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是成熟,他們對父母在心理上依戀就越弱-俄狄浦斯情結
《驚魂序曲》
Bates Motel
海報上的「Like Mother Like Son」也是一語雙關!
《驚魂序曲》則講述了還是少年的Norman 和哥哥Dylan 以及母親Norma搬入小鎮後進入當地高中就讀之後發生的故事。
這部劇《驚魂記》的前傳。
告訴大家溫和的少年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了連環殺手。
這部劇的劇照,都非常有暗示意味,是母親造成了Norman,還是Norma造成了Norman呢?
屠龍少年是如何轉化成了惡龍呢!
男主,憂鬱靦腆的少年Norman,弗蘭迪.海默飾演,小鹿斑比一樣的大眼睛,
讓觀眾一眼就覺得這就是我們心目中的Norman。
當他一動不動地盯著你的時候,確實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外表不是特別的驚豔,但是非常有詭異的感覺,害羞的小鎮青年形象。
Norman一開始是媽媽的乖寶寶設定。
他的媽媽Norma總是遇人不淑,兩個兒子也是同母異父。
開心地買了一處汽車旅館,準備和兒子開始新生活。
電視劇從此處開始,就透露出一絲詭異的影子,Norma的老公神秘去世,
她有錢可以在美麗的海濱小鎮買一處自己的小旅館,
Norma並不是特別神經質的女人,
甚至還有一絲迷人。
她身上有一種特別的柔弱氣息,會讓人想保護她。
劇情一開始就會覺得,這對母子的相處模式很奇怪。
媽媽更多的是把兒子當作自己的私有物品看待,
一邊鼓勵兒子多多去社交,融入新的環境,擔心兒子不適應,
一邊又不希望兒子跟很多人接觸,尤其是女孩子。
這種保護欲過度的老母親,或者說因為喪夫,對容易控制的兒子有迷戀情結的。
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思想扭曲。
導致了Norman很難和同齡的女孩交流,他喜歡的也都是年長一點的女子。
俄狄浦斯情結
弗洛伊德將這種情結也歸為認同作用,但是這種情感依戀只是屬於心理上的依賴。
這種情結,在幼兒期人的精神意識中最為明顯,因為生存的食物來源於母親。
隨著幼兒的成長,孩子會主動對心理意識加以修改,使其符合不同時期的心理需求和現實需要(猶如在步入童年後對父親的依賴逐漸明顯)。
所以「戀母情結」只是一種隱性的對父母親的依賴,在人們成長和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會逐漸降低這種依賴感
Norman隨著年紀的增長,依然有強烈的對母親的依戀。
他的生理年齡在增長,但是劇中心裡一直停留在幼年時代。
當帶穿著合體的裙子著珍珠項鍊的老師在他面前出現時候。
對於Norman而言,可能感覺遇到了自己心目中的女神。
雨天,心中的女神,汽車旅館。
他心中湧起了邪惡的念頭,仿佛一切都有了解釋。
弗洛伊德的話,也許可以說是母親的「戀子情結」誘發了兒子的「戀母情結」。
弗洛伊德認為:要解決俄狄浦斯情結所引起的痛苦,兒童最後被迫認識到母親真正所愛的第一人是其父親而不是他自己,
他必須學習父親的優點與美德才能獲得母親的愛。
這種學習、模仿父親優點、美點的認同過程也是建立超我的過程。
通過此過程,兒童就可以從俄狄浦斯情緒的矛盾衝突中解脫出來,走向下一步性心理發展階段。
對於Norman而言,他身邊並沒有能給予他正面能量的男性
媽媽的男友們充當了掠奪者的角色。
唯一的正能量哥哥,幾乎不和他們往來
往來以後,他看更多四號哥哥暴躁的一面。
Norma美豔風情,然而卻總是吸引Bad boy。
大兒子不受他控制,覺得她對兒子的迷戀很恐怖。
轉而她將一切關注傾訴到小兒子的身上。
她鼓勵Norman和艾瑪交往,但是實際上內心中卻無法激憤。
和謝爾比的交往,可能只是她發洩感情的渠道。
因為男友和兒子起了激烈的衝突。
既然從小聽話的兒子都不受控制了,對她而言內心可能出現巨大的空穴
這不是男朋友能簡單彌補。
本劇並沒有站在制高點指責什麼,只是一步步的敘事,
讓觀眾自己去解讀,是什麼造就了日後的連環殺手。
曾經Norman心中也有善良,他努力解救被囚禁的亞裔女孩。
一次次的以身涉險,善意的光也曾照耀別人。
Like Mother Like Son
然而最終光還是滅了,曾經屠龍的少年,一步步變成了惡龍!
是誰在推動他!慢慢看劇!
我是陽光小雲朵,歡迎多多關注我。
頭條搜索有很多好看的免費電影、電視劇,如想提升口語觀看《驚魂序曲》,點擊下方搜索卡片「電視劇驚魂序曲」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