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宣宣
來源/懷左同學
近日,林有有扮演者張月接受採訪時委屈落淚。導演曾叮囑過她做好心理準備,但是網友的反應超出了她的預期。
網友痛罵張月,是出於對「小三」這個角色的痛恨,還是出於對完美人妻顧佳的疼惜呢?
之前熱播的情感劇《下一站是幸福》,《完美關係》,《安家》等,劇中都有「小三」的角色,但都沒有林有有出彩,由此看來,網友痛恨林有有,甚至上升到攻擊演員,不全是因為林有有的角色是「小三」,更多的是因為,林有有的出現,導致顧佳完美人妻,幸福婚姻破裂。
這才是觀眾痛恨,意難平的地方。
顧佳收拾行李讓許幻山搬出去時,問過許幻山一個問題:
即便沒有林有有,我們的婚姻也過不下去了是嗎?
許幻山沉默,沉默代表默認,其實在林有有出現以前,兩人的婚姻已經出現了裂痕。
約翰·戈特曼在《愛的博弈》裡寫道,當一對伴侶一直處在糟糕盒子中,雙方都感到對方沒有把他們的關係放在首位,他們可能沒有發現,他們的問題其實是一種背叛。
顧佳和許幻山都沒發現他們婚姻存在的問題,直到林有有的「侵入」,才全部揭開。
全劇中活得最累的人是顧佳。
說她是全職媽媽,老公的事業她頂了半邊天,說她是時代新女性,她的重心是在家相夫教子,顧家這個角色充滿了矛盾。
她完美形象的背後,是以犧牲自己的生活,自我的價值為代價,時間一久,她和許幻山的婚姻漸漸出現了問題,繼續往前走,問題就暴露了。
該劇開篇,顧佳說自己是一個全職媽媽,家是她的戰場,一個轉身,她就給萬總打了電話,暫時緩和了她家公司遇到的問題,之後很多次公司遇到問題,都是顧佳親自出面解決的。
許幻山說:「我們生孩子,換大房子,每一步你都比我有魄力,是你推著我往前走。」
事實就是如此,顧佳不單單是一個家庭主婦,她還是一個有魄力,有幹勁的全能女性。
擔心公司資金鍊斷裂,顧佳隻身一人跑去和萬總談判,被「大豬蹄子」欺辱,她默默洗掉手上的痕跡,沒告訴丈夫自己所受的屈辱。
為了老公,她活成了堅強的妻子。
兒子被同學家長私自帶去同學家,故意鎖「小黑屋」,顧佳一人「手撕」兩人,把欺負兒子的「惡人」打趴下,撫慰了兒子受傷的心靈。
因為兒子,她活成了勇敢的媽媽。
更多時候,顧佳展現了自己辦實事的韌勁和幹大事的決斷。
為了獲得王太太的推薦,她放下身段,打赤腳走樓梯;為了獲得樂園的單子,她東湊西挪,購買包包當「敲門磚」;為了獲得更多的資源,她贖出自己的保金,開了甜品屋。
公司有難,永遠是顧佳挺身而出,家裡有事,永遠是顧佳獨當一面,我想像不出許幻山有什麼可操心的,除了沒畫出令他滿意的煙花設計圖。
可正因為顧佳凡事親力親為,許幻山才失去了成長的機會。
他一直被顧佳保護著,小到穿襪子,踢球,戒掉晚餐,大到公司籤字,人事去留,他都不能做主。
顧佳小心翼翼保護家人的結果,換來的是許幻山漸漸疏離的心。
最初,顧佳仰慕丈夫的才華,鼓勵他創業,這讓許幻山充滿成就感,可成立公司後,她幹預得越來越多,令許幻山感到被束縛和窒息。
許幻山踢球時與人打架,觀眾覺得許幻山幼稚,他卻對顧佳嚷嚷:
你現在數落我跟數落兒子有區別嗎?晚飯晚飯不讓吃,球球我現在不能踢,我一點自由都沒有了,我多大歲數,那過兩天我就不能叫你老婆了唄,我得稱呼您,許太太。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隱私空間,就連夫妻之間也要有界限感,但是許幻山的生活,全被顧佳一手操辦了。
到最後離婚,許幻山大喊大叫:
「你為什麼總是這麼咄咄逼人,從戀愛到結婚到創業,我們兩個之間每一件事,每一個決定,每一步不都是你做的決定嗎?那我是什麼,你的附屬品,萬年配角……」
一開始,她仰視他,到後來,她連個平視都沒給他。
婚姻是一場契約,好的婚戀關係相互信賴,相互尊敬,相互照料,相互保護。
顧佳和許幻山之間,沒有相互,她一個人做了所有的事,她破壞了婚姻的契約關係,「女強男弱」的相處模式,令他們的婚姻漸漸失衡,兩人成長越來越不同步,最終走不下去。
婚姻裡,只有兩人同步成長,才可能避免任何的背叛入侵到夫妻兩人的情感聯繫中。
假若許幻山獨自管理公司,公司可能會死很多回,甚至破產,可這些創業的成功和失敗,不正應該讓許幻山親自嘗嘗嗎?
