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化表達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2020-12-27 光明網新聞中心

  作者:唐尚書(華中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研究員、華中農業大學農業歷史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

  各朝代不同階層的人物像是從敦煌壁畫中走出來,古典雅致又潮流多樣的裝束被完美再現。連月牙泉的「神秘小萌物」小白狐都被吸引,安靜地坐在鳴沙山上欣賞著這場「穿越時空」的走秀……近日,人文綜藝節目《登場了!敦煌》青春化的表達方式讓厚重的敦煌文化以可感知、可探討的方式圈粉無數,引起了青年群體對敦煌文化的興趣和圍觀,更引發人們對如何打開歷史、如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話題的探討。

  法國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曾說,所有的文化財產、文明的微觀因素總是處於流動之中。對於文明來說,活著就是既能給予又能收受與借用。所以,歷史文化的生命延續就在於不斷地守正創新、融入時代。

  用貼合時代審美的新穎形式打開歷史、弘揚傳統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事實上,對歷史和傳統文化進行青春化表達已經成為當下文藝創作的一條經驗。不過,這條「經驗」也有不靈的時候。比如,日前下架停播的抗戰劇《雷霆戰將》號稱青春版《亮劍》,使用了「偶像劇」的套路,但因為「用力過猛」,過度渲染青春化的個性與場景,很多細節背離史實,受到觀眾的批評和吐槽。

  說到底,青春化表達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無論是講述歷史,還是表達傳統文化,不管用什麼樣的方式和手段,讓歷史原貌不失真,讓傳統文化不走樣,都應是必須堅守的底線。

  傳統文化的表達,首先要確保內容的真實與準確,不能以偏概全,斷章取義。還是以敦煌文化的傳播為例。曾有人煞有介事地宣揚,古時候石油就已在敦煌民間使用了,還拿敦煌文書S.1366《年代不明歸義軍衙內面油破用歷》中的記錄「支張順大德面一石油一升」作為例證。事實上,古代文本很少用標點符號斷句,上述敦煌文獻中的文字,倘若掐頭去尾斷章取義,「面一石,油一升」很容易變成「石油一升」,最後也就推導出古代石油已在敦煌流行之錯誤結論。因此,用青春化的手法解讀歷史、表達傳統文化時,首先要對歷史和傳統文化弄懂吃透,切不可只做表面文章。

  對歷史和傳統文化進行青春化表達,既要放下身段,讓表述的話語生動鮮活,也要對歷史文化保持敬意。當下的年輕人喜歡用充滿趣味性和娛樂性的方式描述傳統文化,比如一些年輕人把端午節稱為「粽子節」,把中秋節叫作「月餅節」。這種輕鬆有趣的稱呼並無不妥,但若將端午節等同於吃粽子,把中秋節等同於吃月餅,那就消解了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因此,在傳統文化的青春化表達中更應該注重文化內涵精神的傳遞。仍以敦煌文化為例,敦煌石窟中的彩塑與壁畫原本是古人虔誠禮佛的信仰參照,其構圖技法、排列布局以及意境表達等都有特定的宗教文化遵循。敦煌文化不能僅僅等同於壁畫裡古人的吃喝玩樂、衣食住行用,要看到這些場景的畫面組合所烘託的主旨思想以及所寄託的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傳承歷史文化,放下身段主動擁抱青年人的樣子是可愛的。但總有些人為了引人注目,不惜故弄玄虛,用道聽途說牽強附會的稗官野史代替真實的歷史,看似有趣,實則貽害無窮。還有些風景名勝區,似乎不附會些野史秘聞或奇譎驚豔的故事,就不足以彰顯自己的文化底蘊。更有甚者,或張冠李戴或憑空捏造出想像中的文化景觀,於是乎歷史人物吃過的飯菜、泡過的溫泉甚至用過的馬桶都被用來商業炒作,好多優秀的歷史文化就這樣被庸俗化了。

  無論是歷史還是傳統文化,青春化表達的最終目的還是讓現代人對歷史和傳統文化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而傳承。因此,如果對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青春化表達只停留在趣味化解讀層面,一味追求新奇時髦,過分注重美麗包裝,醉心於娛樂化和商業化運作套路,最終必然會導致歷史講述淺薄化、文化傳承功利化,到頭來不僅會消解嚴肅厚重的歷史,糟蹋優秀的傳統文化,更會對青少年的文化觀、歷史觀造成誤導,讓民族的文化根系鬆動,讓民族的文化精神迷失。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23日 13版)

[ 責編:孫宗鶴 ]

