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後:我終於回家了,1989年臺灣飛行員駕機回大陸

2020-12-27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大別山魚哥,今天魚哥和大家聊一下由臺灣駕機起義的飛行員林賢順。

熟悉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之後,兩岸一直處於對峙的狀態,臺灣當局對大陸秉持著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阻礙著兩岸的溝通與交流。這個政策致使很多臺灣居民無法回大陸探親。但再嚴格的禁令也抵擋不住華夏子弟對回歸祖國大陸的渴望,這不,就有一個臺灣飛行員冒險偷開飛機返回了大陸,他就是林賢順。

林賢順1953年出生於臺灣苗慄縣的一個農民家庭,林賢順出生的年代,兩岸關係十分緊張,這讓幼年的林賢順十分迷惑,雖然他年紀小,卻知道對面的人和臺灣說一樣的話,寫一樣的字,也同樣稱自己為「中國人」。

可是,同為中國人的兩方,怎麼又勢如水火呢?這個問題,林賢順問過父母,問過老師,可大人們回答他的,都是無奈的苦笑。

林賢順從小活潑好動,身體與心理素質都極佳,懷揣著一個軍人的夢,廣闊的藍天是他的嚮往。長大後,林賢順報考了軍校學習空軍相關知識,並以高分畢業,進入了空軍飛行基地工作。

因為聰明好學又極具天賦,林賢順在軍中如魚得水,很快受到了提拔,沒過多久,就成了同批戰友中官職最高的。可是,身在臺灣的林賢順,卻始終對對面那一片他從未涉足的土地,懷有嚮往。

長大後的林賢順了解到了很多小時候不懂的歷史,在林賢順的心中始終覺得,大陸與臺灣,應當是手足同胞,然而如今卻刀兵相向,林賢順看在眼裡,十分心痛。

從那時起,林賢順就有了回歸大陸的念頭。因為在他的想法中,大陸,才是真正的祖國,而臺灣,總有一天要回到母親的懷抱。

這個想法在林賢順心裡生了根,在林賢順之前,也有臺灣飛行員回歸大陸的例子,這更堅定了林賢順的想法,從此,林賢順一直在默默等待機會。

等待是很折磨人的,尤其是前幾次飛行員「叛逃」事件發生後,軍中對飛行員嚴防死守,林賢順很難找到機會。但皇天不負有心人,林賢順終於還是盼到了一個良機。

1976年軍校畢業後,被分配到臺灣東部的一個飛行基地工作,飛了一年後,他被調到臺灣桃源空軍飛行基地工作。

1981年,剛剛從桃源機場調離不久的林賢順,忽然聽到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黃植誠駕機從桃園機場「叛逃」回大陸了。這個消息讓林賢順很是吃了一驚:在臺灣桃源機場工作的四年,他曾和黃植誠同在一個飛行大隊工作,當時,黃植誠任5大隊17中隊的督察考核官,林賢順任26中隊的上尉情報官,兩人經常見面,彼此間很熟悉。黃植誠的起義,就像一個亮點,把林賢順的目光也吸引了過去。

林賢順說:「我雖然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人,但我對大陸卻一直有很深的感情。我的祖先是廣東梅州客家人,因此,對大陸我們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在我的心底,一直深埋著一個夢,那就是,有朝一日,我想親眼回大陸看一看」

1989年,林賢順被提拔為臺東空軍基地的一個飛行中隊的輔導員。輔導員在中隊的任務主要是強化官兵忠於國民黨的思想,宣傳幹著自己不想幹的事,說著自己不想說的話,再加上與妻子感情不和,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於是他想「遠走高飛」。

1989年2月11日,農曆正月初六,空軍中校林賢順終於下定決心,作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性命攸關的一個決定:他要駕機離開臺灣,離開這座孤島和孤島上令他厭倦的日子,飛向大陸,飛向新生活和希望。

義無反顧直飛大陸,十二臺機尾後狂追,四架解放軍的戰鬥機迎面飛向臺灣飛機,一場戰鬥一觸即發

1989年春節剛過,林賢順就開始尋找機會。2月11日,天氣預報臺灣是陰天,大陸那邊是晴天,有利於尋找機場降落,正好是理想的天氣。下定決心的林賢順在早上一上班後即走向機場,進行例行的巡查。此時此刻雖然他臉上的表情依舊泰然自若,但心情卻無法平靜。

他走近跑道上的一架已經加好油的F-5E飛機,了解到這架飛機馬上就要起飛訓練,飛行員一會兒就到。於是他對值班的地勤人員說:「今天我飛這架飛機,趕快收拾,不要誤點了。」

