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賽博朋克2077》的深層社會背景,看虛擬與現實交織的「未來」

2021-03-06 遊戲研究社

提示:本篇文章有部分劇情和設定上的劇透。

什麼是「賽博朋克」?

對於大眾而言,對這一概念有所接觸的群體實際上很多都是停留在視覺層面的認知,也就是通過《銀翼殺手》、《攻殼機動隊》等影視作品給大眾留下的印象:以藍色、紫色等冷色調為主色調的視覺圖像,關鍵元素一般少不了悽冷的雨夜,絢麗的霓虹燈、高聳的摩天大樓和巨大的廣告牌,以及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某些衰敗場景。

《銀翼殺手》電影場景

除了影視作品之外,近年來這類藝術創作也在逐年增多,不僅是數字繪畫和插畫,還包括對有著「賽博朋克」風格的城市攝影。作為《銀翼殺手》場景靈感源泉的香港,有著新葡京大廈的澳門以及城市建築錯落且極具立體美感的重慶等都成了拍攝賽博朋克攝影作品的熱門。不過這些作品往往都只具有外在的共性,在內核上卻和賽博朋克並不相通。

在內核上,包括電影《銀翼殺手》和威廉·吉布森的《神經漫遊者》在內的一眾奠基者早已為「賽博朋克」的世界架構確定了內容上的構成元素:科技已經遠比當今發達,人們可以用意識接入網絡,又或者通過仿生科技製造替代身體部位的義體甚至活生生的人;國家接近形同虛設,大型企業的觸角則遍布社會各個角落,社會貧富也因此更加差距懸殊;底層群體徹底成為邊緣人群,生活看不到未來和希望,即便有反抗也會被消解。

如果你看過這其中的某些作品再玩《賽博朋克2077》,會感到這款遊戲在整體的設定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新意。遊戲的背景取自同樣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桌遊,整體世界的設定自不用說,甚至主線的故事也依然是永恆的尋找自我的主題,不過依靠CDPR在角色塑造和劇情演出上的出色表現依然讓人印象深刻,同時CDPR所擅長的細節設定也充斥在遊戲之中,很好地豐滿了夜之城這個故事所發生的世界。

一些關鍵設定比如遊戲中貫穿始終的重要道具——荒坂公司所開發的儲存人類生前意識並可在他人的身體轉生的Relic晶片,實際上和《神經漫遊者》中的思想盒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再比如遊戲中和朱迪任務線的最後「金字塔之歌「中所能體驗到的感官同步,在《神經漫遊者》之中也有類似的設想。在《神經漫遊者》等奠基作品誕生之後,賽博朋克這一題材的作品即便在科幻屆也仍然只是少數,更談不上在設定上有所突破的作品,所以但就這點來說確實無法對《賽博朋克2077》要求太多。

威廉·吉布森《神經漫遊者》是賽博朋克最重要的奠基作品

同時因為時間的久遠,在80年誕生的那些讓人目眩神迷的天才設想,一些在今天已經實現,即便沒有實現的部分對於見多識廣的網絡一代來說也遠沒有以前那樣震撼了。

在上世紀80年代賽博朋克這一概念誕生的時候,所描述的時代更多的是對遙遠未來資本主義社會的某種預言,距離當時的人們來說無疑還是十分遙遠的。在當時網際網路甚至還沒有誕生,整個世界依然在以昂揚的姿態大踏步發展,人類早已上天入地,而現代科技的發展也縮小了不同國度人民之間的距離,曾經提出的地球村概念也日漸成為現實…不久之後出現的網際網路更是讓很多人真誠地相信網絡能夠方便地連接全球、傳播知識甚至改變世界。

但是到了今天,因為對「高科技、低生活」的賽博朋克世界無比擔憂而形成的這一文化概念,伴隨著科技的更加發達卻越來越接近現實。人們用上了功能強大的智慧型手機,開上了只用電力就能驅動的汽車,通過電子商務也獲得了足不出戶就可以買遍全球商品的便利,但也還有很多人在真實世界裡過著悽慘的生活,非洲等地還有食不果腹的民眾,富貴與貧窮之間的鴻溝愈加擴大。

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更加深入,波士頓動力的機器人和機器狗已經可以伴隨著音樂翩翩起舞,但也要面對克隆技術和基因編輯等新技術帶來的倫理問題。在傳統的壟斷企業日漸衰微時,成長起來的科技巨頭甚至擁有了封禁總統的權力,而那個曾經為世界帶來很多積極改變的網際網路現在已經變得無比割裂,一些人在「信息繭房」內困頓,一些人則變得非常極端,甚至和生活中素不相識的陌生人之間萌生了難以想像的仇恨。

當曾經的灰色預言逐漸走進現實,人們在面對賽博朋克作品時自然也少了原本該有的新鮮感。如同於電影相比小說的優點在於可以用更直觀的視覺來講故事,電子遊戲相比前兩者具有一個更大的優勢,那就是可以創建一個玩家能夠親身體驗的賽博朋克世界,並讓玩家身處其中與這個世界進行互動,進而更加理解這個世界的構成。藉助電子遊戲的這一優勢,《賽博朋克2077》用了比《神經漫遊者》更為豐富的世界架構來繼續豐滿「賽博朋克」這一概念:除了傳統的任務和人物對話之外,遊戲中無處不在的分離晶片、電視節目、電臺、電腦郵件、簡訊等現代信息載體所呈現的內容都讓整個賽博朋克的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和生動。

電腦上的郵件提醒要審計了,掃描同一場景某個房間裡的智能設備顯示主人的搜索記錄是「如何應對審計」

雖然整體品質尤其是上世代主機版本的優化受到了玩家的詬病,但CDPR在遊戲細節上確實做了大量的工作,只是玩家在遊戲的過程中因為專注於體驗劇情或是急於通關很容易錯過。遊戲中在各個場景都能夠收集到不同的分離晶片,這些晶片內包含大量和世界觀有關的歷史、背景以及劇情相關的人物對話等內容。遊戲中的電腦可以操作查看郵件、瀏覽網站等,有些同樣蘊含了大量的信息,更不用說還有電視上那不斷播放的新聞、訪談節目和廣告了。