只有親自跌過跟頭,嘗過苦頭,他才能成長。
而顧佳呢?她完全可以一邊帶孩子,一邊開自己獨立的店鋪,甜品屋,鮮花店,服飾店,只要她想做,都可以做成。
她在婚姻裡最大的失誤,就是將自己和許幻山捆綁在了一起。
成長不同步的夫妻,強的一方載不動弱的一方,最後還拖累了自己。
關於家庭主婦,我聽得最多的就是,和社會脫節了,被社會淘汰了。
顯然,顧佳不是。
她既是丈夫的左膀右臂,又能隻身闖入太太圈,還能把全家人伺候得妥妥帖帖,她比全職媽媽能幹,又比職業女性顧家,這註定了她在婚姻裡付出的要比許幻山多。
心理學研究表明,你的每次付出,都是一筆情感投資,投資愈多,你對投資對象的感情就會越深。
顧佳全心全意為這個家付出,她為這個家付出越多,只會讓她更愛這個家,卻不會讓許幻山更愛她。
因為許幻山早已經習慣了顧佳家庭主婦的設定,他不希望她「掙脫」這個家。
雖然顧佳比許幻山有本事,可她最重要的角色是媽媽,她對鍾曉芹說:「你知道我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覺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為了兒子,為了丈夫,為了這個家,顧佳拼命追逐全家人的幸福,而丟掉了自己的個人價值,這為她和許幻山的婚姻埋下了隱患。
顧佳決心辦茶廠,給家裡創造更多收入時,她想請育兒師代替自己照顧兒子,遭到許幻山堅決反對,兩人爆發激烈爭吵。
當初說了做全職媽媽是階段性的,等孩子上幼兒園後,她就可以復出。
沒想到,這是一個「謊言」,有了孩子,一切都變了,孩子上幼兒園後,顧佳還是沒法回職場,她被一個叫做「家」的地方牢牢綁住了。
許幻山習慣了顧佳的付出,認為一切理所應當,大半夜他將顧佳從臥室拽出來,明確表態不同意找育兒師,並對顧佳說:
從孩子長到現在都是你親力親為,我知道不容易,可是你不能說甩下把兒子當包袱就丟了吧。就你找那育兒師那條件是挺高的,可她說那些事你個當媽的做不了嗎?非得找一個外人來做。
那一刻,我替顧佳感到深深的悲哀。
就因為當初她選擇了暫時辭職,犧牲掉自己的事業和個人價值,在家全職帶娃,全力以赴協助許幻山的事業,到頭來沒有一個人支持她,養育孩子成了她一個人的事。
許幻山活成了家裡永遠的主角,他要顧佳永遠圍著他轉。
這是婚姻裡最大的不公。
如果當初許幻山和顧佳換換,許幻山做全職奶爸,一邊帶娃,一邊畫畫設計圖,顧佳出去打拼事業,他們的生活不見得會比現在差。
令許幻山迷失的,是成為家裡頂梁柱的興奮,所以撫養孩子這件事他幾乎不操心;令顧佳焦慮的,是不能給全家人更好的生活,雖然她為老公的事業頂了半邊天,為家庭付出了全部。
顧佳在婚姻裡「犧牲式」的付出,不僅沒得到許幻山公正地對待,反而讓許幻山的心漸漸遠離了她。
許幻山本身就有「渣」的潛質,作為一家公司的老總,面對實習生李可的「心機」,他是真心不懂還是看破不說破?
