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時代的小人物,感動人心的力量源泉——《金剛川》觀後感

2020-10-24 聽風樓閣道晚安

或許是《八佰》作為中國電影後疫情時代第一槍,打的過於響亮,國產戰爭片這個曾經不起眼的電影類型,如今成為了如今電影觀眾眼中的香餑餑,觀眾對於國產戰爭片的期望水漲船高。

這不,在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日的關口,以此為背景創作的《金剛川》,在預售階段就席捲超過15億的票房。鋪天蓋地的宣傳讓人很難不注意到這麼一部充滿實力派的電影:抗美援朝、張譯、吳京、鄧超……這麼多有意思的元素組在一起,讓我不禁心生興趣,下班後前往電影院,去感受鏡頭下的抗美援朝,是一個什麼樣的慘烈場景。


No.1 大時代的小人物,主旋律的版本答案

從去年開始,國產主旋律電影的主人公,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小人物」。或許是《我和我的祖國》取得成功的光環效應,今年的《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包括《金剛川》都使用了小人物的故事,去表達導演的想說的話。

不同於曾經的主旋律電影中,多是政治人物和英雄故事的特點,這兩年的小人物故事,沒有了恢弘的口號和強烈的煽情,反而多出了一份真誠、質樸和潤物細無聲般的情感共鳴。作為一個歷史愛好者,以及接受了社會主義新時代教育的孩子,其實在看主旋律電影之前,基本上都明白這部電影,想告訴你的東西是什麼,再加上使用歷史書上詳細記載的大事件大人物,讓主旋律電影從故事內容到情感雙重失去了懸念。我想這也是主旋律電影,漸漸被商業電影反超的一部分原因(畢竟商業電影,至少故事內容是有懸念的)。


而小人物故事的出現,就像是一汪清泉,投入到無精打採的人群中,讓人瞬間來了精神。在主旋律電影的情感走向很難改變的前提下,小人物的故事在劇情內容上製造出了懸念,人們無法預估故事會怎麼走向我們想像的終點,而情感的跌宕起伏也變得難以預測。當觀眾有了好奇心時,配合優秀的拍攝能力和優秀的演技,主旋律電影終於迎來了春天。

大時代的小人物,不說是主旋律電影的終極答案,也至少是當前的版本答案。


No.2 大時代的小人物,感動人心的力量源泉


今年十一檔的《我和我的家鄉》,是把「大時代的小人物」這一觀念,玩到極致的一次嘗試。它的前作《我和我的祖國》,姑且還能在一群小人物的身上,找到時代大人物的身影(比如鄧稼先、朱濤),而來到《家鄉》,連原型也變成了小人物。在脫貧攻堅的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純真質樸的生活和工作,讓無數觀眾產生了共鳴。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正是電影和觀眾取得了最大程度的平衡,才讓觀眾在自己最熟悉的領域,開懷大笑,笑中帶淚,淚花中閃爍著對國家的認同。

最後一小句,不就是電影想做到的事情嗎?


故事《最後一課》裡,範偉飾演的支教老師,承包了本片最多的淚點。而他的原型,是「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同樣是只身前往山區,為大山深處的孩子的未來,堅持到最後一課。支月英那一句「只有堅守才能有希望」,依然餘音繞梁。她是個小人物,但卻是這個大時代最感人的力量。


《回鄉之路》中,鄧超飾演的商人喬樹林,滑稽的外在下有一顆赤子之心,前後的反轉賺夠了眼淚。而他的原型正是毛烏素沙漠的治沙人王有德。「讓沙漠變綠洲」一句簡單的話,讓幾代人付出了心血。生態恢復了,那些靠天吃飯的居民,開始有了新的收入來源。即使是小人物,除了偉大和致敬,也沒有別的詞可以形容。


《神筆馬亮》中,沈騰飾演的馬亮,放棄藝術進修機會下鄉扶貧,和感動中國的扶貧幹部張渠偉何其相似。「寧願雙目失明,也要助群眾脫離貧困「,這是張渠偉在心裡給自己立下的軍令狀。一代又一代人,燃燒自己,只為給他人帶來光明。小人物的大思想,也讓我們如此尊敬。

大時代的小人物,是感動人心的力量最大的源泉,他真實,他看得見摸得著,他就在我們身邊,讓這種時代力量,來的更加猛烈。即使他們只是時代裡的一粒沙,落在我們頭上,也是一座大山,為我們遮風擋雨,不是嗎?