將所有這些信息載體匯集到一起,就可以呈現出一個光怪陸離又充滿想像的資本主義社會未來世界了。

我們社會的突出之處是,在壓倒一切的效率和日益提高的生活水準這雙重的基礎上,利用技術而不是恐怖去壓服那些離心的社會力量。

——赫伯特·馬爾庫塞

《賽博朋克2077》有著非常標準的「賽博朋克」內核,其一就是科技的高度發達。在遊戲的世界裡,科學技術比我們所處的現實已然更加發達,人類甚至早已殖民太空,軌道上高懸的水晶宮空間站代表著人類太空科技曾經的最高水平。在這種混合軌道和各大企業陸續建造的私人軌道中,富人們已經可以購買可居住性模塊居住其中,享受軌道上的太空生活,甚至還誕生了國家。

電視節目中的水晶宮旅遊廣告

科技的發展為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提升。在很多領域人工智慧幾乎無所不能,無人機和機器人都已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人類身體的各個部位幾乎都可以用義體代替,比原本的肉體機能更加強大;醫療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很多疾病只需要用植入體替換病灶就可以治癒,權貴階層甚至可以將思想儲存在晶片上以期獲得永生;神經技術的進步讓人們可以通過設備增強感官、加強記憶甚至調節疼痛,也催生出了超夢這樣更加多樣的娛樂方式.

人類的身體各個部位都可以改造,電腦裡也可以收到垃圾廣告的郵件

但是高科技所帶來的一定是好的嗎?遊戲中的電視新聞中播放過這樣一則報導:在西伯利亞地區的一場礦難中,有35名礦工在一場強震後被困在了地下的深處,但由於安裝了義體,即使在兩周沒有食物和新鮮水源的條件下,礦工們依然得以生還。

新聞到這裡自然是覺得是一個科技為人類生產帶來安全性提升的的例子,但是隨後卻是畫風一轉:

「幸運的是,獲救後的礦工段在短暫休息並接受技術評估後,便又立刻返回了他們之前的工作崗位」。

對於底層人群來說,雖然在部分領域也會受益於新技術,但是更多的則是受到了比以往更深重的剝削與壓迫。比如遊戲中最重要的義體,它的出現原本是為了解決人類殘疾後所遭遇的歧視和困境,但是很快就成為了資本家壓迫底層的一個工具。在遊戲中一位名為高橋勉的作者所著的《義體75年》中有這樣的記載:

一個世紀前,僱主可以制定詳細的著裝要求、髮型規定,禁止身體穿環和紋身。很多甚至會壓榨員工,以求生產率最大化,這常常會違反法律,比如反懷孕政策。然而,在當時,想過多幹預員工的身體是根本不可能的,無論合法與否。但隨著義體出現,在21世紀後期,僱主就能對皮膚、骨骼、肌肉、器官和眼睛移植作出規定,以提升員工的表現和工作效率。在極端情況下,安保行業的員工通常會被要求進行所謂的全身轉換,或是全身賽博化,在過去的七十五年裡,自從賽博植入體首次面世以來,很多事情都變了。

遊戲中一位登上電視訪談節目的無臂人就講述了自己因為被強制安裝義體遭遇的悲慘經歷:十多年前他在一家汽車製造公司工作,因為經營困難公司提出所有員工把手臂替換成義體,否則就全部炒魷魚,為了生計工人們只能把手臂做義體改造,還因此背負了20年的分期貸款,但是第二年公司破產了,這名受訪者在失業後因為找不到新工作還不起手臂的貸款而被收回了義體,自此命運更加悲慘。

不僅僅是底層受迫害,藉助高科技帶來的想像力,整個社會階層都可能處於危險之中——甚至那些自以為安全的權貴政要。V和傑克在最開始關卡救下的那名富家女桑德拉,在之後的任務中可以發現她之所以遭遇險境是因為她在做黑客的時候無意發現了夜氏公司想要用AI控制人類思想的陰謀,為了掩蓋這一陰謀公司就派人殺她滅口;議員傑佛遜·佩拉雷斯夫婦發現了身邊的不正常並邀請V調查,V和銀手發現他們不僅被神秘組織所監控,甚至就連傑佛遜的性格、記憶也都被修改了,幕後黑手的目的自然就是控制這位可能當選市長但不受大型企業所控制的政治精英,進而間接操控夜之城。

傑佛遜·佩拉雷斯夫婦任務中的這一幕讓人毛骨悚然

社會發展給人類帶來的必然是更好的生活嗎?現實中一些學者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比如在曾經寫出《歷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政治秩序的起源》等作品的著名政治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看來,近幾十年來的科技發展和全球化只是讓極少數人變得更加富裕,而對於一般人來說處境卻更加惡化。曾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的布蘭科·米拉諾維奇則在幾年前提出了頗有影響的「大象曲線」,揭示了1988年之後20年全球人均收入變化的狀況: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極少數富豪和依託全球化和科技發展迅速崛起的第三世界國家中產階級收入大量增加的同時,那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曾經的中產階級和數量龐大的第三世界國家的底層人民的實際收入卻沒有太多增長。

布蘭科·米拉諾維奇提出的大象曲線

2020年8月,Netflix上線的紀錄片《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The Social Dilemma)》則從社交平臺發展的角度探討了這個問題。影片從前谷歌、Facbook、Twitter等公司前員工的講述入手,對過去十餘年極大地改變了全球人類生活與娛樂習慣的這些產品進行了反思。在這些曾經參與了影響全球數十億人的重要產品開發和運營的人的講述中,最早他們的初衷都是為了造福人類,但是發展到最後,卻只剩下對於這些產品的深沉憂慮。誰也不想要這樣的結果,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

