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今天小陳帶大家了解周星馳被低估的電影,深度解讀《功夫》!
1962年周星馳在香港九龍寨出生,是周星馳的童年所在。也是《功夫》中豬籠寨的原型。7歲那年父母離婚,周星馳母親一個人撫養三個孩子。周星馳母親很努力地給他營造一個美好的童年,但周星馳還是深受影響,骨子裡的他自卑、內向、沒有安全感。但除了父母之外還有一個人同樣也影響了周星馳,他就是李小龍。周星馳從小就想要成為李小龍那樣的演員,並且有朝一日能把自己心裡的功夫搬著熒幕,這可以說是周星馳一個夢,一顆在小時候就埋下的種子。
星爺致敬李小龍的動作
長大之後周星馳進軍演藝圈,但他花了三年才勉強進入演藝圈邊緣。成名之前周星馳跑了六年的龍套,求名不得他只能去鑽研影視創作開闢自己的風格。開始嶄露頭角之後,周星馳在磨礪演技的同時,也開始磨礪自己的導演技術,他經常跟導演商量怎麼改戲會更好笑,著名導演王晶曾坦言,雖然《唐伯虎點秋香》的導演掛著李立持的名字,但點子幾乎全是周星馳想出來的,劇組都在圍著他轉。又過了6年周星馳拍了《喜劇之王》。這部電影濃縮了星爺的摸爬滾打,這是對他對自己前半生的一個總結。但那時候的導演一欄周星馳的名字依然在李力持旁邊。
導演名單上還有李力持
21世紀初,周星馳仿佛突然要和過去的自己告別。在2001年《少林足球》這是星爺的一個"分水嶺"。因為在這之後,我們就很少再看到星爺的"無釐頭"的表演了。很少再聽到石班瑜標誌性的賤笑了。最重要的是在導演那一欄裡,只剩下周星馳自己的名字了。《少林足球》上映後大獲成功。星爺第一次嘗試性的把自己幻想中的功夫搬上了熒幕,而是種在心底的那顆種子,也開始逐漸發芽,2004年周星馳已過不惑之年,而他童年埋下的那顆種子,也在這一年悄然綻放開花結果,結出的那顆果子就是《功夫》,如果要問周星馳的自傳電影是哪一部《喜劇之王》佔據這個位置無可非議。但要問及星爺導演編劇之大成的電影是哪一部,那這個問題就沒有服眾的答案,但在小陳心裡這個答案就是《功夫》。
《功夫》海報
《功夫》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主角阿星想要加入斧頭幫出人頭地,但性格懦弱、一事無成。偶然的一次機會,阿星挑起了斧頭幫和豬籠城寨之間的爭鬥,接著又見識到了各路歸隱江湖的高手,進而驚動了終極殺人王火雲邪神。而阿星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蛻變。最後成長為一代功夫大師。但就是這樣一個只有主線沒有支線的電影,星爺把它拍活了,也拍火了。火到《功夫》在那年狂攬2億票房,也火到功夫隔年收割了9項金馬獎,以至於同期的《天下無賊》,幾乎是"顆粒無收"。同樣《功夫》活在了一代人的記憶裡,提到斧頭幫、包租婆、如來神掌。我們腦子裡跳出來的總是同一個形象,他都源於星爺給我們製造的那個簡潔卻不簡單的夢,它就是《功夫》,而這個"一活一火"同樣也代表著業內和觀眾的雙重肯定!
