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人駕駛飛機從臺灣飛向大陸,降落在白雲機場,他是誰?

2021-01-18 史海觀復

韓愈曾說:"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漂泊海外,無數異鄉遊子在夢中身歸故鄉,卻無數次從夢中驚醒。故鄉這個詞美好充滿生機,卻好似夜幕中的星星般遙不可及。落葉總會歸根,倦鳥總會歸巢,記憶中的故鄉場景,終將再次呈現。

1986年,一個人駕駛著飛機從臺灣飛向大陸,降落在白雲機場。這架飛機的駕駛者是誰?飛機為何無端降落?謎團籠罩著大陸人民,揭開駕駛員神秘面紗的時刻,一幅追逐故鄉的畫卷緩緩在眼前展開……

背井離鄉

1949年4月,戰役槍聲響起,百萬雄兵浩浩蕩蕩渡過長江,向著最後的勝利進發。我方軍隊勢如破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消滅國民政府的殘餘部隊,蔣先生眼看敗局已定,帶領著幾十萬軍隊逃往臺灣。

失敗的國民政府軍隊漸漸在臺灣紮下根來,而臺灣與大陸內部勢力水火難容,因此雙方斷絕往來,臺灣與大陸再次分離。背井離鄉的國民政府軍隊在臺灣生活了很多年,儘管人們對那裡已經十分熟悉,但依舊無法停止對故鄉的思念。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思念化作一顆顆淚珠從臉龐滾落而下,家,這個看似簡單而溫馨的場所,竟然成為了異鄉遊子內心深處不敢觸碰的傷痕。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當人們為自己心中的目標拼盡全力的時刻,夢想也就照亮了現實。為了回到魂牽夢繞的土地,無數的臺灣遊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王錫爵就是眾多遊子之一。

大名鼎鼎的能力者

英雄出少年,每個成功人士都曾經有過輝煌的少年時代。或意氣風發、指點江山,或默默堅守,於平凡處成就偉大。1929年,王錫爵出生於四川,14歲進入四川國軍空軍幼年學校,王錫爵與空軍二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1949年,中國形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王錫爵只能跟隨學校離開故土,在臺灣駐紮。原本王錫爵可以選擇留在大陸,但是空軍學校是他多年來全力以赴的唯一一件事情,他不甘心就此放棄。即便千般不舍,王錫爵還是坐上了去臺灣的飛機。

人生總是在得到與失去之間徘徊,沒有選擇的人生是不完美,更是無趣的。在某些瞬間,失去其實是為了更好地得到。來到臺灣的2年之後,王錫爵正式成為了一名空軍,專業技術突出的他在空軍部隊所向披靡,王錫爵這個名字響徹了整個臺灣,他因此成為了所有心懷空軍夢想的人的榜樣。

優秀的人在哪裡都是焦點人物,不論身處何地,不論位於什麼樣的環境,他們總會散發出奪目的光彩。不久之後王錫爵飛往美國接受特殊訓練,他成功地進入了黑貓部隊,成為了空軍中大名鼎鼎的能力者。

王錫爵也曾經經歷過命懸一線的時刻。執行u-2秘密任務的時候,王錫爵曾經在被擊落的邊緣徘徊,u-2任務挑戰難度極大,很多人望而卻步。軍中規定,執行夠十次u-2任務就可以功成身退,當時成功的只有3個人,王錫爵就是三甲中的一員。

退役之後的王錫爵成為了華航的飛行員,換了身份與工作地點的他依舊是一個神話。在華航待了十幾年的時間,王錫爵成為當之無愧的華航最優秀的飛行員。那些看似毫無弱點的人其實並不似鋼鐵般堅強,人之所以無法突破,其實是因為他們將自己的傷痛藏在了心底。

職業的輝煌並沒有給王錫爵帶來滿足感,幾十年來身如飄萍的他一直覺得自己的內心缺失了一塊東西,那塊東西的名字叫故鄉。

回歸故土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毫無希望並不應該成為我們無能的藉口,只要努力之人心存希望,可能性依然存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王錫爵終於聯繫到了自己的家人,王錫爵多年來的心結終於被打開了。

