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扶貧幹部李建華:從扶貧「雞司令」到致富「領頭雁」

2020-12-28 中國警察網

公安部扶貧幹部李建華:從扶貧「雞司令」到致富「領頭雁」

大山深處迎來幸福「敲門人」

1月5日,辣子樹村烏金雞生態園舉行第一次分紅儀式,辣子樹村85戶貧困戶每戶分紅900元。(黔西南州公安局供圖)

辣子樹村有多遠?打開電子地圖搜索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發現該村距離最近的城市也有百裡之遙。到了這,山連著山、河連著河,彎彎繞繞的路在地圖上擰成了「大麻花」,不仔細看,很難發現終點。

無怪乎人們「找不到」李建華了。這位公安部派來兩年多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變成了隨身攜帶記帳本,時刻留心發財路的「泥腿子」「生意人」。

「到今年年底,烏金雞養殖場規模將擴大一倍,戶均年均分紅將翻一倍。」李建華雙目炯炯有神,「產業扶貧成果這就算穩住了,老鄉們小康在望!」

6月23日,記者來到辣子樹村,見到了李建華。這裡的扶貧故事百折千繞,通向幸福的路卻剛剛開始。

大山深處走來「雞司令」

盛夏,黔西南的山間霧靄流嵐、溼潤宜人。

在烏金雞生態園,全身烏黑髮亮的烏金雞在林間嬉戲覓食,與青山相融,與花草共生。

2018年,李建華主動報名參加公安部定點扶貧工作,一頭扎進這個祖國西南最貧困的大山深處。可是來了這,到處轉一圈,李建華心裡的熱乎勁頓時涼了半截。辣子樹村石山、半石山延綿起伏,橫斷隔絕,貧苦已經和這連片的石頭山一樣世代橫亙在辣子樹人面前。

李建華下了狠心:「為了鄉親們,無論如何也要從石頭縫裡挖出一條活路。」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走訪調研勢在必行。李建華拿出了幹公安工作的勁頭,一個猛子扎進了當地幹部和群眾中去。搞座談、聽建議、寫報告、找商機,李建華忙得不亦樂乎。

路很快就找到了。2019年年初,李建華在鄰近山村發現了能在掛滿冰霜的樹枝上飄飛、全身烏黑的五黑雞。家禽專家說,五黑雞是中華烏雞的特有亞種,抗病和抗寒能力都很強,既能入藥又可食補。李建華樂顛顛地又去考察了雞苗場,發現雞苗場資質齊備、設備先進,能夠穩定供應優質雞苗。「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產業模式極具可行性。

說幹就幹!李建華認準項目後,迅速與村「兩委」幹部們形成了共識。他立即從對口支援辣子樹村的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申請建設經費140萬元,投資建好60個雞舍,第一批6000羽雞苗健康入舍。為了打響品牌,他專程邀請專家為五黑雞冠名「烏金雞」,申請註冊了「濮越烏金雞」的商標。

180天後,第一批烏金雞出欄。市場反響極為熱烈,很快搶購一空,供不應求。到了當年年底,雞苗收益達30萬元,85戶貧困戶集體參加分紅。

辣子樹村新寨組烏金雞養殖農戶楊洪拿到分紅,那雙拽著李建華的手更不鬆勁了:「脫貧攻堅的好政策讓我的腰包鼓了,心裡暖了,致富的信心也足了。李書記,好!」

小康路上緊跟「領頭雁」

黔西南山間的雲說來就來,恰如直奔小康的路不會總是一帆風順。

烏金雞一炮打響了,烏金雞產業也在普安縣大規模複製推廣,成為當地穩固脫貧的精品產業,可是李建華的眉頭還是沒有徹底舒展。

養雞場剛剛建成,就有村痞砍斷了輸水管;包工頭拖欠村裡的農民工工資,不少群眾著急地找到李建華。「雞司令」又忙起來了:協調派出所民警現場取證,到嫌疑人家中設伏抓捕;協調州公安司法護航戰隊讓包工頭籤下按時還款協議,及時化解了矛盾。