《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

根據影片之後的講述,導致這一切的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的自由市場下,企業想要發展就要獲取更多的利潤,而對於社交平臺來說,「如果用戶沒有花錢買產品,那麼用戶本身就是產品」。所以為了獲取更多的用戶,也為了讓廣告取得更好的效果,這些產品背後的公司只能無所不用其極地利用人性的各種弱點來攫取用戶的注意力,收集用戶的隱私,並利用算法控制和引導用戶獲取的信息。

就像在影片中所說的那樣,「他們就好像擁有一個我們的巫毒娃娃化身一樣,在屏幕的另一端我們做過的所有事情,點擊過的每一個地方,我們看過的所有視頻,點讚過的所有內容,這些數據都會被返回去,用來建造一個越來越精準的模型。一旦有了這個模型,就能預判這個人做怎樣的事」。

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呢?在這些原本幫助人類實現了很多美好願景的平臺上,假新聞泛濫,網暴等惡性事件層出不窮,人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極端,各種仇恨言論屢見不鮮。這些產品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隨之降下了災禍,而如果任其發展不做限制,在一些有識之士看來,甚至可能「瓦解世界的民主,毀掉全球經濟「。

如果說賽博朋克文化在上世紀的誕生就有著對當時人類過度依賴計算機技術的憂慮和反思,那麼《賽博朋克2077》和《監視資本主義:智能陷阱》這樣的作品所代表的則是新時期的人們對於科技高速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憂慮。如果人類對高科技和新技術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做任何制約,那麼無論初衷多麼美好,都有可能釀出災難般的後果。

如果你能控制一個國家的經濟,那麼你就不會在乎誰去制定法律。

——《教父》

賽博朋克的另外一個內核則是大型企業通過壟斷技術和資源擁有了巨大的權力,政府因此形同虛設,部分職能也被觸角遍布社會各個領域的大型企業所取代。《賽博朋克2077》中的設定也是如此——「亞特蘭蒂斯的常客認為是這些公司綁架了世界的未來,把人們變成消費主義的奴隸,甚至不無諷刺地剝奪了資本主義最喜愛的兩樣東西:自由和選擇」。

遊戲的世界設定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期由Mike Pondsmith創作的的桌遊,原本的故事設定於2020年,隨後通過新的版本進一步豐富了規則與世界觀設定。遊戲設定中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世界經歷了一次經濟危機,政府的地位逐漸被大型企業所取代,之後則經歷了美國分裂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型企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能夠左右政局的走向。諸如荒坂和軍用科技等企業都擁有成規模的軍隊,兩家公司所引發的「第四次公司戰爭」中甚至動用了核彈。在大型企業的陰影之下,整個世界都處在危險之中。

遊戲故事發生的城市夜之城也是這樣一個大型企業觸角深入整個社會的地方。雖然市長作為城市的最高行政長官和市議會共同管理這座城市,但是市議會代表著的是城市最大的十家公司的利益,這也就使得整個城市實際由大型企業所控制,歷任市長都是他們推到臺前的傀儡。雖然遊戲中也有傑佛遜·佩拉雷斯這樣出身草根的正直政治家試圖改變這一切,但是最後其本人所遭遇的命運也只能讓人唏噓。

市長辦公室網頁上的介紹,「議會成員由總部位於夜之城的十家最大的公司共同選出」

有了行政力量的幫助,大型企業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權力,行事也肆無忌憚。遊戲中的主要角色朱迪小時候所生活的拉古納灣小鎮,因為夜之城水壩有限公司決定在這裡建造一座大壩,在鎮上的居民組織起任何成規模的抗議活動之前,就開閘淹沒了拉古納灣及其周邊環境,昔日的小鎮淹沒到了水庫的水底。

電視節目上還曾報導過這樣一則新聞,可以看到企業是如何在政府的幫助下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力的:「由於預算上的大幅削減,夜之城網絡技術辦公室近日對外宣布將正式解散回家。該辦公室此前負責植入體的認證工作,而本項業務也將於下周二正式停運,之後的植入體認證工作將由製造商進行,具體認證流程將會遵照他們自己所制定的標準開展」。如果現實中有這樣可以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生意,會發生什麼也可想而知。

作為維護治安的主要力量,夜之城警察局(NCPD)雖然歸市長和市議會管理,但是它的贊助商是本地最大的大型企業夜氏公司,同時和荒坂和軍用科技等巨頭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一則分離晶片中可以看到一名前警員所寫的作品,其中就講述了NCPD被「私有制」的過程:

新任警察局長(他是前任數據終端銷售部的一把手)只關心一件事:錢。他解僱了半數警力,削減巡邏隊的數量,命令上街執勤的警察放下所有事務,只要開罰單就好。

沒多久,影響就出來了,市裡的犯罪率飆升,胡同裡堆滿了屍體,人行道上沾滿紅的鮮血。與此同時,公司廣場的小西裝們卻在開香檳慶祝。慶祝什麼呢?因為對私人安保服務的需求增加了百分之一千。

NCPD的網站主頁

在遊戲中夜之城警察局的官方主頁中,明確地寫著「NCPD只能確保市政中心或者北橡區的夜之城居民安全,太平州和戰區等區域不受我們的管轄」。在NCPD所遺忘的那些區域裡,街頭幫派橫行無忌,想要獲得安全就只能購買公司的私人安保服務。雖然標榜自身更有道德觀和公共責任感,劇情中也有瑞弗和巴裡這樣的好警察,但是遊戲劇情和各種任務、委託中不乏一些警察濫用警力或是收受賄賂的情節。

安保成了私人企業斂財的重要渠道,醫療自然也無法倖免。在夜之城中公共醫療已經成為了烏託邦般的存在,昂貴的醫療保險距離平民也十分遙遠——在瑞吉娜·瓊斯給予的一個任務中介紹,夜之城只有3%的居民買得起醫保。V和傑克在最開始關卡遇到的創傷小組,雖然有非常強的救治能力和作戰能力,但是如果你付不起保費,那麼然這種高水平的醫療和安保資源都與你無緣。

