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周星馳就好,請不要過度解讀,尤其是《功夫》

2020-12-28 犀利影評

2004年,由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功夫》,以「幾十年磨一劍」的姿態橫空出世,在口碑和票房兩個方面,拿下了雙豐收。我們之所以說《功夫》是周星馳「幾十年磨一劍」的作品,這件事還要從一個人說起:李小龍!

周星馳致敬李小龍

周星馳是李小龍的鐵粉這事,想必很多觀眾都知道,因為周星馳本人對此非常驕傲,在他的很多電影裡,周星馳都不止一次的致敬過李小龍,甚至連《食神》中做飯的那場戲都不例外,更不用說《武狀元蘇乞兒》這類功夫喜劇電影。

周星馳致敬李小龍

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周星馳可不是「光致敬不練武」的花架子,實際上周星馳拜了李小龍同為葉問弟子的黃淳梁為師,這樣按照輩分算下來,周星馳是李小龍的師侄。所以在某次國外的周星馳訪問中,外國人以見識中國功夫刁難周星馳時,他才能一招就將一個壯漢放倒。

周星馳在外國節目上放倒壯漢

正是因為如此的淵源,所以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的《功夫》,才能讓無數喜歡港片的觀眾,一下子就從中找到久違的港產功夫片的味道,尤其是片中豬籠城寨是一個「九龍城寨」的模子,加上《72家房客》的成員設計,瞬間就能把觀眾帶回到上個世紀港片黃金時代的香港。

《功夫》官方劇照

當然,還有一些功不可沒的人,他們就是片中的各路高手,如:苦力強的十二路譚腿,裁縫的洪家鐵線拳,油炸鬼的五郎八卦棍,以及火雲邪神的蛤蟆功等等,這些人都是有來頭,比如洪家鐵線拳的趙志凌,是林世榮的徒孫。正是他們硬橋硬馬的功夫重現,才讓《功夫》有種原汁原味的感覺。

《功夫》官方劇照

除此外,更重要的是特效。是的,你們沒有看錯,是「特效」!《功夫》中天殘地缺的琴魔二人組,如果是在以往乃至就是現在的功夫片中,他們的功夫頂多是以「音波」的形式表現,但周星馳執著於「具象化」的呈現給觀眾,這才有了讓觀眾大飽眼福的「骷髏兵」橋段,而這場戲迄今為止,仍是華語動作片無法超越的高峰。

《功夫》劇照

看了上述的幾個幕後故事,它們還僅僅是皮毛的前提下,對於電影《功夫》怎麼解讀,自然是各有各的說法,那其中哪個說法對呢?我們的回答是:都對!不過我們很徹底的反對一種「過度解讀」,這種說法出自豆瓣排名第一的影評,它以一種「腦洞大開」的方式,解讀了《功夫》。

此種解讀的大意是說:「整個功夫,只是那個救小女孩的小男孩的一個夢幻或者說,一個想像而已!」因為《功夫》片尾的鏡頭裡,出現了包租公、包租婆、電車四眼上班族、醬爆等等人物。(本文由「犀利影評」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功夫》片尾劇照

似乎看起來這種說法,還是有劇照支持的,但我們已經表達了自己態度,很徹底的反對這種解讀。僅僅因為一場彩蛋戲份,便捕風捉影的倚仗「腦洞大開」過分解讀,實際上是對電影本身的不尊重,尤其是《功夫》這樣煞費苦心的電影。

《功夫》官方劇照

試想:周星馳多年的沉澱,包括我們之前說的「骷髏兵」那場戲,可以看作是2001年《少林足球》基礎上的突破,用一種「抖機靈」的方式,破壞電影整體的感覺,這種過度解讀,簡直比上來就噴還要可惡,完全是錯誤引導觀眾。

《功夫》官方劇照

《功夫》結尾處,很多劇中人物再次出現的場面,了解港片的觀眾都知道,實在算不了什麼,而且不光是電影,不少的港劇也有類似的橋段,所以將彩蛋當作電影關鍵的解讀,完全是本末倒置的表現,有很多人追捧更是奇怪。

