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一次崴腳後竟成「習慣」!崴腳後千萬別盲目靜養

2020-12-23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訊(記者霍營)對於熱愛運動的市民來說,崴腳是十分常見的情況。然而當崴腳發生後,卻很少引起足夠的重視。殊不知,如果崴腳後沒有及時處理,時間一長,會發展成慢性踝關節不穩,即習慣性崴腳。醫生提醒,崴腳後切忌盲目靜養,只有進行科學的處理,才會讓踝關節快速康復。

市民張先生喜歡踢足球,然而在球場上馳騁拼搶,免不了受傷。他發現,自打多年前一次踢球崴腳後,自己的左腳總是反反覆覆崴腳。開始他覺得崴腳沒啥事,又不是骨折,一年總要崴幾次,養好就可以繼續踢球了。然而最近他發現不對勁了,崴腳的頻率明顯增多,除了踢球容易崴腳,有好幾次就連走路快點,稍微不注意都會崴腳。擔心不已的他這才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慢性踝關節不穩。

據哈醫大一院骨一科副主任耿碩介紹,生活中,一些人覺得崴腳沒啥事,好好養一養就行了,這樣的想法其實十分危險!如果崴腳後沒有及時處理,時間一長,會發展成慢性踝關節不穩,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習慣性崴腳。「腳踝崴傷又叫做急性踝關節損傷,是生活中常發生的疾病,尤其是對於喜歡運動的人。但是對於踝關節發生損傷後的急性期的處理方案,大家卻知之甚少,以至於在損傷發生以後只是盲目地在家靜養,從而錯過了最佳的康復時間。」

崴腳後應立即就醫 排除骨折或軟組織損傷

當崴腳發生時,第一時間應該怎樣做?耿碩介紹,在急性損傷發生後,我們應該立即就醫,通過一些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排除骨折或者軟組織損傷,同時明確韌帶損傷的部位和程度,進行個體化的治療。切勿存在僥倖心理,耽誤診療時機。如若醫生判斷並沒有出現骨折,那麼就常常使用R.I.C.E.原則來應對關節扭傷。

1、休息。懷疑韌帶損傷的患者應該在受傷後停止一切與患肢有關的活動,以避免損傷進一步加重。

2、冰敷。冰敷具有止疼,抑制炎性因子的產生以及收縮毛細血管止血的作用,通過冰敷我們可以緩解疼痛和消腫。可以使用冰袋或毛巾將冰塊包裹並敷在受傷部位,避免冰塊與皮膚直接接觸,防止凍傷。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鐘。

3、加壓。在損傷發生後,儘快對受傷部位進行加壓包紮,通過壓迫起到止血的作用。但是要注意不能勒的太緊,防止軟組織的缺血壞死。

4、抬高患肢。將受傷的肢體抬高,高於心臟,以促進組織液回流,減輕腫脹。這是急性期(傷後24-48h)的處置措施,但不能代替醫院的治療,我們還是得通過明確的檢查確定踝關節的損傷的程度,以決定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治療。

踝關節損傷後應避免患肢的活動

在踝關節損傷之後究竟需要休息多久?應該怎樣做?耿碩說,韌帶拉傷後的休息時間,一般來說,正常人軟組織的修復需要6-8周的時間,在這期間,應儘量避免患肢的活動,應該佩戴護具制動。

在韌帶損傷急性期(48-72小時)過去之後,需要通過熱敷,來促進血液循環來促進軟組織的修復,血流既能帶走炎症因子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可以一天2-3次,每次20-30分鐘,熱毛巾效果最好,沒有的話也可以用熱水袋代替,但是要小心燙傷!

在傷後的6-8周以後,韌帶基本修復,但不具有一定的強度。這時可以進行一些日常的活動,但是不宜進行劇烈的運動。這時可以輕柔的進行關節活動度的鍛鍊,以防止韌帶軟組織的粘連,同時恢復肌肉的力量。