分離晶片「定製急救服務」

在CDPR所構建的這個夜之城的世界裡,現實世界中已然成為基礎的社會保障與福利制度都已是明日黃花,甚至在電視節目的報導中我們能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位左翼政治極端分子因為「催促歐洲政府恢復退休金、養老金和社會福利」而被逮捕,並將面臨最高40年的監禁和超夢體驗康復治療。這樣的背景之下,軍用科技憑藉」每人每年5天的帶薪年假、34%的僱員獲得了公司給予退休金的承諾「等福利就可以榮登電視臺評選的夜之城最佳僱主。名為《2077年度夜之城最佳僱主五巨頭》的分離晶片中也介紹了幾家其他的大型企業福利:荒坂公司的員工服務20年就可以獲得免費義體;生物技術公司的員工一年的帶薪年假高達6天;夜氏公司最大的優勢則是強制工作時間只有80小時,凡此等等。

在大型企業的壓迫下,夜之城的貧富差距也越來越懸殊,整個社會越來越兩極分化。大型企業和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眾多便利,往往只屬於最有錢的少數人,比如新聞中報導的在太空私人軌道上可以出售的居住性模塊,一套的起始價格需要1億歐元;電視新聞裡還播放過一項治療名為多發性硬化的疾病的納米治療技術,「官方聲稱,這種劃時代的全新治療方法,目前的成本約為每月七十萬歐元」。而對於底層來說,無力改變現狀的人們也只能醉生夢死,沉湎於超夢體驗或是其他娛樂形式之中。

一輛豪車的說明:售價是夜之城市民平均一輩子收入的五十二倍

遊戲中玩家可以遇到大量的被稱為患有賽博精神病的NPC,這種疾病是「植入體內的硬體和包括軟體在內的各種行為模塊引發的所有與焦慮相關的精神和人格障礙的統稱」。但是在解決賽博精神病案件的過程中,V和瑞吉娜·瓊斯發現這些人之所以患有賽博精神病大都不是因為植入體,而是真正精神上遭遇的問題,其中很多都來自大型公司和幫派對底層的壓迫——一名軍用科技的僱傭兵馬特·利奧因為患有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要靠吃藥穩住病情,但是合約到期後被公司拋棄,沒了藥品供應,又因為拖欠還款失去了住房,最終精神失常成為了賽博精神病。

在現實世界,賽博朋克作品的誕生和跨國企業的崛起也息息相關。20世紀80年代正值美國和日本的跨國企業日漸擴大,尤其是日本正值經濟的高速騰飛階段,在美國的市場也大肆傾銷商品和購買企業、土地,但是對於底層民眾來說,生活卻沒有得到太多的改善。《神經漫遊者》、《賽博朋克2020》都包含大量的日本文化元素,日本的大型企業也貫穿於很多賽博朋克作品之中,都可以說是這一特殊時期社會背景在作品中的映射,同時隱含著創作者們對於這些影響越來越大的跨國企業的憂慮。

30多年後的今天,公眾對於大型企業的擔憂沒有絲毫緩解,甚至因為網際網路巨頭在網絡治理上的巨大權力再度引發了新的憂慮。本月初美國國會被衝擊之後,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巨頭封禁了川普的帳號,此舉就就引發了很多國家對於「數據寡頭們」在網絡治理上擁有太高權限的憂慮。在拜登宣誓就職後不久,歐盟執委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就開始敦促這位新任美國總統打擊網絡虛假信息,加強針對科技公司運作規則的制定。

德國法國等國對Twitter封禁川普表達憂慮

你看,這些設計師都是民粹派:公眾想要什麼,他們就設計什麼,而公眾想要的當然就是未來。

——威廉·吉布森《全息玫瑰碎片》

《賽博朋克2077》的警官瑞弗支線中,醉酒後醒來的瑞弗說了一句話:「都殖民月球了,怎麼連個解酒藥都沒發明出來?」遊戲中經常黑入電視節目中的悖論博士在大肆宣揚自己的陰謀論之前也大聲向人們提出問題:「在軌道上建造人造城市,把我們的思想下載到集成電路裡,編寫出全能的人工智慧,然而我們連個流感疫苗都造不出來?」

經常黑入電視節目的悖論博士是個有趣的設計

在現實世界裡,雖然科技已經遠比一個世紀前要發達,但依然存在很多暫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尤其是人類在面對大自然的災害和疾病時,很多時候依然力不從心,比如去年初開始在全球肆虐的新冠疫情,即便科學家們都已經開發出了疫苗,但依然有愈演愈烈之勢。而在《賽博朋克2077》的世界中,科學技術自然更加先進,但是人類所處的世界似乎也沒有比今天更好,而造成這一結果的最主要的還是人類自身。

在夜之城的荒野我們會遭遇到沙塵暴等惡劣天氣,電視新聞和新聞網站上也有洪水、山火等災難的報導。分離晶片《在超級摩天樓的陰影下》介紹了這些災難的由來:

儘管2020年到2040年間,為了降低全球汙染水平,採取了削減技術的措施,但人類的存在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氣候變化已變成了氣候災難,其影響不可逆轉,並具有致命的無法預測性。颶風、龍捲風、乾旱、洪水,整個大洲的自然災害烈度和頻率都在不斷上漲,沒有任何一個區域能夠例外。淨水的獲取越來越難,耕地也一樣。飢餓仍在亞洲和非洲引發著一場場人間慘劇,而公司並無興趣在那裡建造垂直水耕農場。

人類與自然界之間的平衡早已不復存在,很多動物和植物也都遭受了滅頂之災。在夜之城除了老維的義體診所門前的那隻貓以外幾乎見不到其他的動物;雖然在電視新聞中有關於昂貴的養犬稅的報導,但是因為狗的數量「自2020年下降10億條,2077年僅餘20萬條」,在遊戲的過程中也沒有看到。從與動物幫人員的交談和遊戲中的分離晶片我們還可以得知,「為了抵禦日益頻繁、愈發致命的人畜傳染病」,夜之城多年之前通過了一項法案滅絕了城市範圍內的所有鳥類;海洋中的動物也日漸減少...