李可月薪6000元,買25元一個的橘子討好許幻山;許幻山深夜加班,李可給他帶宵夜,還哭哭啼啼博同情;和萬總談單子,李可橫插一腳,許幻山為她擋酒,搞丟大單。
小動作這麼明顯,顧佳開除李可後,許幻山卻說沒這個必要,認為顧佳小題大做。
這個潛在的「小三」一露頭就被顧佳除掉了,只是沒想到,後來「殺」出了一個林有有。
顧佳給了許幻山百分百的信任,換來的卻是許幻山身體和精神的雙重背叛。
林有有和李可類似,兩人都青春逼人,都剛剛畢業,都初入社會,不同的是兩人出現的地點,李可在自家門前,顧佳發現苗頭立馬制止,而林有有遠在天邊,顧佳一無所知。
許幻山出軌的事,還是閨蜜告訴顧佳的。
得知真相的顧佳,一幕幕回憶著許幻山說過的謊言,心如刀割,淚如雨下,所有的信任在那一秒頃刻崩塌。
面對林有有的死纏爛打,許幻山為什麼會妥協?
因為在身體背叛以前,許幻山就精神出軌了,他開車送林有有去酒店,在車裡告訴林有有:「我不否認,我心裡有你。」
約翰·戈特曼在《愛的博弈》裡寫道,身體出軌所帶來的破壞並非是毀滅婚戀關係中的信任的唯一方式。
精神出軌同樣是危險的親密關係。
許幻山承認心裡有林有有,是壓垮他和顧佳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更確切地說,不是因為林有有,而是因為許幻山對顧佳的心,變了。
她終於明白,她不再是他心中的唯一,他的煙花也不再只為她燃放,她心中愛的信念崩塌了。
她想重拾信念,想原諒,但她做不到。
因為前十年太美好,他們的愛情一直在走上坡路,背叛成為了他們婚姻的轉折點,若帶著隔閡繼續將就過下去,餘生都會走下坡路。
之前有多信任,之後就會有多不信任,這就是背叛婚姻的代價。
兒子出生時,顧佳死了一回,她活成了許子言的媽媽,許幻山變心後,顧佳又死了一回,她終於只屬於她自己。
決定離婚那一刻,顧佳說,我做了太久別人的老婆,別人的媽媽,別人的女兒,我現在只想做回我自己。
離婚以後,顧佳活成了自己。
人要經歷陣痛,才能獲得成長。
其實,顧佳和許幻山的婚姻早就有了矛盾,集聚了很多問題,只是顧佳一直沒有意識到,因為她太愛這個家了,永遠把老公和孩子的事排在自己前面,永遠把家庭利益凌駕於個人價值之上。
愛得太滿,忘了自己,最後迷失。
直到林有有「入侵」他們的婚姻,顧佳和許幻山的婚姻問題才暴露,許幻山才敢在顧佳面前袒露自己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約翰·戈特曼說,婚戀關係是一場契約,任何威脅到契約的事情都是背叛。
女強男弱也好,被不公對待也罷,顧佳和許幻山的婚姻,其實早已經發生了背叛,只是一個沒意識到問題所在,一個一直在默默忍受。
他們都沒有給彼此機會,坐下來,面對面,敞開心扉,坦誠交流。
問題得不到解決,最終以離婚收場。
別人的故事是一面鏡子,照進我們的現實生活,感情很難分清誰對誰錯,離婚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及時發現問題並且修復關係,才是避免背叛的正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