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三代人五十多年,竟然有六位皇帝三位監國

2021-01-10 卓爾不群黃老邪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是什麼關係?估計還有不少朋友不知道,成吉思汗是忽必烈的爺爺。忽必烈是成吉思汗小兒子託雷的嫡次子,下面圖南就說說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蒙古帝國最高權力的各位掌權人(蒙古帝國大汗或者監國)。

這第一位肯定就是成吉思汗鐵木真了,孛兒只斤·鐵木真,生於公元1162年,父親孛兒只斤·也速該,母親柯額倫。成吉思汗九歲是父親被敵對部落毒死,之後家裡地位一落千丈,長大後,慢慢積累勢力,最終統一蒙古,在公元1206年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徵服戰爭,主要對金國、西域、中亞、西夏等地區發起徵伐。成吉思汗是世界史上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而成吉思汗就是「擁有海洋四方」的意思。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徵伐西夏的時候去世,死前選定三子窩闊臺為汗位繼承人,而成吉思汗本人的財產和軍隊則按蒙古傳統習俗「幼子守灶」留給了幼子託雷。公元1265年,忽必烈追尊自己爺爺成吉思汗鐵木真廟號為「太祖」,公元1266年,太廟建成,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諡號為「聖武皇帝」,公元1309年,元武宗海山加諡為「法天啟運聖武皇帝」。

這第二位蒙古帝國的掌權人並不是成吉思汗選定的繼承人窩闊臺,而是成吉思汗的幼子託雷。為什麼不是窩闊臺而是託雷呢?因為窩闊臺雖然是成吉思汗指定的繼承人,但當時蒙古的忽裡臺大會(部落議事制度)扔然在起作用,大汗必須要經過忽裡臺大會的選舉通過。而這期間汗位空缺兩年,便按幼子守灶傳統由託雷監攝國政。託雷是成吉思汗最喜歡的兒子,但考慮到蒙古帝國的利益平衡,成吉思汗只能選擇讓最適合的窩闊臺繼承汗位,最有軍事才能的託雷則掌管軍隊。公元1232年,託雷在率軍擊敗金軍主力後,回歸的途中去世,一說為病逝,一說是因為窩闊臺嫉妒託雷的軍事才能和手裡的軍權,把託雷毒死了。後來託雷長子蒙哥當蒙古帝國大汗後給託雷追尊諡號「英武皇帝」,廟號「睿宗」,再後來忽必烈在位時,改諡號為「景襄皇帝」之後加諡「仁聖景襄皇帝」。

這第三位掌權人就是窩闊臺了,孛兒只斤·窩闊臺,生於公元1186年,成吉思汗鐵木真的第三子。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準備率大軍西徵,只命忽蘭皇后隨行。這時也遂皇后含淚跟成吉思汗說:「諸皇子中,嫡出有四人,大汗百年後,應該讓誰繼承大統?」,成吉思汗覺得也遂皇后說的對。當即下令召集諸皇子和胞弟與親信大臣,商議之後由三子窩闊臺繼承汗位,隨後率軍西徵。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窩闊臺並沒有馬上登上大汗之位。公元1229年,窩闊臺通過忽裡臺大會,被擁戴登基,成為蒙古帝國第二任大汗。窩闊臺繼位後,按照成吉思汗遺命假道宋境,合宋滅金,於公元1234年滅金。同時也學成吉思汗擴張領土,派朮赤(成吉思汗長子)的嫡次子拔都率軍西徵,一直打到歐洲。窩闊臺在位期間還重用契丹人耶律楚材,採用漢法,並開科取士,重用中原文人,為元朝奠定基礎。公元1241年,窩闊臺在狩獵途中,飲酒過度猝死。公元1266年,忽必烈追尊窩闊臺為「太宗」諡號「英文皇帝」。

這第四位是個女人,他是窩闊臺的六皇后脫列哥那。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消滅乃蠻部後,繼續擊敗蔑兒乞部,發現一個頗有姿色的婦女,把他賞給了窩闊臺,這婦女就是脫列哥那。脫列哥那後來給窩闊臺生下了他的長子貴由,公元1241年,窩闊臺去世後,脫列哥那跟耶律楚材商議立新大汗之事。脫列哥那想立自己兒子貴由為汗,但是貴由當時西徵未歸。而耶律楚材建議按窩闊臺生前意思立失烈門為汗,脫列哥那笑而不語,之後更是在未與宗親們商議下擅自奪取了國家政權。此事件,史稱「乃馬真攝政」,之後脫列哥那就這樣統治了蒙古帝國五年。期間脫列哥那結黨營私,排除異己,任命了一批沒用的人當官,而耶律楚材也被他害死。脫列哥那的一系列行為,導致蒙古帝國法度不一,宗王們各自為政,使蒙古帝國差點分崩離析。

