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扶貧幹部在大涼山盛開的索瑪花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據媒體報導: 11月1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5位來自基層的鐵路扶貧幹部圍繞建設扶貧、運輸扶貧、定點扶貧等工作,和大家分享了感人的扶貧故事和工作心得。其中,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熱心服務旅客脫貧的精彩故事,書寫了鐵路扶貧幹部的責任和擔當。

  阿西阿呷列車長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大涼山裡的「慢火車」,長期堅持服務好旅客,終成大涼山裡美麗的「索瑪花」。阿西阿呷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管內成昆鐵路5633/5634次「慢火車」上的一名彝族列車長,值乘的「慢火車」途經大涼山彝族聚居地。為什麼彝族老鄉稱她為「索瑪花」?是因為阿西阿呷的服務就像索瑪花一樣美麗。阿西阿呷堅持「以人為本、旅客至上」的服務理念,推出「情、親、真、引」四字工作法,精細服務彝族百姓出行,守護「小慢車」開行,得到大涼山旅客及外地旅客的廣泛讚譽,「小慢車」裡,瀰漫著阿西阿呷服務彝族同胞親如魚水的民族團結情。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扶貧工作幹得怎麼樣,分量有多重,不是靠自己說出來的,而是在老百姓心裡稱出來的。可以說,阿西阿呷從事乘務工作24年來,以「一輩子一趟車」的真情,被稱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當之無愧。

  幫助大山深處的百姓脫貧致富,體現出鐵路扶貧幹部的家國情懷。1970年成昆鐵路開通時,5633/5634次「慢火車」就開始運營了,往返於普雄與攀枝花之間,全程票價25.5元,最低票價2元,價格幾十年沒有變過。這趟車是方便彝族老鄉的「趕集車」「致富車」,還是沿線孩子們的「校車」。國家對大涼山地區實施精準扶貧,作為彝族列車長阿西阿呷深知肩上的責任。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幫助老鄉出點子,傳授「生意經」,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在阿西阿呷的幫助下,很多彝族老鄉增加了收入,家中蓋起了新房。阿西阿呷看到老鄉們生活越來越富裕,心裡也滿是幸福。

  甘當「幸福使者」,旅客的笑容是對服務工作最好的點讚。在彝族老鄉心裡,阿西阿呷是他們的家裡人、遇事的主心骨。24年來,阿西阿呷已記不清調解過多少次旅客之間的糾紛,當過多少次翻譯,幫過多少忙。阿西阿呷的手機號碼多年來沒有更換,11個號碼數字裡寄託著無數鄉親們的希望。比如:病人需要特殊照顧、產婦要去醫院生產、學生獨自上學……遇到困難,手機就是老鄉們的求助熱線。慢悠悠的火車,成了大涼山崇山峻岭間的「和諧號」。數載以夢為馬,不負青春韶華,在追逐遠方中閃耀光芒。

  「世上的花兒千千萬萬朵,夢只夢見雲端中盛開的索瑪花。」電視劇《索瑪花開》的歌聲讓無數觀眾難以忘懷。24年來,越來越多的變化在車窗內外悄然改變。無論時代進程多快,這趟列車依然是彝族鄉親們的幸福列車。阿西阿呷說:「我會一直守著『慢火車』,為彝族老鄉服務,助他們經濟脫貧、精神脫貧,把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阿西阿呷始終不忘「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初心,用濃濃關愛凝聚溫情,真誠服務沿線彝族旅客,讓這趟充滿愛的「小慢車」載著大涼山的彝族旅客不斷奔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讓我們見證鐵路人在精準扶貧的大道上所做出的努力,收穫著幸福和未來。(周運華 龔生輝)

(責任編輯:佟明彪)

