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損傷均由直接外力造成.損傷類型與致傷物種類密切相關。鈍器常造成頭皮挫傷、不規則裂傷或血腫,銳器大多造成整齊的裂傷,髮辮捲入機器則可引起撕脫傷。
單純頭皮損傷一般不會引起嚴重後果,但在顱腦損傷的診治中不可忽視,因為:
①根據頭皮損傷的情況可推測外力的性質和大小,而且頭皮損傷的部位常是著力部位,而著力部位對判斷腦損傷的位置十分重要;
②頭皮血供豐富,傷後極易失血.部分傷員尤其是小兒可因此導致休克;
③雖然頭皮抗感染和癒合能力較強,但處理不當,一旦感染,便有向深部蔓延引起顱骨骨髓炎和顱內感染的可能。
頭皮血腫
頭皮富含血管,遭受鈍性打擊或碰撞後,可使血管破裂,而頭皮仍保持完整,形成血腫。皮下血腫 比較局限,無波動,周邊較中心區為硬,易誤認為凹陷骨折,必要時可攝X線平片進行鑑別。此種血腫-.般不需要處理,數日後可自行吸收。帽狀腱膜下血腫( subgaleal hematoma)較大,甚至可延及全頭,不受顱縫限制,觸之較軟,有明顯波動。嬰幼兒巨大腱膜下血腫可引起貧血甚至休克。血腫較小者可加壓包紮,待其自行吸收;若血腫較大,則應在嚴格皮膚準備和消毒下穿刺抽吸,然後再加壓包紮。經反覆穿刺加壓包紮血腫仍不能縮小者,需注意是否有凝血障礙或其他原因。對已有感染的血腫,需切開引流。骨膜下血腫(subperiostealhematoma)也較大,但不超越顱縫,張力較高,可有波動。診斷時應注意是否伴有顱骨骨折。處理原則與帽狀腱膜下血腫相仿,但對伴有顱骨骨折者不宜強力加壓包紮,以防血液經骨折縫流入顱內,引起硬腦膜外血腫。
頭皮裂傷
因銳器所致的頭皮裂傷(scalplaceration)較平直,創緣整齊,除少數銳器可進入顱內造成開放性腦損傷外,大多數裂傷僅限於頭皮,雖可深達骨膜,但顱骨常完整。因鈍器或頭部碰撞造成的頭皮裂傷多不規則,創緣有挫傷痕跡,常伴顱骨骨折或腦損傷。頭皮裂傷系頭皮的開放傷,處理原則是儘早施行清創縫合,即使傷後已達24小時,只要無明顯感染徵象,仍可徹底清創一期縫合。術中應將裂口內的頭髮、泥沙等異物徹底清除;明顯挫傷汙染的創緣應切除,但不可切除過多,以免縫合時產生張力;注意有無顱骨骨折或碎骨片,如發現腦脊液或腦組織外溢,應按開放性腦損傷處理。術後給予抗生素。
頭皮撕脫傷
頭皮撕脫傷(scalpavulsion)是最嚴重的頭皮損傷,幾乎均因髮辮捲入轉動的機器所致。由於皮膚、皮下組織和帽狀腱膜三層緊密連接,所以在強烈的牽扯下,往往將頭皮自帽狀腱膜下間隙全層撕脫,有時還連同部分骨膜。撕脫範圍與受到牽扯的頭髮面積相關,嚴重者整個頭皮甚至連前部的額肌一起撕脫。傷後失血多,易發生休克,應及時處理。
頭皮撕脫傷應根據傷後時間.撕脫是否完全、撕脫頭皮的條件顱骨是否裸露.創面有無感染徵象等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處理:
①若皮瓣尚未完全脫離且血供尚好,可在細緻清創後原位縫合。
②如皮瓣已完全脫落,但完整,無明顯汙染,血管斷端整齊,且傷後未超過6小時,可在清創後試行頭皮血管(顳淺動、靜脈或枕動靜脈)吻合,再全層縫合撕脫的頭皮;如因條件所限,不能採用此法,則需將撕脫的頭皮瓣切薄成類似的中厚皮片,置於骨膜上,再縫合包紮。
③如撕脫的皮瓣挫傷或汙染較重已不能利用,而骨膜尚未撕脫,又不能作轉移皮瓣時,可取腹部或大腿中厚皮片作游離植皮;若骨膜已遭破壞,顱骨外露,可先作局部筋膜轉移。再植皮。
④傷後已久,創面已有感染或經上述處理失敗者,只能行創面清潔和更換敷料,待肉芽組織生長後再行郵票狀植皮。如顱骨裸露,還需作多處顱骨鑽孔至板障層,等鑽孔處長出肉芽後再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