兩分鐘後,飛機轟鳴著起飛了。五分鐘後,林賢順已經進入了臺灣海峽。一進入海岸線,為避免雷達發現,林賢順就貼著海面飛行。

五分鐘後,這架飛機的飛行員到機場後找不到飛機,感到莫名其妙,趕緊報告了指揮部。指揮部一查才知道出了意外,一陣慌亂之後,12架正在待命的飛機立即攜彈起飛追擊。但一切似乎已經晚了,這寶貴的五分鐘,為林賢順贏得了有利的時機,也使他逃脫了死神的追捕。

從飛機起飛開始,林賢順就關閉了飛機上的無線裝置,因此,外面發生的情況他一概不知。

臺灣機場方面在命令飛機起飛追擊林賢順的同時,還用雷達搜索他,飛彈裝置都已打開,一旦發現目標,即用飛彈擊落他的飛機。但因為林賢順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飛行員,在進入海岸線後一直超低飛行,雷達很難發現。所以臺灣機場指揮部很焦急,在呼叫林賢順沒有回應,雷達搜索又沒有發現的情況下,一急之下,由原來用「暗語」和追擊林賢順的12架飛機聯繫竟然直接改用「明語」聯繫:「命令你們,如果目標飛越海峽中線,發現後立即擊落!」

這一信息被對岸我方空軍機場監聽到後,我方猜測可能有特殊情況,立即作出了反應。四架戰鬥機騰空而起,向雷達上發現的由臺灣方向飛來的12架飛機迎面飛去。

20分鐘後,林賢順駕駛的F-5E飛機已經飛過了海峽中線。他的心裡一陣激動。作為一名飛行員,他知道,飛越了海峽中線,就意味著勝利在望。兩岸的飛行員在訓練中,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海峽中線實際上就是兩岸的分界線,沒有非常情況,誰也不敢輕易「越位」。他不知道,後面的12架戰鬥機正以兩倍的音速追擊他,距離他僅有20多海裡。

12架追擊的臺灣飛機也不顧一切地飛越了海峽中線,以兩倍音速追擊林賢順。我方的飛機也即將迎面趕到,戰鬥一觸即發。這一切,林賢順全然不知。

也許感覺到已經鞭長莫及,為避免將事態擴大,在12架奉命追擊林賢順的飛機冒險飛越了海峽中線後,臺方指揮部及時下達了收兵的命令,12架追擊的飛機只好悻悻而返。

看到臺灣方面的飛機已經返航,我方的四架飛機開始返回來尋找林賢順的飛機。但由於當天大陸這方面霧很大,一直沒有發現已「越境」的林賢順。短暫的工夫,林賢順竟然「失蹤」了。

雲裡霧裡亂撞,苦尋機場不獲,棄機跳傘,落進田裡

其實,林賢順並沒有「失蹤」,因為地形不熟,加上霧大,林賢順沒有發現我方起飛引導的四架飛機。最初,他也在尋找我方的飛機,他想,一旦大陸的雷達發現他飛過來,必然會有飛機起飛引導他降落,但可惜一直沒有發現。

因為兩岸飛機的無線裝置配置不一樣,所以飛過來後,雖然林賢順已經把無線裝置打開,但我方還是無法與他聯繫。無奈,飛到汕頭上空的林賢順只好駕機盤旋著搜尋機場。時間過去了將近半個小時,飛機裡的油所剩不多。一旦找不到機場,他將只能墜機跳傘。於是他只好離開汕頭,向豐順方向飛去,但在豐順他同樣沒找到機場。做好了最壞打算的他開始向著城外人煙稀少的地方飛去。當飛到豐順城外的一片開闊地時,飛機的一個發動機因為燃料耗盡熄火,另一個發動機也出了故障損壞,10時左右,林賢順只好棄機跳傘。

「我最後降落到大片的水田裡,飛機墜毀在一個小學校的操場裡,我落地時只受了點兒輕傷。一個學校裡值班的老師走過來問我是哪個部隊的,他們以為我是解放軍。我說我是從臺灣起義過來的。剛開始他們都不信,還以為我是開玩笑。後來注意到我的服裝不一樣,才將信將疑。不久,當地派出所的警察來了,問明情況後,把我送到了縣裡。」

當天晚上,廣州軍區的一位副司令員即坐直升機來到豐順。第二天一早,林賢順即被用直升機接到廣州。在飛機上,這位副司令員對林賢順聊起了昨天那驚險的一幕,「昨天那邊有飛彈對準了你將要發射,你知道嗎?」「不知道。」也許是昨天太緊張了,林賢順疲倦地搖搖頭。「你的屁股後頭跟著12架飛機要打掉你,你知道嗎?」「不知道。」林賢順也大吃了一驚。「聽到那邊命令追擊你的飛機打掉你的呼叫後,我們的飛機也迎頭起飛了,差點兒就要打起來了,你知道嗎?」「不知道。」林賢順這時感到有些緊張。