1984年,王錫爵見到了自己的家人,得知自己的父親尚在人世,他大喜過望。幾十年來行屍走肉般的生活已經讓王錫爵忘記欣喜的感覺,那個在命懸一線都未曾有過絲毫遲疑的鐵骨錚錚的男子漢竟然產生了憂慮之情,他後悔自己未能陪伴在父親身邊,也恐懼著未來一切的突發事件。

行勝於言,心中所想只有通過具體的行動才能變為現實,空想永遠只是一個易碎的夢,稍一觸碰,一切都將化作泡影。方向的確定讓人們的內心更加堅定,正確的人生目標讓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成為可能。

1986年,王錫爵駕駛著一架從曼谷起飛的飛機,令人意外的是這架原本應該降落在臺灣的飛機竟然降落在了大陸的白雲機場。飛機打開的那一刻,王錫爵看到了早已經在機場恭候多時的家人,回歸故土的那一刻,無數的思緒湧上心頭,淚水溼潤了王錫爵的眼眶,這一刻,他竟然足足盼了幾十年。

"我思念我的家鄉和親人,我要和他們團聚。"擁有了一切的王錫爵實現了自己的最後一個夢想,他的人生圓滿了。

所到之處永遠充滿鮮花與掌聲,這便是成功者的標誌,也是對無數困難的最好回報。幾個月後,王錫爵被任命為民航華北管理局的副局長。因為特殊的身份,即便回到大陸王錫爵也依舊聲名遠揚,他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在推進兩岸統一的道路上做著自己的努力。

1978年,臺灣與大陸恢復探親,無數滯留臺灣幾十年的遊子、老兵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內陸。我們有著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即便夢想看似遙不可及,但是全力以赴的人總能排除一切艱難險阻。黑暗與孤寂終會過去,迎接人們的,將是永恆的黎明。願每個心懷赤子之心的人都能夠心想事成,找到夢想中的土地。

