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忽必烈一即位,蒙古汗國就四分五裂,他究竟幹了什麼?

2021-01-07 吳秋月看電影

關鍵,忽必烈就是四個字:地位不正!

為什麼這麼講?因為蒙古大汗的汗位傳承,自打成吉思汗那時候開始,就是推舉制的。1219年,成吉思汗準備揮師西徵。他與皇后們話別,也遂皇后說:「諸皇子中,嫡出的共有四人,主上千秋萬歲後,應由何人承統?您頂柱般的御體一倒,象群雀般的國民由誰來管?」成吉思汗嘆道:「雖是婦女,也遂的話是對的。世上沒有長生不老之人,是到了確定後嗣的時候啦。」成吉思汗當下召見諸子及胞弟,議定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

不過,成吉思汗雖然表達了他希望窩闊臺做自己繼承人的願望,但事實上誰能做汗,還是要由蒙古的忽裡臺(即諸王及貴族參加的大會)推舉決定。所以在成吉思汗死後、王位空缺的兩年內,拖雷監攝國政。1229年秋,蒙古宗王和重要大臣便正式舉行選舉大會。大會爭議了40天,分成兩派,一部分人主張推舉拖雷做大汗(這實際上就是反對成吉思汗的意思,但支持者還是很多),另一部分則支持窩闊臺。在此時刻,察合臺投下關鍵一票給了窩闊臺,由此奠定大局。

1246年,沃郭臺死後,誰將繼承汗的地位?這也是胡裡塔尼集會。所有的君王和貴族都來希林參加集會。在諸王中,「長子西徵」總司令威望最高,但他不願意支持窩闊臺之子貴佑,但別無選擇,只能藉故生病,拒絕參加會議,讓弟弟來參加。而本次大會的選舉結果,其實就是選擇貴佑為大汗——也就是說,在本次大會上,蒙古貴族們也誓言:「只要你們家有一個人,即使是在油和草裡,我們也不會把汗的位置讓給別人。」

貴佑死後,巴杜以長治王的身份大發雷霆。他派使者邀請國王和大臣們到中亞草原舉行胡利坦會議。在會上,他稱讚了門哥的卓越能力,當之無愧地登上了王位。但是,魏闊臺的後代沒有繼承汗國王位的權利(因為他們違反了胡利坦會議的目的,限制了繼承人)。所以這次會議的最終結果是,特蕾萊的長子門格兄弟成為了一位偉大的可汗。

也正是這次大會,引起了窩闊臺、察合臺、舒馳、特拉雷的反對。孟格隨後派出使節,邀請所有宗族到努南河畔守住胡裡塔尼,最終於1251年連任。最後,蒙哥贏得了大多數選票,成為了公認的蒙古汗。

因此,從成吉思汗來看,伏爾果臺、貴友、蒙哥都是呼利塔尼大會選舉的結果,這是蒙古人公認的領袖一代模式——但忽必烈不是這樣的!

雙方戰鬥的結果是阿里布格輸給了忽必烈。也就是說,湖裡臺議會的選舉制度被皇帝繼承制度打敗了。但是忽必烈雖然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卻沒有得到所有蒙古人的承認。也就是說,從這一刻起,舒馳、察合臺、窩闊臺三支開始與元朝分道揚鑣,就連與元朝關係最好的伊爾汗,實際上也走上了獨立之路——也就是說,蒙古汗國的共同體機制崩潰了不存在了!

所以你說元朝的建立是蒙古的分裂。這是正確的!

