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說關公赤面的由來

2021-02-18 或語
忠義千秋、剛毅勇猛的關羽是受到普遍國民崇尚的英雄,傳奇人物常有其傳奇外形,其於大眾意中的一般形象是赤面、臥蠶眉、丹鳳眼、長髯,身著綠袍,手持關刀,具有一股王者的威風。而當我們一提起關公之時,首先聯想到的很大可能便是其外貌中突出的大紅臉。赤面與關公二者已經是緊密聯繫於一起,使人能夠從此者聯想到彼者,反之亦然。我們都知道具有紅臉特徵的關公是後來文學與藝術創造的產物,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形象已是大不同。本文便粗略地捋一捋關公紅臉形成的基本過程,並談一談關公紅臉的文化內涵。

從最早記載關羽事跡的晉朝陳壽所著之《三國志》來看,正史中並無有聲稱關羽的相貌具有赤色的特徵,而作者對關的外貌只透過諸葛亮口中言其「美須髯」。於是我們可以清楚關羽的紅臉是後來民眾的藝術創造,並非是歷史上真實的關公的面色。

關羽的臉色應是至少於金、元代之時才被文人賦予了其他顏色,有「面如紫玉」、「丹臉」、「紅臉」與「面如掙棗色」等多種說法。一本流行於金、元朝的說書藝人所用的講話底本《新全相三國志平話》則將關羽的容貌描述為「神眉鳳目,虯髯,面如紫玉」,文中「紫玉」的顏色應是黑紅色。現存唯一的元刻本雜劇的《元刊雜劇三十種》裡有提及關公的《大都新編關張雙赴西蜀夢》、《新刊關目諸葛亮博望燒屯》等三種。在第一種的第四折劇情中,關羽是長得——「絳雲也似丹臉若頻婆,今日臥蠶眉瞅定面沒羅」;第二種的關羽相貌則為:

他生的高聳聳俊鶯鼻,長挽挽臥蠶眉,紅馥馥雙臉胭脂般赤,黑真真三綹美髯垂。

在一位元代無名氏雜劇家所創作的《關雲長大破蚩尤》中,關羽便被邪惡的妖魔蚩尤稱為「紅臉漢」。又一元代雜劇《關雲長單刀劈四寇》裡說,關羽「生的面如掙棗色,臥蠶眉,長髭髯」。元代雜劇家鄭光祖於其《虎牢關三戰呂布》第一折裡讓關羽自我紹介:

雖然關羽的顯靈傳說自其亡故後不久便已陸續產生,但其容貌的改造則是宋以後的事,並且根據上文所引用的提及關羽容貌的部分元雜劇,使我們可以揣測關羽的面色應於元代之際已出現了異變,這是大眾的文化創造的表現之一。

明·商喜《關羽擒將圖》(局部)

這種關羽面色變異的現象由元以後的國民所繼承了,明代羅貫中的歷史小說《三國志演義》將關羽的臉色描述為「面如重棗」,此面色因小說的廣泛流傳而成了定型。小說於第一回對關羽的出場有如此描述——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風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所謂「面如重棗」即關羽的臉色如同重陽節的棗子一般暗紅色,此鮮明的形象一開始就予人深刻的印象。在小說第二十五、六回中,中國北方發生了一場著名的大戰役即大軍閥袁紹與曹操兩個強大勢力之間的官渡之戰,在這場大戰役的關鍵組成部分白馬之戰中,關羽展現了其十足的勇猛,斬殺了袁紹的兩位心腹大將顏良文丑,為曹操的勝利起了重要的作用,而袁的敗軍回復其主公情況時,皆稱是一位「赤面長髯的」使這二位將軍亡故。至第二十八回,黃巾餘部斐元紹則稱「我只聞赤面長鬚者名關雲長」,不一而足,這些話語都說明了大紅臉成了關公的獨特標誌。因為《三國演義》的廣受歡迎與深入人心,此後社會各階層人士大都以為關羽是長著一副大紅臉的,至今不變。

1994年央視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羽扮相(陸樹銘飾)

後世的人們為關公容面賦予了紅色,那麼為何不擇選其他顏色呢?根據一些學者的觀點,古人為關老爺選擇的紅色面貌可能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

