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讀《近代電影海報探幽》︱難能可貴的近代電影海報收藏

2021-01-11 澎湃新聞
張偉讀《近代電影海報探幽》︱難能可貴的近代電影海報收藏

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 張偉

2019-08-13 13:49 來源:澎湃新聞

《近代電影海報探幽》,劉鋼著,上海大學出版社8月即將出版

2017年春,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東亞圖書館邀請我去看方保羅先生的捐贈藏品。方保羅是美國人,但卻以收藏中國電影文獻而聞名圈內,他的藏品以象徵性的價格轉讓給了「東亞」,應「東亞」盛邀,遂有我的美國之行,主要就是去鑑賞這批藏品的文獻價值。

我和方保羅先生在香港開會時見過面,他的藏品之富我也早已耳聞,但在「東亞」真的面對這些藏品時,我還是吃了一驚。他的全部藏品裝在一百八十個紙箱裡,當我們打開這些紙箱時,我的感覺就真的只能以「驚豔亮相」這個詞來形容:其中民國影刊收藏竟然有約三百種之多,影星原照收藏超過六千張,電影說明書和宣傳單更多達幾千種上萬件,僅僅這些,就已遠遠超過了絕大多數公藏機構的收藏,令人讚嘆。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其中最讓人動容的還是那些電影海報。這些海報總數達到四千種左右,主要是上世紀五十至八十年代的香港和大陸地區影片的彩色海報,大都為全開的大尺寸,色彩鮮豔亮麗,畫面生動傳神,其中不少還有諸如李小龍、成龍、周潤發等大牌明星的親筆籤名,視覺效果絕對震撼,如果用上海話來形容就是:彈眼落睛!也正因為此,「東亞」在決定掃描這批珍貴文獻先後次序時,排在首位的就是這批海報,而讀者調看這批文獻最多的也是這些海報,可見其受歡迎程度。

說起中國電影海報的歷史,一些專門介紹電影海報的著作都把中國電影資料館收藏的《再生花》

(明星影片公司1934年出品)

海報說成是中國最早的電影海報,其實,這並不嚴謹。按道理,只要有電影放映就有產生電影海報的可能,但中國最初的一批電影,如《定軍山》《難夫難妻》《閻瑞生》等,既未見海報實物存在,也沒有文獻能證明當時發行過海報。我所見較早提到電影海報製作的人是楊小仲,他在《憶商務印書館電影部》

(刊《中國電影》1957年1月號)

一文中回憶:1924年,自己導演《醉鄉遺恨》時真正是全身心地投入,自寫對白,自找演員,連「廣告、海報、傳單都由我設計」。《醉鄉遺恨》的海報雖然目前沒有見到實物,但其曾經存在卻是可以確認的。說起海報,有人總以為它的樣式是一成不變的,現在是什麼模樣,以前也一定這樣,這未免有點絕對。

海報的樣式,其實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比如尺寸從小型到大幅,形式從簡單到繁複,色彩從黑白到彩色等等。特別是在中國,早期拍一部影片,幾千元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不可能在海報上投多大的錢,只要能起到宣傳的作用就可以了,講究藝術是後起的追求。就我看到的一些實物和當時報刊上發表的海報實樣而言,上世紀二十年代早中期的中國電影海報,一般均為單張,十六開或八開大小,顏色多為用石版或膠版單色印,也有部分用雙色印刷的。畫面多文圖相間,文字部分佔有較大空間,圖則大都根據劇照所繪。也許這樣色彩單調、構圖簡單的海報會令人大失所望,甚至於不承認其為海報。但當時的電影海報確實就是如此簡單,我們還找不到更複雜一點的海報。真正具有現代形態的電影海報是在三十年代出現的,這有實物可以作證。其實,二十年代早期的好萊塢海報,有不少也很簡單,這符合一般事物的發展規律。至於究竟哪張是我國最早的電影海報,民間藏龍臥虎大有人在,還是等待時間檢驗為好,目前大可不必過分急躁。

