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個動作引發的血案
在《梁品》策劃之初,我們就說了除品人之外,偶爾還可以品電影和品書。新冠病毒橫行時期,小梁倒是沒閒著,在家裡看了很多電影和書。
過年前,我看了一部韓國電影,它的名字叫《寄生蟲》。看完之後,我當時就一拍大腿,韓國人口雖然少,但卻能生產出那麼多好看的電影。隨便打開一部最近的韓國電影,只要它不是太差,你都會覺得很好看。
我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韓國的電影市場已經競爭充分,差一點的電影劇本都不會被通過,更不要說上映;第二,韓國和中國文化中有很多同根同源的地方。如果韓國人說的不是「思密達」,我可能會認為它就是我們自己人拍的電影,而且那些韓國人長得很像我們身邊的某些朋友,所以我把《寄生蟲》從頭看到尾,都沒有產生一絲的違和感。
這部電影大概講了一家很奇葩的人,包括爸爸、媽媽、女兒、兒子,他們本來住在棚戶區。有一天因為一個機會,兒子到了一戶有錢人的家裡做家教,給有錢人家裡的大小姐輔導英文,此後就展開了一系列的行動。他通過種種方法,把自己的妹妹介紹到有錢人家裡教繪畫,讓媽媽代替了以前的阿姨,讓爸爸代替了以前的司機。
於是,這一家本來住在棚戶區且找不到工作的四口人,在別人的豪宅中「團聚」了。當主人出去度假時,這一家人就打開冰箱喝著別人家的酸奶和紅酒,曬著別人家草坪上的月光,聽著別人家的爵士樂。這一切原本都挺好,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發生了一系列的兇殺。
其中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細節,就是做司機的爸爸一刀捅死了男主人,他本來還不至於捅,或者捅得這麼狠,那他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原因居然是男主人有意無意地在他面前或者背後,提到他身上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而這股味道大概來自於棚戶區或者地下室,是一種沒有被陽光曬透的發黴味道。
在最後的關鍵時刻,男主人皺了一下眉頭,捂了一下鼻子,引發了爸爸的憤怒,他就用刀把男主人捅死了。
02
憤怒的本質,是我們對自己無能的無能感
這部電影獲得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獎,其中還有很多精彩的細節。而我只想跟大家分享小梁看到的一個很有意思的細節:為什麼一個人會因為別人的眼神和捂鼻子的動作,就把人殺了?為什麼一個人僅僅是皺了一下眉頭,捂了一下鼻子,就引來了殺身之禍?
這背後其實有若干層含義:第一,我們很多極致的行為,比如最誇張的殺人,其實都是源於憤怒,而憤怒的背後居然來自於自卑。自卑也就是一種瞭然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並且知道自己是這樣的,但是卻無法改變的沮喪感。
我以前常常在《梁注莊子》中講,憤怒的本質是對自己無能的無能感。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覺知之後,我們其實可以在自己的腦子裡,安裝一個小小的預警器或者小喇叭,每當我們憤怒的時候,這個聲音就會彈出來——「你又在為什麼自卑而痛苦呢?」
如此,憤怒就從一種非常負面的情緒,轉換成了一種積極的、建設性的洞察,它幫助我們看見自己內在最深層的憂慮。
有的人會為自己的智商而自卑,有的人會為自己的品位而自卑,也有的人會為自己的種種不被別人理解的原因而自卑。我認識很多普通男生都不敢追的漂亮女孩,她們因為各種因緣跟我分享了自己最內在的恐懼——自己不好看,也就是會為自己的不好看而自卑。
這是為什麼呢?這些女孩其實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她們都有一個非常有遠見而苛刻的媽媽。如果一個女孩在小時候就長得很漂亮,她的媽媽通常會很緊張,然後告訴她「你長得一點都不好看」,並且用各種問題去打壓她。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媽媽特別害怕自己長得漂亮的女兒,還沒有長大就被「野狗」叼走了,所以她們會用各種方式對女兒進行負面暗示。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長大後的漂亮女孩即使在意識層面上,知道自己其實長得很好看,但在潛意識和自己都沒有看見的內心深層,她一直受到了某種關於自己不夠好的否定。