其一,關公的紅臉可能與元代統治者蒙古族的民族文化與審美觀念有關。根據蘭州大學張同勝教授的研究,遊牧民族由於其生存環境的影響而認為「高原紅」或「草原紅」是一種真正的美,由此而有「紅臉」的審美觀。在蒙古人的傳統觀念中,紅色是一種美好的顏色,它與蒙古族男子的勇敢與女子的美麗有關,蒙古人經常將英雄的臉麵塑造為紅色,這象徵英雄的威猛無畏。而且蒙古族還有「結安答」的習俗,即異姓結義兄弟,並以忠義為尚。元代統治者是蒙古族,當時的蒙古文化是強勢文化,創作於元代的諸多雜劇三國戲便可能受到蒙古文化的影響,以忠義與勇猛兼全的關公自然亦就有可能受到蒙古人「紅臉」審美觀的影響。

其二,關公的紅臉的形成可能受到漢族的五行終始論的影響。五行終始論是戰國時期的陰陽家縐衍提出的理論,這是一套利用五行(五種性質)的相生相剋來闡釋王朝更替與社會變化的理論。所謂五行,即金、木、水、火,相生相剋,循環復始。之後的每個帝制王朝統治者都採取了這種理論來自己的政權進行五行定位。東漢光武帝劉秀採用了兩位出身高貴且學問淵博的學者(劉向、劉韻)的說法,確證漢政權的元素為。劉備以承續漢統為己任而締造了蜀漢政權,這自然對應著火的元素,而昭烈帝的後繼者劉禪亦曾於其統治期間採用了「炎漢」的年號。火的色即赤色,當時人們將「赤心」稱作對漢朝忠誠之心,而關羽對劉漢政權畢生忠貞,絕無二心,後世的人為了更恰宜且明顯地表現關羽的赤心,便將赤心外化於形而成其紅臉。有一副歌頌關公的對聯,寫的是:

此處的「赤心輔赤帝」說的正是關羽對劉備的絕對效忠。

京劇中關羽的扮相(奚中路飾)

於是我們可以知道關羽的紅臉的形成有一個歷史演變的過程,關公於金代時被描繪為「面如紫玉」,至元代時則有「丹臉」、「紅臉」與「面如掙棗色」等描繪,到明代則將關羽的臉面定型為「面如重棗」,重棗即深紅色,關羽的紅臉形象從此深入人心。而古人對關羽面色的藝術創造,則可能是受到了蒙古民族文化漢民族的五行終始論的影響,誠然,可能還有其他因素的影響,這都值得我們再進一步地探索與研究。

·  資料來源  ·

 

張同勝《從關羽的「赤面」看《三國志演義》的作者問題》

梅錚錚《解碼關公》

胡小偉《關公崇拜溯源》

敬請關注與指教或語公眾號,了解更多社會、歷史、人文資訊!倘若您對本文有何批評與見解,歡迎您為本文留言、寫下您寶貴的意見!

