的人不代表沒有能力,甚至有些內向的人因為性格問題,更沉穩,更能在某些專業深耕出成績,但這些也需要時間的沉澱。在剛入職場初期,我們不得不承認,性格外向的人會比內向的人在和同事、領導、客戶打交流上要有優勢。
  • 馬天宇落選客棧終極合伙人:內向的員工,真的不適合當領導嗎?
    馬天宇落選客棧終極合伙人馬天宇的性格是屬於典型的內向型。在節目中,他習慣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他說他不喜歡管著別人,更不習慣使喚別人做事。那麼內向的人怎樣才能成為職場領導,並且駕馭好這個職位呢?《內向心理學》一書將幫你找到答案,它會幫你最大程度地發揮你的影響力,更好地適應這個外向的世界。
  • 性格內向,不想討好領導,只要做好這三點,也能被領導重用
    要是稍微犯了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錯誤,都會被別有用心的人無限的誇大,領導也不會幫他。這種性格讓小川吃了無數的虧,最後不得不學著討好巴結領導,然而還是無濟於事。想必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那麼內向的人就真的不適合在職場工作嘛?當然不是的,其實不需要刻意討好領導,內向的人只要學會下面這三點,就能和領導搞好關係,一起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 【業務】性格內向適合做銷售嗎?
    研究發現,內向害羞大多與生俱來,而且,性格內向的人在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性格內向的人更容易獲得成功,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謬談,因為在大多數人眼中,成功人士,一般都能言善辯,能說會道,臨危不懼,面對大眾款款而談,那就代表必然的成功嗎?其實不然,雖然內向的人結交不是十分廣泛,不過據調查顯示在工作成功的人士中,內向成功者,大大高於外向性格。 為什麼呢?
  • 性格內向不會討領導歡心,是不是有缺陷?重新定位
    朋友小李性格內向,不知道如何取悅領導,他說話直率,不善於處理與同事的關係,然而他願意主動學習他的工作態度認真。與小李一起加入的小楊因其細膩的個性被提拔為部門組長,受到領導和同事的喜愛。小李我很困惑,性格內向不適合在工作場所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