第五位是窩闊臺長子貴由,母親就是脫列哥那。貴由早年跟隨窩闊臺出徵立過戰功,隨後跟隨拔都西徵,與堂弟蒙哥一起立過不少戰功,但卻與拔都結怨。公元1241年,窩闊臺去世時,貴由還在西徵途中,得到消息後馬上趕回。本來貴由基本是與汗位無緣的,因為窩闊臺不喜歡他。窩闊臺喜歡三兒子闊出,想立闊出為繼承人,但是公元1236年,闊出在蒙古攻宋時戰死。但窩闊臺還是沒有考慮貴由,他打算立闊出兒子失烈門為繼承人,但還沒來得及立詔就死了。乃馬真稱制後,打算立兒子貴由為汗,於是收買各支宗王。公元1246年,乃馬真邀請諸宗王和大臣召開忽裡臺大會,推舉貴由繼承汗位。拔都與貴由有仇未到,於是貴由當上大汗後以西巡為名準備西徵拔都,但走到一半就死了。而脫列哥那在貴由當大汗後,沒幾個月就死了。公元1266年,忽必烈追尊貴由為「定宗」諡號「簡平皇帝」。

這第六位又是個女人,她就是貴由皇后海迷失。貴由死後,海迷失向諸宗王請求暫時稱制,等待商議出新大汗。諸宗王中威望最高的是拔都,拔都看在海迷失當初勸過貴由不要西徵的份上同意海迷失暫時稱制。蒙哥被推舉為大汗後,海迷失暗中反對蒙哥統治,被蒙哥弄死,傳說還挺殘忍。

第七位是蒙哥,孛兒只斤·蒙哥,成吉思汗之孫,託雷嫡長子,與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同為託雷正妻唆魯禾帖尼所生。蒙哥小時候被過繼給窩闊臺當兒子,由昂灰皇后撫養。託雷去世後,窩闊臺讓他回去繼承託雷的封地和軍隊。之後蒙哥多次跟隨窩闊臺出徵,屢立奇功。公元1235年,蒙哥參加了蒙古帝國第二次西徵,跟隨拔都出徵,在這次西徵中蒙哥戰功卓越,在裏海附近活抓欽察首領八赤蠻。而且在這次西徵中,蒙哥結識了堂兄拔都,為蒙哥後來爭奪汗位積累了資本和人脈。公元1251年,蒙哥憑藉戰功和拔都、忽必烈等人的支持,登上蒙古帝國大汗之位。蒙哥當大汗後,重用人才,勵精圖治,同時蒙哥自己不樂宴飲、不好侈靡,剛明雄毅、沉斷而寡言。之後蒙哥派忽必烈率軍滅大理並讓他管理漠南漢人地區,同時蒙哥發起蒙古帝國第三次西徵,命其弟旭烈兀率軍西徵西亞。公元1259年,蒙哥在攻宋時去世,一說為病逝,一說為重傷而死,而在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神鵰俠侶》裡,蒙哥是被楊過殺的。公元1266年,忽必烈追尊蒙哥為「憲宗」諡號「桓肅皇帝」。

接下來出場的是兩位選手,沒辦法他們兩個是競爭對手。由於蒙哥死的突然,沒有立遺囑指定繼承人,於是導致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蒙古帝國大汗之位。公元1259年,蒙哥在四川合州釣魚城城下受阻,之後死於釣魚山上。蒙哥死後,跟他一起攻宋的忽必烈,率大軍北還,走到開平後召開忽裡臺大會,在部分宗王的支持下即大汗位。之後阿里不哥在和林也召開忽裡臺大會,即大汗之位。於是兩個親兄弟為汗位大戰,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基礎,最終於公元1264年擊敗阿里不哥,阿里不哥投降。忽必烈雖然勝了,但蒙古帝國也因此徹底分裂,分成四大汗國與元朝。

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我是圖南,點個讚,關注下唄!