《功夫》官方劇照

對這部「周星馳寫給功夫片時代的一份情書」的電影,我們想說它很精彩,請珍惜它,更想說:喜歡周星馳就好,請不要過度解讀,尤其是《功夫》。

相關焦點

  • 周星馳被低估的電影,小陳深度解讀《功夫》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陳帶大家了解周星馳被低估的電影,深度解讀《功夫》!1962年周星馳在香港九龍寨出生,是周星馳的童年所在。也是《功夫》中豬籠寨的原型。7歲那年父母離婚,周星馳母親一個人撫養三個孩子。周星馳母親很努力地給他營造一個美好的童年,但周星馳還是深受影響,骨子裡的他自卑、內向、沒有安全感。但除了父母之外還有一個人同樣也影響了周星馳,他就是李小龍。
  • 周星馳被低估的電影,深度解讀《功夫》!
    哈嘍大家好,今天小陳帶大家了解周星馳被低估的電影,深度解讀《功夫》!1962年周星馳在香港九龍寨出生,周星馳的童年所在,也是《功夫》中豬籠寨的原型。7歲那年父母離婚,周星馳母親一個人撫養三個孩子。周星馳母親很努力地給他營造一個美好的童年,但周星馳還是深受影響,骨子裡的他自卑、內向、沒有安全感。但除了父母之外還有一個人同樣也影響了周星馳,他就是李小龍。周星馳從小就想要成為李小龍那樣的演員,並且有朝一日能把自己心裡的功夫搬著熒幕,這可以說是周星馳一個夢,一顆在小時候就埋下的種子。
  • 16年後,解讀《功夫》,你真的看懂周星馳了麼?
    文|扒扒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周星馳電影《功夫》開頭字母有這樣寫道:「主演 周星馳;編劇 周星馳;監製 周星馳;導演 周星馳……從此以後,你再難看到一部,從頭到尾擁有如此強烈的個人色彩的周星馳電影。」《功夫》是香港喜劇功夫電影歷史上一顆耀眼的明珠,迄今為止沒有一部電影能夠將之超越。
  • 周星馳《功夫》的深意解讀
    如果問,周星馳最完美的電影是哪一部,我想很多人會跟我一樣,毫不猶豫地說,《功夫》。《功夫》上映後,轉年就獲得了2005年的金像獎最佳影片獎,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當年他打敗的,是王家衛的《2046》,杜琪峯的《大事件》,馮小剛的《天下無賊》。
  • 傳統動作電影的顛覆與革新,從《功夫》解讀周星馳的無釐頭表演
    作為一部功夫喜劇電影,除周星馳、黃聖依外,出現的所有主要演員都是全武師陣容。尤其是電影中飾演包租公的元華和飾演包租婆的元秋,兩位皆是香港七小福之一。(2)「假功夫」:武俠小說和電影特效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美國電影工業化的帶動,周星馳所執導的電影也深受影響,相較於傳統動作電影的全片真槍實彈的專業動作打戲,周星馳更喜歡用一些電腦特效進行對武打動作的刻畫,這在其接下來執導的大部分電影作品如《西遊降魔篇》、《美人魚》、《長江七號》等大量使用特效可以證明。
  • 大話西遊被過度神化了,其實只是被過度解讀了
    對於《大話西遊》的爆火,是周星馳未曾想到的,因為當時很多觀眾看不懂這個片子,覺得他是文化垃圾,爛片。之後周星馳被捧為了星爺,對他的作品自然帶著友善的角度來觀看,導致大話西遊被過度的神化了,這部影片被過度解讀成了後現代解析作品,連周星馳本人也並不認可,只是娛樂片罷了。
  • 20多年解讀9527, 周星馳的這個梗到底有多汙多內涵?
    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周星馳的《功夫》中也出現了9527,證據如下.但是小編卻覺得這是周星馳影迷的過度解讀看起來實在太牽強。但是周星馳對9527這串數字絕對是偏愛的,從上個世紀90年代,就有人開始解讀9527的含義。因為這串數字最早出現在周潤發的電影《監獄風雲》中,那時候是1987年,9527第一次出現在電影中是作為發哥的囚犯編號。
  • 功夫(周星馳)
    美國首屈一指的影評人羅傑埃伯特把它形容為「當成龍和勃斯特基頓遇見塔倫蒂諾」,姜文也說《功夫》是我們一直等待的「壞逼電影」。    那就讓我試著去解讀《功夫》的枝枝蔓蔓,也請各位看客賞臉一觀,且無論之前你對《功夫》和周星馳作為導演的水準評價如何。鑑於文字有點點點點長,弄了個目標。
  • 周星馳電影《功夫》解讀——弱者的思想內核
    作者:大隱者原創文章,首發於頭條號,轉載需作者同意如果說《喜劇之王》是星爺的奮鬥血淚史,那麼電影《功夫》可以看做星爺創作生涯的裡程碑之作。一部《功夫》,星爺兒時的記憶、對偶像的致敬、草根階層的關注、傳統武俠文化的展示統統糅合到了一起。關於《功夫》,網上的解讀有很多,本篇文章筆者大量的內容選擇在電影之外做延伸——深究《功夫》的思想內核。
  • 不要對女演員身材太苛刻?張馨予評論區翻車,網友或過度解讀
