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八合一超級樂器,成立一人樂隊 這個71歲老人有夢想

2021-01-10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吉小平 文圖

今年71歲的路飛行,發明了一件集八種樂器於一體的超級樂器,這個發明讓他一人就能承擔一個完整的戲曲樂隊功能。雖是古稀老人,但他一生都認為理想是自己生存的內在動力。憑著這股精神,他依然像17歲時那樣不斷克服困難,追逐著自己的夢想。

發明八合一超級樂器

6月7日下午,老城青年宮廣場被夏日的陽光灼燒著,路飛行老人將自己的樂器一點點拼湊起來,旁邊逐漸圍攏過來的老夥計和新朋友,站成一圈圍著他,並不斷讚嘆他的天才發明,但是沒有一個人懂得怎麼幫他一把。汗流浹背地把樂器組裝起來,路飛行白色背心已完全被汗水浸溼。

路飛行告訴記者,他從17歲起開始迷上音樂,退休後他想組織一個戲曲樂隊,但每次集體活動總有樂手缺席,導致大家玩得很不盡興。於是,喜歡搗鼓發明的他,決心做一個集所有戲曲樂隊功能於一體的樂器。現在,他發明的這個超級樂器,已集合了八種樂器的功能。他說,自己雙手控制四種樂器,板胡、小提琴、墜胡和鼓,他的右腳控制腳踏電子琴和鑔,左腳控制梆子和鑼。這些樂器,除了小提琴和電子琴外,都是路師傅親手做的,材料多是別人淘汰的生活垃圾。

樂器組裝完,路師傅為樂器接上功放器和音箱。組裝這些樂器,耗費了一個多小時時間,完畢後他便自娛自樂起來。他先演唱了幾段豫劇,在周圍群眾的要求下,他又演唱了幾隻老歌。慢慢地,一些會唱的觀眾加入了他的「陣營」,路師傅專門負責演奏,觀眾演唱。

在音樂聲中,路師傅笑得爽朗、開懷,就像一位17歲的小夥。路飛行說,音樂能消除他的憂愁。而在現實中,別人都認為他的這個八合一超級樂器就是一堆垃圾,他卻說,「我在睡覺、走路時都在『做夢』,想成為發明家、作家、音樂家……」

71歲老人,17歲的心

路飛行的老家在河南鞏義,17歲時他開始學二胡和笛子。他說,當他第一次聽笛聲時,整個人的憂愁全消失了。路師傅1966年初中畢業,儘管他的成績一直名列第一,但當兵、招工、招民辦教師等,依然沒有給他機會,他只好從事燒磚和種地的工作,八年後的1974年,他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為一名屯墾戰士。

在新疆他一面放羊,一面從事宣傳演出工作。他說,自己編排了豫劇、維吾爾族和藏族舞蹈等節目,經常在農閒時去各個連隊演出。當時,他把業餘時間全部投入到了看書、寫作和譜曲上。

1977年,他從新聞上得知恢復高考的消息,於是積極到連部報名,但由於人們的思想轉變需要過程,他被要求踏踏實實地幹活,報名被拒。急於想跳出當時環境的路飛行採用了越級的方法,直接到營部報名,沒想到居然成功。

當他講到這裡,我們都以為路師傅當時會走上金光照耀的人生大道時,但71歲的老人卻潸然淚下,「我的考試成績很長時間都沒有下來,我以為自己落榜了,但我最後一查自己竟然過線了!」這次,他不知因什麼原因被擋在了大學門外。接著,他參加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高考,最終在1979年考進了石河子師範學校,進入語文(中文)專業學習。

在路師傅家的床頭柜上,堆放了一大摞書,最上面的是一本孫中山傳記,幾十年來,他依然不改讀書的習慣。「人們都說退休後,啥也幹不成了,但我覺得除了記憶力不好外,理解力、想像力依然很好,所以,我活到100歲都要幹。」路飛行對記者說。

一生追夢開過澡堂,辦過幼兒園

中午在路師傅家中,他回憶往事、談自己的夢想時滿臉放光,他身邊的妻子則一言不發。當路師傅拿出他來獲得的各種榮譽證書和寫的小說、詩歌時,妻子依然坐在床上看手機。在兩位老人臥室的床頭,掛著路師傅親筆寫的狂草書法,「無論何時,不管怎樣,我也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灰心喪氣」,落款寫的是愛迪生。