相關焦點

  • 角裡閒話|「赤公」和 「赤公老頭星」的由來
    角裡閒話|「赤公」和 「赤公老頭星」的由來 2020-12-26 2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赤面
    >赤面
  • 關公在佛教中之地位如何?供養關公有何功德?
    自隋唐之時,天台宗實際創始人智者大師,北派禪宗神秀大師將關公尊為伽藍護法神以來,漢傳佛教便以關公形象為伽藍護法神的代表,從此,世人便尊稱關公「伽藍菩薩」,至今已有上千年之久。伽藍神具有賞善罰惡、監察戒律、維護寺院清淨,保護修行者等多種神職,一般被供奉在與祖師殿相對應的伽藍殿中。
  • 「關公」巡遊馬來西亞柔佛州
    剪,一把小剪子,左轉右扭,前進後退,一個維妙維肖的關公就出現在眼前。剪、剪、剪,關羽出世、除暴安良、桃園結義、溫酒斬華雄、夜讀春秋、掛印封金、千裡走單騎、單刀赴會、華容道、刮骨療傷,一共十種形象的關公,傳承人段朋喆手熟得很。第一個把關公的十種形象認全的卻是一名叫紀國祥的馬來西亞華人,這讓她大吃一驚。「祖國強大了,海外華人才有地位。」
  • 陸樹銘再演關公,63歲仍雄姿勃發,本人靈魂早已與關公融為一體
    文\娛鋪子陸樹銘再演關公,63歲仍雄姿勃發,本人靈魂早已與關公融為一體2020年1月14日,由著名導演代藝霖、陳思銘執導,著名演員關智斌、陸樹銘等人主演的電影《青龍偃月刀》在橫店殺青陸樹銘成名於《三國演義》,他無疑也是中國觀眾心中最接近關公形象的演員,扮相完全符合了廣大人民群眾對關公的普遍印象,身長九尺、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威風凜凜。其他演員比如甄子丹、于榮光也飾演過「關公」,不管先不論演技,扮相很難超越陸樹銘的「先入為主」。
  • 關公護國佑民顯靈事例
    關公信仰因華人而走向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信仰。關公的事跡廣為傳訟,成為教化民風,勸惡向善的典範。關公曆朝都有皇帝冊封加封,漢朝封為候,宋朝加封為王。明朝加封為帝,明神宗加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清高宗加封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 農曆五月十三,關公磨刀日!轉發功德無量!
    關公磨刀日的由來傳說關雲長的英靈升天后,玉皇大帝賜給他掌管天地的官職。在南天庭任職期間,關雲長不忘關心人民疾苦,時常下凡間訪查。看到世間光景不佳,便呼風喚雨,管保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由此以來,各地大事興建關帝廟,建廟規格都趕上了尊崇孔夫子的文廟了。關帝廟裡香火旺盛,引起了南海惡龍的嫉妒。
  • 「華容道義釋曹操」彰顯關公「義絕」美名
    但三國人才多矣,而獨注重於關壯繆,或稱關公,或稱關老爺,南人則又稱曰關帝,……北人崇拜者,視南人為甚,而關外為尤甚。」 民間的需要才是《三國演義》作者將關羽塑造成為「義絕」美名的根本動力。青史對青燈,則極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則極其英靈。秉燭達旦,傳其大節,單刀赴會,世服其神威。獨行千裡,報主之志堅,義釋華容,酬恩之誼重。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霽月光風。心則趙忭焚香告帝之心,而磊落過之;意則阮籍白眼傲物之意,而嚴正過之:是古今來名將中第一奇人。」 關羽在《三國演義》中被樹立為「義絕」形象,源自史書《三國志》對關羽熟讀《春秋左氏傳》的記載。
  • 親歷臺灣的關公靈異說
    我雖然敬仰關公,也從事一些關公文化研究,但我的基本觀點是:關公信仰至今方興未艾,自然有其深刻的原因,但不完全是迷信的原因。現代社會的人們還在敬奉關公,是由於真實的關公,而不是迷信的關公。關公對國以忠,對民以仁,對友以義,對敵以勇,處人以誠,處事以信,是中國人處事的典範,做人的楷模。關公是一個有思想、有信仰、有道德、有操守的人,是一個具有高尚精神的人。「亙萬古而為神。」「民心即天心,神由人興。」
  • 淺探關公信仰濫觴
    導讀:中華民眾對關公的崇奉由來已久,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時間跨度之大、影響範圍之廣,神格之高,在中國古代人神中絕無僅有。作為一個綿延千載的獨特宗教現象,關公信仰產生與發展的原因可謂十分龐雜。本文中,筆者將在學界現有觀點的基礎上,從政治、民眾、宗教三個層面對關公信仰濫觴做一探討,以期達到疏理溯源之目的。
  • 孝歌歌詞:《關公辭曹操》
    2曹操聽報知道了,關公已經出城了,賜他白銀與戰袍。關公想下馬來接袍,又怕重了曹操套,坐在馬上手拿刀,刀尖翹起綠戰袍,開言就把丞相叫,躬身使禮辭別了。3 曹操捨不得關將軍,只怪我曹操無福分,關公今日出曹營。
  • 精靈寶可夢:人人都說赤面龍是龍族之恥,但因為什麼卻很少人知道