給老百姓伸張了正義,幫轄區村裡穩了人心,辣子樹村的老百姓這下更打心眼裡敬服這個公安部派來的第一書記。

貧困戶陶光明不再猶豫:「公安部的幫扶讓我放下了顧慮,跟著他們幹,致富不是難事。」他和其他村民一起在低海拔地區的田邊寨和丫口組種植了100畝金秋砂糖橘。

種植戶陳寬雲更有信心:「李書記幫我們把銷路都打通了,本地到廣西的藥商都會來收購。」他和鄉親們主動告訴李建華,當地有名貴中藥材滇黃精生長在石頭山上。李建華立刻向公安部申請協調投入13萬元,種下了20畝滇黃精,覆蓋25戶貧困戶123人。今後,按照每畝淨利潤2萬元計算,年總收益可達40萬元,每年每戶貧困戶都可分紅近1萬元,實現了與烏金雞產業的優勢互補。

敲響希望「幸福門」

走進辣子樹村小學,近50米的書廊正在修建,擴建中的食堂馬上竣工。「我們還為19戶貧困戶建了寬敞明亮的水泥房……」說起村中新變化,李建華話匣一開、滔滔不絕。

如今,辣子樹村短快產業、長線產業紛紛落地,實現了長短結合、優勢互補;村裡組建了清潔隊,村民逐步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村容村貌極大改善;年輕村幹部成長起來了,他們成了群眾的「主心骨」。

物質生活「脫貧」了,精神生活也要「脫貧」。

過去,舊寨組村民楊某懶惰、酗酒,不僅不幹活,而且經常酒醉後打老婆、摔東西。去年以來,在李建華等人的關心和幫助下,他一改舊習,主動幹起了臨時工,對未來生活也有了更多期待。

「千變萬變,不如鄉親們的精神變化大。」李建華說,村寨裡實實在在的改變激活了大家的內生動力,他們的心熱起來了,手動起來了,在黨中央的精準扶貧政策、公安部黨委的傾力傾心支持下,脫真貧、真脫貧、不返貧就一定能實現。

據統計,近一年多來,辣子樹村累計減貧500多人。今年1月,貴州省脫貧成效考核組進駐辣子樹村,對32戶貧困戶、邊緣戶、脫貧戶進行了調查走訪,均以「零問題」順利通過,群眾的滿意度達到100%。考核組組長對辣子樹村工作成效給予了高度讚揚,「最後一天到全縣最貧困的一個村,本來以為能找到一些問題帶回去,沒想到群眾的滿意度這麼高,扶貧工作隊員的工作能夠做得這麼細緻……」

「人總得做一點有意義的事。」12年前的李建華在奧運安保工作一線打拼,12年後的今天又在脫貧攻堅一線全力奮鬥。一同返程的車依舊顛簸,回去的路還是彎彎繞繞,看著李建華堅定的目光,記者心中想起了那首詩:「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中國警察網記者謝俊思 、王曦、 黃亦程、 通訊員李婭梅 、田富)

