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2020年度「最美的書」(原「中國最美的書」)評選揭曉, 來自全國各地23家出版社的25種圖書榮膺本年度「最美的書」稱號,並將代表中國參加2021年度的「世界最美的書」評選。其中,《翻閱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1991-2003》等四種蘇版圖書榮膺「最美的書」。
2020年度「最美的書」
由於受疫情影響,國外評委不能前來,2020年度「最美的書」的評選由呂敬人、劉曉翔、李新、曲閔民等著名設計師和出版界資深人士組成評委團隊。評選報名工作始於今年6月,通過單位、個人選送及專家推薦三種途徑,共收到參評圖書320種。這320種圖書分別來自全國各省市145家出版單位,所有參評圖書內容涵蓋文學、藝術、科技、教育、歷史、生活、兒童等方面。
評委團隊對參評書籍進行細細挑選
經過全體評委四輪投票,於11月7日產生了本年度的25種「最美的書」。其中,來自江蘇的「最美的書」共有四種,她們分別是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的《翻閱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1991-2003》(書籍設計:趙清、朱濤)、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嘉卉 百年中國植物科學畫》(書籍設計 KJ Design Studio)、鳳凰出版社的《畫屏:傳統與未來》(書籍設計:姜嵩)、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的《書之極》(書籍設計:潘焰榮)。
評委會對這四本蘇版「最美的書」做出一一精彩點評——
《翻閱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1991-2003》雙色印刷,黑色十分特別,有閱讀層次感,讓讀者翻閱時會產生一種驚喜。本書反映了早年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評選的歷史過程,書中的字體選擇符合當時的特點,版面及內頁設計呈現L型,表達出萊比錫中「萊」字的「L」字母。
《嘉卉 百年中國植物科學畫》將一本科技類的圖書進行了藝術化的表現。富有質感的綠色包封與同一色系環襯連接,然後進入到土地色的前言部分,貫通植物書的意涵。後半部分的史略在黃底色上印製彩圖。全書用紙柔軟,上天書口白黃兩色,展現了土壤、水分的質感。高質量的印製將植物之美在書中呈現出來。
《畫屏:傳統與未來》形態設計新穎,封面採用絲綢材質對裱,質地柔軟,且不加束縛地搭在一起,屬於書帙手卷形制的變異創新。2:1的長寬比例與本書主題「屏風」比例相似,內文編排網格邏輯清晰,圖文編排有序又有變化,字體端正,版面風雅優美。
《書之極》是收藏家收藏的藝術家手制書合集,以象徵書本形態的長方形作為視覺符號,貫穿始終。介紹的每本書根據設計的需要,紙張黑白交替,呈階梯狀,產生了獨特美感,與書名相呼應。
最美的書:《植物先生:二十四節氣植物研學課》
最美的書:《沉默的詞》
其他榮獲「最美的書」的稱號的,還有《沉默的詞》(民族出版社)、《說舞留痕:山東「非遺」舞蹈口述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天上掉下一頭鯨》(天天出版社)、《植物先生:二十四節氣植物研學課》(四川人民出版社)、《沂蒙田野實踐》(中國中福會出版社)、《北京地鐵站名掌故》(東方出版社)、《江南文化叢書》(上海人民出版社)、《賈滌非練習》(吉林美術出版社)、《這個字,原來是這個意思》(化學工業出版社)、《文愛藝詩集·第66部·鳳凰》(雲南人民出版社)、《千手觀音 : 張繼鋼舞臺劇作選》(山西經濟出版社)、《奶奶逮到了一隻小精怪》(接力出版社)、《相與抽象》(浙江攝影出版社)、《凌聽》(上海書店出版社)、《瓶史 瓶花譜 瓶花三說》(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堯臣壺:呂堯臣紫砂藝術》(上海古籍出版社)、《猴子撈月》(明天出版社)、《肖全和妲妲的世界》(中國青年出版社)、《文愛藝詩集·第65部·風》(四川人民出版社)、《三重階·當代中國手工藝學術提名展作品》(山東美術出版社)、《薛松作品展:涅槃》(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最美的書:《三重階·當代中國手工藝學術提名展作品》
最美的書:《凌聽》
「最美的書」創立於2003年,是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的書籍設計年度評選活動。十多年來,「最美的書」評委會受德國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主辦機構德國圖書藝術基金會的委託,評選和推薦當年度來自中國的「最美的書」並送往德國萊比錫參加次年度「世界最美的書」的評選。十多年來,先後有17批371種來自中國的「最美的書」亮相萊比錫,有21種榮獲「世界最美的書」的獎項,其中2項獲金獎。
連續17年的中國書影之美飄香萊比錫,反映了當今中國書籍設計的成就和水平,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樣本,成為中國優秀圖書設計和優秀設計師走向世界的重要平臺。
交匯點記者 於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