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的看圖猜案又來了,你能根據漫畫情節,推理出是哪一件歷史真實案件嗎?
【看圖猜案第14期】
【看圖猜案13】(上期,點擊可跳轉)
上期中殺死無數人的病毒,是天花。
【拓展閱讀,有3000字】
天花這種疾病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有些陌生,不過很多人也曾在影視劇或科普讀物上見過。但在古代,天花是一種死亡率最高的病毒之一。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感染者發病時全身都會布滿紅疹,然後長疤,最後臉上會留下永久性的疤痕,俗稱麻子,故得名天花。
天花最大的特點就是「人人平等」,天花病毒自帶極強的傳染性和繁殖能力,病人去世以後,病毒依然可以繼續存活好幾個月,不論人是什麼種族、地位、年齡、性別,只要是個人,就都有可能感染天花。
16世紀以後,天花極為流行,發病率跟今天的感冒有的一比。
許多貴族乃至皇帝都死於天花,比如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英國女王瑪麗二世,俄國沙皇彼得二世,法國國王路易十五,西班牙國王路易斯一世,清初的豫親王多鐸、順治皇帝等。
即使活下來的,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清朝康熙皇帝也因此而毀容,在皮膚上留有疤痕。
天花對兒童的傷害尤其可怕。(天花不一定會致死,但大部分致死是兒童)
天花也是歷史上有記載的最古老的傳染病之一,早記錄的病人是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他死於是公元前1145年,這說明天花至少在人類歷史上肆虐了3000年。
天花的死亡率約在30%,雖然比鼠疫、肺結核等傳染病要低得多,但由於其「人人平等」的特點,所以其對人類社會的破壞性極大,史學家說天花流行是「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屠殺者」,有證據可考的病死人數超億。最可惡的地方在於,天花會毀容,發病率很高,在古代大街上四處可找到麻子臉。
類似於麻風病,天花除了病症本身外,也容易導致患者被社會關系所排斥。因為看起來太可怕。
嚴格意義上說,人類消滅天花是利用了疫苗,但人類至今都沒有研製出可以治療天花的特效藥,醫療水平極差、治療方法還局限在「跳大神」「向上帝懺悔」層面上的古代人就更不用說,印度就有「天花女神Shitala Mata,中國有痘神。
但古人在長期的經驗中發現:得過天花又痊癒的人,終生不會再得天花。雖然古人並不清楚其中的免疫學原理,但他們有了設想:讓病情較輕的天花病人去傳染正常人,病情痊癒之後,既不會造成死亡,還能讓人擁有終生不得天花的能力。
於是產生了——人痘接種法。具體有四種:痘衣法、痘漿法、旱苗法、水苗法。痘衣法就是讓正常兒童穿天花患者的衣服;而痘漿法、旱苗法、水苗法都是把輕型天花病人身上取下來的痘漿或痘痂去接觸正常兒童的鼻腔。
中國東晉著名醫學家葛洪,是中國古代第一個記載天花病情的人,他著有《肘後救卒方》,其中有「比歲有病時行,乃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創,皆帶白漿,隨決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治得差者,瘡瘢紫黑,彌歲方滅,此惡毒之氣」;
他給出的治療藥方法是「取好蜜通身上摩,亦可以蜜煎升麻,並數數食;又方,以水濃煮升麻,棉沾洗之,若酒漬彌好,但痛難忍」。不過效果一般。
唐代時,藥王孫思邈的《千金方》中記載:「治小兒身上有赤黑疵方:針父腳中,取血貼疵上即消;治小兒疣目方:以針及小刀子決目四面,令似血出,取患瘡人瘡中汁黃膿傅之。」孫思邈用病人身上的濃瘡汁水去塗抹健康人的皮膚,可以算是最早的人痘接種法。
清初醫學家俞天池則在《痧痘集解》,中記載:「聞種痘法起於明朝隆慶年間(1567年至1572年)寧國府太平縣(今安徽太平)……由此蔓延天下。」 說明人痘接種法在明朝隆慶年間有過推廣。
清軍入關之初深受天花迫害。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他下令在全國普及人痘接種法。他晚年還曾經在《庭訓格言》中對自己的子女們說:「國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種痘方,諸子女及爾等子女,皆以種痘得無恙。今邊外四十九旗及喀爾喀諸藩,俱命種痘;凡所種皆得善愈。嘗記初種時,年老人尚以為怪,朕堅意為之,遂全此千萬人之生者,豈偶然耶?」
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康熙帝對於自己普及人痘接種法的貢獻是相當自信的。的確,人痘接種法的全面普及極大地降低了清朝的天花死亡率,這也成為清朝人口數量暴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人痘接種法後來傳入日本、俄羅斯、土耳其,後經土耳其傳入歐洲。起源於中國的人痘接種法在全人類與天花的抗爭中起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法國哲學家伏爾泰就曾經讚揚道:「我聽說一百年來,中國人一直就有這樣的習慣;這是被認為全世界最聰明、最講禮貌的一個民族的偉大先例和榜樣。」