路師傅的妻子對記者說,他們結婚很晚,要孩子更晚,他們的外孫現在3歲半。她說,1984年,路師傅從新疆調回洛陽,成了洛陽七中的語文教師。2007年退休前,路師傅在中學除教語文課外,還教過音樂、航模等課。

據路師傅妻子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他們的女兒出生後,由於就近的幼兒園沒能給他們分配上學名額,路師傅一氣之下,居然自己辦起了幼兒園。他通過四處貼小廣告的方式,第一學期時,他辦的幼兒園居然招到30多個孩子。她還說,當時七中周圍沒有公共澡堂,她帶著女兒去很遠的地方洗澡,當時一圈人圍著一個淋浴噴頭。有次洗澡,擠不到近前的女兒居然感冒了。路師傅在心疼女兒的同時,也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就自己建了一個浴室。善於動腦筋的他,居然想到用金屬油桶燒水。他們創辦的幼兒園和澡堂沒過多久,最終,都被後來建成的更加正規的設施所取代。「老路從沒有在困難面前低過頭」,這是妻子對他的評價。

路師傅說:「我是在夢想的指揮下才幹這些事的!」路師傅還告訴記者,1989年,他背著妻子花費900多元買了一臺電子琴,當時路師傅每月工資只有40多元。現在,陸師傅想把自己的小說寫完,然後找機會出版;同時,他還參考高爾基自傳體小說的形式,在寫自己的回憶錄。另外,他還想對八合一超級樂器進行改進後,申請專利。

路飛行雖然已經71歲了,但他仍然為自己夢想的實現在不斷奮鬥。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嶽晶晶