《不了情》

《哀樂中年》

《大地春回》

《海上大觀園》

《東北三年解放戰爭》

《鸞鳳和鳴》

《江湖兒女》

《滿城風雨》

《三娘教子》

《美國之窗》

《松花江上》

中國電影海報,尤其是早期的電影海報,由於情況複雜,實物存世又太少,迷霧重重,困難多多,故一直沒有一本具體論述的專著問世。現在,這個遺憾終於得到了彌補,劉鋼先生的《近代電影海報探幽》一書和大家見面了,可謂難能可貴。

劉鋼不在電影界從事工作,也沒有專業的研究背景,他有自己的工作,因為興趣而走上了收藏和研究電影的道路,所碰到的困難是完全可以想像的,這種勇氣值得讚嘆。此為可貴之一。

劉鋼是以業餘身份來收藏研究電影海報,但又以專業態度來對待之,勤懇而嚴謹,絕非一般收藏界人士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漫不經心。據我所知,他是將工作收入的大部分拿出來收藏海報,且長期堅持,持之以恆。他住在北京,為了請上海的明星在海報上簽名題辭,留下一些痕跡,他不顧自己裝著支架的有病心臟,一次次往返於京滬之間,樂此不疲,毫無怨言,這種堅毅執著的態度,是為可貴之二。

業內收藏電影海報的人並不少,但劉鋼有自己獨特的考慮,他知難而上,從一開始就把眼光瞄上了收藏難度最大的民國電影海報。據業內人士考證,民國時期拍攝的電影大概在三千部左右,而保存下來的完整電影拷貝則不超過十分之一,得以躲避戰爭、運動等各種災難而遺留下來的電影海報也絕不會多於此數,因此收藏難度之大,轉讓價格之高,都是行外人難以想像的。劉鋼一次次像走鋼絲一般,在國內外各種渠道鬥智鬥勇,搶救回一幅又一幅早期電影海報,心情為之大快;又一次次面對心儀之物,卻因囊中羞澀,交涉失敗等各種原因而失之交臂,悔恨再三。這種專業的視野和全身心的投入,正是一個收藏家有別於他人的特殊之處,可視之為可貴之三。

劉鋼收藏電影海報,一開始是因為興趣,浸淫其中之後,徜徉於藝術寶殿而不可拔,不甘心只是做一個收藏家,遂起研究之念。幾年來,他研讀相關專著,趨訪電影前輩,請教業內專家,專心致志,勤勤懇懇,下了很大功夫,記了無數筆記,開始登堂入室,有了自己的一點心得。他不憚起步之初的簡陋,願意拿出來和大家交流,以便互相補益,共享成果。這種積極大度的心態和積小流以致江海的宏願,是我認為最可寶貴的,值得學習和提倡。

「海派名物典藏」叢書的出版,今年是第二年,和去年的兩本相比,今年共有三本出版,前進了一步,可喜可賀。我們一直追求叢書的獨特品質,強調內容的文獻價值和文字的可讀性、文本的圖像化,我們現在這樣盡力,以後也會一直堅持。劉鋼的著作出版,而且是第一本討論民國電影海報的著作,裡面還附錄了大量他千辛萬苦從各地搜集來的海報實物彩圖,彌足珍貴。我願意寫幾句話,表達祝賀,也表示感謝。希望這只是他研究道路上的第一步,以後在收藏更多、更珍稀的電影海報的同時,也有更精彩的論述和大家見面!

