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成都府》,見證杜甫的辛酸旅程,成都成為他心靈的避風港

2020-12-25 騰訊網

河南鞏縣,是杜甫從小生長的故鄉。

長安城,是杜甫仕途之路的夢想和希望之地。

而成都,則是杜甫的慰藉之地,是他心靈和身體的避風港。

時至今日,我們來到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依稀能感受到杜甫當年的人生足跡。

關於杜甫的人生,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如果說青春年少的他過著同李白一樣瀟灑自由的生活,那麼到了中年,尤其是安史之亂之後,他的人生徹底陷入了低谷。

在那段黑暗的日子裡,杜甫攜帶著家人到處躲避兵難,每日過著朝不保夕風餐露宿的流民生活。

生活稍微安頓下來後,杜甫便馬不停蹄地投奔唐肅宗,渴望在國家危難關頭為國效力。

然而,杜甫由於「不合時宜」的言論,最終得罪皇帝,被朝廷所拋棄,但是杜甫的內心卻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心。

最終,杜甫一家從甘肅同谷流落到四川成都,在成都的歲月中,他過上了一段相對平靜安逸的生活。在朋友的資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蓋起了杜甫草堂。

初到成都,杜甫目睹了成都的繁華與富庶,此刻他的心情真是悲喜交加,悲的是他時刻惦念中原地區的戰況和百姓的生活,喜的是一家人終於在成都有了落腳之地,也算是人生希望的開始。在杜甫閒暇之餘,寫下了這首《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徵衣裳。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大江東流去,遊子去日長。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喧然名都會,吹簫間笙簧。信美無與適,側身望川梁。鳥雀夜各歸,中原杳茫茫。初月出不高,眾星尚爭光。自古有羈旅,我何苦哀傷。

黃昏日暮時分一片蒼茫之景,一縷夕陽的光輝灑在杜甫這位天涯羈旅的身上。

自從安史之亂以來,杜甫一家便過著漂泊無寄的生活,山一程,水一程,前幾天甘肅,轉眼已經到了成都這個嶄新的地方。

每天會遇到陌生之人,真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到自己的故鄉。

岷江波濤洶湧向東流去,流向自己的歸屬地,而自己這位天涯羈旅身在異鄉的歲月卻沒有盡頭。

成都,是一個溫和而富庶的城市,這裡遠離戰爭沒有硝煙,即使冬季也是樹木蔥蔥,沒有一絲凋零之氣。

人們在成都街頭吹拉彈唱,一派歌舞昇平之盛景。此時杜甫的內心卻無法與民同樂,無法適應這華美的都市生活,只好遙望著遠山,遙望著家鄉和長安的方向。

夜幕十分,鳥兒都已歸巢棲息,在成都,收不到任何關於中原戰爭的消息。只看見初升的月亮斜掛在天邊,滿天繁星與月爭光。

如今,客居他鄉,成都雖然都很好,但畢竟不是自己的家鄉,但轉念又一想,異鄉之客自古有之,又何苦在此獨自悲傷?

後人之所以推崇杜甫,除了他那過人的才華和一首首經典的詩篇外,更因為他的忠君愛國和憂國憂民的思想,雖然朝廷一次次拋棄和冷落他,但是他始終心懷天下,即使在長安經常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悽慘生活,依然展現出高風亮節,堪比聖人的境界。