相關焦點

  • 河南老漢一人同時演奏九種「樂器」
    河南老漢一人同時演奏九種「樂器」 (2/3) "← →"翻頁
  • 山東老年樂隊自製樂器演奏「吃雞」神曲,成員均齡70歲:跟著感覺去練
    12月17日,山東蒙陰縣垛莊鎮的一支老年樂隊,因演奏吃雞神曲引發關注。這支名叫胡搗鼓的樂隊成立於2016年,有5名成員,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也64歲了。延伸閱讀平均72歲!鄂爾多斯有個老年人樂隊!伊金霍洛旗阿鎮烏蘭淖社區52名有著共同音樂愛好的老人走到了一起並組建了自己的樂隊,他們當中既有蒙古族,也有漢族,平均年齡72歲,樂隊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天驕民樂」樂隊。
  • 垃圾也能當樂器?外媒:這個樂隊還出了專輯
    參考消息網5月5日報導 外媒稱,回收再利用和音樂結合在一起,由此誕生了一支名為「迴響」的樂隊。該樂隊由五個人組成,他們用回收自垃圾的廢品製作樂器,推廣普及生態意識,並讓更多的少年兒童和成人感受地球環境和藝術價值。據埃菲社4月27日報導,提出用回收的廢品製作樂器這一想法的是來自西班牙阿利坎特的費蘭·佩德龍。
  • 史上腦洞最大的日本樂隊,他們發明的樂器一賣就是10萬+
    好吧,就當你們樂隊的名字很酷好了,但你們偏偏還跑去設計產品——樂隊演出時使用的所有樂器,都是出自自家設計,還獲得過「G Mark」大獎(日本優良設計獎)。「明和電機」演出現場一個玩票設計,「不務正業」的樂隊?那更不是了。人家的產品不僅量產,有一款還賣出過12萬件,成為現象級玩具。
  • 致這個夏天的《超級樂隊》
    今年夏天的《超級樂隊》上演了一場「神仙盛宴」,舊的賽制給予了選手很多展現自我,以及吸引志同道合者的空間。一開始的單人表演,主唱——河鉉尚,李炷弈,金佑星,雅日,zario,蔡寶勳,李燦率等等,無不發揮了主唱的神仙光芒。樂器選手——洪榛豪,金英素,辛禮讚,鄭率,李江浩,DJPloe,李羅宇等等無不引發聽眾的驚嘆。
  • 西北師大教授發明「超級揚琴」,協奏曲一琴搞定!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這幾天,一條視頻推送被很多人轉載,視頻中的演奏者用一臺類似揚琴,但又沒有琴弦的樂器演奏了一曲《黃河協奏曲》。留言中,很多網友在感嘆樂器音色渾厚的同時,也為這是一件什麼樂器發起了討論。
  • 國產綜藝,連抄都抄不好|樂隊|超級樂隊|林肯公園|楊坤_網易新聞
    這也難怪參加《超級樂隊》的吉他手李江浩說自己在10歲的時候就能翻彈押尾光太郎的《黃昏》,畢竟人家小學就開始學這些了[3]。 以韓國大邱市為例,當地教育廳為了鼓勵孩子們學習樂器,專門開展了覆蓋從小學到高中的「一個學生,一個樂器」項目,參與項目的公司向406家學校捐贈了相當於22.7億韓元的樂器[5]。得益於這個項目,當地的學生可以自由使用各種樂器,包括用於搖滾樂隊的樂器、韓國鼓,四弦琴,長笛、非洲鼓等[5]。
  • 以垃圾為樂器,貧民窟裡成立了一支樂隊
    那麼,是不是只有家境富裕的孩子才有機會學習鋼琴、象棋、書畫,變得多才多藝?答案是否定的。貧民窟裡有個樂隊在卡特ula小鎮有一個貧民窟,那裡整天都是垃圾。在音樂老師和垃圾場工人的幫助下,這裡的孩子們懷著對音樂的熱愛,從垃圾堆裡走出來,走向世界舞臺。
  • 視頻丨淄博六旬老人發明樂器組合設備 1人「頂半支樂團」
    淄博市淄川區有一位「頂半支樂團」的67歲男子張寶慶,他發明了一種樂器組合設備,融合了50多件樂器的聲音,可以變化出30多種演奏配樂滿足戲曲動作表演所需。  張寶慶是淄博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一名退休工人。退休後,熱愛戲曲的張寶慶便和幾名有共同愛好的朋友組建了一支老年戲曲樂團,但苦於找不到鼓師,樂團一直不成型。
  • 劉憲華一人頂一個樂隊,就連酒瓶都能當樂器,不愧是音樂鬼才!
    昨晚,在浙江衛視秋季盛典的舞臺上,劉憲華用loopstation現場編曲,一個人組成一個樂隊,鋼琴、小提琴甚至就連酒瓶都能當樂器,用自己的才藝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舞臺上的他簡直是行走的樂庫,用琴聲與歌聲雙重魅力徵服全場,真正展示了什麼叫青年音樂人的全能性。
  • 迪南樂器文化發展史
    ☞-【新朋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金藍國際樂器」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內容-☜1814年:阿道夫.薩克斯( AdolpheAntoine Sax )出生於比利時的小城-迪南,他的父親當時是一位頗有名望的樂器製造商,阿道夫.薩克斯在15歲的時候已是布魯賽樂音樂學院的一名優秀生,並且和布魯賽樂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 和樂器樂隊攜新曲空降上海