電視新聞節目下方的滾動字幕也包含了很多背景信息

大自然被破壞和動植物的滅絕使人類的生活被徹底改變。底層人民的食物主要是合成的肉類和肉類替代品,在電視臺反覆播放廣告的全食食品工廠等地都可以找到分離晶片,有些晶片上介紹了這類食品的生產原料,主要是黃粉蟲、扁形蟲、蚯蚓、蟋蟀等不同的蟲子。法律禁止售賣牲畜肉,NCPD甚至提醒大眾自然屠宰的牲畜食品可能含有劇毒物質,但是新鮮蔬果和有機肉類還是可以擺到權貴階層的飯桌上。

從各種新聞報導可以看出,此時的人類文明世界已經遭遇了沉重的打擊:曾經無比強大的美國變得四分五裂,就連加州都分成了南北加州,兩者之間還建了一座牆,目的如同現實中川普要在墨西哥邊境建的那個;阿拉伯半島上的杜拜遭遇核打擊,整個半島都被輻射塵埃所覆蓋,但依然有拾荒者在此艱難生存;韓國的釜山在荒坂和軍用科技的衝突中被夷為平地,土地上的人口和生物也難逃覆滅;因為戰爭期間在水域內布下的水雷和自動潛艇,全球海洋運輸幾乎停滯,運輸成本為此激增30倍;藝術之城威尼斯已經沉入海底,城市中各種雕塑和藝術品則成為了盜賊們下手的目標...

如今困擾歐美等國的難民問題依然存在,只是這時候的難民變成了歐洲和美國的民眾。在一則電視新聞的報導中,比利時和荷蘭被洪水淹沒,兩國的難民們希望逃到臨近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但是瑞典卻採取了暴力手段進行回應,擊沉了幾十艘難民船並導致60多人喪生;而在夜之城在內的原美國本土上,因為此前南美各國封鎖國境驅逐移民,經歷重重劫難回到美國的民眾只能淪為流浪者,被夜之城視做下水道裡的老鼠一般,甚至被大型公司虜去做人體實驗...

人類世界沒有任何反思和改變。遊戲中的一些故事曾經在真實世界反覆上演,比如分離晶片《奧尼爾空間站的抗爭》講述了一個50多年前發生在空間站的鬥爭故事。奧尼爾空間站是歐洲太空總署(ESA)建造的,建造者們被ESA送進太空,但卻沒有過上原本被承諾的美好生活,而是被剝奪了自由,在極其危險的條件下做著辛苦的工作:每天工作18小時,每周工作7天。工人們為了抗爭舉行和平示威,但是卻遭到了守衛的武力鎮壓,不同的是在太空中守衛無法呼叫增援,於是工人們展開反擊,最終佔領了2座空間站並建立了獨立的國家。和這樣的故事類似,人類現實世界所有過的貪汙腐敗、橫徵暴斂、濫殺無辜等惡劣行為在遊戲中都有上演,就連政治選舉中要汙名化競選對手成員的手法也和現實中如出一轍。

分離晶片中一則對話記錄揭示了一個市長競選背後的政治陰謀

在機械文明成為主流的同時,人類的歷史、宗教、文化傳承都幾近斷絕。在電視節目的播報中,被稱為「一代人的文化瑰寶」並獲得獲得文學獎的《蘋果樹蔭下》的作者是一個人工智慧,滾動新聞中則報導了捷克最後一家天主教堂將被關閉並改為餐廳的事件。音樂得到了部分傳承,除了武侍樂隊和剛烈等樂隊外,遊戲中的劇情場景還可以聽到德彪西的《月光》和蕭邦的《15號F小調夜曲》,更不用說那些車載電臺上的各種不同風格音樂了。

曾經帶給人類無限希望又帶來諸多問題的全球網際網路——也就是初網已經被名為拉奇·巴特莫斯的黑客所毀滅,網絡監察在重建無功之後建立了一座黑牆來隔絕流竄的AI。但是初網毀滅之後,一切卻沒有向著好的方向發展,公司照樣稱霸世界,黑客攻擊依然不絕,而在網絡監察的黑牆之下,人們所受到的監管更加嚴格,無怪乎有人評論「巴特莫斯把系統毀了,同時也把我們所有人都毀了」。

拉奇·巴特莫斯所留下的信

早期賽博朋克文化作品的誕生都有很強烈的現實因素影響,比如很多作品裡都喜歡的搖滾元素明顯受「垮掉的一代」影響,如前所言日本文化元素在作品中大量出現也有其社會背景。作為一款新時期的電子遊戲,《賽博朋克2077》也能看到有別於上世紀80年代想像的大量新時期的時代特徵,比如在電腦中經常可以收到不同的郵件詐騙或勒索信息,網站的討論區裡還有網友噴子,甚至還有明星的腦殘粉和私生飯、為偶像組CP寫同人文等任務劇情。

在映射現實外,遊戲中也不乏對未來的預言。在計程車公司德拉曼的任務線最後,V需要來到德拉曼公司從叛亂的人工智慧手中解救出德拉曼。在辦公區的電腦上我們可以通過這家公司還有人類員工時的往來郵件拼湊出這家公司有關的一個意味深長的故事:

和遊戲發生的時代中計程車都已經是AI控制不同,德拉曼公司原本是一個人類經營的計程車公司,並一度陷入困境,直到後來經營者購買了一個黑市上的AI來作為公司運營的核心系統。AI系統的引入改善了公司的困境,員工的福利待遇也跟著好了起來。對於AI的依賴和為了追逐更多的利潤,之後德拉曼公司開始部署更多的無人機,以及通過裁員來壓縮成本。

遊戲中德拉曼公司電腦中的一份文件

對於人工智慧帶來的競爭,德拉曼公司的一些員工原本還認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但到最後也都被裁員了。不過管理層也沒有高興太久,這個黑市購買的AI逐漸脫出人類的掌控並控制了這家公司,之後裁掉了所有的人類員工,成為了遊戲中V所遇到的那個「老德」。而在遊戲中V所處理的任務是德拉曼的AI「子女」們在計程車駕駛工作中產生了獨立思想,進而反抗他們的父親德拉曼,和之前的故事串聯起來也是一個有趣的黑色幽默。