    估計大部分的寶可夢粉絲都知道龍族之恥是赤面龍,但是問到為什麼?可能很多人就不知道了。今天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為什麼赤面龍要被這麼看待。赤面龍,綽號吃麵龍,江湖人稱龍族之恥,在龍系家族是被人瞧不起的存在。當然有人認為龍族之恥是地龍沙漠蜻蜓,但是在一次次評選中,吃麵龍力壓群雄,奪此殊榮,在這方面的人氣遙遙領先沙漠蜻蜓。
  • 港片中的科幻戰鬥機——《關公大戰外星人》
    關鍵時刻,老趙頭給出了答案:他忘記給關公點睛了!忘記給關公點睛了!這理由真是亮瞎了我的鈦合金狗眼!點了眼睛的關公,戰鬥力大大提升,外星人只好放出漁網,不是光網來罩住他。但被關公輕易弄爛了。關公就是關公,外星人的武器丟了,他也把青龍偃月刀放在一旁,赤手空拳對陣。
  • 當寶可夢獲得更多的進化形態,赤面龍夢想成真,快龍進化比較合理
    夢想成真~赤面龍赤面龍,是一種非常可憐的「龍系」寶可夢。它不僅僅擁有最低的種族值,還擁有一雙無法飛行的翅膀,甚至還被譽為是「龍族之恥」。不過,在進化之後,或許會有所改變。畢竟進化,能夠讓種族值提升到一定的程度,甚至還讓原本「無法飛行的翅膀」能夠在高空中飛行,可謂是夢想成真。雖然在屬性上並沒有什麼變化,不過嘛,也未必不是好事!
  • 關公夢 ——「義行天下:關公獎·臺灣行」考察紀實
    他指出:關公獎其實就是道德獎,忠義獎,誠信獎,採用「諾貝爾+福布斯」的運作模式,旨在樹立道德坐標,激勵誠信典範,矢志打造全球華人的誠信豐碑。關公獎在大陸已辦了三屆,第四屆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當中。陳總會長表示:「關公獎的創立,為關老爺辦了件大好事,關公獎本身就是一個傳播關公文化、弘揚關公精神的平臺和載體。」他還就關公獎獎項的設置,評選條件的定位,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和中肯的建議。
  • 漫畫裡的關公
    書畫展多角度體現了關公文化的精髓,也為兩岸文化交流提供了平臺。來自臺灣的錢映伊,在當地通過多種方式宣傳關公文化。運城市政協辦公廳副主任 閆琳:關公的精神主要是誠實守信忠義仁勇,關公的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度契合,關公文化不僅在大陸,在臺灣在全球華人中都有著重要的影響,這次主要是以關公文化精神為依託,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凝聚民族合力,振奮民族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復興。
  • 拜關公能升官和發財嗎?
    劉關張人生逆襲啟示(三)CBA籃球明星馬布裡賽前拜關公質問:有公司天天焚香拜關公不也倒閉了嗎?有拜關公的人卻也沒見升職啊?答:錯用心!我想,這是我學習關公的一個實踐。有一次,一位供應不鏽鋼原料的浙江張老闆順路來我工廠探視,在由五十年代舊祠堂改造而成的破車間裡我倆首次見了面,當時我正同幾個員工一起安置調教一臺剛買回來的二手機器,滿手油汙,都不好意思同他握手。他當場拒絕了我請他下館子吃飯的請求。在食堂粗粗用過餐後,他也不讓我陪他去附近景點玩。臨走前,居然還主動提出今後多給予45天的帳期給我。
  • 【關公信仰】臺灣首富郭臺銘信關公神蹟大揭密
    臺灣企業界有許多關公的信徒,當然其中最大咖的莫過於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根據周刊報導,郭董不只在土城參拜順聖宮,最近新增了淡水的武聖宮,常常找一位年僅26歲的玄微師父問事情。 每回關公聖駕迴鑾,就算遠在國外,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必定會坐專機回臺親自接駕,神奇的原因就是,郭董當年要在深圳設廠區,也是來向關公請示,該在哪一個地區設廠比較好,連擲了好幾個茭杯最後決定要在龍華,設為現在鴻海規模最大的代工廠。
  • 關公刀如何擺放?
    關公廟宇遍布全球,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公信仰,供奉關公,尤其是生意人請關公,庇佑招財聚寶現象非常普遍,可以在各行各業看到供奉的武財神關公像
  • 七實三虛的《三國演義》為何出現大量關公顯聖故事?
    早在《三國演義》出現以前,民間就已流傳著關公顯聖的傳說。《全唐文》收入的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年)董侹的《重修玉泉關廟記》中就有關公玉泉山顯聖,以鬼工助智者大師營建山寺的記載。唐代人範攄《雲谿友議》中談荊州人對關公神靈的敬畏時說,「允敬者,則髣髴似覩之。緇俗居者,外戶不閉,財帛縱橫,莫敢盜者。廚中或先嘗食者,頃刻大掌痕出其面,歷旬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