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斯醫生》無意打造一個十全十美的醫界英雄,它的主人公是個醫生,同時也是個病人。豪斯繼承了福爾摩斯天才的敏銳,也延續了天才的副作用
麥小兜
如果追根溯源,美劇《豪斯醫生》(House M.D.)的主人公豪斯的原形應該是偉大的英國偵探福爾摩斯——他們的外表一樣清瘦,言談尖酸刻薄,依賴藥物,骨子裡對人毫無信任感,總覺得別人是在說謊,天生有一種智力上的優越感,事實也往往證明他們是對的。
對犯罪分子或者疑難雜症,他們堅決打擊到底,無論證據隱匿得多成功,取得勝利的總是他們。對女人,他們從來談不上有多大興趣——除非那個女人比他們更聰明或者更強勢。他們身邊都有一個男性摯友,而且彼此的情感可謂海枯石爛。雖然《豪斯醫生》是部美劇,但製片方還是找來了道地的英國男人休•勞瑞來扮演。就連豪斯(House)這個名字,都和福爾摩斯(Holmes)有著扯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正如《紐約時報》所說,《豪斯醫生》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擁有肥皂劇的皮囊,卻始終拒絕肥皂劇的靈魂。如果只是一部描述主人公如同福爾摩斯一樣聰明絕頂、無堅不摧的電視劇,那它應該改名叫《醫院版福爾摩斯》。事實上,《豪斯醫生》無意打造一個十全十美的醫界英雄,它的主人公是個醫生,但同時也是個病人。豪斯繼承了福爾摩斯天才的敏銳,也延續了天才的副作用——始終在自我折磨中痛苦掙扎。豪斯的名言是,人總在說謊。一個觀察力出眾的人,除了從衣領袖口、飲食起居等細微末節判斷出問題的癥結,也總能洞察人性最深處的隱秘和道德困境。在無法原諒別人的同時,他們也失去了愛自己的能力。
作為單元劇,《豪斯醫生》的每一集裡,豪斯和他的團隊都要面對患上不同疑難雜症的病人,這些怪病的根源往往指向同樣的原因——人性的悲劇。他總是從一開始就做出最壞的假設,不憚朝最惡劣的方向猜測,並積極給予佐證。每一集,豪斯的團隊都會從普世意義上抗議他的「簡單粗暴」,認為這個老闆不通人情。但劇情發展到最後,總會證明,敢於直面難以啟齒的陰暗面的豪斯,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醫生。從職業道德的角度考量,豪斯絕對算不上「德藝雙馨」,但從更高的層面來看,他無疑是個絕頂高明的醫生。
從世俗的角度評判,豪斯完全無愧於「混蛋」的稱號。他擁有接近幸福的基礎,卻失去了擁有幸福的能力。他擁有名望、地位、才華與財富,他很聰明,卻缺乏生活智慧,選擇用暴戾和冷酷來懲罰自己,也折磨別人。他的團隊成員因他而來,長期忍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但若干年之後,總會失望地離去,甚至有人寧願選擇自殺,也不願在他面前流露出情緒波動。他的前妻和女上司對他都有著若即若離的情愫,但正因為愛他、了解他,才相繼選擇離開他,送他去戒除藥癮。他不停地向最好的朋友Wilson醫生借錢,而且從來不還;他喜歡用言語羞辱Wilson,試探Wilson的底線在哪兒——他倆的關係像極了福爾摩斯與華生——在和豪斯相處的過程中,Wilson始終備受壓迫卻又無能為力。
豪斯一直生活在人群中,但他始終孤立無援,靈魂從來無法被救贖。他不相信上帝,除了敵視教徒之外,他甚至對他們懷有一種心智上的輕視,所以無法從祈禱中獲得平衡。他不相信病人,也不相信同事;不相信愛人,更不相信朋友。豪斯有一條殘疾的腿,這為他大口吞服維柯丁(一種緩解疼痛的精神藥物)提供了充分的藉口,他用精神上的麻醉來對抗身體上的疼痛,進而讓自己變得更為偏執——偏執,往往是天才之所以為天才的重要原因。
只有近乎盲目的堅決與執拗,才能讓豪斯在通向絕望的路上步履蹣跚卻永不停歇。在這部100多集的美劇裡,每個人都在試圖用自己的方式拯救他,卻一無所獲。在治癒他人的過程中,豪斯的心靈痛楚從未被治癒,一直在加劇。在即將落幕的第6季(終結季)中,豪斯該如何擺脫醫生與病人的雙重身份?
(責任編輯:劉玉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