我這裡有一本秘籍,想不想要
常看周星馳電影的都會有這麼一個感覺,那就是星爺的電影看起來都很輕鬆,似乎笑一笑時間就過去了,但是讓你具體說說妙在哪裡,又一時答不上來。在小陳看來,這就是星爺電影裡獨有的一種"周氏幽默",就如同周杰倫獨有的那種歌曲唱腔一樣,這種幽默也是周星馳的根。別人挖不走學不來,他自己也走不掉、挪不開。我舉兩個星爺在《功夫》裡展現自己導演功底的例子。
這種東西很講天份的
在開頭,一個是那段"斧頭舞"、另一個是長達16秒的過場字幕。主角阿星為了和斧頭幫扯上關係才會去朱龍寨鬧事,所以導演需要在電影正式講故事之前,就把斧頭幫這個背景交代清楚。因為斧頭幫夠狠,夠橫行霸道,所以要當壞人的阿星才想加入斧頭幫。如果單純只是為了表現這一點,導演可以讓斧頭幫成群結隊的燒殺搶掠或者火拼,只是這樣不是星爺的電影風格。所以星爺編了一段舞蹈。斧頭幫在下面跳舞,伴著音樂密集,跳舞的人不斷變多,同時畫面穿插黑白照片,照片代表斧頭幫的往事,也代斧頭幫為了擴大勢力所做的壞事。接著跳舞的人也站滿了整個屏幕。穿插的畫面也變成了彩色,吃喝嫖賭紙醉金迷,在這個地方斧頭幫掌握管一切,到最後人聲鼎沸,音樂停止,所有人斧頭舉起。斧頭幫三個大字進入屏幕。周星馳用這段舞蹈向觀眾交代了斧頭幫崛起發展和統治的全過程,而這隻花了1分零10秒的時間。
《功夫》劇照
這個背景可以說是前期推動劇情發展的主要動力,但周星馳用這種極其簡單的手法一筆帶過,而且斧頭幫在跳舞的時候,一個個西裝革履,動作卻又滑稽,這種反差給電影兒添了一層朦朧感。讓它卡在了現實和虛構之間,星爺那種獨有的幽默,就這樣遊走在斧頭的鋒刃上。讓人想笑似乎又不想笑。介紹完斧頭幫之後,導演要把鏡頭切到故事的主場豬籠城寨。這裡因為窮連黑幫都看不上,所以它是個另類的世外桃源。周星馳花了很多鏡頭去描繪豬籠城寨的與世無爭,擁擠的接水口、忙碌的早餐店,悠閒的包租公以及囂張跋扈的包租婆等。周星馳在鏡頭切進豬籠寨之前放了一個長達16秒的字幕,小陳估計很多觀眾,在第一次看到這裡的時候,都會想我電腦是不是卡了,怎麼停這麼久,而如果你有這種類似的想法,說明了周星馳的目的就達到了,因為這段字幕的作用就是緩衝,他就像公路上的"減速帶"強迫你從之前的斧頭幫劇情裡恢復到正常的情緒,這樣才能更容易接受導演接下來的故事劇情。
傳說在的「豬籠城寨」
《功夫》是星爺的一個夢,雖然只拍了三個月,但周星馳對它精雕細琢了幾十年。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除了在熒幕上,星爺幾乎很少在生活中展現自己,仔細回想一下,我們所接觸到的那個周星馳。很多都是從別人嘴裡拼湊出來的,"在片場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愛財如命、拋棄兄弟,四處花心、勾三搭四、"外界對他褒貶不一,但小陳更傾向於王晶曾經對星爺的那句句評價,"他是個不被理解的天才",那這個天才兒時的夢,在他42歲那年開花結果成就了《功夫》!
登上人生巔峰的星爺
從那之後周星馳慢慢退居幕後,我們似乎也才某天忽然發現這個讓我們能夠笑著長大的男人,怎麼忽然"冷"了這麼多,怎麼忽然就白了頭?小陳相信42歲前的周星馳,很愛錢,因為需要錢才能澆灌他的功夫夢,但我不知道現在一頭白髮的星爺還想要什麼,或者說是我們一直想要他再做些什麼。這個天才的大男孩已經留給了我們太多東西。但這些名利也給他套上了很多枷鎖,看著功夫結尾的那個旋轉鏡頭星爺又變回了星仔,在《只要為你活一天》的音樂下,他沒有再錯過自己喜歡的人,拉著她的手走進了糖果店。那一刻這個世界上多了一個被理解的天才
《功夫劇照》
今天的《功夫》小陳就寫到這裡了,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請留言在評論區,小陳會積極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