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衝 鄭超/文 鄧萬裡/圖
2020年,鄭州市一系列大型項目建成投用。
它們有「大四環」高架主線,有鄭州美術館新館,有銀基動物王國,有黃帝千古情景區……單拎出來一項,都是鄭州的「網紅」項目。
一大批建設項目備受歡迎的背後,是鄭州人對高品質城市生活的嚮往與日俱增,是鄭州城市實力、城市魅力的不斷提升。
【鄭州大四環開通】
「四環沿線納入鄭州主城區,是早晚的事兒」
家住鄭州市二七區馬寨鎮的小王,以前常常自嘲是「城外人」,「一般大家認為三環內是主城區或中心城區,出了三環都覺得離城區遠了,更別說四環。」
已經建成通車的鄭州四環高架橋
2020年6月29日,鄭州「大四環」高架主線開通,半年多來,她的感受在慢慢改變。
她先是注意到,四環沿線一些已交付的樓盤,夜晚時常大片大片地漆黑,而現在則不斷點亮。她跟周邊一些新搬來的居民交流,他們經常說,四環高架通了,住這兒方便得很,想早點搬過來。
四環高架全長93千米,串起鄭州市絕大部分區域,全程設187條上下橋匝道,27座互通立交,方便市民進入市區任何區域。
已經建成通車的鄭州四環高架橋。
她算了算,從家附近上四環,進入三環區域,最快只用10分鐘,「基本上就是市區過幾個路口的工夫。」
高效通行效率,帶來的不僅是空間距離的縮短,更是心理上的貼近。
鄭州市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勘察設計聯合體副總體工程師馬炅說,以往三環是鄭州市區交通的區分線,比如農業路高架西延段剛過三環,北三環也只同西三環互聯,而四環高架建成後,雙環並軌,並通過井字型路網連接,這種空間的局限不再有了。
小王也很感慨,「現在一踏上四環線,就感覺已經『進城了』,再過段時間,住在四環沿線,本身就是主城區,本身就是『城裡』。」
【銀基動物王國】
對標一流標準,家門口也有頂級的野生動物主題綜合樂園
2020年7月中旬,主打「沉浸式遊玩體驗」的銀基動物王國開業。
作為河南省重點文旅項目,銀基動物王國位於鄭州市新密市,總投資50億元,佔地570000平方米,共有六大主題區域、19組大型遊樂設備,預計展示超過200種、逾3000隻珍稀野生動物,集動物觀賞、科普教育、動物展演、遊樂設備、劇場表演、5D影院等眾多娛樂元素於一體。
在這裡,人的參觀空間不再與動物存在隔閡,動物的運動空間和人的行進空間交叉重疊。在這裡,你可以與猛獸同行,近距離感受動物世界,感悟自然的野性之美。在這裡,白虎長廊會讓猛獸從人的頭頂攀援而過。獨一無二的水陸兩棲觀光車和VIP觀光車,由科普宣傳員全程陪同講解,探險於崎嶇神秘的猛獸山谷,馳騁探索開闊的草原河流。
以哈利波特主題公園為代表的主題樂園興起後,動物主題樂園也產生重大革新,更加注重沉浸式的遊玩體驗,而此前,鄭州市並沒有類似主題動物園,也一直是市民心中的遺憾。
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市場中心品牌總監張琳娟表示,在銀基動物王國,遊客不僅僅是學習,享受到綜合的娛樂體驗,還能讓人們對動物界、對大自然形成綜合的旅遊體驗,通過遊玩,讓新一代主題樂園深埋遊客心中。
【黃帝千古情】
大型文旅項目扎堆,鄭州周邊休閒度假遊迎來大發展
「給我一天,還你千年」。近幾年,「千古情」大型實景演出成為多個地市的文旅招牌。三亞、麗江、杭州、桂林、九寨溝……遊客徜徉在每個城市,感受不一樣的文化歷史,感受城市獨特魅力。
2020年9月19日,鄭州市大型演藝公園——黃帝千古情景區正式開園,其中,黃帝千古情實景演出成為最大亮點。
作為全國第一個深度展現黃帝文化、鄭州文化的大型演藝秀,也是我省迄今最大的室內旅遊演藝項目,《黃帝千古情》完全打破了傳統舞臺空間與觀眾的界限,3000噸黃河之水從天而降,上萬套舞臺機械和設備上天入地,百位演職人員傾情演繹。
從軒轅黃帝到今天的鄭州,演出將黃河文化、黃帝文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融為一體,為觀眾開啟一次神奇的穿越之旅。
