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子嗣為何尊崇成吉思汗,卻極度反感忽必烈

2020-12-23 騰訊網

公元1259年8月,大蒙古國的大汗蒙哥病逝於南侵途中,他的弟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為了爭奪汗位大打出手,最終忽必烈勝出,成功繼位。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都城,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按說忽必烈也算是「開國之君」了,可是蒙古的後世子嗣尊崇的卻一直是成吉思汗,卻十分討厭這個元世祖忽必烈,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蒙古國的歷史中,忽必烈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大汗。

他在位期間,南徵北戰,滅亡了南宋實現了大一統局面;同時,忽必烈注重人才的選拔,恢復的行政機構治癒了一個世紀之久的戰爭創傷;農業方面,他設立「司農司」、「勸農司」等專管農業的機構,以勸農成績作為考核官吏的主要標準,並令人編輯《農桑輯要》於至元二十三年頒行全國。為加強對邊疆地區管理,開闢中外交通,在各地建立驛站,鞏固了對全國各地的統治;經濟方面,忽必烈發明了「鈔」即紙幣。他把鈔票引入流通領域,並使它成為財政的基礎;民生方面,忽必烈恢復了王安石之後被取消的國家控糧的政策,在豐年,國家收購餘糧,貯藏於國倉。當荒年穀價上漲時,開倉免費分發穀物。他還組織了公眾救濟,將稻米和玉米定期分發給急需的家庭。1260年法令要求地方長官對老學者、孤兒、病弱者提供救濟。

等等這些,都足以說明忽必烈在位期間,還是頗有功績的,雖然相對成吉思汗還有些差距,但相比其他蒙古大汗,他的功績高出了一大截,那為什麼蒙古人民不喜歡忽必烈呢?歷史君認為有幾點原因不容忽視。

首先是汗位之爭,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汗位之爭,雖然最後忽必烈勝出,但導致了蒙古的四分五裂。

當時的蒙古各大汗國中,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都支持阿里不哥,唯有伊爾汗國支持忽必烈。阿里不哥失敗後各大汗國紛紛獨立。蒙古雖打下了巨大的土地面積,卻沒有了統一的政權。而且忽必烈勝出後,囚禁了自己的親弟弟阿里不哥,最後更是毒殺了這個政敵。

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族,忽必烈雖然贏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是他卻造成了各部落分裂,所以在蒙古人的心中,忽必烈就是一個分裂的小人,沒有他,蒙古還會繼續輝煌。

其次是忽必烈的漢化思想,忽必烈主要生活在漠南一代,他本人非常喜歡漢文化,執政理念也是崇尚和學習漢人的執政方法。而阿里不哥則不然,他生活在漠北,骨子裡繼承了成吉思汗的遊牧思想,因此得到了大多數蒙古人的支持。

忽必烈的漢化思想,在蒙古人看來無異於叛逆,這讓很多蒙古後人羞於啟齒,他們更喜歡阿里不哥而討厭忽必烈這個「叛徒」。

最後,忽必烈上位後,重用了一大批漢臣,客觀上打壓了蒙古各部落人民,而大元王朝最終迅速落敗,導致盛極一時的蒙古汗國最終被大明王朝一網打盡。因此,蒙古人們認為這都是忽必烈的過錯,如果由阿里不哥繼位,還能持續蒙古帝國的輝煌。

