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慶檔落下帷幕,2020年國慶檔票房達39.2億元,取得中國影史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我和我的家鄉》成為國慶檔一大爆款,在超39億票房中以18.5億票房居首。事實上,《我和我的家鄉》自上映便引起了國人的廣泛討論,它用樸實的故事喚醒了人們內心最深處的善。傳遞溫暖與感動,輕鬆籌攜手《我和我的家鄉》聯合發布「鄉情難捨 初心不忘」系列主題海報,關注家鄉事,助力家鄉人。
《我和我的家鄉》的敘事方式和傳統電影不一樣,它是由五個故事單元組成,講述了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但五個獨立的故事想要傳達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通過小人物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到國家發展給生活帶來的巨變。
其中,葛優主演的北京好人部分以詼諧幽默的手法,呈現了「親戚患病借錢」這一個經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電影中通過舅甥兩人的心理變化,將雙方內心的糾結在熒幕前呈現了出來。北京好人是五個故事中最平凡的一個:葛優所飾演的張北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北京人,努力攢錢想要買一輛新車。但這一天河北表舅的到來打亂了他的生活,這個來往不多的表舅得了甲狀腺瘤,由於沒有及時手術,如今再想手術的話,需要7-8萬的手術費。張北京不捨得借錢,又不忍心看著親人因無錢治病而死,就想出「冒用醫保卡」的方法,結果鬧出一系列烏龍事件。
冒用失敗後,表舅為了不連累外甥,一人扛下了所有罪責;外甥見表舅如此,也放棄了自己的買車計劃,將錢借給了表舅治病,故事的最後,舅甥兩人驅車前往村委會尋求醫保報銷,給故事一個溫情的結尾。
談及為何聚焦醫保報銷問題,導演寧浩曾表示這個故事是他們家經歷的一個真事。親戚到北京來看病,找寧浩幫忙,親戚從一開始看病怕花錢,到發現醫保能解決大部分費用如釋重負,這對寧浩的觸動很大。
很多時候,重大疾病對於一個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就是毀滅性的打擊。儘管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已經十分完善,但「重大疾病」仍是國民致貧、返貧的主要原因。
我們經常能在朋友圈看到關於重大疾病的輕鬆籌求助。輕鬆籌成立於2014年9月,因為看到有大量困難患者生了病但卻沒有足夠的錢去治病,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首創「大病救助」模式,不斷投入技術、人力,堅持以0手續費的模式來幫助大病患者渡過難關。
在輕鬆籌上我們看到了婁底全城接力,16個小時籌集50萬元緊急救助遭遇車禍的受傷母子;海口61歲的運動愛好者突發重疾,全城愛心匯聚30萬救命款;武大教授不幸患病,2小時籌滿30萬治療費......對於陷入困境中的大病家庭來說,輕鬆籌上匯聚的不僅是治療費用,更是精神上的鼓勵。
上輕鬆籌,關注家鄉事,助力家鄉人,輕鬆籌上匯聚的微小力量,讓生命獲得延續,用愛溫暖我們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