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校尉作品
烏鴉前段時間,曾有幸受到中越老山戰役「一級戰鬥英雄」史光柱的邀請,去參加少年軍校10周年公益活動。
活動當天,戰鬥英雄史光柱和吳桂賢握手(烏鴉校尉團隊拍攝)
那次活動過程中,烏鴉非常榮幸地結識了一位英雄醫療兵。
他的經歷簡直和《血戰鋼鋸嶺》裡的主角佛斯蒙斯·多斯高度重合,但在中國卻長期鮮為人知,只有當年的戰友知道他的傳奇。
他,就是原昆明軍區(現南部戰區一部分)第14軍118團3營9連的一名戰地衛生員張興武。
張興武接受烏鴉團隊專訪
張興武出生於河北定州籍,1982年10月入伍,當時只有16歲。
張興武所在的118團,是我軍著名的英雄部隊之一,該團組建以來,一直以英勇善戰,敢打硬仗、惡仗、勝仗聞名。
老山主攻團
當時,中越邊境很不太平,我們在1979年對越南進行了反擊作戰後,越南人卻沒有吃一塹長一智,隨後發起反撲並跨過邊境線,佔領了中國一側的老山、者陰山等騎線地區。
1979年3月2日,我軍攻克越南諒山省首府涼山市政府
越南人還依託老山複雜地形,修築了大量堅固的野戰防禦工事,埋設了海量的地雷,採取步步蠶食的戰術,並居高臨下炮擊我國邊境民用目標。造成近300名中國百姓死傷,以及導致十幾萬畝的土地及經濟作物無法耕種與收割,被迫停課學校有52所。
這已經是公然的侵略行徑了,於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備戰,我們準備在1984年4月28日發動大反攻,收復失地。
負責老山地區攻略作戰的部隊,正是第14軍40師、41師。
其中,張興武所在的部隊為118團3營9連,當時他還沒過18周歲生日。
《血戰鋼鋸嶺》裡的多斯上戰場時,因為宗教信仰沒有帶槍,不想殺人只想救人。
張興武在上戰場之前,也主動向首長提出——不帶槍彈上戰場,話音未落,首長就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但張興武不是一時莽撞提的要求,他仔細分析過戰場形勢,他認為,越軍的實戰經驗豐富,在易守難攻、佔盡地利優勢的老山地區修築了堅固的工事,要將其攻克,一定會付出不小的傷亡代價。
而他是衛生員,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戰場上儘可能多的搶救傷員,儘可能多帶藥品器械才是王道。
張興武和班裡戰友(時年17歲,後排左一)
張興武說:「我作為一個衛生員帶槍有什麼用,殺敵攻打高地是你們的事,我的任務是搶救傷員。我只有在火線上搶救每一個傷員的生命,才無愧衛勤戰士的稱號!如果認為我違反軍規,等打完仗後,我上法庭接受審判。」
最終,在張興武的堅持下,首長勉為其難地同意了張興武可以不帶槍械,只帶幾枚手榴彈作為自衛武器。
於是,張興武上戰場哪天,就攜帶了大量的急救包、藥品和醫療器械,超過了部隊規定的連隊衛生員標配的好幾倍。
在老山前線的張興武(烏鴉團隊上色首發)
在臨戰前,和張興武一直交好的戰友史光柱,聽說了張興武不帶槍的事後,毫不猶豫的把自己唯一一把近距離搏擊的匕首,送給張興武防身,並鄭重地對張興武說道:「興武,如果我在戰鬥中犧牲了,你一定要儘量把我的屍體找到!」
聽聞此言,張興武鼻子一酸,他心中發誓一定不負戰友所託,儘可能讓每一個受傷的戰友都能活著!