文/南宮欽

相關焦點

  • 打破堅冰第一人:1986年,他突然駕駛飛機從臺灣飛向大陸
    年少離鄉王錫爵的故鄉是四川省的遂寧市,1943年他進入空軍學院初中部就讀,成績十分優異。1949年因解放戰爭勝利,他只能隨校遷去臺灣東港,這一走,就是37年,從此遠離故土親人,再也聽不到熟悉的鄉音。得知高齡的父親還在人世,他高興的喜極而泣,他迫不及待地想見父親一面,又幾經周折,在1984年,他終於和家人在香港見了一面。這更增加了他回到大陸,與親人共同生活的決心。人生是這樣的短暫,父親已經年邁,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用來等待?可當時,臺灣和大陸的關係是那樣的僵硬,「通商、通郵、通航」也不知道在遙遠的未來能不能實現。有生之年,他還能不能承歡於父母膝下?
  • 1986年,他突然駕駛飛機從臺灣飛向大陸,後來結果怎麼樣
    經歷過8年抗戰,還有內戰在等著。當蔣介石知道自己大勢已去後,撤出大陸,進入了臺灣,並帶走了大批軍民,而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後來回到了祖國。1986年,有一個人駕駛著波音747從臺灣飛回了大陸,作為從臺灣回來的國民黨軍人,祖國又會如何對待?王錫爵就是這趟飛機的駕駛員,出身於四川,從小就在國民黨軍校接受將來成為飛行員的訓練。
  • 1949年,從臺灣駕駛飛機飛回大陸的杜道時,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起義投誠人員比較特殊,他是一名國民黨的空軍上尉飛行員,解放戰爭末期駐守在臺灣,最終選擇駕駛飛機回歸大陸。這位駐守在臺灣的上尉飛行員名叫杜道時,杜道時回歸大陸的過程可謂歷經千難萬險,他從臺灣新竹機場駕駛飛機起飛後便遭到國民黨空軍的圍追堵截,飛機也被多次擊中,不過好在他幸運回到大陸。
  • 34年前,那個駕駛臺灣飛機飛回大陸的飛行員,後來命運如何?
    1986年5月3日,這天萬裡無雲,陽光明媚,廣州白雲機場突然降落一位「不速之客」,這是一輛來自臺灣華航的波音747貨機。要知道當時兩岸還互相隔絕,怎麼就突然來了一架對岸的飛機?隨著機門緩緩打開,機長走下來,然後激動地說:「我要跟家人團聚,來祖國大陸定居!」。
  • 臺灣失聯戰機投誠大陸?臺部門緊急回應 細數臺軍投誠事件
    本月17日一名叫做蔣正志的臺軍飛行員駕駛一架F16戰鬥機進行夜航訓練時失聯,之後臺灣網上盛傳該名飛行員已駕駛戰鬥機降落在廈門機場投誠大陸,飛行員目前正在隔離中。本月19日臺灣防務部門發言人緊急回應此事,聲稱這是在傳播假消息,消費飛行員。
  • 1986年臺灣飛行員劫機飛回大陸,只想與大陸親人相聚,如今怎樣了
    王錫爵就是如此,少年求學他鄉,隨學校遷入遠離家鄉的臺灣,一走就是幾十年。直到兩鬢花白,才發現故鄉已成回不去的遠方。 此次飛行任務在新加坡出發,王錫爵臨時起意,將飛機飛到了廣州機場,請求降落。飛機上一共三人,副機長被王錫爵以接機演練為由控制,機械師也被王錫爵制服。 王錫爵明確表示要劫機,其他兩人被王錫爵大膽的想法所震驚。副機長自幼與王錫爵相識,深知此做法危險性極大,再三勸阻無效,只能看著王錫爵往廣州飛去。
  • 臺灣飛行教官黃天明,主動駕駛飛機回歸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末期退居臺灣的人中,有一些是帶著老婆和孩子共同逃到臺灣的,雖然他們忠心跟隨蔣介石,但是他們的後代卻心繫大陸,想盡辦法回歸大陸。比如黃天明就是其中的一員。黃天明雖然跟隨父親逃到臺灣,但他卻心繫大陸,最終駕駛飛機回歸大陸,降落在了廣東惠陽。那麼,黃天明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
  • 當年駕駛波音飛機回到大陸的臺灣飛行員王錫爵,後來過得怎樣?
    在1986年,王錫爵駕駛著波音飛機回到了大陸,那麼王錫爵到底經歷了什麼,歸國後他過的怎麼樣,而他的行為對於大陸和臺灣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王錫爵是四川遂寧人,在1943年進入到當時位於都江堰的空軍幼年學校學習。
  • 34年前,他突然駕駛戰機從臺灣飛向大陸,最後結局如何
    在抗戰之後,大勢已去的蔣介石帶著自己的手下,逃到了臺灣,至此大部分人都留在了臺灣,但那些從大陸去臺灣的人卻非常思念自己的故土。34年前,曾經有一位男子,突然駕駛飛機從臺灣飛往大陸,只為回到故土看一眼,那麼,他最後的結局又如何了呢?王錫爵出生於四川,他從小在國民黨軍校接受訓練,成為了一位飛行員。
  • 1986年,臺灣飛行員王錫爵駕駛飛機回歸大陸,後來的結局如何?