驚豔唯美的舞臺特效、氣勢恢宏的場景打造、極具震撼的視聽觀感,猶如一部現場上演的史詩級大片。
黃帝千古情景區,只是鄭州周邊近年來特色文旅項目集中爆發的一個縮影。
比如前年開業的建業·華誼兄弟電影小鎮、同盟古鎮袁家村、銀基國際旅遊度假區,以及溫泉項目銀基黃帝宮御溫泉,還有在建的鄭東恆大文化旅遊城、中原融創文旅城等,每個都是大IP。
鄭州市旅遊協會會長王曉東分析,鄭州文旅已由過去純粹的嵩山少林寺主導,變成多點開花的局勢,目前整個市場正由觀光度假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變,大型核心城市群的消費群體,更願意在鄭州周邊區域進行旅遊和消費。隨著一系列文旅項目扎堆布局,鄭州及周邊休閒度假地將迎來大發展。
【鄭州美術館新館】
開館半月超3萬人次觀展,鄭州人更愛看展了
2020年10月25日, 鄭州美術館新館開放。
歷時5年建設、投資5.3億元、對標國家一級美術館、位於中央文化區CCD核心區……多個「標籤」的疊加,讓這座新館甫一開放,便迅速成為鄭州市民關注的焦點。
場館大氣、通透,4層、7個展廳,展廳面積為7000平方米,其中最大展廳面積達1700平方米,總展線達1800米。展廳內採用國際先進的專業照明系統,同時配備中央空調、恆溫恆溼系統,目前有《西泠印社社藏精品展》《閒庭信步——李剛田書法展》等六大展覽,盡顯「高大上」。
開放首日,新館共開放600個實名預約名額,三小時內全部預約完畢。隨後,火爆程度持續攀升。開館半個月時,已有超3萬人次前來觀展,單日最高將近5000人次,日均觀展達2000餘人次。
而在以前,鄭州美術館老館單日觀眾參觀最高峰,僅為830人次,也就是說,新館觀展人次是老館的六倍之多。
鄭州美術館新館如久旱逢甘霖,滋養著鄭州觀眾渴求藝術的內心。
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藝術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鄭州一處嶄新的文化地標,未來,這裡將以精品展覽為主,每年策劃組織不少於20場有效展覽,滿足各領域、各流派藝術家的展覽需求,打造一批具有長期效應的展覽品牌。同時邀請名家進行學術講座,舉辦不少於30場的公共教育活動,向市民和藝術愛好者提供藝術體驗的空間。
在業內人士看來,鄭州美術館新館的火爆將有效地教化市場,培養人們看展的生活習慣,也將進一步促進美術業態整體良性發展。
【記者手記】
市民期待鄭州更美好,鄭州也在呼應期待
關於城市建設工作,如今提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品質」。
2020年6月份,省委常委、鄭州市委書記徐立毅調研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道路綜合改造工作時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提高統籌能力,科學有序推進,以高品質城市建設管理讓國家中心的品質「立」起來,「龍頭」抬起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河南商報記者也採訪發現,就鄭州市一些重點建設項目,鄭州市民說得很多的一句話是,以前是量的變化,現在是質的變化。
其中就「一環十橫十縱」道路綜合改造,市民很感慨,「以往經常看到道路修修補補,今年看到又動工了,起初還擔心是不是折騰,但後來發現這次真不一樣,修完後,品質檔次都高多了。」
同樣,鄭州「大四環」建設前期,不少市民抱怨保通路難走,但等到建成投用後,高架上一路馳騁,以往的等待都值了。
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鄭州需要有一大批的高品質的建設項目,而鄭州也一直在努力。
市民都期待鄭州更美好,鄭州也呼應著這種期待。
對鄭州,我們不妨多些等待,多些期待。
編輯: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