    ,真正讓他們躁動和「發熱」的,並不是灼熱刺眼的陽光,而是「和樂器樂隊」和他們的音樂。「和樂器樂隊」由鈴華優子、衣袋聖志、神永大輔、蜷川紅、黑流、町屋、亜沙和在遼寧省出生、操著十級東北話的山葵8位成員組成,他們把尺八、箏、三味線、和太鼓等4種日本常見的傳統樂器和吉他、貝斯、爵士鼓三種西洋樂器結合,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搖滾樂隊新畫風。加上樂隊傳統服飾、妝容融入個人個性的搭配風格,給人一種亦真亦幻、亦古亦今的美妙感受。
  • 寧德一位花甲老人自創「一人樂隊」 受到追捧
    寧德福鼎市就有這樣一名達人,他可以口吹、手拉3種樂器,雙腳還踩著6種樂器,獨自一人能同時演奏9種樂器。   這名達人叫鄭道顏。昨日,他在福鼎點頭鎮天后宮為鄉親們送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響樂演出。  受布袋戲啟發 自創樂器組合箱  鄭道顏家住福鼎點頭鎮媽祖天后宮附近,天后宮裡的傳統戲曲表演是他小時候的最愛,只要有演出,都能在戲臺下找到他的身影。受此影響,他從小就很喜歡樂器,二胡、大鼓、鐃鈸……樣樣精通,吹、拉、彈、跳樣樣都行。經過幾十年的自學,年過花甲的他已經學會了演奏二十多種樂器。
  • 臨沂一平均年齡70歲的樂隊自製樂器演奏「吃雞神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8日訊 近日,臨沂市蒙陰縣一平均年齡70歲的樂隊因演奏「吃雞神曲」引發網友關注。因為對音樂的興趣,蒙陰縣垛莊鎮76歲的王現永、72歲的王現房、69歲的張興增、69歲的張玉貴和64歲的王現順在2016年組成了「胡搗鼓樂隊」,隊員們用於演奏的樂器都是王現順從廢品站回收的舊物自製而成。「吃雞神曲?還吃鵝神曲呢!」
  • 退休老人組樂隊吹拉彈唱 ,重慶草根樂團奏響最美夕陽紅
    演奏這些民族樂器的不是什麼專業的演奏員,而是一群平均年齡近70歲的社區居民,他們因為興趣愛好聚集在一起,在互相學習、借鑑經驗的基礎上,組成了一個草根民樂團——雙林社區樂團。退休老人組樂隊,吹拉彈唱好歡樂今年68歲的申立堯是樂團的隊長,他熱衷於文藝事業和民間活動,在雙林社區是一名文藝活躍分子。
  • 詳細介紹京劇樂隊裡的各種樂器
    【文場樂器】    文場包括的樂器,主要有:京胡(胡琴)、京二胡、月琴、弦子(小三弦)、笛、笙、嗩吶、海笛子(即小喇叭)及雲鑼(奏聲清越,也放在文場之內)等。 [轉載][轉載]京劇樂隊圖解--管弦迭奏,八音齊鳴     由於伴奏的腔調和演奏的曲牌類別的不同,這些樂器在配置上大致分為四組:     1.以京胡為主的弦樂器,包括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皮黃戲中所用的胡琴曲牌,都由這組樂器演奏。     2.
  • 雕龍頭 制龍船 做樂器 78歲巧手老人了不得
    78歲老人李金針便是這尊龍頭的雕刻者,也是14年前為社區重拾嗦囉嗹遊街盛況的發起者和組織者。 李金針從小喜歡做手工活,中學時代便參加過全省的航模製作大賽並拿獎,結婚前自己製作家中所有的家具門窗,退休後潛心鑽研手工,雕刻龍船模型。他還會製作五六種樂器,而且自學自彈,雖彈得一般,但樂在其中。
  • 《超級樂隊》到底神在哪裡?
    但是我確確實實相信「love&peace」不是,是「藝術不分國界」從去年的冬日攪和盛會《聲入人心》到今年讓我足夠驚喜的《超級樂隊》各個領域有才華的人也太多了吧!但是「超級樂隊」的出現讓理想離現實近了不少。
  • 新褲子成立24年,五條人成立12年,為啥火的都是老樂隊?
    我們前面提到的新褲子,老牌樂隊痛仰、花兒、零點,最近大熱的五條人、達達等,都在這張熱門樂隊榜單裡。 看了下大家的成立時間,我們發現,人氣高的確實都是老樂隊。這20支樂隊平均成立時間為19.9年,其中有18支樂隊成立於2010年之前。最年輕的鹿先森,也已經成立了5年。
  • 新褲子成立24年,五條人成立12年,為啥火的都是老樂隊?
    這20支樂隊平均成立時間為19.9年,其中有18支樂隊成立於2010年之前。最年輕的鹿先森,也已經成立了5年。正好,這個夏天有一堆同樣熱愛音樂的年輕人在《明日之子樂團季》組樂團,有的擅長唱,更多是擅長樂器。查了下公開信息,參加這檔節目的40名學員年紀大多在18-23歲之間,都挺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