相關焦點

  • 杜甫在成都
    高適、嚴武、李白,杜甫有一個怎樣的的朋友圈?人的高貴一是地位與身份,一是心靈與情懷。杜甫的高貴在情感的高貴,在他心裡始終有理想和熱情,無論多艱難也放不下天下國家,黎民百姓。從讀杜甫詩看整本書閱讀,詩為心聲,意為心靈上的音樂,完全了解一個人在人世間的艱難跋涉,便不難聽懂他在某時某地的歌吟。以《客至》(喜崔明府相過)為例,家裡來客,杜甫喜從何來?孤獨中有人來訪?歲月的艱窘因資助得到緩解?
  • 成都府——唐·杜甫
    成都府——唐·杜甫 翳翳桑榆日,照我徵衣裳。 我行山川異,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見故鄉。 大江東流去,遊子日月長。 曾城填華屋,季冬樹木蒼。
  • BBC最新紀錄片,轟動全球網友,主角是杜甫和他的成都草堂
    配以杜詩,讓人仿若回到了那個遙遠的極具傳奇色彩的唐代更是讓成都和杜甫草堂再次進入了全世界的視線紀錄片截圖在錦裡的街頭,麥可·伍德走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念了一首《成都府》錦裡古街,紀錄片中的截圖因此,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便成為了BBC這場「杜甫發現之旅」不可錯過的一站關於草堂的地位,紀錄片裡這樣描述——杜甫草堂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聖地杜甫草堂,紀錄片截圖為什麼今天的中國人都還那麼喜歡杜甫?
  • 新歌速遞|林寶《夢回成都》
    如今早忘記風的方向夢回成都穿越春熙路的熙熙攘攘發現人生有寬巷與窄巷心中平添感動和堅強夢回成都喝一杯竹葉青呆坐杜甫草堂忘卻人生痛苦與迷茫心中有了詩意和遠方光陰要浪費在美好事上夢回成都穿越春熙路的熙熙攘攘發現人生有寬巷與窄巷心中平添感動和堅強夢回成都喝一杯竹葉青呆坐杜甫草堂忘卻人生痛苦與迷茫心中有了詩意和遠方
  • 遊成都杜甫草堂/外一首
    五古:遊成都杜甫草堂 作者:趙延彤 (二○○二年七月二十日) 成都天府地,風光逾仙界。 草堂曲徑深,遊者眾千百。 但可看藥欄,至味誰堪解?(1) 一揖春風起,雲霓獻花黛。 再揖嘆瘦生,撫公顏色改。 三揖淚沾襟,流連復徘徊。
  • 世界同吟一首詩 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活動圓滿落幕
    今日下午,60餘位中外詩人來到「季冬樹木蒼」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詩聖雕像前,高聲吟誦詩歌。在各國語言的吟誦聲中,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活動圓滿落幕。一場朗誦會 展示成都生活美學金色銀杏下,蓋碗茶氤氳繚繞。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作為詩歌周的重要活動,朗誦會貫穿了「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中外詩人、遊客、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
  • 成都:究竟是一首《成都》歌曲唱火了整座成都還是其獨特文化歷史
    一首「成都」歌曲唱火了整座成都城;一種觀點認為:成都網紅城市的成名,多半的功勞與趙雷唱發的「成都」一首流行歌曲功鑑驟分,又或是成都網紅城市的火氣名響是應該感謝趙雷唱發的「成都」歌曲功徒玖久。趙雷的作品《成都》唱出了成都這座城市現代時尚男女情感生活的真實寫照。
  • 杜甫草堂春節要開趴,復活成都三代人的童年!
    杜甫和成都的「人日」節在成都,提起「人日」節都會想起詩聖杜甫,正月初七去杜甫草堂,更是流傳了千百年的地方民俗。雖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家人如何過春節杜詩中沒有直接描寫,但從「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可以看出,故友和鄰居贈送杜甫一家過節的起居用度,簡簡單單卻充滿溫暖,讓他思鄉同時也感念人情可貴。
  • 名人與成都丨高圓圓為何被一首《成都》俘獲?原來8年前她在成都有過「一段情」
    其實,高圓圓與成都的緣分遠遠不止一首歌在今年年初,在高圓圓的一場直播期間她的好友韓火火為了給她一個驚喜將趙雷請到了拍攝現場為猝不及防的「迷妹」高圓圓現場演唱《成都》就在這次拍攝中高圓圓特別提到了自己8年前的一部電影☟☟《成都我愛你》
  • 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丨世界同吟一首詩!中外詩人在杜甫草堂集結朗誦
