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1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屢次伸出貪腐的黑手,隨意支取互助資金;編造借貸花名冊,製造互助社資金正常運行假象;面對審查調查東拉西扯、避重就輕……把村級互助資金當成了自己「私人金庫」的張星海,最終受到紀法嚴懲。
張星海是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琵琶鎮雞公眼村原黨支部書記、村級扶貧互助社理事長,他的違紀違法問題的發現,源於2019年武都區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清理清查行動。排查過程中,琵琶鎮發現雞公眼村互助資金帳實不符,隨後鎮黨委、鎮紀委對張星海多次進行談話提醒,要求提供詳細的到戶資金兌現臺帳。
「當時想著他們三番五次的談話只是為了讓我主動說清問題,而我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應對之策,只要自己不說,鎮上也沒有辦法,挪用的資金也就查不出來了。」張星海事後坦言當時的僥倖心理。
為了將問題核查清楚,確保扶貧領域資金安全,2019年6月,武都區紀委監委對該問題線索進行了核查。經過調查組一次次深入走訪了解,一筆筆核查銀行流水、資金走向,和「當事」群眾面對面一項項核實,此案的迷霧逐漸撥開。
「我們調查發現,互助金借貸花名冊上的群眾全都沒有向互助社借貸過資金,也沒有一個群眾帳戶收到過互助社資金,互助金借貸花名冊是張星海編造的,企圖瞞天過海的假象,實際資金都流向了張星海及其女兒帳戶。」調查人員說。
2020年5月,經武都區紀委常委會會議暨監委委務會討論決定,並報隴南市紀委監委批准,成立專案組,對張星海涉嫌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並採取了留置措施。經過近20天的審查調查和教育引導,張星海終於供述了自己的違紀違法事實。
經查,2015年6月12日,武都區琵琶鎮人民政府將20萬元互助資金撥付至貧困村琵琶鎮雞公眼村村委公存帳戶,用於該村互助社生產經營活動。然而張星海卻動起了歪心思,在僅僅一個月時間內,就利用職權便利,以路費、學費的名義將5萬元轉入個人名下帳戶,用於個人開支。嘗到甜頭後,他更一發不可收拾,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一年時間裡,他先後5次以轉帳方式將17萬元互助資金轉入本人和女兒個人銀行帳戶。期間,為了防止事情敗露,他先後以入股互助社29名群眾補交互助社會費的名義向村委公存帳戶存入了1.25萬元,其餘15.75萬元被他用於償還個人債務和日常生活開支,村委公存帳戶已完全淪為他的「私人金庫」。
「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打響脫貧攻堅戰的時候,我卻把手伸向了扶貧互助資金,這一切都是我罪有應得的結果。」在被留置的日子裡,張星海後悔不已,寫下了懺悔書。
2020年6月4日,經武都區紀委常委會會議決定,給予張星海開除黨籍處分;對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執紀者說: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村幹部本應是帶領群眾致富、守護群眾利益的貼心人,張星海卻喪失廉潔底線,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直接影響惠民惠農政策措施落地見效,侵害群眾的利益。在基層治理中,要緊盯「縣裡的權、鄉裡的情、村裡的點」,加強「小微權力」管控,預防基層「微腐敗」,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2020年依舊很火的公眾號,甘肅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方微信
希望給你的生活添加別樣的風採!
如何關注
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進行關注。
來源:啄木鳥
原標題:《欺上瞞下、弄虛作假,甘肅一幹部把扶貧互助資金當成了自己的「私人金庫」》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