(本文為《近代電影海報探幽》序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近代電影,電影海報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周璇歌裡的老電影,有多美……
    本周徐匯區圖書館「星期天讀書觀影會」與你相約FILM電影時光書店,特邀嘉賓將通過周璇的歌聲,為大家揭開上海早期電影的神秘面紗。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影視藝術系主任、教授《電影理論研究》期刊執行主編推薦書目
  • 如何把握民國電影海報的傳承與創新,創造當代電影海報的輝煌
    民國時期的電影海報濃縮了中國早期電影史的發展歷程,也是中國近代廣告史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還是中國近代社會發展變遷的一個圖像記憶,它直接或間接地展現了民國時期社會文化的歷史流 變和觀念沿革,具有記錄時代的作用。
  • 中國動畫電影海報大賞
  • 中國經典電影海報 民間收藏展開幕
    9月17日,「鄭州遇見百花」——中國經典電影海報民間收藏展在升達藝術館開幕(如圖)。本次展覽展出鄭州民間收藏家高萬忠收藏的200張中國經典電影海報,帶觀眾在電影海報中徜徉流金歲月,為電影節的成功舉辦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本次展覽由2020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執委會主辦。
  • 縣域常山一老師收藏800張舊電影海報
    徐飛在整理他收藏的舊海報  常山實驗小學的體育老師徐飛有一個收藏電影海報的愛好,目前已經有800多張舊電影海報,大部分是上世界七八十年代的海報。他說:「那塊電影幕布就有20多斤重,還有機器設備,都用自行車拉去放映點。」  因為職業的緣故,徐飛家中有很多電影海報,徐飛的爸爸把電影海報塞在幾個麻袋裡,放在家中不起眼的角落。  1994年,父親因病離開人世,徐飛在整理遺物時,發現了幾麻袋、數百張的舊電影海報。一時之間,童年的回憶湧上心頭,另一方面,也被精美的海報所吸引,從此有了收藏舊電影海報的愛好。
  • 電影《教授與瘋子》發布「在路上」版海報
    日前,由梅爾·吉勃遜、西恩·潘領銜主演的電影《教授與瘋子》發布」在路上」版海報。電影海報《教授與瘋子》取材自真人真事,揭開了梅爾·吉勃遜飾演的「教授」莫瑞博士,西恩·潘飾演的「瘋子」邁納以不同方式參與編纂《牛津英語字典》的塵封往事。
  • 鐵桿影迷30多年收藏6萬張電影海報今辦展覽!你的青春可能在這些電影海報裡
    9月17日,在升達藝術館舉辦的中國經典電影海報民間收藏展或許可以告訴你。於是,我跑了二十多裡地終於看了這場電影,當看到影片的海報時,我就萌生了將它留作紀念的念頭。」在隨後的30多年間,他共收藏了6萬多張海報,年份最早的是由中美合拍的《中國之抗戰》,最新的到《我和我的祖國》。此次展出的海報從1905年《定軍山》到2019年的《戰狼》,分「金雞百花獲獎影片」「紅色經典影片」「河南本土影片」三個主題六個展廳,展示了百年中國電影的輝煌歲月。
  • 推薦幾部近代坦克戰電影
    戰爭題材的電影很多,其中有坦克鏡頭的也有不少,但以坦克為主角色的好電影卻不多,除去冷戰期間的一系列宣傳意義大於現實意義的作品,近代的精品屈指可數
  • 海報知識第四期:美國電影海報尺寸
    海報知識第四期為您帶來的是美國電影海報尺寸介紹。美國海電影報尺寸種類較多,畢竟美國電影工業最為發達,每年電影產量驚人,各種類型的影院對海報的需求不一,進而產生了各種尺寸的海報。以下文中介紹的電影海報均由NSS製作,畢竟NSS從上世紀3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製作了超過90%的美國電影海報,對現在海報規格的制定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文中所用的海報尺寸均以「英寸」為單位,1英寸=2.54釐米。部分電影海報為我個人收藏。
  • 電影海報手繪情
    上個世紀,電影廣告都是通過電影院門口的海報進行宣傳的。那時候,大多數電影海報是由手工繪製的,在廖炯模、郭順智、董培盛等老一輩影院美工的畫筆下,大到馬路上的巨幅電影海報,小到電影院裡的排片表,都留下了他們手繪的溫情。作為電影的宣傳手段,手繪海報在電影誕生之初便出現了。
  • 終極海報收藏-系列014