相關焦點

  • 海歸「雞司令」的致富路:脫下西裝進雞舍 探索扶貧路
    脫下西裝進雞舍 海歸「雞司令」的致富路(海歸扶貧故事會(5))  在湖南漣源,楓坪鎮天柱山禽業合作社的「雞司令」龔光輝稱得上家喻戶曉。  為什麼呢?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學習7年後,這個海歸碩士決定回家鄉養雞,脫下西裝革履就進了雞舍。
  • 陳新鳳:巾幗致富追夢人 扶貧路上「領頭雁」
    陳新鳳:巾幗致富追夢人 扶貧路上「領頭雁」 2020-12-17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吳星霈 ‖ 從農家門外漢到致富行內人—— 90後「鵝司令」的扶貧...
    從農家門外漢到致富行內人——90後「鵝司令」的扶貧手記吳星霈我是一名90後地質測繪助理工程師,2018年6月開始投身於脫貧攻堅主戰場上。在這近兩年的工作中,自己既實現了人價值的升華,也成了一名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養殖能手,人送外號「鵝司令」。
  • 「龍遊飛雞」 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模式
    「東西部扶貧」工作座談會暨「龍遊飛雞」精準扶貧案例8090宣講活動。   目前,衢州團市委著手聯合浙江阿得裡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為「龍遊飛雞」拍攝創意視頻,並與浙江宗泰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龍遊飛雞)達成初步意向,結對四川省敘永縣其中一個村,開展相關助力幫扶活動。各團縣市區委、市青聯、青企協代表紛紛表態,將積極組織動員,全力推動「龍遊飛雞」消費扶貧工作。
  • 鐵路扶貧讓山區人民致富之路不再遙遠
    「我當時想,把路修好,對老鄉們來說太重要了……」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雲桂公司貴南高鐵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周軍偉向記者講述鐵路扶貧故事。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設是致富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 一路扶貧一路歌——記瀘溪縣紀委監委駐村扶貧幹部鄧小千
    這一天的周家寨,滿是幹部與群眾對彼此的不舍。六年扶貧顯初心工作隊逐戶走訪鄧小千系瀘溪縣紀委監委組織部長。2015年3月,他辭別新婚不久的妻子,背起鋪蓋就投入到扶貧一線。從「終年沒條好路走,村裡光棍多又多」的該縣白羊溪鄉排口村、毛坪村,到「村裡群眾愛告狀,幹部誰都不想去」的周家寨村,他任村第一書記一幹就是六年,使全縣聞名的兩個貧困村脫貧出列、村民實現了脫貧摘帽。鄧小千安心扶貧「這些年,他一直蹲在村裡幹扶貧,孩子怎麼長大他都不知道。」為了讓他安心扶貧,愛人張豔做起了「鐵打」的家屬。
  • 奔走在山間田野,譜寫鄉村振興樂章——東航扶貧幹部群像
    司崗裡大道通南北,佤山機場飛世界;翁丁新村不僅讓當地老百姓過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還成為了熱門景點吸引著天南地北的遊客們;兩縣的產業發展腳步越來越快,老百姓依靠著自己的雙手打開了「致富門」。在孫曉和孫國平的眼裡,這一切的改變離不開國家對貧困地區的政策支持,也離不開東航對滄源、雙江兩縣年復一年的產業、教育、醫療等全方位精準扶貧。當然,也離不開一任接著一任在這片熱土揮灑青春與汗水的東航扶貧幹部們。
  • 「我在扶貧第一線」:扶貧幹部就是一盞明燈,能慢慢照亮貧困群眾的...
    集團陸續派出了8位掛職幹部在靖西工作,截至目前累計投入幫扶資金4061萬元。「我在扶貧第一線」的第三位講述者,是來自靖西市的副市長,董慶。當地的幹部群眾對我們掛職幹部非常熱情,非常支持。我感覺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切都是那麼陌生而又新奇,這裡的人又是那麼淳樸、熱情,讓我感覺不到拘束和膽怯。對接中車扶貧工作的是靖西市扶貧辦社會扶貧股,唐寧靖股長,唐股長的徒弟農彩藝,都和我在工作中,結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 「孩子們的事就是扶貧中最重要的事」
    「孩子們的事就是扶貧中最重要的事」——公安部扶貧幹部與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貧困少年的故事光明日報記者 彭景暉 呂慎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仁市和普安縣的脫貧攻堅歷程中,有多名公安部扶貧幹部長期傾心幫扶、忠實履責,與當地群眾結下深厚情誼。
  • 初夏扶貧送雞忙
    初夏扶貧送雞忙 2020-06-12 0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鐵路扶貧幹部在大涼山盛開的索瑪花