No.3 「保家衛國」是神聖而不恐懼的辭藻


不好意思,話題扯遠了,說回《金剛川》。一句話概括的話,這部電影講的就是抗美援朝背景下,幾個戰士圍繞一座橋發生的「摧毀—修復」的故事,故事線很簡單,真正殺人的,是戰爭的殘酷和任務的艱巨,以及志願軍戰士不屈的意志和強大的信念。

這正是多少年來,歷史教材告訴我們的,中國不對稱戰力戰勝美國的最重要原因。或許這也是家國情懷最集中的一個體現,「保家衛國」四個字,正是當年剛剛獲得和平的人們,又一次義無反顧衝向戰場,英勇作戰的力量源泉。


我曾經設想過,如果有一天,我面對「保家衛國」的一場戰爭,我會不會也奮不顧身地衝向戰場呢?我想我會的,因為哪怕是離我很遠的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這樣的自然災害,當時的我都有著第一時間衝往災區的想法,更何況更加嚴峻的「保家衛國」呢。

我很清楚,我是中國人,我熱愛這個生我養我的國家。國家對我來說,是我腳踩的這片土地,是同在這片土地的人民,和這片土地上孕育的文化。或許朝代在變,甚至政府在變,但是土地、人民、文化卻從來不變,因為這才是一個國家的根。當我認同這三樣東西之後,我便生成了我的家國意識,於是「保家衛國」,永遠是一個神聖不值得恐懼的事情了。


感謝一場韓戰,打出了我們的自尊自信,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

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積極參軍,廣大適齡青年踴躍參軍參戰,大批志願醫療隊、鐵路工程隊、民工擔架隊和鐵路員工、汽車司機等奔赴朝鮮戰場,全國各地都上演著父母送兒女、妻子送丈夫、兄弟爭相入伍的感人場面;

人們捐獻出節省的每一個銅板,拿出家中珍藏的物件,支援志願軍改善裝備,捐獻飛機大炮成為那個時代的閃光印記;

籤訂愛國公約的活動深入車間學校、田間地頭,「多打一粒糧食」、「多產一支棉紗」、「多造一個零件」成為人民群眾支援戰爭、奉獻國家的自覺行動。


全國各族人民展現出的嶄新精神風貌和熾熱愛國情懷,與舊時代的中國形成鮮明對照。中國不再是一盤散沙,軟弱可欺,而且擁有戮力同心、不勝不休的戰鬥意志。

如今中國人民空前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優越感,正是這大時代的小人物,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不是嗎?


文章首發:

微信公眾號「聽風樓閣」(tingfenggelou)


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並且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聽風樓閣」,或搜索「tingfenggelou」,關注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聽風樓閣 (ID:tingfenggelou),我會在這兩個平臺,一起品味生活。

