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步軍頭領的結局不盡相同:五人戰死沙場 一人變成殘疾,一人功德...

2020-12-24 川北在線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梁山步軍頭領的結局不盡相同:五人戰死沙場 一人變成殘疾,一人功德圓滿 梁山在進行崗位分工時,各好漢依據各自的特點分成了三大塊:馬軍、步軍和水軍。前文談過馬軍五虎將和八虎騎,本文要談的是步軍十大頭領。他們分別是: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赤發鬼劉

  原標題:梁山步軍頭領的結局不盡相同:五人戰死沙場 一人變成殘疾,一人功德圓滿

  梁山在進行崗位分工時,各好漢依據各自的特點分成了三大塊:馬軍、步軍和水軍。前文談過馬軍五虎將和八虎騎,本文要談的是步軍十大頭領。他們分別是: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赤發鬼劉唐、插翅虎雷橫、黑旋風李逵、浪子燕青、病關索楊雄、拚命三郎石秀、兩頭蛇解珍和雙尾蠍解寶。這十人來自不同的階層和地區,武功各異,結局也不盡相同。我們不妨按照排名從低到高的順序,對他們的事跡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第十、第九位:解珍解寶兄弟。解珍解寶是登州人氏,以打獵為生,捕獵技能在登州的獵戶中首屈一指。登州附近山中猛虎出沒,傷人性命。官府懸賞捕捉。解氏兄弟用了三天三夜的時間,終於發現並射傷了老虎。老虎負痛滾進了當地富戶毛太公家中,哥倆前去索要,卻遭到毛太公一家的陷害,不僅被關進了死囚牢,而且面臨被處決的危險。幸好解珍解寶有一位行事果斷的表姐顧大嫂。她帶著丈夫孫新、大伯哥孫立及登雲山強人鄒淵、鄒潤叔侄劫了監牢,將哥倆救出。隨後,眾人前往梁山落草。

  客觀而言,無論是招安前後,解氏兄弟的表現均屬一般。但在排座次時,哥倆卻都位居天罡,同時成為十大步軍頭領。就能力而言,步軍將校中的樊瑞、鮑旭、項充和李袞並不比他們差,也不知哥倆憑什麼身居如此高位。四大戰爭期間,解氏兄弟的表現一般。在徵討方臘的烏龍嶺一役中,哥倆雙雙陣亡。

  第八位:拼命三郎石秀。石秀是金陵人氏,與鐵笛仙馬麟和神醫安道全是同鄉。石秀早年流落薊州,生活拮据。後來結識了病關索楊雄,與楊雄的嶽父開了一家屠宰作坊。好不容易生活得到了改善,卻又意外發現了楊雄之妻潘巧雲與裴如海的私情。石秀殺死裴如海,又慫恿楊雄殺死了潘巧雲,之後與鼓上蚤時遷一起投奔梁山。在前往梁山途中,時遷因偷雞被祝家莊莊客抓獲。為了救出時遷,石秀與楊雄一起求完撲天雕李應又去求梁山,結果引發了「三打祝家莊」,時遷終於獲救,石秀也成了梁山好漢。

  在招安前,石秀的表現一般,僅有一次在大名府孤身劫法場的壯舉。梁山排座次時,石秀高居第三十三位,成了十大步軍頭領之一。梁山受招安後,石秀的戰績一般,僅擒殺敵將丘翔、楊溫,最終在徵討方臘的昱嶺關之戰中中箭身亡。

  第七位:病關索楊雄。上梁山前,楊雄是兩院押獄兼充市曹行刑劊子,不過,此人有兩個毛病,膽子又小耳根子又軟。在親手殺死妻子潘巧雲後,楊雄與石秀、時遷一起投奔梁山,最終成了一名梁山好漢。