相關焦點

  • 淺談《僱傭人生》​: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日本短片《你不是一個人》​就致敬了這部阿根廷短片,不過相比《僱傭人生》,它所表達方式及傳達的內容更為明朗更加溫柔,主要體現在色彩和符號的圓潤度上。但如果在這樣和諧的色彩裡面,人們依舊讀出了不適心生牴觸,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短片所構建的「理性且完全公正的社會」是否真的沒有攻擊性,我們所提倡「人人都有價值」的完美世界又是否合格?
  • 電化教學評估的目的、意義和指導思想
    一、電化教學評估的目的和意義電化教學評估的目的和意義是對電化教學工作的發展現狀、教學水平、學術水平、科學管理水平等方面進行比較準確的客觀評價,從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各校電化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提高電化教學的水平和質量,並為宏觀指導和改進管理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更好的發揮電化教學媒體的作用
  • 國產青春劇「1988化」:破圈法和死胡同離得沒那麼遠
    那種以稚嫩對粗糲的覺醒是「1988化」的重要一筆。只不過在個體覺醒後,向內深挖多過向外表達的需要。與此同時,作為中國大陸第一部青春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則打開了國產青春偶像劇的創作大幕。那時的青春劇熱衷於探討個體憑藉努力而改變自身命運的可能性。顯然,主人公這種強烈的內在驅動力與「1988化」中無目的的主角並不相符。
  • 掙錢不是目的!錢是工具,最終為人!
    也許你會覺得這個標題是廢話,我的目的就是掙錢,掙錢的目的當然是過得更好了,這個也是很多人的想法。但是什麼叫做過得更好,你有沒有想過。同時,也確實有一批人把錢當成目的本身,今年我要掙多少錢,要存夠多少錢等等,這種人把手段當成目的了。
  • 「戚薇」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重要的是自己開心,一切只是因為愛
    導讀:大家好,我是小二黑,今天,戚薇稱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因為結婚只是戀愛過程中的一站而已,而結婚也並不是結果,保持著戀愛時的一些些在意一點點小心,讓長情的告白,最重要的是自己開心,婚姻只是在愛的基礎上達成的一種共識,一種願意共同負擔起某些責任的共識,而這一切的存在,也都是只因為愛,引來網友熱議,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
  • 青春不是狗血劇,青春是惠化洞——回憶裡的詩《請回答1988》
    狗血,撕逼,背叛,擰巴好像成了國產青春劇無法破除的魔咒。而這樣充斥著瑪麗蘇的青春常常讓我們特別出戲,好像青春都是別人的,我們沒經歷過,原是我們不配。可偏偏拍出了我們青春樣子的,卻是遠在異國他鄉,和我們說著不同語言的韓國人。
  • 戀愛的目的是什麼?戚薇說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
    在最近的真人秀《心動的信號》裡,其中有人說到"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引起討論。戚薇在節目裡表示:"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隨後又發文:"結婚並不是戀愛的終點站,只是戀愛列車的其中一個大站,你們決定在這一站買票(領證)上車,能不能一起一路坐到底,不好說"。
  • 戚薇 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戀愛只是基礎,婚姻裡最重要的是經營
    戚薇 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戀愛只是基礎,婚姻裡最重要的是經營  近日戚薇在節目《心動的信號》表示「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隨後還發文「結婚並不是戀愛的終點站,結婚只是戀愛列車的其中一個大站,你們決定在這一站買票(領證)上車,能不能一起一路坐到底,不好說的。
  • 戚薇: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只是追求更多的享受,是過程而已
    在第一期節目中,嘉賓們針對「戀愛該不該以結婚為目的」進行了討論,其中戚薇再度發布了金句,在她看來: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因為結婚只是戀愛過程中的一站而已。 信哥筆記:結婚不是戀愛的終點站,只是戀愛列車的其中一個大站。
  • 戚薇: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