有了這些原因,蒙古人自然會認為忽必烈就是個十足的叛逆小人,他的出現,導致蒙古迅速走向覆滅,自然也就討厭他了。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的蒙古汗國和忽必烈的元朝為什麼不是一回事兒
    907年唐朝滅亡後,契丹興起,蒙古被遼國統治;1125年金滅遼後,蒙古各部被金國統治。遼國滅亡後,蒙古各部逐漸成為草原的主人,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蒙古各部開始走向統一。 由於遼國和金國被認為是我國的正統王朝,所以他們治下的蒙古各部都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而忽必烈卻是中國人?道理何在?
    西方人根據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政策,分析認為「成吉思汗是將中國變成了蒙古的一部分」,表明認可成吉思汗是蒙古國人。而對忽必烈的結論是「把蒙古變成了中國的一部分」,表明認可忽必烈是中國人。具體來看我們從三方面分析。
  • 蒙古,「我們的成吉思汗」不是我們的
    1226的秋天,成吉思汗徵討西夏途中不幸掛掉,有各種版本的死法,病重而死、西夏打死、墮馬,受傷而死等,總之鐵木真成吉思汗駕鶴西去了,只是此時的蒙古家大業大了,基本北方包括幾個"斯坦"已經是蒙古的地盤。只是一個靠"搶"立國的帝國,管理鬆散,基本是粗線條,只要服了就可以,現在的成吉思汗臨死都沒有踏足華夏中原,所以"我們的成吉思汗"純粹扯蛋。
  • 野論大辯駁——蒙古國為什麼代表不了蒙古?成吉思汗是蒙古國籍?
    成吉思汗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繞不開的人物,也是「蒙古帝國」的締造者,拋開成吉思汗談蒙古,是不存在的!然而近年在某抖、某博上的磚家卻發表了出:「外蒙古獨立了,所以成吉思汗是蒙古國籍」「俄羅斯人比中國人更有資格說成吉思汗是自己的祖先」等等野論!
  • 忽必烈為何要將蒙古帝國改為大元?大元二字是什麼意思?
    成吉思汗西徵公元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源頭舉行忽裡勒臺,樹立起九遊白旗,接受「成吉思汗」稱號,建立大蒙古帝國。此時的大蒙古帝國控制的地域面積已經很廣闊,鐵木真將目光投到更遠地區,他率領蒙古騎兵不斷進行軍事擴張,大蒙古帝國的版圖越來越大,鐵木真開始分戶封土,建立汗國。各汗國從屬於大汗,聽命於大汗。成吉思汗死後,窩闊臺繼承大汗之位。窩闊臺死後,大汗之位由蒙哥繼位(拖雷長子)。此時的大蒙古帝國,實際上已經分裂為大汗國與三大汗國(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並且已經不再聽從大汗國調令。
  • 關於成吉思汗以及蒙古帝國一些認知錯誤
    誤解二:蒙古帝國的建立不只是鐵木真一個人的功勞  眾所周知,翻開蒙古歷史,始終繞不開的一個人那就是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不僅在蒙古人心目中婦孺皆知,也讓全世界都讚嘆他的偉大,奠定了一個偉大的帝國。為什麼說蒙古帝國的建立非成吉思汗一人之功呢,這是因為人力終究是有限的,人不能勝天,成吉思汗再傑出,也不能逃脫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而且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能夠稱得上帝國,蒙古帝國是孛兒只斤家族三四代人不斷奮鬥而來的。  第一代人以成吉思汗為核心統治集團在1209年-1218年,大蒙古國先後徵服草原西南部高昌回鶻和西遼國。
  • 神鵰中忽必烈為蒙古鞠躬盡瘁,為何現實中蒙古國後人對其評價不佳
    亂蒙古皇朝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其實還算不得是一個統一國家,這個民族的人們居住在大草原之上,以天為父,以地為母,過著遊牧生活。而當時金國這個遊牧民族起家的國家在北方草原上橫行霸道,諸多少數民族皆是要麼處於其奴役之下,要麼就是被迫受其控制,而蒙古當時仍是四分五裂,各個部落各自為戰,全部尊金國為上國。
  • 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三代人五十多年,竟然有六位皇帝三位監國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什麼關係?估計還有不少朋友不知道,成吉思汗是忽必烈的爺爺。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小兒子託雷的嫡次子,下面圖南就說說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蒙古帝國最高權力的各位掌權人(蒙古帝國大汗或者監國)。這第一位肯定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了,孛兒只斤·鐵木真,生於公元1162年,父親孛兒只斤·也速該,母親柯額倫。成吉思汗九歲是父親被敵對部落毒死,之後家裡地位一落千丈,長大後,慢慢積累勢力,最終統一蒙古,在公元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徵服戰爭,主要對金國、西域、中亞、西夏等地區發起徵伐。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而成吉思汗就是「擁有海洋四方」的意思。
  • 為什麼忽必烈一即位,蒙古汗國就四分五裂,他究竟幹了什麼?
    關鍵,忽必烈就是四個字:地位不正!為什麼這麼講?因為蒙古大汗的汗位傳承,自打成吉思汗那時候開始,就是推舉制的。1219年,成吉思汗準備揮師西徵。他與皇后們話別,也遂皇后說:「諸皇子中,嫡出的共有四人,主上千秋萬歲後,應由何人承統?您頂柱般的御體一倒,象群雀般的國民由誰來管?」