2020年9月份,張興武(左)和史光柱合影
1984年4月28日,籌備已久的戰鬥打響了,我軍無數榴彈炮、火箭炮劃破天空,如雨點般落到越南侵略者的頭上,整個老山地區戰場地動山搖。
越南人被海量的炮火炸得無處可躲,我軍各突擊小隊借順勢全面掩殺,作為攻擊連隊的9連率先出擊。
老山前線密集炮火
按照當時的任務劃分,9連是老山主攻營的左翼攻擊連隊,擔負著突破57號高地、奪取50號高地,而後向老山主峰進攻的任務。
57號高地位於老山主峰一側,離主峰只有300多米,這裡草深林密,地形複雜,戰鬥打響後,9連2排和3排的數十名戰士,在連排幹部的帶領下,向敵人勇猛地發起了衝鋒。
可在戰鬥打響後,我軍發現戰場險惡形勢遠超戰前預估:佔據高地頑抗的越軍工事堅固,擁有兇猛的火力,步炮協同戰術也配合的不錯,在離陣地前沿700米和500米左右的地方設立了密集的炮火封鎖區,對我攻擊部隊進行地毯式的轟炸。
更要命的是,在越軍炮火無法覆蓋的死角,他們布下了密集的地雷陣,還留下了虛虛實實的不同通道缺口,在關鍵時刻集中火力打擊進入伏擊圈的對手。
結果,9連尚未正式開始攻打57號高地,就出現了較大的傷亡。
對越作戰,我軍受傷將士
張興武已經盡最大可能在背囊和野戰藥箱中塞滿了急救藥品,可這些藥品在形式惡劣的戰場上依然不夠用,戰鬥打響沒多久,就用掉了三分之一!
當開始向57號高地發起衝鋒時,我軍傷亡驟增,不斷有戰士被擊中倒下,這時候,總有一個瘦小的身影頂著炮火勇猛上前,為其包紮止血,可以說,哪裡有傷員,哪裡就會有張興武。
隨著戰鬥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全體戰士幾乎個個帶傷。
當時,4班戰士郭從周腿部和肩部被炮彈炸傷,渾身是血,張興武給他包紮腿部傷口時,急於殺敵的小郭大喊道:「衛生員,請你快點!我還要繼續參加戰鬥!為犧牲的戰友們報仇!」
張興武剛剛給郭從周包紮好肩部傷口,他就迫不及待的站起身,忍著劇痛義無反顧的繼續和敵人廝殺。
而這樣的例子,在整個9連中屢見不鮮:
炊事班班長文明勇在被彈片擊中後,冒著血流幹的風險抱著另一名重傷員走到安全地帶;
9連副連長孫明玉在雙腿負傷、無法站立的情況下,依然不願撤離火線;
4班輕機槍手秦安金在左腳掌被地雷炸斷後,依然向敵人傾斜兇猛火力,掩護戰友衝鋒;
5班班長楊孝在胳膊槍傷、臀部被彈片大面積擊傷的情況下,依舊堅持戰鬥!
因為受傷戰友太多,在繃帶大體耗盡後,張興武還把自己的襯衣撕成布條,並將一部分系在樹上當標誌,方便其他救護人員辨識,到最後,張興武的整個襯衣都被撕掉三分之一,無法再穿,只能丟掉(戰後,軍史館曾經有人來找他要想作為戰史文物,但晚了一步,此乃後話)。
戰友們捨生忘死,張興武也奮不顧身,不斷冒著槍林彈雨去搶救傷員。
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有時候即便張興武拼盡了全力,卻依然無法完全阻止死神:胳膊負傷突擊隊員羅光華時和另外兩個腿部輕傷在張興武及時包紮處理下,傷勢無大礙,可以自行攙扶前往後方。
張興武囑咐了幾句後,就繼續救治其他傷員。
可就在張興武剛離開他們3名傷員大約二三十米遠,就遭遇了越軍的火力覆蓋,張興武僥倖未受傷,但其中一發炮彈就在羅光華他們身邊爆炸,3人頓時血灑疆場。
對此,張興武頓時哽咽:「幾十年來,每當我回想起這3位戰友犧牲的情景,常常流淚。」
在戰場上,越軍專門派了狙擊手針對我軍的醫療兵,因為敵人非常清楚——打死一個醫療兵,就意味著幹掉至少幾十個戰鬥力。
張興武雖然沒有佩戴任何標記,但藥箱上依然有小小的紅十字標,越軍狙擊手觀察到了以後,就針對性地進行攻擊。
但萬幸的是,張興武竟然幸運的躲過了全部子彈,連根頭髮絲都沒傷到,實屬奇蹟。
老山前線我軍衛生兵
終於,57號高地守敵被全殲,3排轉攻為守,其餘部隊繼續向50號高地發起進攻,帶頭指揮的,正是代理排長史光柱。
史光柱已經先後4次被敵人火力擊中了,渾身8處重傷,雙目已經被彈片擊中,左眼球被炸出眼眶吊在外邊,可他只是自己簡單地包紮了幾下,依然摸索著進攻。
反映史光柱事跡的油畫
這時候,越軍一發炮彈,再次命中史光柱和搶救他的戰友,頓時幾個人都被炸倒變成了血人,史光柱因流血過多,休克昏迷,倒在交通壕裡。
如果不出意外,史光柱也要被死神帶走了。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張興武穿過硝煙出現了!