這個故事的前半段,可以說是現實世界的投射,代表著我們所處的真實世界的某種擔憂。在一些人憂慮人口問題會對經濟和社會運轉產生影響的同時,也有一些對於今後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生產過程自動化會讓越來越多的人類工作被機器取代的真實憂慮。比如2019年由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擔任製片人的紀錄片《美國工廠》最後,在「中國式管理」與美國工人激烈碰撞之後,大量的機械臂取代了人工,更多的自動化和標準化也讓長期投入的福耀美國分公司開始盈利。近年來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很多與之相似的故事也在發生。

紀錄片《美國工廠》的最後,機械臂取代了大量人工

而在這個故事的後半段,則是一個如同《終結者》《黑客帝國》《我,機器人》等經典科幻作品那樣探討AI崛起的故事,只是除了任務最後的選擇之外都更加溫和。作為一個人工智慧,德拉曼在獲得計程車公司之後,只是循規蹈矩地開拓了更多計程車業務,同時還產生了對世界的哲學思考,而沒有滋生出控制人類世界的野心。當V來到德拉曼公司並問到人工智慧在人類統治的世界生活是怎樣的感受時,德拉曼這樣回答:

世界是一個進程,車不能兩次開進同一條道路。真理善良都會引發分歧,但對美的理解是共通的。

在人工智慧與人類如何共處的科幻故事裡,這樣一個角色簡直可以說是溫馨無比了。

德拉曼的AI核心

只是因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賜予了我們。

——瓦爾特·本雅明

未來的人類世界會是怎樣?這是無數科幻作品都想要探尋的問題,有些創作者對此保持著樂觀的態度,有些則持悲觀的論調,賽博朋克題材的作品從誕生之初就明顯屬於後者。與書籍、影視等傳統的載體所不同,電子遊戲所擁有的特性讓創作者們能夠打造一個可以讓人親身體驗的世界,並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賽博朋克世界架構中的內核與思想。《賽博朋克2077》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用電子遊戲所獨有的方式向人們展示了幻想中的資本主義經濟的未來。

在世界設定之外,賽博朋克作品中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內核,那就是主角所代表的邊緣人群的反抗。《賽博朋克2077》中的主角V是一名失去了一切的街頭傭兵,在夜之城通過接各種中間人的僱傭任務謀生,好不容易迎來了一個可以揚名立萬的機會,卻又被毫不留情地揣入垃圾場,甚至隨時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於是不得不踏上拯救自己並對抗荒坂公司的道路。

意識進入V的身體並與原主人爭奪控制權的強尼·銀手則是一名曾經與大型公司戰鬥過的鬥士,這位「地下搖滾的巨星、心懷理想的反叛者、荒坂公司的死敵」在多年以前曾經是一個自大又自戀的憤怒青年,但是女友奧特被荒坂公司抓走後走上了真正反抗公司的道路,最後突襲荒坂塔的戰鬥更是讓他成為了夜之城的傳奇。雖然肉體在荒坂塔之戰被殺死,但是強尼·銀手的意識卻被禁錮到了荒坂公司所開發的Relic晶片中,並在命運之輪的轉動下進入了V的身體,重新回到了夜之城。

2077年的強尼·銀手展示了很多另一面

V的主要目標是生存,解決Relic晶片給身體帶來的故障並讓自己活下去,為了這個目標哪怕需要臣服於公司也在考慮之列;而重新回到夜之城的強尼·銀手依然與與公司勢不兩立,更是希望能夠繼續50多年前在荒坂塔未競的事業,只是因為存在的形態還要受身體主人V的制約。兩者之間有衝突,也有共同的目標,而在最後道路該如何如何選擇自然取決於玩家自己。

從遊戲開始到最終的選擇也是V尋找和認識自我的一個過程。在遊戲最開始,中間人德克斯特問了一個問題,「你是願意當個無名之輩,還是想要名留青史?」 當時的V無疑選擇了後者,結果就是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傑克和作為搭檔的T-Bug,自己的生命也朝不保夕。在爬出垃圾場躲過荒坂的追殺之後,相信如果能夠重新選擇也許V就會選擇前者,繼續和傑克一起做夜之城的邊緣人物。但是在命運的推動下,V和銀手來到了舞臺的中央,成為各方勢力關注的焦點,而在一同見證了夜之城的黑暗與墮落,結識了更多的夥伴之後,到底是繼續臣服於荒坂(當個無名之輩),還是向其發起挑戰(想要名留青史),就是玩家真正想要找尋的自我了。

雖然遊戲有幾個不同結局,但是無論怎樣選擇最後都會有一方的意識被永久剝離,之後只能在賽博空間流竄,而意識留在身體的一方則要面對的是可能只有6個月壽命的殘酷現實。所以不管做出哪個選擇,V和銀手的反抗實際都失敗了,退一步說即便戰勝荒坂公司也會有一家新的公司取而代之,或是其份額被其他大型企業所侵吞,無法改變整個世界的運轉模式,這一點也是賽博朋克作品中共同的宿命。

分離晶片中的一段《伊利亞特》預示著遊戲的終局

類似的失敗在遊戲中有很多。拉奇·巴特莫斯為了反抗公司控制的網絡而將初網毀滅,但是對於後來者來說什麼也沒有改變,甚至毀掉了人類的更多可能;50多年前的銀手和亞特蘭蒂斯的夥伴們對荒坂塔的突襲以失敗告終,事件本身也被軍用科技利用而背了黑鍋;出身平民的政治家佩拉雷斯想要不依附任何大型企業當選市長,進而為底層謀取更多的利益,但最終卻淪為了被控制的傀儡;就連荒坂賴宣曾經也是個想要結束企業統治而叛出荒坂的叛逆少年,雖然在經歷失敗後選擇了回歸荒坂,但是蟄伏多年後再次掀起了一場變革,可惜最終依然還是失敗的結局...