然而,遺憾的是,人們也發現人痘接種並不是絕對安全的。有大概2%的死亡率,而且往往會留下一些諸如耳鳴之類的後遺症。因此,人類需要去尋找更安全的方法去預防天花。
18世紀中葉,一位名叫愛德華·琴納的英國鄉村醫生,偶然間在一位擠奶女工那裡發現牛痘可以預防天花。經過20多年的研究和實驗,最終發明了牛痘接種法。
牛痘病毒(左)與天花病毒(右),其實是近親,不過牛痘病毒致命性比天花低。
牛痘接種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安全性大大提高,因為人感染牛痘之後除了會引起輕微的淋巴結炎之外,不會起痘,更不會致命。琴納無私地將這項技術貢獻了出來,他發表多篇論文,並在家鄉給當地百姓接種牛痘。下圖是接種牛痘疫苗的兒童。
僅僅數年時間,天花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英國官方給予了認可。英國議會分別於1802年和1807年給琴納頒發了1萬和2萬英鎊的獎金。
1805年,東印度公司的醫生亞歷山大·皮爾遜將牛痘接種法帶到了廣州。中國人學會了這種方法,讓其取代了人痘接種法。
1823年1月,琴納去世,終年74歲。這位鄉村醫生,不僅幫助人類戰勝了天花,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了預防傳染病最有效的辦法——接種疫苗,由此產生一個全新的醫學領域——免疫學,後世將愛德華·琴納尊為「免疫學之父」。他的墓志銘是:」這裡躺著偉大的醫生——琴納,他的智慧把健康和生命帶給全世界半數以上的人「
1921年,中華民國建立初,官方接管了廣州的種痘事業,成立廣州市衛生局,嚴格規範種痘相關事宜。不過因時局不定、腐敗橫行,工作難以持續。民國38年歷史中,河南整體疫災頻度為94.7%,東南沿海的閩浙地區,是100%。
1921年2月,廣州市市長孫科聘胡宣明到廣州擔任廣州市衛生局局長。照片中的男人是孫科。
魯迅在《拿破崙與隋那(琴納)》一文中寫道:「我們看著自己的臂膀,大抵總有幾個疤,這就是種過牛痘的痕跡,是使我們脫離了天花危症的。自從有這種牛痘法以來,在世界上真不知救活了多少孩子。」
牛痘接種法的效果顯著,但廣大亞非拉地區因為貧窮落後長期戰亂不止,二戰結束後,天花仍然猖獗。
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天花被列為應該控制的第一個傳染病;
1952年,中國衛生部發出種痘指示,預定當年種痘二億六千萬人。
1961年,我國通過幾次大規模衛生運動,消滅了天花。
1966年,世界衛生組織第19屆大會再次通過了全球性大規模撲滅天花運動的決議,並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財力。
1980年5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第33屆大會正式宣布,人類已經徹底消滅天花。照片是三位世衛組織撲滅天花計劃的主導者,正在宣讀人類已經成功撲滅天花的消息。
人類與天花長達3000多年的戰爭,最終宣告勝利,而天花也成為人類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徹底消滅的傳染病。這彰顯了人類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更是用事實鏗鏘有力地告訴世人,只要是人類科技不斷進步,任何疾病都會被戰勝的!
所以畫手歌者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麼多傳染病,唯獨天花可以被徹底消滅呢?
一是因為,天花病毒是一種DNA病毒,而且是雙鏈DNA病毒,這使它幾乎不可能發生變異,天花病毒流傳幾千年只存在兩個亞型,只要接種牛痘疫苗,就一定會獲得免疫力。
二是因為,天花病毒的宿主只有人類這一種生物,一旦全人類都對它有了免疫力,天花也就沒有了生存之地,只能滅絕。
三是因為,牛痘這個兄弟實在是天花的豬隊友,它們的病原體共有交叉反應抗原,牛痘對人體幾乎無害,人類接種牛痘卻能免疫天花。
現在僅有的天花病毒只保存在實驗室裡,保存要求非常嚴格,防止出事。一個是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另一個是俄羅斯國家病毒學和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俄羅斯生物學家尼蒂索夫說,天花病毒應該永久保留,才能研究它的起源和基因圖譜,尋找更安全的疫苗和更有效的藥劑,因為除了接種疫苗外,至今也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
大自然的運行規律是複雜的。對於類似天花的種種流行病毒病菌,人類從來沒有很好的認識它們。期待有一天所有的疫病源都能像天花病毒一樣,被關在實驗室裡。
喜歡的話,點個「在看」讓我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