謝謝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而忽必烈卻是中國人?道理何在?
    西方人根據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政策,分析認為「成吉思汗是將中國變成了蒙古的一部分」,表明認可成吉思汗是蒙古國人。而對忽必烈的結論是「把蒙古變成了中國的一部分」,表明認可忽必烈是中國人。具體來看我們從三方面分析。
  • 成吉思汗崇拜的一位漢人皇帝,讓忽必烈專程祭拜,行三跪九拜大禮
    成吉思汗鐵木真被稱為一代天驕,建立了大蒙古國,多次對外發動戰爭,徵服了中亞、東歐等大片土地。但他也非常崇拜和尊敬一位漢族人皇帝,讓忽必烈專程前往他的陵墓祭拜,並行三跪九拜大禮。
  • 關於成吉思汗以及蒙古帝國一些認知錯誤
    誤解一:鐵木真尊號其實是"成吉思皇帝"  在晚清之前,元、明、清中前期的漢文獻記載中,並沒有上尊號」成吉思汗「的記載,《元史.太祖本紀》記載鐵木真的尊號是"成吉思皇帝"。《蒙韃備錄》中提到,鐵木真在位時期,朝廷使用的金牌,帶兩虎相向,曰虎頭金牌,用漢字曰:「天賜成吉思皇帝聖旨,當便宜行事」。其次素金牌,曰:「天賜成吉思皇帝聖旨疾。
  • 成吉思汗的「戰神」重孫,曾遠徵匈牙利,忽必烈到死都沒能遏住他
    成吉思汗也不例外!  成吉思汗的兒孫的確都很優秀,最開始大家也和平相處,不是都有4個附屬汗國嗎?大家相安無事的各自和諧著,但是誰繼位那可關係著大家的利益!於是骨肉相殘和內亂也就應運而生了!  「戰神」重孫,不服忽必烈  海都是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的重孫,是窩闊臺汗之孫,也是忽必烈汗的侄子。
  • 巴森扎布再次扮演成吉思汗 電視劇《忽必烈》最新劇照曝光!
    2017年2月22號,電視劇《忽必烈》在北京開機,3月31日轉場到內蒙古正藍旗拍攝。從柳絮紛飛的春天,經過烈日炎炎的夏日,一直到八月金秋的到來,《忽必烈》已經近170天。這部由內蒙古仕奇集團和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發展基金會共同推出的大型民族題材歷史正劇《忽必烈》,講述了十三世紀偉大歷史人物、大元王朝的締造者忽必烈大帝波瀾壯闊的一生。忽必烈從一個普通的王子,到登上汗位,最終創建大元王朝建立起他的豐功偉績,這部戲就是講忽必烈的成長史,同時也表現了十三世紀蒙古民族先進的思想、政治、文化。
  • 巴森扎布再次扮演成吉思汗 電視劇《忽必烈》最新劇照曝光!
    2017年2月22號,電視劇《忽必烈》在北京開機,3月31日轉場到內蒙古正藍旗拍攝。從柳絮紛飛的春天,經過烈日炎炎的夏日,一直到八月金秋的到來,《忽必烈》已經近170天。這部由內蒙古仕奇集團和內蒙古草原文化保護發展基金會共同推出的大型民族題材歷史正劇《忽必烈》,講述了十三世紀偉大歷史人物、大元王朝的締造者忽必烈大帝波瀾壯闊的一生。忽必烈從一個普通的王子,到登上汗位,最終創建大元王朝建立起他的豐功偉績,這部戲就是講忽必烈的成長史,同時也表現了十三世紀蒙古民族先進的思想、政治、文化。
  • 蒙古國子嗣為何尊崇成吉思汗,卻極度反感忽必烈
    公元1259年8月,大蒙古國的大汗蒙哥病逝於南侵途中,他的弟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為了爭奪汗位大打出手,最終忽必烈勝出,成功繼位。 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都城,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 成吉思汗的蒙古汗國和忽必烈的元朝為什麼不是一回事兒
    1219年,成吉思汗親率大軍西徵花剌子模,將這個剛崛起不久的國家徹底抹去,將蒙古勢力拓展到新疆以及中亞、南亞、西亞地區。後蒙古在西域先後建立了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 1235年,成吉思汗孫子拔都率軍西徵,史稱「長子西徵」,此次西徵擊敗欽察羅斯,勢力遠達多瑙河流域,佔領東歐地區,震驚歐洲。
  •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到底有多大,竟然佔領了文明世界一半領土! 大蒙古國國土擴張開始於成吉思汗在位時的三次蒙古西徵,三次西徵蒙古軍隊所向披靡,消滅西遼、花刺子模等40於個國家,擊潰波蘭和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大敗立陶宛。最終成為了橫跨歐亞的超級帝國,全盛時期領土面積超過3300萬平方公裡,佔到全球土地面積22%,統治人口一億多人,近半數的文明社會都在蒙古帝國的統治下。
  •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很多大學生都搞不清楚
    而將蒙古族帶上輝煌時代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成吉思汗,他是統一草原的人物,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而另一個則是忽必烈,他將成吉思汗的事業發揚光大