    還有網友拿鞏俐舉例,前陣子鞏俐和老公被拍上熱搜,圖中的鞏俐也是肉眼可見的長胖了,但很多評論都覺得開心幸福就好。 張馨予之後再度發文解釋,並不是說不控制體重,只想表示不要因為女明星胖瘦就去罵人 有中立的網友建議不要和網友說這種話
  • 解讀周星馳《功夫》誰才是真正的絕世高手?你絕對想不到
    周星馳拍攝《功夫》可謂說是完成了他多年的心願,終於將過去的這些人物都請回來,放在自己電影裡。而且自己又像偶像李小龍致敬了一次,真的是大快人心。在《功夫》裡,反覆提高的一個詞是「絕世高手」,包租公在提,斧頭幫再提,天殘也在提,老乞丐也再提。那麼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絕世高手呢?
  • 《EVA》被過度解讀了!為什麼很多動漫都會被過度解讀?
    也許「過度解讀」,純粹就是讀者在瞎猜,其實作者也許根本就沒有這麼想,說不定庵野秀明拍《EVA》的時候,也沒有想那麼多,結果拍出來了就被大家各種過度解讀,才成為了一部「神作」?這都什麼啊,你問魯迅本人為什麼這麼寫,說不定它也不知道呢——那麼,這個世界到底存在不存在所謂的「過度解讀」,我們對《EVA》的解讀,對魯迅的解讀,甚至對宋冬野的一匹野馬的解讀,到底是作者真實的表達意圖,還僅僅只是我們的「過度解讀」呢?
  • 周星馳捧紅的功夫明星,至今他還,感激周星馳給的機會
    周星馳捧紅的功夫巨星,至今他還非常感激周星馳釋行宇華語影壇著名功夫明星,是年輕一代演員當中最能打的功夫明星之一。出身於少林寺的釋行宇在少林寺苦練十幾年,功夫非常好,和傳統功夫明星不一樣是,釋行宇學習不是套路,而是真功夫十幾年苦練,讓他在娛樂圈罕有對手,尤其是腿法更是讓人羨慕。
  • 《功夫》:周星馳的功夫夢
    眾所周知,周星馳很崇拜李小龍,李小龍是周星馳的偶像。李小龍生前在其影片中所塑造的一個民族英雄形象,他不畏強權,懲惡揚善。這在幼年的周星馳留下根深蒂固的記憶。周星馳有很強烈的偶像崇拜情節,這在其過往的綜藝節目、香港電影金像獎,以及其作品中就可窺見。
  • 周星馳《功夫》裡的16個關鍵詞
    不要以為他只是一個演員,他是一個自幼習武,並且愛看《龍珠》、《龍虎門》漫畫,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有志之士。十年之後再看《功夫》,溫故知新,那就先讓我們來看看周星馳動作電影中的情懷元素吧。別人約會去了,周星馳和梁朝偉兩個內向的人,卻因為都喜歡李小龍,相見甚歡,從此熟絡。  命運最終讓讓梁朝偉演了李小龍的師傅葉問,《一代宗師》拍了好幾年,梁朝偉習練詠春也成了高手。曾經有報導說周星馳私下和梁朝偉切磋詠春技法,但對這件事的正確理解應該是,兩發小見到了,周星馳說:「你演葉問啊,你知道我學過詠春的喔,要不要幫你看看?」偉仔當然會是害羞地說「就那樣子啦。」
  • 周星馳《功夫》中的"功夫"
    2001年,《少林足球》取得票房成功後,暌別三年,周星馳又製作了這部《功夫》。直到周星馳2004年的《功夫》,如來神掌&34;從沒斷過。3.周星馳能打過甄子丹?在《功夫》中,周星馳除了終極大招如來神掌外,用的最多的是詠春拳,周星馳是真的練過詠春拳,曾拜葉問徒弟黃淳梁為師,算起來是李小龍的叔侄。
  • 【辯論】《EVA》是不是被過度解讀了?
    我們真的有必要像研究《紅樓夢》一樣去過度解讀這部動畫嗎?於是我們今天就來辯論一番,用事實論據來討論一下:「《EVA》是不是被過度解讀了?」【論據之二】考據黨們總是喜歡去挖掘喜歡的動畫背後的故事,這不過都是自己的腦補而已。
  • 周星馳電影《功夫》經典配樂
    我個人猜測,周星馳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可能是喜歡聽這些音樂的,可能很喜歡龔秋霞,而周星馳對老音樂有種情懷。不得不說,舊上海的音樂放在功夫裡,那種風情與浪漫,讓人沉醉。在其他導演紛紛擁抱大提琴,或者外來請日本的配樂師的時候,星爺卻大大發揚了民樂的優點,聽起來清脆激昂,清澈乾淨,一掃大提琴的憂鬱,賞心悅目。  懷舊。功夫裡的音樂,無論是中樂還是西樂,都是經典的老音樂,包括舊上海的老歌曲,都體現出一種懷舊感、市井感和老上海的時代感。  浪漫。我總覺得,周星馳是一個浪漫的人,在功夫中,更是處處體現出了這種浪漫。即便是殺人,都要用非常浪漫的方式和音樂。
  • 別再過度解讀朱朝陽了
    從各大網絡討論區的熱帖來看,這樣的解讀成為主流。還有不少人篤定黑暗才是真實,最後加上一句「你也可以相信童話」,但卻隱隱包含著嘲諷:如果不往黑暗裡解讀,不過是相信童話的「傻白甜」。1.過度解讀? 但最近《隱秘的角落》熱烈討論之後,導演、編劇、製片、演員,都出來談論了對劇集「過度解讀」的問題。
  • 再刷周星馳的《功夫》:胖子和火雲邪神是一個人的兩面
    在周星馳的眾多電影裡,我最喜喜歡的其實還是《功夫》,在我的心中它甚至可以被稱作是周星馳諸多電影中最完美的一部,而通過這部電影,周星馳也獲得了超級多的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