廣州軍區的領導對林賢順很關心,在和他談話後,把他安排到廣州軍區空軍醫院休養了一個星期。其間,廣東的軍政領導到醫院來看望和慰問他。時任省長的葉選平還和他認了老鄉,用客家話和他嘮起了家常。

最使他高興的是,當時已在北京軍區空軍任職的黃植誠聞訊也從北京給他把電話打到了廣州,兩位志同道合的戰友在電話裡「見面」分外親熱。

重獲新生,無悔選擇,林賢順對生活十分滿足

起義歸來後,林賢順在廣州出席了一個有香港和臺灣媒體記者參加的短暫的新聞發布會,對此次事件發表了聲明。後來在休息了一段時間後,即被委以重任。1989年10月,他到石家莊空軍某航校報到,擔任副參謀長,第二年,被授予上校軍銜。

由於統戰工作的需要,在林賢順駕機起義歸來後,除了在廣州召開了那個短暫的新聞發布會外,林賢順從此便從媒體的關注中「消失」了。

儘管回到大陸後,待遇不如在臺灣,但林賢順感到很滿足:「我不是為了出名或升官發財才回來的,我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歸來的。在解放軍的隊伍裡,我一定會當一個好兵。」

1991年3月,林賢順和臺灣的妻子達成了離婚協議。在組織的關懷下,林賢順在石家莊找到了自己的最愛,1991年5月24日,林賢順與石家莊電臺的專欄節目主持人趙爽結婚。不久又有了女兒,一家人生活平淡但幸福。2000年的夏天,當已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航校副院長的林賢順大校對筆者講述他的故事時,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他說,那次選擇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為自己的正確選擇感到高興和自豪。