  •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 大蒙古國國土擴張開始於成吉思汗在位時的三次蒙古西徵,三次西徵蒙古軍隊所向披靡,消滅西遼、花刺子模等40於個國家,擊潰波蘭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立陶宛。最終成為了橫跨歐亞的超級帝國,全盛時期領土面積超過3300萬平方公裡,佔到全球土地面積22%,統治人口一億多人,近半數的文明社會都在蒙古帝國的統治下。
  •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很多大學生都搞不清楚
    而將蒙古族帶上輝煌時代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成吉思汗,他是統一草原的人物,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而另一個則是忽必烈,他將成吉思汗的事業發揚光大
  • 成吉思汗子孫中最出名的是忽必烈,最優秀的卻是另外兩人
    成吉思汗是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由他創建的蒙古帝國鼎盛時期橫跨歐亞大陸,是人類歷史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之所以能開闢出如此遼闊的疆域,除了成吉思汗本人為帝國打下堅實基礎外,他的子孫們也是功不可沒。成吉思汗的子孫中人才輩出,其中最出名的人物當屬建立了元朝的忽必烈。
  • 巴森扎布再次扮演成吉思汗 電視劇《忽必烈》最新劇照曝光!
    2017年2月22號,電視劇《忽必烈》在北京開機,3月31日轉場到內蒙古正藍旗拍攝。從柳絮紛飛的春天,經過烈日炎炎的夏日,一直到八月金秋的到來,《忽必烈》已經近170天。這部由內蒙古仕奇集團和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發展基金會共同推出的大型民族題材歷史正劇《忽必烈》,講述了十三世紀偉大歷史人物、大元王朝的締造者忽必烈大帝波瀾壯闊的一生。忽必烈從一個普通的王子,到登上汗位,最終創建大元王朝建立起他的豐功偉績,這部戲就是講忽必烈的成長史,同時也表現了十三世紀蒙古民族先進的思想、政治、文化。
  • 巴森扎布再次扮演成吉思汗 電視劇《忽必烈》最新劇照曝光!
    2017年2月22號,電視劇《忽必烈》在北京開機,3月31日轉場到內蒙古正藍旗拍攝。從柳絮紛飛的春天,經過烈日炎炎的夏日,一直到八月金秋的到來,《忽必烈》已經近170天。這部由內蒙古仕奇集團和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發展基金會共同推出的大型民族題材歷史正劇《忽必烈》,講述了十三世紀偉大歷史人物、大元王朝的締造者忽必烈大帝波瀾壯闊的一生。忽必烈從一個普通的王子,到登上汗位,最終創建大元王朝建立起他的豐功偉績,這部戲就是講忽必烈的成長史,同時也表現了十三世紀蒙古民族先進的思想、政治、文化。
  • 蒙古帝國初期繼承人都有誰?為何拖雷家,忽必烈四兄弟都是皇帝?
    欽察汗國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封國,由於朮赤的身份一直得不到確認,在第一次西徵勝利後,他就直接在中亞就藩建國了。之後,成吉思汗聽到朮赤反叛的謠言,起兵徵討時,朮赤的繼承人拔都向蒙古草原報喪了。他是在成吉思汗之前就已經去世了。第二任大汗是拔都,在窩闊臺時期,他統帥近50萬大軍,發動了第二次西徵,打敗匈牙利後,因為窩闊臺去世,西徵結束。欽察汗國最終分裂成多個小汗國,被興起的俄羅斯公國滅亡。
  • 成吉思汗的「戰神」重孫,曾遠徵匈牙利,忽必烈到死都沒能遏住他
    「戰神」重孫,不服忽必烈  海都是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的重孫,是窩闊臺汗之孫,也是忽必烈汗的侄子。  但是海都對繼承位一直覬覦不已,都知道成吉思汗有四個兒子: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按照蒙古舊制應當是幼子守家,但是成吉思汗偏心,他最喜歡拖雷,讓拖雷監國,可是最後他選擇了窩闊臺繼承。
  • 元朝被滅了,那成吉思汗的後人建立的另外的國家,現在還存在嗎?
    由於蒙古汗國太過龐大,因此,成吉思汗在世的時候,就開始實行了分封制,在蒙古汗國的地盤上,分封了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以及窩闊臺汗國。蒙古蒙哥汗在位期間,蒙古在西亞地區分封了伊利汗國。在忽必烈時代之前,蒙古汗國冊封的各個汗國,需要臣服蒙古大汗。而蒙古大汗的汗位來源,一定程度上來自蒙古貴族(包括分封下汗國的可汗)的推舉。
  • 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五大理由告訴你:成吉思汗到底是哪國人
    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答案肯定是的,成吉思汗肯定是中國人。在遼朝和金朝的時候外蒙古是遼金屬地,在1068年,遼朝在外蒙古的烏古敵烈統軍司設立,統軍使節度使的官職由「各部」(契丹人)擔任,標誌對烏古敵烈實質掌控。
  • 成吉思汗與忽必烈就更加注重商業
    一、「重商政策」的歷史背景成吉思汗處於十三世紀的蒙古社會,不僅經歷了傳統的家庭分工,而且經歷了畜牧業、農業、手工業三大社會分工。成吉思汗作為當時蒙古社會最高的統治者,及時適應了這一社會經濟觀象變化的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發展社會生產,其中商業的發展對於他的對外政策及帝國統治都具有積極意義。
  • 成吉思汗崇拜的一位漢人皇帝,讓忽必烈專程祭拜,行三跪九拜大禮
    成吉思汗鐵木真被稱為一代天驕,建立了大蒙古國,多次對外發動戰爭,徵服了中亞、東歐等大片土地。但他也非常崇拜和尊敬一位漢族人皇帝,讓忽必烈專程前往他的陵墓祭拜,並行三跪九拜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