  與好兄弟石秀驚鴻一現的表現相比,楊雄的表現一般較為平庸。在排座次之前,完全沒有什麼像樣的表現。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排在第三十二位。在四大戰爭期間,他個人也僅僅取得斬殺小人物段五的戰績。在徵討方臘期間,楊雄在杭州患病,最終不治而亡。

  第六位:浪子燕青。在梁山的十大步軍頭領中,燕青的表現僅遜於魯智深和武松。儘管他只是盧俊義家中的僕人,但弩箭、摔跤的本領冠絕天下,罕逢敵手。不僅如此,他也是促成梁山招安的關鍵人物。梁山排座次時,燕青位居第三十六位。就其能力和表現來看,至少可以再提前十位。

  除了在戰場上表現不俗之外,燕青還有一個優點:具有遠見卓識。四大戰爭結束後,他預料到梁山好漢即將面對的悲劇結局,極力勸說盧俊義儘早歸隱,卻遭到盧俊義的拒絕。最終,燕青悄然而去,隱沒江湖,逍遙自在。

  第五位:黑旋風李逵。李逵是沂州沂水縣百丈村人氏,因在家鄉犯下命案流落江湖,後來來到江州,在江州兩院押獄節級戴宗手下擔任小牢子。李逵性格暴躁,蠻不講理,但對宋江忠心耿耿。入夥梁山後,李逵幾乎經歷了梁山發展、壯大時期的所有戰事,戰績卓著。大排名時,他名列第二十二位。

  梁山受招安後,李逵隨眾參與了四大戰爭,並在戰爭中表現突出。他與鮑旭、李袞、項充組成了梁山步軍攻擊群,經常在關鍵時刻扭轉戰局,為梁山取得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徵討方臘之戰結束時,李逵倖免於難,並被朝廷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一職。宋江喝下毒酒後,擔心李逵會起兵為自己報仇,親手將其毒死。

  第四位:插翅虎雷橫。雷橫原本是鄆城縣步兵都頭,與朱仝、晁蓋、宋江和吳用等人關係密切。晁蓋、宋江犯案後,都是雷橫與朱仝前去抓捕,結果均被二人私放。此後,雷橫因白秀英毆打自己的母親,一怒之下將其殺死,被判刺配充軍。最終,朱仝將雷橫放走,雷橫上了梁山,從此成為一名梁山好漢。梁山受招安前,雷橫曾經多次參與梁山的對外戰爭,並有斬殺高廉、惡戰畢勝的戰績。梁山大排名時,雷橫位居第二十五位,四大戰爭期間,雷橫表現平庸,最終在德清縣之戰中被方臘大將司行方所殺。

  第三位:赤發鬼劉唐。劉唐是東潞州人,早年浪跡江湖。在得知生辰綱之事後,劉唐來到鄆城縣東溪村找晁蓋,希望晁蓋能主導劫取一事,並得到了晁蓋的同意。此後,劉唐與晁蓋、公孫勝和吳用等人一起成功劫取生辰綱,又前往梁山落草。

  在梁山招安前,劉唐的表現非常出色,無論是大鬧江州法場、火燒無為軍,還是對抗官軍圍剿梁山,劉唐都出現在戰場上,並有生擒百勝將韓滔、擊殺大名府王太守、火燒高俅水軍戰船等戰績。在隨後進行的四大戰爭期間,劉唐隨軍參戰,最終在徵討方臘的杭州之戰中死於千斤閘板之下。

  第二位:行者武松。武松是清河縣人氏,早年因傷人而流落江湖,此後因景陽岡打虎名揚天下,被任命為陽穀縣都頭。此後,武松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最終來到二龍山落草。三山聚義攻打青州城後,武松隨眾入夥梁山。

  不過,自從加入梁山後,武松的表現逐漸陷入沉寂,很少出現殺敵斬將的表現。梁山大排名時,武松位居第十四位,在步軍十大頭領中名列第二。四大戰爭期間,武松的表現稍有好轉,曾經有過擊殺耶律德重、沈安、方貌、貝應夔的戰績。不過,在徵討方臘時期的睦州之戰中,武松被方臘麾下國師包道乙砍斷左臂,變成殘疾,從此離開戰場。戰爭結束後,武松在杭州六和寺出家,八十歲時離世。

