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製圖 趙蘊如
由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發布的最新2020年世界城市榜單,成都位居世界二線強城市(Beta+)榜第9位,較2018年上升了7位,成為唯一入選Beta+榜的中國城市,而在世界城市整體排名中,成都的排名躍升至全球第59位。
被譽為最為權威的世界城市排名——
成都位列世界二線強城市榜第9位
GaWC的世界城市體系排名,以其獨特視角對城市進行劃分,以表明城市在全球化經濟中的位置及融入度。因其排名客觀,不受其他因素幹擾,被譽為最為權威的世界城市排名。
每次發布的榜單,GaWC將世界城市劃分為Alpha(一線城市)、Beta(二線城市)、Gamma(三線城市)、Sufficiency(四線城市,也稱為自給自足城市)四個檔次,各個檔次又劃分特強(++)、強(+)、中(/)、弱(-)等級。GaWC創立於1999年,基本上每隔兩年或不定期會對全球城市進行一次排名評級。
8月21日,GaWC發布了最新的世界城市榜單——2020年《世界城市名冊》。此次榜單中,全球共有7個城市入選Alpha+(世界一線強城市)榜,其中我國共有3個城市入選,分別為香港、上海、北京;在Alpha-(世界一線弱城市)榜中,我國的廣州、臺北和深圳3個城市入選。
而在Beta+(世界二線強城市)榜中,成都位列第9,與2018年排名第16相比,此次躍升了7位。並且,成都也是此次唯一入選Beta+榜的中國城市。值得一提的是,早前2016年的排名中,成都的表現曾被稱作「暴力拉升」,因其連升4級至Beta-,成為所有城市中上升最快的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城市整體排名中,此次成都列全球第59位,較2018年排名的名次上升了12位。
成都逐步縮小與世界一線城市差距——
2019年成都全年實現經濟總量突破1.7萬億元
分析GaWC的2020世界城市排名變化不難發現,成都在世界城市排名持續躍升,保持在新一線城市中的領先地位,與世界一線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與傳統城市排名的以GDP數值取勝不同,GaWC是以「先進性生產服務業機構」在世界各大城市中的分布為指標對世界城市進行排名,主要包括銀行、保險、法律、諮詢管理、廣告和會計,關注的是城市在全球活動中具有的主導作用和帶動能力。
也就是說,這些先進性生產服務業機構在某個城市分布得越多、城市的得分就越高、等級就越高,越會被GaWC認定為是最有影響力的世界城市。GaWC副主任本·德拉德曾表示,世界城市布局已向亞太地區傾斜,尤其是隨著越來越多中國城市的加入,世界城市或將邁向「中國世紀」。GaWC的世界城市榜,以先進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為對象,對城市的聯通度加以衡量並進行排名,也體現出了城市面向世界的中心地位。
本·德拉德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成都作為現有世界城市體系的新晉者與躍升者,成都應更加關注中心與非中心之間的聯繫度、提升中心城市在創新、宜居等領域的功能,以未來眼光建設極核城市。
2019年成都全年實現經濟總量突破1.7萬億元。城市動能轉換提質加速,年末共有高新技術企業超過4000家,比上一年新增1036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逾9400億元,同比增長10.8%。加快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資本市場保持活躍,新增上市公司15家,保險行業健康發展。開放合作逐步加強,持續推動國際經貿往來和交流合作,世界500強企業落戶301家,國際友城和友好合作關係城市達103個……這些數據,都是成都迅速提升世界城市排名、入選世界二線強城市榜的最好註解。
全球通達性是參考的重要依據——
雙國際樞紐機場將為發展注入新活力
世界城市排名,代表著城市在全球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所處的地位以及主導輻射帶動能力。排名越靠前、名次提升越快,就說明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個層面表現突出,帶動能力、發展活力較強。
從GaWC的世界城市排名主要參考依據看,除了國際性、國際影響力、濃厚的文化氣息等眾多指標依據外,全球通達性——擁有重要的國際機場,作為國際航線的中心;擁有先進的交通系統,提供多元化的運輸模式,則是參考的另一個重要依據。
近年來,成都的開放大通道加速成形,高水平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2019年末,成都開通的國際(地區)航線達126條;2019年亞蓉歐國際班列境外站點拓展至26個,其中中歐班列開行1551列,綜合重載率達92.9%,中歐班列運行在全國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展望未來發展,成都的全球通達性即將迎來較大的提升,矗立於世界的中心城市地位還將進一步凸顯。明年,「神鳥」展翅起飛——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正式投用。天府國際機場是「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為按照4F級機場等級建設的項目。
近年來,成都加快建設國際航空門戶樞紐,與全球五大洲架起了互聯互通的高效空中通道,推動了民航業和外向型經濟的快速發展,持續保持「航空第四城」的領先發展地位。「天府國際機場建成投用後,必將創造新的增長空間,為區域民航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去哪兒網總裁勾志鵬稱,新機場投用後,雙國際樞紐機場將有效疏解航空資源緊張的局面,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增長空間。
根據《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預計到2025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億人次以上、貨郵吞吐量達到190萬噸;預計到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6億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350萬噸。本報記者 楊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