    四川在線記者 薛維睿 攝影 楊瑞青12月10日下午,在詩人張華裡飽滿渾厚的俄語朗誦中,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詩歌朗誦在杜甫草堂拉開帷幕。作為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一站,此次詩歌朗誦會以「世界同吟一首詩」為主題,延續詩歌周「我們共同的星球·見證詩歌的溫暖和力量」的主旋律,同時,向廣大市民展示了成都獨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活美學。本次詩歌朗誦會群星匯集,國內外的詩歌大家在杜甫草堂集結,一起追溯千年前「詩聖」杜甫的足跡,開啟一場穿越時間與空間的詩歌對話。
  • 【黃四娘家花滿蹊】成都,杜甫的「春天裡」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唐 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
  • 趙雷《成都》循環一夜後,讓我依依不捨的,不止成都的溫柔.
    他說他聽了趙雷的《成都》。《成都》不僅讓趙雷取得了第二名,還贏得了一眾好評。更重要的是,讓許多朋友又萌生了來這座溫柔的城市走一走、看一看的念頭。「又把我給聽哭了。」這位小哥如果不是奧斯卡觀眾,那麼大概真是和成都有段故事吧。
  • 詩詞丨一座浣花草堂,見證杜甫此生詩意
    在片子裡,杜甫被稱為「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毫無疑問,杜甫是偉大的。漂泊一生,起起落落,他始終胸懷天下;受盡苦難,見證衰敗,他始終是最初那個凌雲少年。而杜甫為避安史之亂而在成都浣花溪畔所建的草堂,則存放了少陵野老此生的詩意,他曾在這裡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為人傳誦的詩篇。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讀幾首偉大詩人杜甫在草堂寫下的不朽詩篇。這首著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杜甫在住進草堂的第二年所寫。
  • 一首獻給成都的歌 歌曲《愛在成都等我》首發
    人民網成都1月21日電 (王軍)「愛在成都等我,等在春熙路口;愛在成都等我,來了再不想走……捨不得武侯祠的那對聯,捨不得府南河的那行柳,捨不得熙攘的寬窄巷,捨不得旖旎的望江樓 」近日,一首吟詠成都的歌曲《愛在成都等我》流傳開來。正值成都兩會召開之際,一首歌唱響一座城,藝術家們用如此文藝的方式表達對這座城市的深情和熱愛。
  • 這部BBC紀錄片,為何對杜甫情有獨鍾?
    「杜甫是最偉大的中國詩人。他的偉大基於一千多年來讀者的一致公認,以及中國和西方文學標準的罕見巧合。在中國詩歌傳統中,杜甫幾乎超越了評判,因為正像莎士比亞在我們自己的傳統中,他的文學成就本身已成為文學標準的歷史構成的一個重要部分。杜甫的偉大特質在於超出了文學史的有限範圍。」
  • 一眼千年,成都在這裡摺疊
    在這裡,諸葛亮辦過公,杜甫泛過舟,花蕊夫人遊過園,陸遊寫過詩……  它就是成都市中心的東華門遺址,在2300多年的時間裡,東華門遺址跨越21個朝代,一直是成都的CBD,核心中的核心,黃金地段中的黃金地段。
  • 典藏紀錄片 | 離開成都草堂後,杜甫一生中絕少人知的半年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這是張繼夜泊于楓橋。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這是送客之際即將聽奏琵琶的白居易。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這是寇準被貶謫時在黃河邊題亭壁。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這是吳頭楚尾一帶的江邊,王士禎在傷秋。
  • 2017成都十佳詩篇頒獎典禮草堂舉行,去看看孩子筆下的成都
    5月27日上午10:00,由成都市文聯、成都市作協、成都商報社聯合主辦,《成都兒童團》、《詩歌集結號》承辦的「我愛成都·2017成都十佳詩篇」頒獎典禮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仰止堂舉辦。凸凹、向以鮮等著名詩人以頒獎嘉賓身份出席,為此次詩歌大賽的獲獎詩人(青少年組和成人組)隆重頒獎,並現場朗誦獲獎詩篇。
  • 中國詩歌節走進成都石筍街小學 杜甫《石筍行》與這裡大有淵源
    杜甫《石筍行》創作於客居蜀中時期,表面是破除封面迷信的「闢謠」之作,時則以詩諷喻當朝小人。詩中所寫「石筍」舊址正位於今天成都石筍街,也是其地名的由來。11月5日下午,「第六屆中國詩歌節」來到成都石筍街小學,剛進校門,便聽見孩子們整齊誦讀著《石筍行》。
  • 趙雷的一首歌讓成都火了起來,成都新十景是哪些你知道嗎
    人們處於高速發展的時代,高壓的生活,繁忙的工作,緊張的學習,讓每一個人都感覺到疲憊,所以出去旅行散散心就成為了大家釋放壓力最好的方式之一。而且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大家的經濟也還算可以,完全可以支撐大家出門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