  第一位: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原是小種經略麾下的提轄,因為金翠蓮出氣殺死鄭屠,遭到官府通緝,隨後在五臺山出家為僧,後來又來到了東京大相國寺。因為救出林衝,他又遭到高俅的迫害,被迫浪跡江湖,最終在二龍山佔山為王。三山聚義攻破青州後,魯智深上了梁山,從此成為一名梁山好漢。

  在此後的歲月中,魯智深參與了梁山的所有戰事,戰功卓著。梁山受招安後,魯智深隨眾參與了四大戰爭,表現依然出色。戰爭結束後,魯智深不願接受朝廷的封賞,在杭州六和寺坐化,是步軍十頭領當中 功德圓滿之人。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魯智深以其嫉惡如仇,恩怨分明,扶危救困,粗中有細,有情有義的性格特點受到所有人的尊重,是小說中 的一位大俠。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水滸傳中的步軍5虎將,分別是誰
    而劉唐,本是晁蓋的心腹,後來也是梁山上的步軍頭領之一。也非常擅於在馬下戰鬥。可惜的是,在徵方臘的時候,戰死。至於雷橫,可能很多人不熟悉。此人本來是個鐵匠,後來成為縣步兵都頭,所以在這方面有點經驗。來到梁山落草為寇時,成為梁山的步軍頭領之一。可惜的是,後來也在徵伐方臘的時候,戰死。說完這5位步軍將領,筆者總覺有一人應該也能入圍的,他就是燕青。
  • 梁山好漢五個最強武力的高手,會是誰,有什麼道理
    梁山好漢108將中戰鬥力最強的人,基本被排在36天罡星之內,72地煞中有個別人比36天罡星末尾的人稍微會強一些。 在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中,馬軍是中堅力量,步軍雖然數量多但算不上精銳,水軍武力要比步軍更弱。梁山上的馬戰高手,基本上都包含在「五虎八驃十六小彪將」中。
  • 梁山八虎騎的最終結局:四人陣亡,二人病逝,僅一人善終
    梁山馬軍八虎騎,是除了馬軍五虎將之外的八位馬上功夫出眾、武藝高強的梁山好漢。他們分別是:小李廣花榮、金槍手徐寧、青面獸楊志、急先鋒索超、沒羽箭張清、美髯公朱仝、九紋龍史進和沒遮攔穆弘。在這八位好漢當中,有六人原本是官府中人,一人是村莊中的少莊主,一人是城鎮裡無人敢惹的富戶。他們的結局也不盡相同。
  • 曹魏喋血沙場的六大頂級名將:一人被斬殺,其餘五人死於箭下
    《三國演義》不僅虛構了很多情節,也虛構了不少名將的結局,這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去世時間和正史有很大不同,比如正史中太史慈死於赤壁之戰前,而演義中太史慈卻死於赤壁之戰後的第一次合肥之戰;二是演義中不少名將戰死沙場或死於非命,其實正史中他們卻是病逝得以善終,比如黃忠在劉備221年稱帝前就去世了
  • 《水滸傳》:梁山好漢眾多,武力排行前十都有誰?
    董平在梁山排名第十五,並位列五虎將之一,原是東平府兵馬都監,後被宋江用計生擒歸順梁山。通過他的綽號就可以得知,董平使得兩支銀槍,有萬夫不當之勇。他每次都喜歡打頭陣,為梁山屢立戰功,最後徵討方臘時死於獨松關。第六位:行者武松。武松在梁山排名第十四,十大步軍頭領之一,手持兩把短刀。
  • 《水滸傳》最初的梁山頭領是王倫,宋江是如何成功上位的