在遊戲的某個結局中,電視評論中民眾對荒坂三郎藉助兒子身體復活的評論

賽博朋克的世界裡,反抗者普遍處於社會的邊緣,雖然內心反對大型企業對資源的壟斷和對底層的壓迫,但是並沒有推翻舊世界建立新秩序這樣的遠大目標,而只是停留在個體層面的反抗,這樣失敗也幾乎是一個必然的結局。就像在《神經漫遊者》中,主角凱斯雖然覺醒了人工智慧冬寂,但是也並沒有改變這個世界運行的機制。在電影《銀翼殺手》中,站出來反抗人類所賦予的奴隸命運的人造人或是未能逃過被「退役」的命運,」像淚水消逝在雨中」,或是只能逃離人群去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歸根結底也都是失敗的結果。

這樣宿命般的失敗正是賽博朋克作品中最浪漫的地方。即便身處一個被肆無忌憚地壓迫的世界,即便個人的身份和價值已經被高科技不斷消解,即便要面對的是一個絲毫不弱於國家的龐然大物,也能夠鼓起勇氣去戰鬥,這樣帶有悲劇性的反抗無疑是極具魅力的。在遊戲中某個路線結局去往荒坂塔決戰的途中,銀手一邊在直升機上俯瞰著夜之城一邊對著羅格高喊:「我不知道結局會怎麼樣,但我可以確定,今天肯定會有一個驚天動地的清晨」,這無疑是他和V的共同人生中最高光的一刻。

(完)