相關焦點

  • 蒙古國子嗣為何尊崇成吉思汗,卻極度反感忽必烈
    按說忽必烈也算是「開國之君」了,可是蒙古的後世子嗣尊崇的卻一直是成吉思汗,卻十分討厭這個元世祖忽必烈,這是什麼原因呢? 等等這些,都足以說明忽必烈在位期間,還是頗有功績的,雖然相對成吉思汗還有些差距,但相比其他蒙古大汗,他的功績高出了一大截,那為什麼蒙古人民不喜歡忽必烈呢?歷史君認為有幾點原因不容忽視。 首先是汗位之爭,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雖然最後忽必烈勝出,但導致了蒙古的四分五裂。
  • 成吉思汗的蒙古汗國和忽必烈的元朝為什麼不是一回事兒
    西徵結束後,蒙古建立欽察汗國,也稱金帳汗國。 1252年,成吉思汗孫子旭烈兀發動第三次西徵,此次西徵攻陷了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等地,後建立伊兒汗國。 到1259年第三次西徵結束,蒙古汗國疆域達到頂峰,面積達到空前的3500多萬平方公裡,包括本部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以及伊兒汗國。
  • 蒙古四大汗國是什麼?它們與元朝的關係又是怎樣的?
    在世界史上,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是不得不說的奇蹟。當年成吉思汗的子孫幾乎打下了整個歐亞大陸,隨後又建立了四大汗國。但是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提到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這是什麼原因呢? 據有限的資料記載,在蒙古帝國的開創者成吉思汗去世後,龐大的蒙古帝國就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狀態。
  • 《忽必烈傳奇》系列之汗位繼承風波(一)
    由於這個問題比較大,我決定以連載的形式逐個情節地扒一扒。不符合史實的我會予以說明,有史料依據的我會貼上原文。【情節1】忽必烈是成吉思汗最喜愛的孫子。臨終前他指定窩闊臺為繼承人,並暗示幾位心腹大臣,窩闊臺百年以後,請他們扶持忽必烈。當時的場景是這樣的:成吉思汗在徵西夏時病危。在他的長妻孛兒帖留下的四個兒子中,朮赤已經過世,那麼儲君的人選便只剩下了察合臺、窩闊臺和拖雷。
  • 成吉思汗的子孫們建立的四大汗國,與元朝什麼關係?它們還存在嗎
    蒙哥就是那位在進攻南宋過程中,死在四川釣魚城的那位,他死後,四弟忽必烈即位,元世祖忽必烈就是元朝的建立者。 說起來窩闊臺淚汪汪,當初他繼承了成吉思汗的大位,自然不需要封地了,於是將當初不算大的封地都給了兒子們。原以為自己這一系坐定了大蒙古國,沒想到貴由死後,大汗之位被拖雷的兒子蒙哥奪了。 這下窩闊臺的子孫們慘了,分封的汗國沒撈到,大蒙古國汗位又丟了,虧大發了。於是窩闊臺的子孫們,聯合起來跟蒙哥開槓,可惜沒有形成一隻拳頭的他們,數次敗在蒙哥手下。
  • 蒙古人南下,忽必烈統治時期的中國,為什麼不叫蒙古,而叫元朝?
    提到蒙古帝國,世界上幾乎很少有人不知道,因為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國,橫跨亞歐兩塊大陸,如此之大的蒙古帝國想要統治好可不是一件簡單事,所以在成吉思汗時期就把蒙古帝國分別分給了自己的四個兒子來管轄,在這期間蒙古帝國仍不斷向外擴張,版圖最大時是在忽必烈時期,達到4500多萬平方千米,也正是在忽必烈時期
  • 神鵰中忽必烈為蒙古鞠躬盡瘁,為何現實中蒙古國後人對其評價不佳
    亂蒙古皇朝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其實還算不得是一個統一國家,這個民族的人們居住在大草原之上,以天為父,以地為母,過著遊牧生活。而當時金國這個遊牧民族起家的國家在北方草原上橫行霸道,諸多少數民族皆是要麼處於其奴役之下,要麼就是被迫受其控制,而蒙古當時仍是四分五裂,各個部落各自為戰,全部尊金國為上國。
  • 【蒙古帝國君王譜】窩闊臺汗國(五):貴由
    蒙古帝國第三任大汗貴由、第四任大汗蒙哥,以及後來的元朝開國皇帝忽必烈,堂兄弟三人都是蒙古第二次西徵時拔都的部下。 1241年12月11日,窩闊臺去世,汗位虛懸,貴由的母親乃馬真脫列哥那稱制,法紀混亂,很多宗王貴族濫發牌符徵斂財物,唯有拖雷家族沒有這樣做,贏得了聲譽。
  • 從稱霸亞歐到四分五裂,蒙古帝國經歷了什麼?
    蒙古帝國為何會迅速崛起又迅速衰落呢?不少學者或歷史愛好者可能都思考這個問題。無論答案是什麼,我們最終都還是要回歸於史實。蒙古帝國的興衰,還要從「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說起。他的父親是一個出眾的勇士,曾在蒙古不同部落之間建立了一個聯盟,並極有可能成為強大的首領。然而大約在鐵木真十歲時,敵人毒害了他的父親並破壞了這一聯盟。在被他父親的盟友拋棄之後,鐵木真過了幾年顛沛流離的生活。他生活貧困,因為敵人奪走了他們家的牲畜,並想把他除掉,以消除後患。鐵木真躲避了敵人的幾次追殺,但也有一次,敵人抓住了他並把他關在一個木籠子裡面,全靠他在半夜大膽設法逃脫,才重獲自由。
  •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很多大學生都搞不清楚
