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7日《仙劍奇俠傳5》發售,與前作《仙劍奇俠傳4》相隔4年之久,遊戲開發商也從上海軟星轉變為北京軟星。同樣是由北京軟星開發、百遊所代理的《仙劍奇俠傳5:前傳》已於2013年1月15日正式與玩家見面,筆者還依稀記得官方曾說明過本作的畫面效果將會有新一層的提升,但是,它真的提升了嗎?還是說,我們的要求太高了?下面就請大家慢慢看看筆者對本作畫面的評價吧!
標題上說它是偽3D也許有些過分,但對於一款這個時代的3D遊戲而言,可不是視角自由、有幾個3D建模就可以搞定的,它連2007年的《生化危機4》效果都不如,即便國產單機遊戲多數玩的是劇情,但也不能一輩子靠劇情吧……
下面讓我們看看遊戲都有何關於畫面的選項:
如上圖所示,遊戲設置共包含11項與畫質相關的選項,其中引起筆者注意的兩項為「貼圖精度」與「抗鋸齒」。眾所周知,大多數國產遊戲的絕大部分場景均為2D貼圖所製成,即便是《仙劍奇俠傳》、《軒轅劍》等老牌國產大作也不例外,而抗鋸齒(全稱:抗圖像摺疊失真)的作用則主要是在3D圖像上所體現的。當然,仙劍奇俠傳自三代開始就步入了3D視角、2D貼圖的偽3D時代。
儘管是3D視角,但視角依舊是固定的,唯一讓玩家比較寬心的也就是在《仙劍5:前傳》中視角解除了鎖定,玩家可以自由的控制角色視角了。
抗鋸齒
咳咳……言歸正傳,《仙劍5:前傳》中的抗鋸齒究竟效果如何?就讓筆者直截了當的為各位玩家提供兩組對比圖片吧。
無抗鋸齒
8x抗鋸齒
無抗鋸齒
8x抗鋸齒
從上面兩張對比圖當中,各位玩家不知發現什麼「蛛絲馬跡」了嗎?如果你觀察足夠仔細,沒錯,是能看出一小部分抗鋸齒開啟的效果,那就是玩家所控制的角色本身,至於其它植被,如被風吹的搖擺的小草、水面上漂流的楓葉都毫無變化可言,而角色本身的抗鋸齒變化,也是在拉到最近距離下的鏡頭才能夠看出的。而又有幾個玩家會在如此近的距離下去進行遊戲?除非你是想YY裡面的某些女角色吧……?
在此,筆者想問,這個看似花瓶的抗鋸齒究竟有何存在的意義呢?|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仙劍奇俠傳5:前傳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