    ,此中另有人駕著飛機飛回了陸地,他的名字叫王錫爵。本日咱們就來說說他的終局。王錫爵是四川人,出身於1929年,他在陸地長大,非常早首先借鑑遨遊常識。這個地隧道道的四川男人有著一顆炎熱的愛國之心,但是由於少許政治緣故,後來王錫爵就讀的黌舍團體遷到了海峽對岸。
  • 1990年廣州白雲機場劫機事件始末
    1990年10月2日,「劫機者」蔣曉峰乘上一架開往廣州白雲機場的波音737飛機。飛機起飛後,其闖入駕駛室,通過威脅和毆打飛行員,欲將飛機開往臺灣,致使該架飛機撞上了另一架飛機而起火,最終128名乘客遇難。
  • 臺灣飛行員葉常棣,駕駛飛機偵察大陸被擊落,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此人經美國培訓後駕駛U2偵察機偵察大陸。令他沒想到的是,在一次偵察任務中,此人被大陸的飛彈擊中,差點隕落。這位臺灣飛行員是誰呢?他駕駛的飛機被擊落後結局如何呢? 葉常棣出生於1933年,廣東惠陽人,他少時就有個夢想,那就是駕駛飛機飛到藍天。長大後的葉常棣進入國民黨空軍,成為一名飛行員。客觀來說,葉常棣確實有飛行天賦,他在國民黨空軍中表現優異,多次完成艱巨任務,是不可多得的飛行人才。 1960年,葉常棣被選入「機密偵察機組」。
  • 揭秘90年白雲機場劫機空難慘案!
    源自@臺海網 羊城網 1990年10月,2510航班執飛廈門至廣州再次遭遇劫機,在廣州白雲機場迫降著陸時,接連撞上停在機場跑道上的兩架客機(B707、B757),導致128人死亡,52人受傷,3架飛機全部報廢。
  • 歷史對峙:誰是駕駛飛機的第一人?
    歷史對峙:誰是駕駛飛機的第一人?雖然萊特兄弟通常被認為是第一個駕駛飛機的人,但也有人認為,這個榮譽應該屬於另外兩名先驅飛行員。阿爾韋託·桑託斯·杜蒙特(Alberto Santos-Dumont)的案例當觀看2016年里約熱內盧夏季奧運會開幕式時,全球數千萬人首次看到阿爾韋託·桑託斯·杜蒙特(Alberto Santos-Dumont)的介紹。
  • 1986年那位突然劫機直飛大陸的臺灣飛行員,後來過得怎麼樣?
    國也是我們的家,一個人都有葉落歸根的感念,所以今天小編就來講一個臺灣飛行員的故事,看看他為了回家,回到祖國,是如何做的?他本是四川人,當初因為學校遷到了臺灣,所以他也跟去臺灣,但是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是37年,這些年中他再太想自己的親人了。
  • 第一位駕機起義的臺灣飛行員,飛機被打了200多個彈孔後強行降落
    在兩岸對峙的幾十年裡,有上百名國民黨軍的飛行員駕駛戰機起義,飛回大陸,其中第一位駕機起義的國民黨軍飛行員就是國民黨駐臺灣空軍第八大隊上尉飛行員杜道時。1917年,杜道時出生於山東一個書香家庭,在那個年代裡,能夠當上飛行員的家庭非富即貴,杜道時的家境其實也十分殷實。
  • 1960年代至1990年代臺灣駕機投誠大陸的飛行員
    徐廷澤:1963年6月1日,國民黨空軍第2聯隊第11大隊43中隊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駕駛1架美制F-86戰鬥機從臺灣新竹起飛,在福建龍田機場安全降落。(圖片來自網絡)  國民黨1949年敗退臺灣後,國共雙方均積極展開策反活動,以高額獎金吸引對方的將士、由其是空軍飛行員投誠到自己陣營來。1962年7月25日,解放軍發布通告,宣布對駕駛飛機、艦艇起義歸來人員的獎勵和聯絡方法。1964年3月15日,再次發布通告,重申了對駕駛飛機起義歸來人員的獎勵方法,並公布了廣東汕頭、浙江青田和浙江路橋3個機場的航向、電臺呼號和波長。
  • 落地後:我終於回家了,1989年臺灣飛行員駕機回大陸
    1976年軍校畢業後,被分配到臺灣東部的一個飛行基地工作,飛了一年後,他被調到臺灣桃源空軍飛行基地工作。 1981年,剛剛從桃源機場調離不久的林賢順,忽然聽到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黃植誠駕機從桃園機場「叛逃」回大陸了。
  • 最後一位叛逃臺灣的大陸軍方飛行員
    蔣文浩1986年畢業於空軍第十三航空學校,叛逃前總飛行時數600小時,三級飛行員。
  • 那個把臺灣高級教練機帶回大陸的飛行員黃綱存,後來的結局如何?
    1949年,蔣介石逃到臺灣時把很多大陸的學校也遷到了臺灣,蔣介石重視空軍力量,因此很多航空學校也一併隨國民黨遷到臺灣。而那些在航空學校讀書的學生雖然家在大陸,但也無奈跟隨學校遷移,從此遠離了自己的故鄉。黃綱存就是這些航校學生中的一位。黃綱存出生於1919年,他是山東德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