他急忙上前救治,卻發現自己的醫療包已經徹底消耗殆盡。
情急之下,張興武抓起史光柱的指揮步話機嘶吼道:「急救包,藥品!急救包,藥品!」
老山前線傷亡將士
戰場上通過步話機呼叫的不是炮火支援和彈藥補給,而是急救包,這在戰場上的確是不多見的例子。
老山主攻營營長臧雷聽見張興武的呼喚,立刻命令集中全營所有的急救包,出動了營指揮所所有能出動的人員,以最快速度將其送到戰場上。
臧雷
經過張興武的一番急救,史光柱被從死神手裡拉了回來,張興武和另外5個戰友一起護送重傷的史光柱下火線。
但其間,護送隊伍也遭遇炮火,隊伍走散了,只剩下張興武一個人,背著史光柱撤到57號高地。
史光柱恢復意識後,說的第一句話卻不是需要幫助,而是:「連長,對不起,我沒有完成好任務!」
因為敵人炮火猛烈攔阻,擔架隊無法趕到57號高地,把史光柱運下去。
時間不等人,張興武決定隻身護送史光柱回到團部衛生隊。
一路上,史光柱堅持只在張興武攙扶下,在陡峭山路以及越軍炮火和地雷的封鎖下撤,中途多次和越軍的特工人員擦肩而過,險些被發現。
老山前線擔架隊
這條路太危險了,史光柱在中途幾番催促張興武,把自己丟下,自己先撤回去吧。
但張興武怎麼可能在這時候拋棄戰友,幾次炮火襲來時,他都撲倒在史光柱身上掩護他。
經過好幾個小時的跋涉,當他成功將史光柱送往團部衛生所,已臨近半夜時分,天空下著冰雨,張興武體力幾乎完全透支,經過搶救,史光柱脫離了生命危險。
脫離生命危險出院後的史光柱
在那一天,張興武隻身穿梭在血雨腥風的戰場上,冒著槍林彈雨,先後搶救了足足47名戰友,自己卻奇蹟般的毫髮未傷。
不過,張興武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又接到了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押送越軍俘虜到後方。
被我軍捕獲的越軍俘虜
張興武一聽,再度打起精神,但是,這次押送俘虜的過程卻尤為兇險:因為人手不足,押送人員只有張興武一個人,他將自己的背包帶綁在俘虜和自己身上,二人向著目的地走去。
走到半路時,已經是臨近半夜,天空還下著冰冷的小雨。
張興武帶著俘虜中途休息時,他將自己雨披和越軍俘虜一人一半躲雨,並將自己僅有的一塊壓縮餅乾和半壺水同俘虜分享。
我軍為受傷的越軍俘虜療傷
期間,雙方默默無語,沒有太多交流,或許是被我軍人道關懷感動,越軍俘虜全程都很老實,沒有試圖逃跑和襲擊張興武。
最終,俘虜被順利送回了團指揮所。
因為在老山戰場的英勇表現,張興武被授予二等功,和「模範戰地衛生員」稱號。
雖然許多戰友認為應該給予他更高功績,可張興武本人卻毫不在乎,他常說:「比起那些犧牲的英烈,我還有什麼不平衡的呢。」
張興武和一雙兒女(張興武本人供圖)
現在的張興武,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雖然已經離開部隊,可他一直心繫國防,不忘初心,到現在,張興武一直和史光柱一起,參加慈善公益事業。
向這群最可愛的人致敬!
老山主攻營營長臧雷(左一)、一級戰鬥英雄毛羽亮(左二)、一級戰鬥英雄史光柱(左三)、張興武(左四)、一級戰鬥英雄劉海洋(左五)
烏鴉校尉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