可以說兩岸統一是大陸人民和臺灣人民共同的願望,在這裡魚哥想說的是兩岸人民同屬中國人,相信憑著中國人的智慧,兩岸必將統一。

相關焦點

  • 1960年代至1990年代臺灣駕機投誠大陸的飛行員
    (圖片來自網絡)  國民黨1949年敗退臺灣後,國共雙方均積極展開策反活動,以高額獎金吸引對方的將士、由其是空軍飛行員投誠到自己陣營來。1962年7月25日,解放軍發布通告,宣布對駕駛飛機、艦艇起義歸來人員的獎勵和聯絡方法。1964年3月15日,再次發布通告,重申了對駕駛飛機起義歸來人員的獎勵方法,並公布了廣東汕頭、浙江青田和浙江路橋3個機場的航向、電臺呼號和波長。
  • 臺灣飛行員黃天明,由蔣介石親授軍銜,駕機回歸大陸後結局如何?
    1969年5月26日,廣東惠陽迎來了一架特殊的飛機,這架飛機特殊在它是從臺灣飛回來的飛機。在那個年代,從臺灣飛回飛機無異於一個天大的新聞。那麼大陸為什麼會飛回臺灣的飛機呢?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是一位叫黃天明的臺灣飛行員,駕駛一架T-33型教練機,由臺灣主動回歸大陸,因為燃油不足迫降廣東惠陽。駕駛這架飛機的黃天明是臺灣的飛行教官,當時的軍銜為上尉。黃天明駕駛飛機回歸大陸後影響深遠,那麼這位主動回歸大陸的臺灣空軍上尉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黃天明的結局。黃天明出生於1940年,他是廣東新興人。
  • 臺灣飛行員偷飛回大陸,躲過12架戰機,稱:回大陸是最正確的決定
    他和家人的回國鬥爭也從未停止,最終在中國的幫助下,這位愛國人士歷經五年磨難,終於回歸到了祖國,回到祖國之後也帶著畢生所學,為我國的軍事事業作出貢獻,對於極大的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提供了科技保障。這無疑是在外遊子熱烈的愛國之心,也有一位臺灣飛行員不惜冒著被追擊的生命危險,毅然地回到大陸,為大陸做貢獻,他是林賢順,偷開飛機回大陸,躲過12架戰機追擊,後來怎樣了?
  • 最後一位叛逃臺灣的大陸軍方飛行員
    按照當時的說法,蔣文浩叛逃的原因是「長期受資產階級自由化影響」,對臺灣的經濟成就感到羨慕,對大陸的暫時落後感到失望,叛逃到臺灣的念頭一兩年前就已產生。蔣文浩於1989年9月6日下午14點04分在福建漳州機場駕駛40307號殲-6型戰鬥機,執行高級特技訓練科目起飛後,當爬升至300米高度,即突然右轉45度,急速俯衝至超低空,航向130飛行。當蔣文浩飛近海岸時,航向右轉,貼海飛至金門邊緣,再將機首拉升到300米。
  • 臺灣有人炒作大陸「網軍」散播「失聯飛行員投誠」,蔡英文今天也...
    1998年3月20日,嘉義基地編號6828的F-16戰鬥機,「在執行飛行訓練任務時於馬公外海與戰管中心失聯」,飛行員溫進嵩與章嘉成最後下落不明,直到6個月後仍無消息,最後宣告身亡。1999年則是臺軍F-16的「重災年」,這一年共發生三起失事事件。時間分別是1999年1月25日,6月1日和8月18日。造成3名飛行員喪生,一名飛行員緊急跳傘逃生,送醫救治後生還。
  • 第一位駕機起義的臺灣飛行員,飛機被打了200多個彈孔後強行降落
    在兩岸對峙的幾十年裡,有上百名國民黨軍的飛行員駕駛戰機起義,飛回大陸,其中第一位駕機起義的國民黨軍飛行員就是國民黨駐臺灣空軍第八大隊上尉飛行員杜道時。1917年,杜道時出生於山東一個書香家庭,在那個年代裡,能夠當上飛行員的家庭非富即貴,杜道時的家境其實也十分殷實。
  • 1981年,臺灣少校駕機回歸大陸,獲65萬獎勵,後來過得怎樣
    其實,基於國民黨的這種政策,許多國民黨內的人士也十分反感這一黨派的做法,而在1981年,一位國民黨空軍少校駕機回歸大陸,在此之後,他也獲得了我國軍方的獎勵。那麼,這位駕機回歸大陸的臺灣少校究竟何許人也?在回歸大陸之後,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 網傳臺飛行員投誠大陸
    1998年3月20日,嘉義基地編號6828的F-16戰鬥機,「在執行飛行訓練任務時於馬公外海與戰管中心失聯」,飛行員溫進嵩與章嘉成最後下落不明,直到6個月後仍無消息,最後宣告身亡。 1999年則是臺軍F-16的「重災年」,這一年共發生三起失事事件。時間分別是1999年1月25日,6月1日和8月18日。造成3名飛行員喪生,一名飛行員緊急跳傘逃生,送醫救治後生還。
  • 臺飛行員駕F16戰機失蹤,疑似投誠大陸?
    針對於此次戰鬥機的失蹤,社會各界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臺灣內部甚至出現了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的言論。消失風波據悉,本次消失的戰鬥機是臺灣地區採購美國的F-16戰鬥機,駕駛員為臺灣第五聯隊第26作戰隊隊長蔣正志。涉事戰鬥機本於17日在蓮花北部海域執行夜間訓練任務,但在起飛後不久,雷達數據顯示,戰鬥機在20秒內急速下降7000呎,隨後沒有相關信號。
  • 臺飛行員駕F16神秘失蹤 投誠大陸還是墜海身亡?聽航空專家怎麼說
    臺灣於1992年採購F-16戰機,首批訂單數量多達150架,之後幾年亦有陸續增購。F-16戰機在臺灣服役已有22年,至今共發生9宗失事事件,導致7名飛行員喪生。第一次發生失事事件,就在首批F-16戰鬥機抵臺後的第二年。