經過適度鍛鍊,在受傷3個月之後,韌帶的強度才會恢復,這時候才能恢復到受傷之前的狀態,才能逐漸開始進行體育運動。

相關焦點

  • 天冷更易崴腳 別讓腳脖子「僵」住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很多朋友會發現秋冬季節崴腳的情況比春夏季節多,這是真的嗎?告訴你——還真是!下面給大家介紹崴腳後你需要做的幾件事:損傷後24小時內儘早實施以下急救措施 即適當地保護,適當的負重、冰敷,加壓包紮及抬高患肢。受傷後首先要保護受傷的地方,避免惡化,在有限制的情況下維持活動,適當地休息;並在受傷後24小時內都應冰敷,在48小時後可適當地負重活動;將受傷部位壓迫避免關節腫脹;將受傷部位抬高於心臟。
  • 崴腳後到底熱敷還是冰敷,資深崴腳倒黴蛋告訴你,咋處理好得更快
    很多朋友崴腳脖子,都表現為外側韌帶的痛疼、腫脹和活動不便,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儘管大部分人的崴腳並不會引起嚴重的後果,可處理不當就會造成踝關節穩定性下降,發生反覆崴腳的問題。一旦下次崴腳時受到的外力衝擊過大,就會造成韌帶撕裂或踝骨骨折,患者的踝關節就有致殘的危險。
  • 崴腳後的正確處理方法與康復圖鑑
    崴腳是骨科、急診最常見的損傷,佔運動損傷的第一位,可以說90%的人一生中都有過崴腳經歷。崴腳後伴隨而來就是腫脹和疼痛,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活動活動腳腕,若沒有疼痛或只是輕微疼痛,就不在意了。即使到了醫院,醫生說要制動(即禁止活動、多休息),很多人也認為是小題大做。
  • 別不在意崴腳,會引發更多身體問題,4步練習崴腳後必做
    崴腳在生活中是個很常見的事情,同時也是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康復練習的事情。很多人都以為崴腳後,只要消腫了,能走路了就是沒事了。腳踝是否康復,以能否單腳起跳和穩定落地進行評估依據。我在6歲時崴腳,消腫後沒有去做過其他措施,之後會習慣性崴腳。距離第一次崴腳20年時間,做右腳單腳站立與單腳跳都不能保持穩定。可見崴腳消腫後並不代表自然康復了。
  • 【衛生社團】崴腳後為什麼「經久不愈」?專家提醒:崴腳扭傷不是小事!
    吳醫師是本院的一名員工,平時喜歡打羽毛球,在6月份的全院羽毛球職工比賽中,崴腳了,周圍同事告訴她,崴腳不需要擔心,休息2周就好了,可是兩個月過去了,還是腫脹,活動受限,她跑過來問我,我查體後判斷是韌帶損傷,拍核磁後,外側距腓韌帶斷裂,關節科副主任王文教授和王敏主治醫師微創予以踝關節鏡下外側距腓韌帶修補術,術後恢復非常好,沒多久
  • 經常崴腳成習慣?這絕對不是巧合,出現這5種情況要重視!
    崴腳是大家都會有的一種情況,可能是踩空或者是走路扭到之類的這些都是會發生的。一般崴腳大家都會覺得是小事,休息幾天就會痊癒。這些都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大家都不會重視,除非是崴腳之後當時就非常嚴重才會去看醫生好了之後也很少有人會去複查。
  • 崴腳怎樣判斷是否骨折? 崴腳需要就醫嗎?
    崴腳怎樣判斷是否骨折? 崴腳需要就醫嗎?時間:2018-11-20 16:30   來源:趣味百曉僧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崴腳怎樣判斷是否骨折? 崴腳需要就醫嗎? 崴腳怎樣判斷是否骨折?有的崴腳休息一兩天自己就好的,有的崴腳骨折了,就需要去醫院治療。那麼你知道崴腳了需要熱敷還是冷敷嗎?
  • 運動時經常崴腳,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腳踝扭傷,也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崴腳」。崴腳是一種典型的運動型損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但就是這樣一種常見的運動損傷卻始終沒能引起人們足夠多的重視。
  • 運動康復:崴腳怎麼辦?
    崴腳後的主要表現為疼痛、腫脹、皮下瘀血、關節功能障礙等症狀,其程度隨損傷程度而加重。輕者發生韌帶部分纖維斷裂;重者則韌帶纖維完全斷裂,並引起關節脫位或半脫位,同時合併關節內滑膜和軟骨損傷。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也會不小心崴腳,因為問題不嚴重,所以讓很多人對崴腳這個問題不予以重視。
  • 我家孩子總崴腳怎麼辦?