相關焦點

  • 《金剛川》觀後感
    《金剛川》上映首日票房突破5000萬,口碑差異化明顯。喜歡這部電影的是真的喜歡,覺得失望大過期望的觀眾也大有所在。從三個方面講講《金剛川》的觀後感,以及造成口碑差異化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第一,電影質感滿分。鏡頭裡的叢林、志願軍、敵軍轟炸機,還有誓死保衛的橋,環境烘託的很真實,幾乎沒有瑕疵,還有一種戰爭美學的藝術性。但是,電影傳遞出的殘酷性是真的,火燒遍野也是真的。第二,演員的超標準演技。
  • 《金剛川》:沒有小人物
    《金剛川》,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上映了。敘事策略上一樣採用了小人物的視角,截取了抗美援朝戰役中的某一個點,從而實現一種視角和敘事對象的最大聚焦,使得電影的情緒被無限放大,從而在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完成了高濃度的歷史的再現。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敘事策略,在事件之上,讓每一個觀影的人,完成了一次走入歷史內核的可能。這就是戰爭片的意義。
  • 《金剛川》,我不感動
    好久沒有寫東西,手痒痒了,今天和大家聊聊新電影《金剛川》。很遺憾的說,如果除去抗美援朝真實歷史的加成和當下中美貿易戰的時代背景, 這部電影所描寫的戰爭和英雄事跡,並不能讓我感動,更感動不了90後和00後。甚至可以說,當代中國沒有一個可以拍好「中國戰爭電影」的導演,沒有一個可以把中國軍人的精氣神拍出來,把人民軍隊展現給全世界的導演。就像《英雄讚歌》裡唱的那樣,「人民戰士驅虎豹,捨生忘死保和平」,一切戰爭片的本質都是反戰片。
  • 《金剛川》,一群小人物的戰爭,帶來的動容與反思
    第16期,我們暢談了《金剛川》。褒貶各有,熱鬧紛繁,會議紀錄只能記下來一鱗半爪。更多的精彩,都在分享會上。而管虎的切入的小人物卻是讓人耳目一新的。那場戰爭犧牲的寂寂無名的小人物太多了,屍骨無存,只留下一個名字的不在少數,而確實是因為這些小人物的犧牲,才換來我們的勝利,不是嗎?沒有了口號式宣傳,領導的英明決斷,就像它的英文片名「犧牲」(The Sacrifice),小人物的犧牲,所以我不喜歡戰爭,戰爭犧牲的都特麼是小人物啊!這場戰爭回過頭來看還是值得的。
  • 電影《金剛川》觀後感
    流著熱淚看完了電影《金剛川》。在反映抗美援朝戰爭這樣的重大歷史事件上,《金剛川》另闢蹊徑,沒有選擇上甘嶺,長津湖,鴨綠江等為人所熟知的主戰場,而是把視點聚焦在了金剛川這樣一座橋上。場面大、氣勢大、演員陣容大,卻採用了一葉知秋、見微知著的方法,圍繞著具體的、有鮮活的小人物的活動,帶動了大情節、大場面、大主題。感人至深而無說教味,人物豐滿而不概念化,即便是對稍縱即逝的美國飛行員也表現得真實可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 《金剛川》 憾人心
    今天去看了電影《金剛川》,一次驚心動魄的愛國教育,配上厚實的背景音樂,到現在都腦瓜子嗡嗡的。該片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以戰爭親歷者的視角展開,從 三個視點講述一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毀再度修好……一個屹立不倒、令敵人費解的戰爭奇蹟,生動講述志願軍戰士們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
  • 《金剛川》觀後感:抗美援朝真是我們的立國之戰!
    看完《金剛川》,忍不住寫了一篇觀後感。這部電影把抗美援朝稱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雖然解放戰爭後建立新中國,但解放戰爭終究是一場內戰,內戰對手在軍事素養、作戰能力各方面都是比較差。新中國成立後,在當時卻在國際上沒有什麼話語權,真正讓新中國在世界東方站起來的是一年後爆發的韓戰。
  • 《金剛川》群像展現小人物力量,炮火之下閃爍的是他們無畏的目光
    好在有正在熱映的電影《金剛川》,它帶我們回溯抗美援朝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了解中國人民志願軍頑強不息的精神。目前,《金剛川》持續熱映中,排片第一、場次第一、觀影人次第一、上座率第一。截止昨晚,《金剛川》票房已經突破4億,社交平臺口碑炸裂。
  • 看完《金剛川》後影評
    昨天有幸看了《金剛川》,對於劇情真實內容很感動,我們老一輩用鮮血鑄就了我們現在的生活。#金剛川觀後感#金剛川、張譯對於演員張譯、吳京、鄧超、魏晨、李九霄來說,這次張譯真的是挑了大梁,演繹的淋淋盡致,很讓人對當時的戰場感動。
  • 再次將鏡頭對著戰場小人物,《金剛川》的成功之處在於順應潮流?
    上映10天後,《金剛川》票房突破7億元,這部紀念抗美援朝戰爭70周年的獻禮片成績並不算差,只是許多觀眾卻認為,它應該拿到更好的數字,畢竟主演張譯在首映會上直言「我以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比《八佰》差」,不過按目前的趨勢來看,《金剛川》想要超越《八佰》31億的票房恐怕有些困難。
  • 《繡春刀2》:一部描繪小人物在大時代洪流中掙扎的武俠電影