    這次是終極海報收藏系列的第14期,這次的主題是黑色電影。從這一期終極海報收藏開始,每一期將會有聽音樂猜電影的內容,如聽出來該期的原聲音樂所屬電影的朋友,可發送本期編號以及電影名稱給本公眾號(請發送消息,不要留言),便可以收到相應電影的高清/標清資源了!
  • 電影海報一帶一路是西方電影界舉辦的經典電影海報展
    據了解,這次經典電影海報展是世界電影史上第一次以系統整理和呈現的形式展示電影海報。館藏包括數百幅二十至二十一世紀的精美海報,展現世界電影百年歷史的全貌。電影海報作為電影與觀眾溝通的重要藝術媒介,需要在極其有限的空間內最大限度地發揮電影的風格、情節方向、人物形象等內容,逐漸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藝術形式,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第一次以電影海報的形式,展示世界電影百年歷史的系統綜述。
  • 這些電影海報,也太牛逼了吧!
    它的製作方是Mondo,或許你沒有聽過它們的名字,但很多你喜歡的電影,都是它們的合作方——它還是迪士尼、吉卜力、漫威、DC、樂高爭相合作的對象;它的海報令奧斯卡金獎導演德爾託羅興奮驚呼OMG;讓奧斯卡學院收藏存檔。
  • 「光與影的澎湃」體育電影海報展,一副海報一個故事
    有關中國體育電影的海報的收藏,郭磊大概從十年前開始自掏腰包,動手收藏。「我想用海報展的方式,把中國體育電影的年代感呈現出來,讓更多人了解一下中國體育電影走過的那些歲月。」——這是郭磊的初衷。說到體育電影海報的收藏,郭磊很是感慨,由於時代久遠,最難收藏的莫過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些海報,郭磊說,「早期的海報可遇不可求。不過在漫長堅持的歲月裡,總有機會遇到。只要對方開出的價錢不是很離譜,我都會買。」
  • 青島大姨收藏70年間百餘幅電影海報 還辦了展
    從1950年上映的《海上風暴》到2019年上映的《寵愛》,七十載時光流傳,透過一張張鮮活生動的電影海報,看到一個又一個時代的記憶,見證青島與電影的淵源。青島大姨宋蕾,畢生收藏了橫跨70年的中國電影海報百餘張。
  • 36張電影海報版式,你絕對值得收藏!
    八十年代以前,電影海報是以畫家手工精心繪製的畫稿為母本印刷製作的,特別是那些由大師級畫家加盟的手繪電影海報畫稿,它不但提升了電影海報的藝術品位,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現今高科技的引入,帶來電影海報製作的革命,使得電影海報的製作變得非常便捷容易,相對於以往傳統的工藝海報來說,幾乎沒有收藏價值。電視機不普及的年代,看電影是奢侈品。
  • 關於電影海報二三事
    隨著電影發展,電影海報也隨著電影同樣逐漸形成了每個時間段與不同國別地域之間的差異。電影海報的繪製師也同樣因為其個人風格而著名,其中較為人知的有美國電影海報畫師德魯斯特贊,還有香港電影海報畫師阮大勇,他們都因其強烈的個人手繪風格而得名。
  • 比電影還好看!看懂」電影海報」的文青才是好文青
    華語片的海報一度跟「山寨」、「抄襲」為伴:滿大街的海報都如出一轍,不論電影有什麼特質,不論文藝還是商業,統統都是"明星大頭+大場面"。不過,覺醒已經開始了。海報畫得好, 觀眾就更多!震驚坎城,笑傲好萊塢,這些牛逼電影海報,都出自同一中國設計師今年坎城電影節眾多中國參展影片裡,《尋龍訣》應當是被公認最無可能拿獎的一部。
  • 這些你沒見過的電影海報字體版式,絕對值得收藏!
    八十年代以前,電影海報是以畫家手工精心繪製的畫稿為母本印刷製作的,特別是那些由大師級畫家加盟的手繪電影海報畫稿,它不但提升了電影海報的藝術品位,還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現今高科技的引入,帶來電影海報製作的革命,使得電影海報的製作變得非常便捷容易,相對於以往傳統的工藝海報來說,幾乎沒有收藏價值。
  • 文革時期老電影海報
    「文革」時期是非常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題材造就了「文革」電影海報的特殊價值。「文革」電影海報主要包括文革期間拍攝的影片、以及攝製的復映片等。前七年沒有生產一部故事片,只有革命樣板戲,不過這一時期拍攝大量紀錄片。「文革」電影海報大約分為以下幾種題材:一是「樣板戲」題材:「文革」時期曾流行過「八億人民八臺戲」的說法,八臺戲即八個「樣板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