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補蚌村的「領頭雁」羅永才
每當提到勐臘縣勐臘鎮補蚌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羅永才,補蚌村的村民們就讚不絕口。羅永才始終把黨的召喚作為自己奮勇前進的方向,把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當作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2007年至今,羅永才先後榮獲省級脫貧攻堅「扶貧好村官」、州級第六屆「勞動模範」、州級「扶貧好村官」、州級人民調解委員會「先進個人」、縣級「百名優秀青年」、鎮級「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補蚌村被納入我州貧困行政村。全村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重。羅永才每天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一起走村入戶,摸清貧困戶致貧原因,對症下藥,制定脫貧計劃。針對補蚌村地理環境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農家樂,讓村民在家裡也能脫貧致富。
要致富先修路。道路的不便是全村人心裡的硬疙瘩,更是羅永才心中的痛。補蚌村小組村民居住較散,道路長,光靠群眾自籌資金不可能完成道路全線改造。羅永才帶領村幹部積極向掛聯單位和合作企業爭取道路改造資金。如今,景飄橋、回崗橋、景飄整村推進及南沙河建設、會龍建設全部完工,大大改善了補蚌村的交通條件和村小組的基礎設施建設。
補蚌村是個山區邊境村,基礎條件薄弱,經濟發展滯後。如何讓村民物質生活更加富足,精神生活更加豐富,是羅永才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他帶領村民建起了烤酒廠,每年可釀造包穀酒4000公斤,年均增收2萬餘元。為最大限度發揮資源效能,他們把烤酒剩下的酒糟用於生豬養殖,截至目前,年均出欄10頭肥豬,增收2萬餘元。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了解到香菇市場效益可觀,經過多方調研,實地考察,成立了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香菇、冬茸等人工菌類種植產業。補蚌村特有的地理環境非常適合蜜蜂養殖,羅永才就帶領村民在保護區沿線和橡膠地邊緣依次放置蜂箱,蜂蜜由合作社統一收購,銷量逐年增加。
羅永才憑著堅定的信念和苦幹實幹的精神,用點點滴滴平凡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誓言。在他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補蚌村2016年脫貧出列,並先後獲得了「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國家森林鄉村」「雲南省民主法治示範村」等榮譽稱號。(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