    在大時代大的背景下卻聚焦於小人物,愛恨情仇、刀光劍影,精彩!這部電影由路陽導演指導,張震楊冪領銜主演。豆瓣上超過三十萬人評分,最終分數7.2,作為一部武俠電影還不錯。但是要知道這部電影沒有上8分,很大程度是因為楊冪不討喜的屬性。
  • 楊焄︱「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的詩與文
    《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陳均 朱紋 編訂,臺灣秀威2011年9月出版,237頁正在北京大學中文系開設課程講授現代新詩的廢名,於1936年末應邀為一位剛結識的年輕人撰寫詩稿序言。朱英誕除了留下創作跨度長逾半個多世紀的三千多首新詩外,朱英誕在遲暮之年還傾注心力撰寫了兩部詩人傳記:《苦吟詩人李賀(長吉評傳)》和《笑與「不笑」——一位罕見的幽默詩人(誠齋評傳)》(均收入朱紋、陳均編訂《大時代的小人物:朱英誕晚年隨筆三種》,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以下簡稱《長吉評傳》和《誠齋評傳》)。
  • 商戰劇《大時代》觀後感
    今天終於把商戰劇《大時代》看完了。講述的是陳頂天(段奕宏飾)為了朋友馮傑(高虎飾)來深圳,中途遇到劉先武(劉丕中飾),三人紮根深圳,不停創業,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再到有的創業歷程,以及和身邊朋友所發生的故事。
  • 《金剛川》:英雄風骨不滅,民族氣節彌堅 | 名家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長津湖冰雕連、上甘嶺鋼鐵八連、金剛川高炮連……那些讓人淚目的英雄事跡、烽煙歲月迴蕩在歷史深處,生動詮釋了民族自信和中國力量。,從青澀少年、一腔孤勇到大氣凜然的劉浩……可以說,個體的成長線索與護橋、修橋線索的疊合,典故的映襯與英雄精神的演繹,亦是對小人物與大時代、個體價值與家國大義的生動寫照。
  • 電影《金剛川》經典臺詞對白
    電影《金剛川》體現出了志願軍們寧死不屈,奮不顧身的精神,而這部電影也將載入史冊,小人物也將會被我們永記心中。 今天小編整理了電影《金剛川》經典臺詞對白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電影《金剛川》經典臺詞1、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做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
  • 《英雄兒女》《上甘嶺》…為何這些經典戰爭題材作品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金剛川發源於朝韓交界處的金剛山附近,是漢江的兩條主要支流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最寬處可達60米。《金剛川》講述的故事發生在金城反擊戰前夜。金城反擊戰,又稱金城戰役,是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金剛川,則是橫在增援部隊和後勤物資通往金城戰役主戰場路上的一條湍急河流。
  • 緬懷先烈 傳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觀看電影《金剛川》有感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近日,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黨委聯合團委及學生會組織了全體北音入黨積極分子觀看了關於「銘記那場戰爭」的電影《金剛川》。全體北音入黨積極分子通過這場觀影活動,再次回顧了那場艱難的戰爭,也再次接受到了中國人民先烈自強不息、勇往直前信念的洗禮。
  • 《金剛川》票房破3億感動熱映 精誠之作致敬歷史紀念英雄
    影片不僅吸引了年長觀眾前往影院重溫崢嶸歲月,更有青少年觀眾在大銀幕光影中走進歷史,自發起立鼓掌,激動表示:「感謝《金剛川》讓我看到了爺爺奶奶年輕時的樣子,感謝祖國記得他們。」也正是觀眾的好評讓影片票房持續堅挺,有望走出長線。
  • 3個視角、3個人物、3層含義,《金剛川》你真的看懂了麼?
    電影《金剛川》上映第一天票房就破億!有人預測說它將成為2020年的又一爆款!,志願軍戰士們誓死捍衛交通要塞金剛川,保證大部隊過橋,到達戰場金城的故事。因此,電影本身並非全程高能,而且每個人感動的點也不一樣,但每個人看完《金剛川》的感受和震撼一定是一樣的:熱血沸騰、淚流滿面。02除了演員,電影的核心元素「橋」,也是一大「燃點」。電影名字雖叫「金剛川」,但一直在講的卻是「橋」。而且,電影賦予了「這座橋」三層不同的含義。
  • 觀看《張桂梅思政大講堂-信仰的力量》觀後感
    同學們認真觀看了《張桂梅思政大講堂——信仰的力量》視頻後紛紛表示被張桂梅老師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打動,精神上受到了鼓舞和洗禮,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以下則摘選各班級學生的觀後感:作為金融工作者,我們要將這份信仰薪火相傳,用她的故事激勵事業,平凡的人生,書寫偉大的不平凡,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