    其實宋江剛上梁山的時候名聲不顯、人微言輕,那時候梁山的老大叫王倫,宋江後來居上,輕鬆坐上了梁山頭一把交椅,那麼宋江到底是如何成功上位的?    我們都知道,在梁山上宋江的武功和才華都不突出,甚至屬於末流,但是他為什麼能當上梁山之主?有人說他會玩手段,搞陰謀,文有吳用耍陰謀,武有李逵、武松等做打手,其實這些都是表面現象,真正能讓宋江當上頭領的是他的情商和胸襟。
  • 《長安諾》結局:成毅愛而不得,戰死沙場,趙櫻子最終隻身一人
    在這部劇中,根據已知的劇透小編覺得慘烈程度稍微好些,女主茗玉嫁給了男主的哥哥,並有了一個兒子,男主幫助女主的兒子登上皇位,最後戰死,男主成毅最後戰死了,一生也沒有娶到女主,也沒有自己的妻子孩子,在最後茗玉的結局中,其丈夫、兒子、愛人都死了,她輔佐孫子登基,成為了太皇太后。
  • 水滸傳梁山好漢武將應該如何排名?
    在水滸傳第七十一回「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伯英雄排座次」中,作者對梁山好漢的位次,職務的安排,已經說得非常清楚。包括核心管理團隊,後勤支援部隊,情報系統,及馬軍,步軍,水軍等作戰部隊都有非常明確的交代。
  • 是什麼原因讓梁山好漢始終跟著頭領走
    還有一種,他們是殺富濟貧的好漢,是除暴安良的義士,是英雄,晁蓋的梁山就是這種。這後一種情況,如果他們處在一個社會矛盾的深重時期,尤其是一個朝代的末期,當他們有了一定的規模,產生了政權的欲望,就會被看成是起義。宋江的梁山類似於這類情況,只不過,他們沒有奪取最高權力的願望,一心想著招安,所以,他們把自己定性為聚義。
  • 盧俊義是梁山最強好漢,但有5人能制服他,其中三人讓他吃了敗仗
    、吳用這樣對於梁山戰略意義重大的好漢排名靠前,若是純粹論武藝的話,那「玉麒麟」盧俊義無疑是冠絕梁山了,但「梁山最強」的頭銜並不意味著他能夠戰無不勝。答案是肯定的,書中至少有五人能夠讓他吃癟,而其中有三人是實實在在地讓他吃過敗仗的人。一、張順盧俊義可以說是馬軍最強頭領,而馬軍頭領在面對步軍頭領的時候也有天然優勢,所以從這點來看,單純的近戰比武,只怕是很難有人勝過盧俊義了,可若是將戰場換到水中,那結果就不一定了,而梁山水軍頭領中的「浪裏白條」張順就曾制服過盧俊義。
  • 水泊梁山的招安與扼腕結局
    這一章回中所描寫到的梁山頭領對於招安的態度,僅僅只有林衝和楊志兩人,這兩人在高俅剛被捉上山的時候,對他「怒目而視」,原因當然是曾經有過直接的矛盾與仇恨。 值得注意與回味的是,即使是這兩個人,書中也只有「怒目而視「的描寫,沒有其他內容了。
  • 梁山108好漢武功大排名,誰才是真正的高手?
    梁山好漢的武功檔次,大約可以分為三個檔次。這個檔次中,位居馬軍八驃騎的有6位:徐寧、索超、張清、朱仝、史進、穆弘,馬軍小彪將1位:歐鵬,步軍頭領3位:李逵、雷橫、石秀。柴進則是獨一檔的存在。梁山好漢聚齊一百零八人後,按照馬、步、水三種性質,根據各人武功高低,進行過一個基本職務安排。馬軍分為五虎將、八驃騎、十六小彪將,步軍分為十頭領、十七將,水軍則是八大頭領。
  • 孫二娘被射殺後,為何只有武松一人大哭?原因很簡單!
    《水滸傳》中,自從天佑星徐寧在徵討方臘的途中陣亡,梁山好漢就開始接二連三的死亡。在原著當中,孫二娘被方臘軍的弓箭射死,在新版電視劇《水滸傳》中,孫二娘與丈夫菜園子張青一起被逃亡的方臘殺死。不論那一種情節,都只有武松為兩人悲傷。孫二娘被射殺後,為何只有武松一人大哭?原因很簡單。
  • 史上最全《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圖譜及簡介(收藏版)