    戚薇: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這是戚哥在節目上表達的思想。大家覺得呢?《心動的信號》戚薇表示「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隨後發文: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結婚並不是戀愛的終點站,結婚只是戀愛列車的其中一個大站,你們決定在這一站買票(領證)上車,能不能一起一路坐到底,不好說的。。。
  • 會籠絡人,為達目的什麼手段都使得出來的三大生肖
    人際交往中他們也很會籠絡人,甚至為了達到目的什麼手段都能使出來,不過在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就是生肖牛人從無傷人之心,無論他們用什麼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起碼他們能夠做到不對別人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或者影響。但凡跟生肖牛接觸的人都知道,生肖牛有一定的城府和心機,而且他們的心思很難猜,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刻給別人意想不到的意外。
  • 八十年代並不是理想化的「春天」,而是必要的「中轉站」
    再如舒婷的《一代人的呼聲》:我絕不申訴/我個人的不幸/錯過的青春/變形的靈魂/無數失眠之夜/留下來痛苦的記憶/我推翻了一道道定義/我打碎了一層層枷鎖/心中只剩下/一片觸目的廢墟……/但是,我站起來了/站在廣闊的地平線上/再沒有人,沒有任何手段/能把我重新推下去……——舒婷:《一代人的呼聲》(1980)這首完成於1980年的詩歌,後來發表於《詩刊》1998年第11期。
  • 北京友誼醫院孟化:減肥手術只是推手,而不是終結者
    「對於過度肥胖的人而言,減肥手術只能解決生命長河中某個時段的問題,而不是全部問題。」北京友誼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孟化說。今年44歲的孟化已做過兩百多例減肥手術,兩百多名超級巨胖在他的手術刀下減去了贅肉,降低了血壓血糖,開始了新生,孟化也因此被患者推崇和熱愛。
  • 不是小學生早戀,另有目的
    不是小學生早戀,另有目的在萬物皆可催化的今天,一切本應順應時辰的東西仿佛都提前了,就拿初戀來說吧,對很多爺爺奶奶級小夥伴來說,那該發生在充滿青春懵懂的高中時期,但現在卻提前到小學了,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現象?我們自然得拿典型案例來說事,在名偵探柯南中,小哀與柯南不正是這樣的關係,讓我們來剖析它的另外目的。
  • 周杰倫:電影只是我的墊腳石,我的目的不是好萊塢,而是格萊美
    杰倫小社:「周杰倫自從拍攝《頭文字D》後,便在電影方面一發不可收拾,但隨著平臺變大,拍電影的目的也在發生改變。」從周董出道開始,第一次試水演藝圈應該是《尋找周杰倫》開始,在裡面扮演了同名角色,而2005年的則第一次以男主角的身份登上電影屏幕,電影叫做《頭文字D》。
  • 從《晴雅集》看郭敬明的營銷手段,他電影票房高,不是沒道理
    這些電影之所以能取得這麼高的票房,和郭敬明精明的營銷手段分不開。就拿即將上映的《雅晴集》來說,這部電影現在的預售,已經達到了233萬,是同期上映的電影中,預售成績最好的一部。郭敬明究竟用了什麼手段,讓大家在看過《小時代》系列和《爵跡》系列後,依然有人願意為他的電影買單。
  • 《風中奇緣》石小群:愛是目的而非手段,新戲繼續「為愛犧牲」!
    其實八福晉很簡單,她只是一個為了她一見鍾情的男孩願意付出一切的普通女人,不過太多聰慧,為了得到,錯用了她的優勢。當八爺終於沒有翻身餘地病倒回家的時候,八福晉依然伴其左右,悉心照料。如果說當年的八福晉還只是個女人,那麼今天的昭陽公主就是個女王。女人與女王,身上的擔子不同了。
  • 最美的青春,就該放肆表達年輕的態度
    而青春題材也向來都是影視劇中永恆的主題,像「致青春」「匆匆那年」「我的青春誰做主」和「奮鬥」等經典劇集,總能尖銳犀利地直擊年輕人的痛點,從而引發諸多人對於青春的共鳴。那麼,最美的青春應該是什麼樣子呢?在我看來,能夠放肆表達年輕的態度,就是最美的青春。
  • 試論《樂隊的夏天》「奇觀」化表達
    □徐瀚祺【內容提要】本文以《樂隊的夏天》第一季節目為例,從主題、人物、場景方面的奇觀化表達入手,分析了其中的視聽語言對樂隊文化的呈現,力圖為其他音樂類綜藝擺脫內容泛化提供啟示。(二)將聽覺元素置於節目中心不同於其他以競技、造星、選秀為目的而弱化音樂本身的音樂類綜藝,《樂隊的夏天》強調音樂背後的聽覺文化。
  • 戚薇說結婚不是戀愛的目的,是對情感的束縛還是對感情的負責呢?
    :「結婚並不是戀愛的終點站,結婚只是戀愛列車的其中一個大站,你們決定在這一站買票(領證)上車,能不能一起一路坐到底,不好說的...被寵愛的也別覺得永遠有恃無恐,保持著戀愛時的一些些在意一點點小心,讓長情的告白,儘量久一點再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