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對話:漫畫家林帝浣
他是高考作文題漫畫作者,他繪製的《中國詩詞大會》舞臺背景火爆全國,他曾以一組「二十四節氣」國畫助力中國節氣文化申遺成功,他運營的微信公眾號「小林」吸引了超過百萬的粉絲,除了在繪畫方面造詣深厚,他在攝影界也頗有名氣,他的頭銜包括:國務院新聞辦圖片庫籤約攝影師、《炎黃地理》、《中國畫報》旅遊專欄作者……他的鏡頭中不僅有旖旎的風光,更有平凡人物的生活點滴。他目前正式的職業是中山大學的一名老師。他曾說,「我的人生夢想,是能成為一個讓人無法定義的人」。也許正因為此,畢業於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系的他卻立志要成為攝影界書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畫界文筆最好的美食家。他,就是林帝浣。
日前,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駐希臘使館主辦、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和中國美術家協會承辦的「從水墨中來—中國動漫希臘行」正在雅典舉行,作為展覽的一部分,林帝浣也攜30幅水墨漫畫作品來到希臘。本期雅典對話錄,我們與這位跨界大咖進行對話,談談他心中的希臘和關於藝術的那些事兒。
《中希時報》:您大學的專業臨床醫學,但是您第一次來到"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故鄉,卻是以漫畫家的身份來到這裡,這是一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您對希臘有著怎樣的印象?您對希臘人的初步印象如何?
林帝浣:希臘作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一直以來都是我的嚮往之地。我對這裡的風景、歷史、文化、故事此前都有不少了解。能來希臘舉辦展覽實則幸事,同時,我是懷著好奇之心踏上這片土地的,希望親身了解這一文明古國在今天發展以及人文風情的真實情況。希臘人熱情友善!人們的生活狀態相當輕鬆,也正是這種悠閒而快樂的生活態度,讓快樂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中希時報》:您為何選擇來到希臘雅典舉辦這個展覽?
林帝浣:本次展覽屬於中國動漫「走出去」系列項目之一。此前,我們選擇日本作為系列展覽的首站,因為它是與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同時也是一個動漫大國。而接下來我們便選擇了希臘作為這一展覽走向西方時的第一站。因為我們的動漫作品中含有大量的中國神話傳說,比如,《西遊記》、《哪吒》、《封神榜》等等。把中國神話和希臘神話相對比會發現許多有趣的東西。同時,希臘神話中的不少故事都成為了現代的「IP」,也是影視和動漫作品的創作來源。從這一點上看,中國和希臘有著諸多的相似之處。中國動漫百年來的作品中包含了許多反應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通過舉辦這次展覽,我們希望能和希臘以動漫為名做一次文化的交流與互鑑。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作為動漫展覽「向西走」的第一站恰恰合適。
《中希時報》: 本次漫畫展選擇了"從水墨中來"這個主題,您覺得水墨作為一種物質,它在把您的思想最終轉化為作品的這個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林帝浣:我更願意將「水墨」視為精神,而非物質。水墨創作的精神一直貫穿著中國傳統的哲學。中國道家的哲學、佛教禪宗的哲學都和水墨創作的方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除去中國哲學或者文學基礎,中國的水墨便不成立,它必須立基於中國的文學、中國的藝術、中國的思想、中國的審美,才會成為人們今天所看到的中國傳統的水墨藝術。
《中希時報》:是怎樣的機緣巧合讓您進入到漫畫這個領域?
林帝浣:我的漫畫就是從水墨中而來。我練習書法和國畫已有20餘年,它們是我從小的業餘愛好。我的水墨漫畫屬於中國畫的範疇。因此,我對於漫畫的創作實則是從中國畫中「脫胎」而來。我的漫畫內容和中國的內在精神息息相關,其中既包含中國的哲學、中國的道理,又有關於當下中國人的喜怒哀樂,我將這些元素融入到作品中便有了人們看到的《小林漫畫》。
《中希時報》:和其他的藝術形式相比,您覺得漫畫的獨特魅力是什麼?