  • 《三國志14》新武將追加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來了!
    前兩天光榮特庫摩宣布將會在4月9日的免費更新中追加新武將,4月3日的時候介紹了聯動《水滸傳》的幾位武將。今天又介紹了6名來自光榮旗下遊戲《蒼狼與白鹿》中的角色,包括國內玩家非常知名的成吉思汗及其對手扎木合,以及元世祖忽必烈等人物角色,這些角色將會在4月9日的免費更新中上線。
  • 《忽必烈傳奇》系列之汗位繼承風波(一)
    前幾天小動物寫了《成吉思汗》,那麼我決定來寫一寫《忽必烈傳奇》。這是我考研初試結束以後追的一部劇,講的是忽必烈從出生到建立大元之前的事兒。
  • 成吉思汗是中國人嗎?五大理由告訴你:成吉思汗到底是哪國人
    遼朝在蒙古高原設有4個邊防州,一直到1175年,乃蠻部向金朝臣服。 成吉思汗本人的屬於乞顏部落,這個部落源出古東胡柔然族,柔然貴族是從拓跋鮮卑中分離出來的一支。而鮮卑人是從東北出來的,慢慢遊牧到了外蒙古一帶。成吉思汗的母親是,來自弘吉剌部,這個部落在我國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在蒙元時期,弘吉剌部共走出18位皇后,16位駙馬。包括,成吉思汗自己的正妻也是來自弘吉剌部。
  • 成吉思汗子孫中最出名的是忽必烈,最優秀的卻是另外兩人
    成吉思汗是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之一,由他創建的蒙古帝國鼎盛時期橫跨歐亞大陸,是人類歷史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之所以能開闢出如此遼闊的疆域,除了成吉思汗本人為帝國打下堅實基礎外,他的子孫們也是功不可沒。成吉思汗的子孫中人才輩出,其中最出名的人物當屬建立了元朝的忽必烈。
  • 成吉思汗的三位直接繼承者
    成吉思汗的兒子們在他們之中瓜分地盤時從未想到要把定居民所在地區算在內,相應地,也從來沒有想到過要成為至高無上的中國皇帝、突厥斯坦可汗或波斯蘇丹。要成為上述統治者的繼承人的這種想法是從1260年起才開始萌發的,對成吉思汗的兒子們來說,這種想法是完全陌生的。確實,在他們心目中,對草原的瓜分絕對不會引起對成吉思汗帝國進行瓜分。這種分封將在「封地聯合」之下繼續保持著兄弟間的和諧。
  • 偉人國籍歸屬之爭——成吉思汗竟然祖籍不是中國?
    可昔日的小弟——蒙古國卻覺得吧,以蒙古為國號的我才是蒙古民族獨一無二的正統,成吉思汗既然是我們民族的聖人,他的出生地現在又歸我家管,那麼,成吉思汗就理所當然的是蒙古國人了,南邊那幫三等人和四等人,他們也有臉面亂認祖宗?所以,雙方就這個問題,你來我往,雞同鴨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搞得成吉思汗如果泉下有知的話可能都會懷疑,自己到底是哪國人?
  • 元朝皇帝真實長相:成吉思汗目光敏銳霸氣十足,忽必烈山羊鬍!
    元朝皇帝真實長相:成吉思汗目光敏銳霸氣十足,忽必烈山羊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聞名中外的蒙古族及中華民族的英雄,元太祖成吉思汗戎馬倥傯,徵戰終生,統一了蒙古,為中國統一而戰。
  •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到底算哪國人?中國人還是蒙古人?
    成吉思汗在位期間,不斷對外擴張,但截至他死前,大蒙古國的疆域都在漠北以及向西一帶,中國大部分區域仍處在金和南宋統治下。  事實上,直到鐵木真死去,他也只是大蒙古國的「成吉思汗」,不是中原王朝的皇帝,當然更還不是「蒙古帝國」的皇帝。
  • 成吉思汗與忽必烈就更加注重商業
    忽必烈在位期間的全國統一政權的集權管理,各行業的發展已經遠超過了其先祖的涉及範圍。而對於商業政策的發展,元代改變了傳統的「重農抑商」,加強了對商業發展的重視。商業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物資調配的手段。商業的發展有利於各地的物品互通有無,使物資為更多的人所用,各取所需,各盡所用。所以在繼承先祖政策的基礎上,元代發展商業的政策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值得關注。
  • 第133期 蒙元時期四位傑出的女性——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另一半
    拖雷一共有11個兒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為唆魯禾帖尼所生。公元1227年,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在六盤山下病逝。他的三兒子窩闊臺繼承汗位,四兒子拖雷監國。她說服屬下: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窩闊臺汗的,各族都必須聽從指令。唆魯禾帖尼靠自己的智慧化解了矛盾,將闊端籠絡到了她和拖雷諸子這邊。1241年,窩闊臺離開了人世,六皇后乃馬真企圖篡改窩闊臺的遺願,自己稱制掌權,致使汗位虛懸了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