  • 臺灣飛行員黃綱存:響應周總理號召駕機回大陸,拒絕黃金只收8千
    黃綱存的努力獲得了被派外印度和美國進行綜合訓練的機會,在國外訓練時,他總點想著等訓練結束後,可以馬上回國參戰,為驅逐日寇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可惜,等到黃綱存畢業時,抗日戰爭已經勝利,黃綱存無法實現的自己報國願望,在他的心裡留下遺憾。回國後他開始擔任空軍運輸大隊的飛行員。不久,內戰爆發,黃綱存的部隊需要開往前線戰鬥。
  • 補壹刀:臺飛行員駕F16神秘失蹤,投誠大陸還是墜海身亡?聽航空專家...
    1998年3月20日,嘉義基地編號6828的F-16戰鬥機,「在執行飛行訓練任務時於馬公外海與戰管中心失聯」,飛行員溫進嵩與章嘉成最後下落不明,直到6個月後仍無消息,最後宣告身亡。1999年則是臺軍F-16的「重災年」,這一年共發生三起失事事件。時間分別是1999年1月25日,6月1日和8月18日。造成3名飛行員喪生,一名飛行員緊急跳傘逃生,送醫救治後生還。
  • 60年代:7名國民黨飛行員起義,其中4人從國外駕機回國|國民黨空軍|...
    ——國民黨飛行員駕百餘架戰機向我軍投城紀實(三)陳 輝60年代共發生兩起國民黨空軍飛行員駕機起義,先有國民黨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駕機起義,後有國民黨上尉飛行教官黃天明、飛行生朱京蓉駕機起義。1963年6月2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新華社的消息:「原蔣軍空軍第2聯隊11大隊43中隊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駕美制F—86F噴氣戰鬥機起義,飛返祖國大陸,於今日上午在華東某機場安全降落。徐廷澤棄暗投明歸來,受到當地軍民的熱烈歡迎。」臺灣中央社報導:「空軍總部宣布:『我機一架1日上午在臺灣上空做例性訓練飛行時,因氣候惡劣失去聯絡。」
  • 那個把臺灣高級教練機帶回大陸的飛行員黃綱存,後來的結局如何?
    1949年,蔣介石逃到臺灣時把很多大陸的學校也遷到了臺灣,蔣介石重視空軍力量,因此很多航空學校也一併隨國民黨遷到臺灣。而那些在航空學校讀書的學生雖然家在大陸,但也無奈跟隨學校遷移,從此遠離了自己的故鄉。黃綱存就是這些航校學生中的一位。黃綱存出生於1919年,他是山東德州人。
  • 1981年黃植誠獲65萬元獎勵,空軍少校「駕機起義」事件,轟動臺灣
    「鄉愁是一灣淺淺都是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新中國成立後,因為形勢的扭轉,很多人紛紛前往臺灣,但是思念家鄉親人的他們一直渴望回來,畢竟根在大陸。今天故事的主角黃植誠就在1981年駕機起義回到魂牽夢縈的故鄉。
  • 駕機起義黃植誠 滄桑不了情(上)
    時任社長朱冬生特別會張羅,匆匆搞了一場「單位禮堂」級別的「春晚」,硬要讓我這個的搖筆桿的人出個節目(誰讓我在他們社出版了《元帥外交家》呢)。最後,我應承了拉手風琴伴奏,而那位「獨唱歌手」,正是臺灣駕機起義飛行員黃植誠。他往臺上一站就氣場強大,一曲《小城故事》唱得深情廻轉,掌聲四起,而我這個業餘水準的風琴手,只勉強夠格當個陪襯而已。
  • 駕機起義黃植誠 滄桑不了情 | 我的歷史·電臺
    要不是翻出我與黃植誠同臺演出的照片,我自己也早忘乾淨了。歲月無情,掐指算來,這照片已有整整30年了。1987年新春,解放軍出版社搞了一次「新年聯歡會」圖個熱鬧。時任社長的朱冬生特別會張羅,匆匆搞了一場「單位禮堂」級別的「春晚」,硬要讓我這個的搖筆桿的人出個節目。最後,我應承了拉手風琴伴奏,而那位「獨唱歌手」,正是臺灣駕機起義飛行員黃植誠。
  • 1986年,他突然駕駛飛機從臺灣飛向大陸,後來結果怎麼樣
    經歷過8年抗戰,還有內戰在等著。當蔣介石知道自己大勢已去後,撤出大陸,進入了臺灣,並帶走了大批軍民,而這些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後來回到了祖國。1986年,有一個人駕駛著波音747從臺灣飛回了大陸,作為從臺灣回來的國民黨軍人,祖國又會如何對待?王錫爵就是這趟飛機的駕駛員,出身於四川,從小就在國民黨軍校接受將來成為飛行員的訓練。
  • 39年前,臺灣空軍少校黃植誠駕機飛到大陸,得獎65萬,後來怎樣
    老蔣其實在1946年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國軍潰敗的可能性並為自己找好了退路——西康、海南和臺灣,這三地都是易守難攻。在抗戰時期,老蔣就曾經以西南地區的天險作為屏障。而相比之下,臺灣漂泊在外,臺灣海峽比瓊州海峽寬得多,臺灣地區政治背景簡單,就像是一片「淨土」。
  • 34年前,那個駕駛臺灣飛機飛回大陸的飛行員,後來命運如何?
    1986年5月3日,這天萬裡無雲,陽光明媚,廣州白雲機場突然降落一位「不速之客」,這是一輛來自臺灣華航的波音747貨機。要知道當時兩岸還互相隔絕,怎麼就突然來了一架對岸的飛機?隨著機門緩緩打開,機長走下來,然後激動地說:「我要跟家人團聚,來祖國大陸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