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電影來說,「720」是個意義特殊的日子,電影院陸續開始復工、電影市場大盤重啟,捷報頻傳之下電影人開心得好像眼淚花都沸騰了。欣喜之餘,我們也需要正視現實,即終於踏上復甦之路的電影市場仍然面臨嚴峻的考驗,例如市場急需回血、觀眾渴求重磅影片、行業需要再拾信心,大家也都比以往更加期待一部「救市之作」的出現。
也恰在昨天,《我和我的家鄉》宣布定檔國慶並發布新海報,九位導演組成的「中國喜劇夢之隊」齊亮相,瞬間成為市場的又一熱議話題。電影重啟之日,年度重磅影片定檔喜訊又來臨,不得不說為市場開啟的復甦之路開了一個明媚的好頭。而很顯然的是,我們也更需要《我和我的家鄉》這樣的電影。
九大導演、頂級陣容
——中國喜劇夢之隊亦是「救市小隊」
細數海報,影片總監製張藝謀、總導演寧浩、總策劃張一白,導演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俞白眉九位導演共同以手繪形象亮相,人物細節喜感滿分。
同時,海報更呈現了一段 「中國喜劇夢之隊」的影片創作故事,導演們各執拍攝設備組成華語影壇又一支頂尖團隊,乘坐一架以鞋子為雛形的「飛艇」跨越祖國的大山名川,綠色背景中隱藏著多處名勝古蹟,如長城、天壇、布達拉宮、三潭印月、雷峰塔等,也暗示了影片拍攝貫穿東南西北中五地,集祖國錦繡河山,編織入美好的電影世界,引人遐想更令人期待。
其實自《我和我的家鄉》籌備及立項消息傳出以來,影片幕後的強大陣容始終是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在這支以九位華語電影導演組成的導演團隊中,既有第五代導演代表,也有當下影壇的中堅力量,還有後起之秀的傑出代表,同時一眾導演們過往電影作品的市場成績累計近400億,獲獎超過140次,無論在票房數字還是觀眾口碑上,「中國喜劇夢之隊」這個稱號是穩坐了。
在這個夢幻陣容的背後,同時也蘊含著「救市小隊」的深層意義。華語影壇的實力幹將們齊聚一堂,星光耀眼之下不僅承載著市場的期待,同時這部作品也代表著華語電影的頂級水平,優質內容的市場前景無限廣闊,尤其今年的特殊市場環境對於好內容更加渴求,《我和我的家鄉》在「中國喜劇夢之隊」手中無疑具備更大潛能。
《祖國》「姊妹篇「、新「救市」希望
——華語影壇未來大浪來襲
眾所周知,《我和我的家鄉》是去年的年度爆款、國慶檔冠軍《我和我的祖國》的姊妹篇。《我和我的祖國》正是通過集體創作的力量、從聚焦小人物的親民角度、以多個小故事串聯的方式成功實現了「歷史瞬間,全民記憶,迎頭相撞」的創作目標,用電影引發了全民情感高潮的獻禮時刻,不僅一舉打破獻禮片的票房天花板,更革新了此類型影片創作的思維與風格。
《我和我的家鄉》也沿用前作的成功模式積極行動起來。結合近來在網上接連引發熱議的影片片場路透照可以看出,五組導演兵分五路前往河北、杭州、貴州、陝西等地進行五個單元故事的拍攝。同時,《我和我的家鄉》依然採取以小見大的創作方式,以小人物故事為重心,用平民化視角展開,如此一來也能夠更加真實而深刻的引發普通觀眾的記憶共鳴。
去年《我和我的祖國》全面引爆市場已經充分證明了這條創作模式的先進與成功,在愛國主義情緒高漲的國慶背景下點燃了全民激情,讓好內容與時代碰撞譜出了電影世界的新華章。而對於今年的《我和我的家鄉》來說,作為《我和我的祖國》「姊妹篇」的身份首先使其天然擁有更高的關注度與期待值,前作的傲人成績也成為新作的實力背書。
此外,《我和我的家鄉》所面臨的也是又一個特殊時期,在後疫情時代市場環境下,重磅影片的帶動作用無疑更加顯著,所以攜帶「爆款基因」的新作品《我和我的家鄉》也成為今年的「救市」希望所在,新市場氛圍中這部電影將掀起怎樣的浪潮,著實令人期待。
市場希冀、行業使命——
《我和我的家鄉》提前鎖定國慶檔C位
《我和我的家鄉》宣布定檔、釋出海報,此番發聲也贏得行業內外一片叫好。在這樣的特殊時刻中,這部影片不僅是市場重啟的信心助力,更代表著大家對於未來的美好期許。
市場急需「救市」之作,《我和我的家鄉》官宣定檔為大家帶來了真正的希望。2020年對於電影行業來說同樣是特殊而深刻的一年,疫情危機在年初的爆發導致電影市場停滯近半年,整個行業也是在經歷過漫長又灰暗的等待之後才終於迎來復工復市的陽光。
正因為前期遭遇的打擊之沉重,也意味著復甦之路上亟待解決的問題之嚴峻,而過往數次爆款經驗也證明了,重磅影片向來是支持市場的核心力量,並且對於眼下的市場現狀來說重磅影片更承擔著「救市」的重任,能夠將市場從近乎於百廢待興的狀態中徹底激活的力量,也來自具備全民爆款潛力的影片。
▲(選取了部分網友關於《我和我的家鄉》的熱議)
結合近幾年的市場形勢可以看到,具備全民爆款潛力的影片往往是匹配頂級創作陣容、擁有最廣泛受眾群體並能夠打通全民情感脈絡的作品。很明顯,《我和我的祖國》以及其「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都是在上述標準之上的作品,它們不僅是市場重磅,也以其宏大的核心命題承擔著更多的責任意義,從而能夠激發全民熱情、引爆市場。
同時從觀眾層面來看,過去半年多全國人民共同經歷了一場艱苦的「抗疫戰」,如今疫情局勢明朗,社會低氣壓逐漸消散,大家自然也更希望看到撫慰人心和鼓勵人心的電影作品,根據此前貓眼發布的半年數據總結顯示,「喜劇」也成為觀眾在疫情結束後最想看到的電影類型。因此,《我和我的家鄉》作為一部輕鬆愉悅的喜劇電影自然也是大家最需要的。當然,影片的精神內核也會成為鼓勵與慰藉大家的情感力量。
既是市場希冀所在,又是全面期待之作,所以說《我和我的家鄉》承擔著「救市」之任,這話必然是沒錯的。
此外,《我和我的家鄉》幕後集結的「中國喜劇夢之隊」也並不僅僅是影片實力的保證,更體現了中國電影人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團結態度,和助力行業、拯救市場的使命感。《我和我的家鄉》的拍攝時間段恰逢疫情後期,也對於劇組拍攝也提出了嚴苛的挑戰,例如們需要面臨嚴格的人員數量管控和封閉式管理,平日裡可以正常使用的拍攝場景在眼下的特殊時期內無法進入,只能連夜臨時搭建攝影棚等,所以在影片背後其實也是這批創作者們克服困難、頂住壓力堅持下來的。
特殊的時刻也為這部影片賦予了更為特殊的意義,在行業發展艱難、市場等待覆蘇的時期內,華語電影創作者們團結一心,用這樣一部電影為行業為社會提振信心、加油鼓勁,這件事本身也是同樣令人尊敬與感動的。
展望未來的國慶檔,被寄予「救市」重望的《我和我的家鄉》不僅受到業內與觀眾的共同期待,同時也超前鎖定了國慶檔C位,而在這部影片臺前幕後所產生的精神與情感意義更會為時代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