林帝浣:漫畫在新媒體時代是一種老少皆宜的載體。此前我從事攝影和文學創作時,關注我的人群略窄,但是通過漫畫,更多人開始關注我作品。這些人中有懵懂少年也有耄耋老者。漫畫以其直觀、有趣的特性,容易吸引更多的人群。而觀看漫畫的人們也能很快了解到其中的寓意和精華,不同年齡的人在欣賞漫畫時都會產生共鳴。
林帝浣攝影作品 2007年夏,福建霞浦,海邊的漁家小孩
林帝浣攝影作品 希臘聖託裡尼風景
林帝浣攝影作品 希臘聖託裡尼日出
《中希時報》:除了漫畫外,您還有許多優秀的攝影作品。攝影一詞源於希臘語φῶς phos(光線)和 γραφι graphis(繪畫、繪圖),兩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線繪圖」,「用光刻劃」。您覺得漫畫和攝影有無相似之處?
林帝浣:一直以來,我通過攝影作品用人文紀實的方式記錄普通人的生活。而現在我換做用漫畫來記錄普通人的生活。其實,無論攝影還是漫畫,我都力圖用一張張的照片,或者一張一張的漫畫來拼出一個時代的縮影,記錄這個時代!於我而言,記錄時代是我創作的原點。在我的攝影作品中人們能看到中國普通大眾的生活,而在漫畫中則折現了當下流行的元素。因此,我的漫畫也可以視為是記錄時代的
一個特殊載體。
《中希時報》:您出版過一套名為《小林漫畫:人間治癒術》的漫畫精選集。您覺得漫畫這種藝術形式是如何起到心靈療愈的作用的?
林帝浣:漫畫用簡單直觀的方式切入人的內心。當人陷入思想困境時,會覺得眼前的「檻」很難逾越。但許多時候,這「檻」只是觀念上的「檻」,並非不可逾越,人們不過是在孤獨和黑暗中獨自在鑽牛角尖罷了。但當有一幅簡單的漫畫告訴他「這個世界上還有人也在面臨困境,你並不孤獨」時,他或許就能產生釋懷的情緒,心理上的「檻」也許就能迎刃而解,消弭無形。
林帝浣攝影作品 衛城的夕陽
林帝浣攝影作品 擼貓小姐姐
林帝浣攝影作品 希臘早餐
《中希時報》:您來希臘前曾說「要從最細節之處看到最好的希臘」。希臘神話中的繆斯女神掌管著藝術,而藝術便是一種美好的事物。您對「繆斯」有何種理解?
林帝浣:大多數人視繆斯為女神,但我更願意把繆斯當作鄰家女孩。因為藝術並非高高在上,它更該「接地氣」、是溫暖的、可及的,需要融於生活之中,而不只是供上神壇。
林帝浣作品 希臘的三角梅和船用風燈
《中希時報》:藝術對您意味著什麼?
林帝浣:人們應當先解決生存問題、安全感問題等基本問題。當有閒暇時間和良好心情時,可以去追逐美的事物。這和解決溫飽才能實現小康是一個道理。因此,藝術是在滿足生存需要後需要有的精神寄託。這種精神寄託有著強大的力量,讓人生活得更美好、更平和、更幸福!
林帝浣與《中希時報》記者
廣東嶺南之地,民風淳厚,又奇幻玄變,奇異之地,多出奇異之士,六祖慧能,目不識丁,挑水劈柴,舂米燒菜,卻能「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徹大悟,使得西來佛教藝術最終在東土文化中生根發芽、散枝開花,六祖慧能,也因此成為使佛教精神真正化入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節點人物,這也是一個「讓人無法定義的人」。眼前的小林老師,是帶著東方的水墨和東方的精神來到西方文明發源地的人,是帶著溫熱的撲面而來的中國鮮活氣息來到希臘的人,歷史的縱深尺度,被敏感柔和的宣紙和水墨涵納。希臘先賢柏拉圖的理念說(Idea),詞根的意思是「看見」的事物,視覺在希臘哲學中有著深厚的積澱,同時展開的《魅力漢字》展和水墨漫畫展,是另一種東方的「看見」,另一種世上珍貴的凝視和對望,對於同樣期待著東方文化澆灌的希臘人的心靈,懂得的人,會在這裡看得很深,很深。
小林老師心目中神聖的希臘神話中的繆斯們,也許,正化身為諸多希臘當代的「鄰家女孩兒」,隱身於你我身邊,摩肩接踵之中,在靜靜欣賞著來自東方的水墨河流…… (蔡玲)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