    而將蒙古族帶上輝煌時代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成吉思汗,他是統一草原的人物,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而另一個則是忽必烈,他將成吉思汗的事業發揚光大
  • 忽必烈為何不能阻止蒙古帝國的分裂?
    從忽必烈的角度來說,他應該比誰都渴望蒙古帝國不分裂,因為這樣他就可以當大汗。那麼,為什麼忽必烈沒有阻止蒙古帝國的分崩離析呢?可以說正是由於他的原因,蒙古帝國才一步步的走向分裂,這又是為什麼呢? 首先,此種觀點是有歷史依據為證的:製造分裂的那個人,就是有權有勢的忽必烈。
  • 同樣是蒙古帝國,為何四大汗國不算?
    我給大家分析一下,元朝是怎麼形成的,大家就知道為什麼我堅持這麼認為了。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元朝這個說法。忽必烈只是元朝的第一個皇帝,但並不是大蒙古帝國的第一個皇帝。開始的時候,眾所周知,成吉思汗建立了一個蒙古統一政權。這個帝國開始了四面八方的擴張。
  • 忽必烈為何要將蒙古帝國改為大元?大元二字是什麼意思?
    成吉思汗一、蒙古汗國的崛起與輝煌公元五、六世紀時,在今呼倫貝爾草原向東延伸到嫩江,南抵挑爾河,北迄額爾古納河下遊的廣大地域,已經出現了與東胡有著密切淵源的室韋部落。公元七、八世紀,室韋部落逐漸崛起。此時的大蒙古帝國控制的地域面積已經很廣闊,鐵木真將目光投到更遠地區,他率領蒙古騎兵不斷進行軍事擴張,大蒙古帝國的版圖越來越大,鐵木真開始分戶封土,建立汗國。各汗國從屬於大汗,聽命於大汗。成吉思汗死後,窩闊臺繼承大汗之位。窩闊臺死後,大汗之位由蒙哥繼位(拖雷長子)。此時的大蒙古帝國,實際上已經分裂為大汗國與三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並且已經不再聽從大汗國調令。
  • 蒙古,「我們的成吉思汗」不是我們的
    蔑兒乞惕部落強大後也依樣搶走了成吉思汗的18歲髮妻孛兒帖,孛兒帖10歲那年就與9歲成吉思汗定親,為救孛兒帖成吉思汗與蔑兒乞惕一仗是他人生第一仗,當時的成吉思汗還力量不足,聯合了他的好兄弟(安答)札木合。此戰打敗了蔑兒乞惕部落,成吉思汗在草原上聲名大振。
  •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而忽必烈卻是中國人?道理何在?
    西方人根據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政策,分析認為「成吉思汗是將中國變成了蒙古的一部分」,表明認可成吉思汗是蒙古國人。而對忽必烈的結論是「把蒙古變成了中國的一部分」,表明認可忽必烈是中國人。具體來看我們從三方面分析。
  • 鐵木真黃金家族西徵途中所建立的蒙古四大汗國,實力如何?
    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漢位,使得大蒙古國四分五裂,四位封地大佬實際上取得了獨立的能力,乘勢便建立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合稱「蒙古帝國」。忽必烈1271年建國號為大元,直到1304年四大汗國才正式承認元朝的宗主國身份。那麼,黃金家族這四大汗國情況如何呢?
  • 蒙古帝國初期繼承人都有誰?為何拖雷家,忽必烈四兄弟都是皇帝?
    拿破崙曾經說過:成吉思汗有四個虎子,而我卻沒有這種好運。蒙古大軍雖被西歐稱為「黃禍」,但成吉思汗的偉大之處,令無數政治軍事家折服。他所創立的四大汗國和宗主國元朝統治了中亞、東亞一、兩百年,直到現在還有一個蒙古國。
  • 朱元璋滅元朝時,蒙古四大汗國為何袖手旁觀?
    忽必烈滅南宋的過程中,蒙古帝國的蒙哥徵南宋時突然病死,此時蒙古帝國汗位就出現空缺,蒙哥兒子及兩個弟弟忽必烈、阿里不哥都是汗位繼承人。而四大汗國的朮赤後裔已經永遠排除在汗位繼承之外,因為朮赤的血統一直是成吉思汗一塊心病,朮赤為成吉思汗東徵西討貢獻力量,能得到一個汗國他也知足了。其他汗國也沒心思爭,他們各自在封地上當皇帝。而從正統上看,他們也知道不會成功。
  • 金帳汗國,13世紀上半葉蒙古人建立的封建國家,四大汗國之一
    由朮赤及其兒子拔都(1235~1255在位)及他的後人管理,亦稱欽察汗國。因汗國統治者的帳頂為金色,故名。 1223年,蒙古軍從中亞進入南俄頓河草原地區,1236年再度侵入,1240年佔領基輔。1243年在伏爾加河下遊地區,建立金帳汗國,即欽察汗國。其版圖西到多瑙河下遊,東到今額爾齊斯河,南達高加索,北到今俄羅斯保加爾地區。建都薩萊(今伏爾加河下遊),成為當時蒙古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
  • 蒙古英雄之十八:血腥汗位和朵顏三衛
    肥頭大耳的巴圖孛羅一邊嚼著羊肉一邊說:「我看你以後就不要再稱什麼大元皇帝了,咱們是蒙古人,就稱汗,汗才是至高無上的。」也速迭爾連連點頭:「好的,就稱汗,不要皇帝了。」從此,大元皇帝不復存在。馬哈木喝一口酒,說:「是呀,我們衛拉特部幫你幹了這麼大的事,可不是為了要立一個什麼新皇帝,你懂嗎?」也速迭爾連連點頭:「我懂,我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