    是一黝黑大漢,嗜殺如命,人稱「黑旋風」,梁山好漢第二十二位,步軍第五位頭領。下山接母時曾力殺四虎。一生追隨宋江,忠心不二。最後宋江怕自己死後,李逵造反,毀了他忠義之名,於是騙李逵喝了毒酒而死。梁中書在大名府向蔡京告急,宣贊推舉關勝領兵前往圍剿梁山,自己為副將。後來一同歸順梁山。宣贊排梁山好漢第四十位,居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三。徵方臘時戰死在飲馬橋下。
  • 梁山108好漢的最終下場,很齊全(果斷收藏)
    天罡星梁山英雄第二十一名,排步軍頭領第三位,使一把樸刀。漂泊江湖,將生辰綱的情報傳達給晁蓋,引發了梁山大聚義。徵方臘時被閘板壓死在杭州候潮門下。 李逵李逵,沂水縣百丈村人氏,小名「鐵牛」。是一黝黑大漢,嗜殺如命,人稱「黑旋風」,梁山好漢第二十二位,步軍第五位頭領。下山接母時曾力殺四虎。一生追隨宋江,忠心不二。
  • 石秀的悲劇:三探兗州蒙受奇恥大辱,遭盧俊義出賣,命喪梁山
    大聚義時,石秀排名高居第三十三位,是梁山的步軍頭領之一。在程善之所著《殘水滸》中,石秀卻在喬裝偵查時被仇家生擒,蒙受奇恥大辱,最後還被盧俊義出賣,命喪梁山。石秀首次出場是在該書的第三回。梁山攻打兗州期間,吳用根據石秀的特長,命其承擔三探兗州的重任。首次是戰前偵查。
  • 被迫上梁山的3大好漢,一人回鄉變成富豪,一人成為宋徽宗的御醫
    水滸中有許多人本意並不想上梁山,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還是入了梁山的夥。其中最出名的一個應該是朱仝了吧,他的人生夢想是安穩度日,不曾想造化弄人,竟上了梁山當了土匪。還有一個李應,他的夢想是當一個地主,做個有錢的地主老爺。只是不不料自己為祝家莊一戰被連累,莊子被燒,自己被迫入了梁山,過起打打殺殺的日子。
  • 演義和正史中的結局大不相同
    張遼、樂進、于禁、徐晃、張郃五人並稱為曹操的五子良將,在正史中他們的死和演義中是大不相同的!而且在正史中,他們各自的地位和演義中也是不盡相同的,從這五人的地位和死法,其實可以看到,羅貫中先生的價值觀是和大家有點不同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家都認為大富大貴的生活比較好,比較認可善終的結局。
  • 少數派很難當老大:梁山上真正反對招安的頭領共有多少?
    有些人更是認為詔安違背了梁山的利益,遭到多數頭領的反對。那麼梁山上真正反對招安的頭領共有多少呢? 梁山一百零八位頭領對詔安的態度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支持詔安。除了宋江外,在上山前擁有不錯生活的頭領基本都支持詔安。
  • 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圖譜
    梁中書在大名府向蔡京告急,宣贊推舉關勝領兵前往圍剿梁山,自己為副將。後來一同歸順梁山。排梁山好漢第四十位,居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三。徵方臘時戰死在飲馬橋下。上梁山後被封十七員步軍將校第二名,是梁山第六十條好漢。徵討方臘時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