    據媒體報導: 11月1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5位來自基層的鐵路扶貧幹部圍繞建設扶貧、運輸扶貧、定點扶貧等工作,和大家分享了感人的扶貧故事和工作心得。其中,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熱心服務旅客脫貧的精彩故事,書寫了鐵路扶貧幹部的責任和擔當。
  • 興安鎮:扶貧幹部+貧困戶,我們都「在線」!
    組織、宣傳、紀檢,城管、規劃、農牧林,黨政辦、民政辦、扶貧辦,平時分散在各個崗位上的幹部,因為疫情立即擰成了一股繩,匯聚起最強大的力量,為了全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開始了一場與病毒的拉鋸戰!扶貧幹部衝在了抗「疫」一線:在鎮裡,外來及返鄉人員需要劃分類別、需要一人一檔,如此「精工細活」派給了扶貧辦。
  • 「扶貧雞」咯咯噠 好日子甜甜的
    易鐵軍邊餵食邊介紹說,「原本就有公益崗位的工資,現在又養起了雞,扶貧幹部每隔三天都會來指導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老鐵』雖是貧困戶,但不等不靠,硬是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郊區民政局駐群林村工作隊長趙遠峰告訴記者:「『老鐵』2019年參加公益性崗位增加收入8000多元,今年他又參加疫情防疫工作增收6000餘元,村裡號召養雞他也是第一個報名。」
  • ...弄虛作假,甘肅一幹部把扶貧互助資金當成了自己的「私人金庫」
    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甘肅一幹部把扶貧互助資金當成了自己的「私人金庫」 2020-10-11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扶貧故事】冉素釵:從貧困子女到扶貧幹部
    我叫冉素釵,是深度貧困縣一個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同時也是奮戰在深度貧困縣的扶貧幹部,伴隨貴州省銅仁市沿河縣脫貧摘帽的艱辛歷程,見證了貧困山鄉的華麗轉身,完成了一場由表及裡的本質蛻變。
  • 扶貧幹部敢於創新中創造、實踐中拓新
    扶貧幹部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地錘鍊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身處新時期新時代新徵程,面對時代的呼喚,扶貧幹部要始終保持奮發向上的進取心,責任在肩,迎難而上、敢作敢當、奮發有為。埋頭俯身,當肯幹「黃牛」。
  • 扶貧先扶志 浪子回頭變領頭雁
    華聲在線12月26日訊(扶貧觀察員 翟麗華)1975年出生的江成兵,系臨澧縣佘市橋鎮歇駕村雙堰組人,屬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有貧困人口4個,父母均70多歲,長期患病,兒子讀小學四年級。結對幫扶幹部吳恰山針對江成兵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了一套幫扶規劃,首先從扶志入手,鼓勵江成兵正視困難,奮發圖強,走出困境。2016年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申請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將他人無力經營的20畝桔園轉租過來,通過品種改良,加強管理,當年就有了較大的收穫,家庭收入約2萬元,達到了脫貧標準,今年收入已經超過了8萬元。
  • 沉痛悼念 央企幹部犧牲在扶貧一線
    2018年12月,在華池縣脫貧攻堅進入攻城拔寨、滾石上山的關鍵時刻,中國化學工程優秀青年幹部邱軍同志主動請纓,按照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的安排被選派到華池縣擔任掛職副縣長,主抓定點扶貧工作。兩年來,他一腔熱血獻給革命老區,滿懷深情為脫貧,辭家別親,捨身忘我,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他助力華池縣2019年如期實現脫貧摘帽,被評為甘肅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個人。
  • 打好產業扶貧「組合拳」 凝聚脫貧致富「眾合力」
    幫扶期間,協同村黨總支部召開黨員大會4次,每月均召開支委會議,堅持書記帶頭上黨課,傳達黨中央、公安部、移民局黨組系列惠民利民政策,不斷提升黨員黨性修養和思維境界;策劃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慶祝建黨98周年、國慶70周年等系列主題黨日活動11次,製作5期「扶貧攻堅 黨員先行」宣傳專欄板報,讓黨員亮身份、亮態度、亮業績,激發全體黨員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陸續推動入黨積極分子培養、黨員積分管理
  • 今天,這位武漢鐵路扶貧幹部走進國新辦新聞發布廳!
    今天,這位武漢鐵路扶貧幹部走進國新辦新聞發布廳!今天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武漢局集團公司扶貧幹部郭兵唱起了村民自發編唱的民歌,以親身經歷向中外記者講述鐵路扶貧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