    為什麼孩子總是崴腳?有時候走路走著走著都會崴腳,為什麼?生活中很多寶爸寶媽都會面臨這個問題,那今天我就給大家說崴腳的事! 說下什麼是崴腳?崴腳在醫學上稱為「足踝扭傷」。主要是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腳上的韌帶像橡皮筋一樣有彈性,崴腳就像猛地用非常大的力氣來拉皮筋,橡皮筋可能會斷裂,或者變細或變長。
  • 有關崴腳的5個誤區和9個鍛鍊要領
    2、冷敷,用冰袋敷於患處; 3、適當加壓包紮,減輕腫脹,防止水泡產生; 4、抬高患肢,讓腫脹消退; 5、當合併皮膚損傷時,千萬別自行處理。
  • 打羽毛球崴腳後怎麼辦?記住這4點消腫止痛,恢復快
    打羽毛球,常常會發生踝關節扭傷,也就是我們常說中的崴腳。崴腳之後,非常容易出現腫痛,此時我們經常聽說要敷一下腳,那麼應該是冷敷,還是熱敷呢?冷敷還是熱敷,取決於崴腳的時間1、受傷後48小時內,冷敷受傷後越快冰敷越好,可用毛巾包著冰塊,敷在腫脹的部位,10分鐘一次間隔5分鐘,切不可一次冰敷過長時間。
  • 不慎崴腳沒關係?小心引發「後遺症」
    下樓梯時踏空、跑步時踩到小石子、打籃球踩到別人腳上……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過崴腳的經歷,大部分人都會覺得這不過是個小問題,休息兩天就好了,但骨科專家卻持不同意見。徐州市中醫院骨科足踝專病門診專家指出,崴腳即踝關節扭傷,是一種常見的肌肉骨骼損傷;如果扭傷後沒有及時接受專業處理,很可能會引發更為棘手的問題,比如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以及慢性踝關節不穩等。
  • 崴腳了擦點藥油能緩解?醫生:三大誤區請注意!
    多數人的處理方法是:先轉轉腳踝,若只是輕微疼痛,就不管了;若是疼痛難忍、腳腕紅腫起來,就用藥油按摩擦洗一下……可你有沒有發現崴了第一次後就特別容易再崴一次誤區二:受傷後24h內熱敷,用紅花油、雲南白藥或藥酒推擦扭傷的腳踝能消腫。崴腳急性期(24h內)時熱敷或用藥酒等推擦患處,會使受傷軟組織的血管擴張,使血流加快和滲液增加,加劇局部腫脹、皮膚瘀斑和疼痛。所以急性期禁忌按摩和熱敷。
  • 崴腳、骨折、久蹲,最傷踝關節!
    近日,貴州華夏骨科醫院關節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李貴山在今日頭條上說了一個接診的小故事,提醒大家,崴腳、骨折、久蹲,最傷踝關節!一時間很多人點讚,並評論如何保養踝關節,今天我們特地請李貴山主任來詳細科普一下。原來李主任接診了一個患者,他表示經常有腳踝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的情況,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一檢查,是踝關節出了問題。
  • 崴腳可不是小事!專家教您正確處理方法
    受訪專家:宣武醫院骨科醫師 丁浚哲崴腳是很多人都遇到過的經歷,不管是在激烈的籃球場上,還是日常的慢跑途中,甚至每天上下樓梯時,都有可能出現崴腳。正因為崴腳如此常見,生活中很多人覺得這是件小事,休息一下或者活動一下就好。
  • 【科普】崴腳了到底該怎麼辦?48小時內,儘快用「PRICE」五步法...
    南方醫院創傷骨科主治醫師 蔣桂勇為您解答(文末含有線上義診信息)關於崴腳後的處理,有這些誤區!一旦崴腳,有人選擇擦紅花油、活絡油,同時還有熱敷、各種外用藥和按摩等方法,想要活血化瘀,結果發現自己的腳腫的越來越厲害。
  •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下面就跟小編具體的來認識了解一下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吧。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一、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
  • 崴腳怎麼辦?百年中藥方泡腳+按揉手上的1個穴位
    如果不小心崴腳,您會就醫嗎?可能很多朋友認為,崴腳是小問題,幾天就可消腫、散瘀,很快可以活蹦亂跳。但有一些嚴重情況,可能會引起骨折、跟腱斷裂等,需要在醫院治療。所以,小小崴腳也不容忽視。崴腳,是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醫學上稱為「足踝扭傷」。
  • 看《乘風破浪的姐姐》,淺談陳松伶崴腳
    喜歡霸氣炫酷的寧靜,喜歡萌萌御姐張雨綺,喜歡酸酸甜甜的張含韻,但整場下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崴了腳還堅持排練的陳松伶,看著她一瘸一拐的忍痛排練,作為一名康復治療師,我不禁會想,大家崴腳後都會怎麼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