如果別人不對她進行深層次的半催眠或者洞察,她可能未必能夠真正了解到自己自卑的源泉,就是來自於小時候她媽媽出於對她的擔憂而帶來的否定,並由此形成了她對自我價值的否定。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自卑,這也是我們真正憤怒的源泉。當開始生起這種覺知的時候,我們就會對自己的憤怒產生一種感謝,感謝這一次的憤怒幫我們看見了自己的擔心和自卑。
03
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犯的一種錯誤
這部電影還給了我另外一個啟示:有一種人很危險。在這部影片中,有錢人家的男主人其實是一個很閃亮的人,他愛自己的兒子,為人慷慨,也很有品位,還有一個好的老婆。可以說,這位男主人已經處在了一個養尊處優的位置。雖然他會很不經意地表達出對那一些有深深自卑感的人的那種眼神,但他其實並不是刻意的。
當他覺得味道不好聞的時候,他還會很有禮貌地側過身,把手捂在鼻子上。而且儘量不在這個人的面前說他的味道,只是在他跟老婆偶爾聊天提到時,被人聽到了。但就是這樣有教養的人,仍然犯了一種我們稱之為「傲慢」的病。
這兩天小小梁,在家中畫一幅與佛教有關的畫,講的是「因傲慢而不能得解脫」。當時我們開始討論,為什麼因傲慢不能得解脫?傲慢的本質是什麼?傲慢的本質是一種成見,這種成見就是我覺得我的標準就是正確的標準。
一個智商、收入或者其他方面都還可以的人,他會有意無意地在別人面前,表達出自己的優越感。在跟你差不多的朋友面前,你的很多動作其實是正常的,但是在與你有很大心理落差的人面前,你的一個非常不經意的表情,可能已經深深地傷害了別人。
在《莊子·人間世》中,孔子反覆提醒他的學生顏回,你去衛國做大臣的時候,千萬不要顯得很認真,工作也不要一開始就很認真。你在表面上認為自己做的這件事情很對,但你對人性不夠理解。
你做的好,所以顯得別人壞,於是你就犯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錯誤,這個錯誤無可饒恕,它就是可惡。很多人認為自己把什麼事都做對了,但總是命運不舛,身邊總有小人,這是因為他們對人性深處不理解。
可惡是一切罪過的源泉,也會惹來殺身之禍。你可惡,不是因為你自己覺得不可惡,而是因為你在別人眼中很可惡。《寄生蟲》中有錢人家的男主人,就是在這些人面前不小心露出了心目中的可惡,而且還是以很有教養的狀態。
我現在打開微信,經常會看到很多朋友在朋友圈天天分享自己吃得多好,在哪裡玩,然後刺激那些沒辦法吃那麼好,沒辦法玩的人。這些人表面上是在分享,但其實都是在做一件事情,叫可惡。
我想分享的一個重點就是,我們是否能夠在自己憤怒的時候,看見自己的自卑;我們是否在看似正常跟別人分享自己觀點的時候,看見自己的傲慢;我們是否因此產生了覺知,並且因此對人性有了更加清晰地理解。
04
為什麼韓國人能夠捕捉到人性中的微妙?
「道心惟微,人心惟危」,這裡的「危」就是危險的意思。我有時候會發現自己的身邊,有很多朋友會呈現出一種讓人覺得很舒服的狀態。
這兩天我和徐文兵老師在隔了十年之後,又開始重新錄《黃帝內經》,其中講到了陰陽和平之人。這種人內在的陽氣不太多,陰氣也不太多,正好處在一種「和」的狀態,但「和」不是「平」,而是一種可以處在動態平衡當中的自洽的方式。
陰陽和平之人,還有一種很有意思的狀態,叫做「隨隨乎」,意思就是這種人永遠不會讓你覺得,你跟他在一起的時候不舒服。他可以跟有思想、見地的人聊天,也可以在普通人的身上找到共同的痛苦。他是一切人的鏡子,但他並不試圖藉由刷存在感來刺激別人。
我們以前認為這種狀態僅僅是一種心理狀態,後來在《黃帝內經》中發現,它也是一種生理狀態。當一個人內在的陽太盛的時候,尤其是邪氣的陽太盛的時候,就喜歡好高騖遠、好大喜功;當一個人心裡和身體中的陰氣太盛的時候,或者陰寒的物質太多的時候,他就會習慣性地妒嫉、仇恨,他在看見別人不好的時候,就會心生歡喜。這些都是身心一體的。
看完《寄生蟲》的時候,我就在感慨,為什麼韓國人就能夠捕捉到人性中的微妙呢?為什麼這一類電影在西方就很少呢?這很可能是因為韓國的導演和編劇,捕捉到了亞洲文化中的一種精髓。
亞洲人在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法家文化的碾壓之下,再加上高強度的人口密度的競爭,他們的人性中有一種在好萊塢電影中很少被捕捉到的東西,也就是人性自卑的惡和人性炫耀的惡。
這兩種惡,都值得我們花時間去觀察,去揣摩,去覺知,並且將其轉化為自己生命中的一種提升的能量。
* 本文文字整理自喜馬拉雅《梁品》
你看過《寄生蟲》嗎?
看完之後,
你的最大感觸是什麼?
睡 力 鋪 精 選 · 好 產 品
此次疫情最大的問題就是
溼邪為患、氣機阻滯。
正安中醫集多位明醫之鑑,
按照中醫治未病理論,
為這特殊時期研製出一款
藥食同源的代茶飲方:
藿香參桔茶。
它以和中祛溼、
避穢除瘟的藿香作將,
取清宣舒肺的桑菊飲與
補氣益脾的補中益氣湯之方意,
祛除溼邪,顧護脾胃,調暢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