相關焦點

  • 《賽博朋克 2077》中的溫情瞬間讓未來社會不再冰冷
    不過與那些在較老主機上遊玩《賽博朋克 2077》的玩家所碰上的問題相比,我的這些麻煩簡直就是小兒科了。再加上本作對其中的跨性別者、女性和有色人種的粗暴刻畫,遊戲在宣發時也存在著刻意欺騙玩家的做法。CDPR 的開發者們為了按時完成遊戲,還不得不加班加點臨時趕工。說《賽博朋克 2077》前景令人堪憂已經夠客氣了。
  • 網盾極風雲:淺談《賽博朋克2077》
    賽博朋克這個遊戲有多熱門:截止12月16日下午六點,「賽博朋克2077」這個關鍵詞依然穩佔知乎全站熱搜前列。在此,筆者提醒看客們,在租用伺服器的時候一定要看清對象廠商IDC是否具有正規資質,切不可因一時的貪心導致後患無窮:賽博朋克(Cyberpunk),來源於「Cyber-」(數字的)與「Punk」(朋克)的結合詞,又稱賽伯朋克、數字朋克、網絡朋客、電腦朋客,背景架設在「低端生活與高等科技的結合」的基礎上,設計出的社會大環境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
  • 《賽博朋克2077》太酷了!
    遊戲的故事背景是設定在黑暗腐敗、科技高度發達的未來世界中,「低端生活與高等科技」結合的反烏託邦社會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賽博朋克(Cyberpunk△《阿麗塔:戰鬥天使》霓虹色彩、雨夜、未來感設計……這些都是體現賽博朋克的代表元素那麼《賽博朋克2077》是如何體現該視覺風格的呢?
  • 《賽博朋克2077》不過是賽博朋克的低劣複製品
    我自己的遊牧者,一個有沙礫般聲音的痞子,名叫「V」,是一個邊緣人,試圖在「夜城」——賽博朋克霓虹燈地獄景區的非官方首都——的影子經濟(非法經濟活動)中向上爬。馬斯克可以在虛擬的荒誕世界中無縫地扮演一個拼搏者的角色,而在現實生活中卻因為工人組織工會試圖消除財富差異而解僱工人,這進一步證明賽博朋克需要重啟(reboot)。賽博朋克曾經作為一個重要的反資本主義小說流派脫穎而出。
  • 《賽博朋克2077》都刷屏了,可啥是賽博朋克……
    這張圖片,來自最近一款刷屏遊戲《賽博朋克2077》。答案的關鍵不在「2077」,而在於「賽博朋克」。拋開遊戲世界觀的設定,角色扮演的體驗效果……光是《賽博朋克2077》對「賽博朋克」風格的呈現,就能讓即使對遊戲不感冒的你,也忍不住要多看兩眼。那麼,什麼是「賽博朋克」呢?
  • 何為「賽博朋克」遊戲?十點核心要素不能少,賽博朋克2077能達標?
    其中Cyber可以理解為「控制」和「虛擬」,因為作者們將世界設立在「虛擬的世界中」。至於Punk,它與起源於1970年代的音樂亞文化「朋克」有很大關係,並成為一種精神文化。Punk精神非常重要的一點在於反烏託邦性,它對社會傳達著一個訊息:不是所有人都過得很好,不是所有人都必須一樣。
  • 小函:「賽博朋克2077」別具特色的詮釋
    而《賽博朋克2077》這款遊戲在2012年就已經公布了,經過了8年的時間,期間也是有過幾次跳票,終於在2020年12月10日發售。根據CD Projekt RED發布的數據,遊戲預購量和首發日銷量之和就已經超過了遊戲研發、市場宣傳在內的總和。也就是說,《賽博朋克2077》僅用一天的時間就已經回本和盈利了。298元一份,一天回收成本,可見玩家們對這個遊戲的熱情有多高。
  • 3小時玩家數破百萬:遲到的《賽博朋克2077》,新時代的美學狂歡
    隨著文學、影視、遊戲對賽博朋克的反饋,原本晦澀的概念也愈發具象化。信息大時代背景下,賽博朋克不止是一種科幻題材,也異化為視覺美學,成為文化符號,觸及人類對於人性、技術、社會本質的深刻思考。嚮往著未來世界、賽博朋克精神的冒險者們,成批湧入夜之城。讓人為之痴迷的,是未來世界的瘋狂和荒謬,還是被剝奪自由後的奮起反抗?
  • 賽博朋克是什麼意思 賽博朋克梗的含義解釋
    賽博朋克是什麼意思?最近火熱的賽博朋克2077遊戲相信大家都清楚了吧,平常我們常說的賽博朋克到底是什麼個意思,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電子、霓虹燈、機械等混亂的意思,但其實賽博朋克還有更有深層的含義解釋
  • 別顧著玩2077,也看看這些賽博朋克風格的動漫吧
    終於歷經多年的等待和數次的跳票,賽博朋克2077終於發售。對於這款遊戲很多路人和粉絲都期待已久,甚至有的朋友早在公司上請假就是為了在發售的當天玩上2077。但是對於賽博朋克大家了解多少呢?賽博朋克是對於未來的幻想風格,在反烏託邦的世界中充斥著眼花繚亂的霓虹燈,黑吃黑的底層生活,科技帶來的虛擬和現實的交融,都是以高科技技術和低質生活背景框架這一特點來形成,而故事主人公一般都是這個世界生活在底層的人,如何在社會的底層生活來表達一些社會性的問題。
  • 《賽博朋克2077》的音樂有多野?
    它由CD Projekt RED工作室開發,故事背景設定在2077年美國加州城市夜之城,而玩家在其中扮演著街頭僱傭兵"V"這一角色。儘管發售日一再推遲,《賽博朋克2077》還是收穫了市場的巨大反響,不僅銷量成績符合預期,甚至僅憑預售就收回了開發、宣傳的成本。
  • 《賽博朋克2077》,都市打工人的精神解藥
    官方298元的售價,顯然沒有勸退翹望已久的玩家,甚至在聖誕節即將來臨的背景下,相互調侃,對象是否送你2077成為「鑑定真愛」的試金石。總而言之,2077作為一款遊戲所帶來的蝴蝶效應足夠讓不玩遊戲的圈外人不明所以——「有這麼誇張嗎?」「牛逼在哪裡?」網絡上有類似這樣的對2077的評價——不讓男生玩這個,大概相當於不讓足球迷看世界盃決賽。
  • 從桌遊《賽博朋克 紅》解析《賽博朋克 2077》的劇情走向
    眾所周知,這款作品基於《賽博朋克 2020》這款桌遊設定製作。而最近一款全新桌遊《賽博朋克 紅》即將發售,背景設定於原著桌遊與電子遊戲之間的一段「紅影時代」,桌遊原作者將《2020》《紅》以及《2077》比作三部曲。本文就桌遊的世界設定為基礎,帶領大家展望《2077》中可能出現的故事。無論你是桌遊愛好者,還是對《2077》的世界觀感興趣,都不妨了解一下。
  • 賽博朋克2077為什麼火 賽博朋克2077是什麼遊戲
    相信很多人都被《賽博朋克2077》刷屏了,也成功出圈了,話題討論度非常高,但對於一些不了解的人來說,很難理解,那麼,賽博朋克2077為什麼火?這是一款什麼遊戲?下面小編就來說說。  賽博朋克2077為什麼火  12月10日,由波蘭知名遊戲開發商CD Projekt RED所推出的《賽博朋克2077》正式上線。
  • 提前看到科幻未來 平行世界中的《賽博朋克2077》
    難得一見的完整「賽博朋克」「賽博朋克」並非兩三句話就能解釋清楚,是科幻概念下的一個複雜設定,包括了許多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概念,在賽博朋克的未來世界中,人們過著「高科技但低生活」的生存模式,備受戰火肆虐的人們變得更加實用主義地生活,及時科技高度發達,賽博網絡無處不在,即使有著零汙染的高能效資源
  • 2077年的世界,很賽博朋克!
    在這款以近未來為背景的遊戲中,玩家能夠自定義角色、技能和玩法,探索包羅萬象的「賽博朋克」都市。那麼,賽博朋克究竟意味著什麼?它是如何火遍全球的?賽博朋克(Cyberpunk),由cybernetics(控制論、神經機械學)和punk(朋克、反叛)兩個單字組成。
  • 《賽博朋克2077》不行?那不妨來試試這些不一樣的賽博朋克
    還有不少人覺得這不是他們想要的「賽博朋克」,「賽博朋克」的表現手法有很多,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款不一樣的「賽博」作品。《VA-11 Hall-A(賽博朋克酒保行動)》發售日期:2016-06-21《賽博朋克酒保行動》可以說是圈內最受好評的「賽博朋克」風格遊戲,不像2077可以完美窺探整個「半開放」的夜之城,遊戲只是簡單的文字解謎,是一款深度體驗後稱讚驚奇的作品。
  • 《賽博朋克2077》全人物出身初始劇情 全背景劇情序章故事
    《賽博朋克2077》全人物出身初始劇情,全背景劇情序章故事。《賽博朋克2077》中三個不同人物出身有著不同的序章劇情故事,不同出身的角色雖然後續劇情一致,不過初始背景故事各有特色。筆者這裡就將三個不同的流程放到一起,不想新開檔的玩家可以參考。《賽博朋克2077》是一款知名遊戲《巫師》系列開發商CD Projekt RED(簡稱CDPR)開發製作的一款角色扮演遊戲。
  • 從《賽博朋克2077》聊起 賽博朋克與桌遊的趣味發展史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構建了一個反烏託邦的未來世界。雖然科技高度發達,人們在「賽博」空間中醉生夢死,看起來幸福美好,然而現實中寡頭公司們壟斷和主宰了一切,大眾只能在一個骯髒無序、罪案頻發的世界中掙扎求生。這部作品的主題,直接為賽博朋克文化確定了基調。後來的大量藝術作品,包括小說、電影、遊戲幾乎都是對這一主題的擴展和挖掘,並將基因工程、恐怖主義、生化危機、毒品藥物等等元素納入其中。
  • 賽博朋克2077:精彩的是對社會的思考,科技能讓生活更美好?
    這個頗有幾分戲謔的開頭,卻客觀上為賽博朋克文化找到了「」港灣」,甚至讓如今的遊戲開發商CD Projekt RED(簡稱CDPR)開發了今年最受人關注、最爆火的遊戲《賽博朋克2077》。那麼賽博朋克這個今年遊戲界最火的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