相關焦點

  • 扶貧路上堅守初心 大涼山盛開索瑪花
    扶貧路上堅守初心 大涼山盛開索瑪花 2020-10-16 1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務院新聞辦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 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講述鐵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1月18日(星期三)上午9時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請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講述鐵路扶貧故事,並答記者問。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鐵路工作者們秉承著一以貫之的家國情懷,充分發揮行業優勢和特點,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創新幫扶方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5位來自國鐵集團的鐵路扶貧一線幹部和典型代表,請他們為大家講述鐵路扶貧的故事,並與大家交流。首先,請允許我介紹一下他們。
  • 【一線傳真】大山深處盛開希望之花——「賀爸爸」大涼山的助學路!
    望 之 花 21年前,武漢鐵路公安局襄陽公安處民警賀瑞明在異鄉偏遠山區種下了助學扶貧的希望種子。21年來,他深入藏區及大涼山50餘次,個人提供幫扶資金30餘萬元。在他的感召下,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心志願者向這裡的孩子們提供的助學扶貧資金已超過300萬元,200多名受助孩子得以重返校園。如今,希望之花綻放,部分已走出校園的受助孩子加入了志願助學行列,將愛心延續。
  • 致敬扶貧人| 華美牙科公益助力·大涼山扶貧金章紀念卡敬意發布
    他們堅守使命,在信念的驅使下,隻身走進陌生的大山裡,十年如一日的為當地的脫貧事業奮鬥,他們被稱為扶貧人。  今年是「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了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承諾,廣大幹部群眾頑強奮鬥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他們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 今天,這位武漢鐵路扶貧幹部走進國新辦新聞發布廳!
    今天,這位武漢鐵路扶貧幹部走進國新辦新聞發布廳!今天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武漢局集團公司扶貧幹部郭兵唱起了村民自發編唱的民歌,以親身經歷向中外記者講述鐵路扶貧故事。
  • 《風——在大巴山大涼山中的楊凱生》扶貧攝影展在京開幕
    人民政協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張佳琪)12月21日,由中國工商銀行和星石投資共同主辦的《風——在大巴山大涼山中的楊凱生》扶貧攝影展在北京開幕。
  • 彝族女孩立志成為列車員,長大後圓夢堅守大涼山
    彝族女孩立志成為列車員,長大後圓夢堅守大涼山 2018-08-15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鐵路扶貧讓山區人民致富之路不再遙遠
    「我當時想,把路修好,對老鄉們來說太重要了……」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上,雲桂公司貴南高鐵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周軍偉向記者講述鐵路扶貧故事。要想富,先修路。交通建設是致富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 索瑪花為什麼這樣紅(記者手記)
    為何彝家人這樣鍾情索瑪花?那是因為,除了漫山盛開時的奼紫嫣紅可供觀賞,索瑪花樹還能用於彝族人的餐具、馬具製作,不少彝族的服飾、首飾圖案也源於花草之形。彝族的生活離不開索瑪花,因為它早已融進血液,盛開在彝家的精神原野,昭示著日子的幸福甜蜜。當深情回望這部屬於涼山的民族團結史詩,我忽然醒悟,對於彝家人而言,民族團結就像是索瑪花,鋪就了涼山今日多民族互相扶持、共擔風雨的溫暖底色。
  • 來自一線的聲音:90後扶貧幹部將現身滬上「市民文化客廳」
    12月27日,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將聯合澎湃新聞共同舉辦「市民文化客廳」第十七期 「一個都不能少——青春之名,扶貧之行」主題文化活動。4名年輕的扶貧幹部來到現場,講述在扶貧第一線的所見、所想、所作、所為。
  • 5700餘名援彝幹部深耕大涼山 索瑪花開遍地金
    (新春見聞)5700餘名援彝幹部深耕大涼山 索瑪花開遍地金  中新社四川涼山1月25日電 題:5700餘名援彝幹部深耕大涼山 索瑪花開遍地金  作者 嶽依桐 湯雁  一月下旬,氣候寒冷,金沙江畔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卻迎來了當地特色農產品「雷波臍橙」最火熱的收穫季和銷售季。
  • 【供銷】土味跑山雞,走出大涼山 ——省供銷社系統開展越西縣農...
    【供銷】土味跑山雞,走出大涼山 ——省供銷社系統開展越西縣農產品消費扶貧活動 2020-05-07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阿西阿呷:堅守彝族鄉親的幸福線 慢火車上見證大涼山巨變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徐想 攝)  11月18日,國新辦舉行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分享了自己的故事。1971年,她的父親從部隊轉業,分配到成昆鐵路白石巖站,從此車站成了她的家。1996年,21歲的阿西阿呷來到鐵路,開始了自己的鐵路客運生涯。這趟「慢火車」自1970年成昆鐵路開通時開始運營,全程353公裡,沿線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因為沿線一些小站交通不便,是當地與外界溝通的唯一橋梁,20多年來票價不變,最低2元。彝族老鄉親切地稱這趟火車是「趕集車」「致富車」「求學車」。
  • 金融扶貧之農行樣本 從輸血到造血:產業鏈扶貧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四川大涼山是中國脫貧攻堅徵程中的貧中之貧、難中之難,四川省尚未脫貧摘帽的7個縣全在涼山州。從去年5月入駐至今,農行浙江分行東西部扶貧協作涼山工作組和「雙百」幹部將心血和汗水揮灑在此,把智慧和激情播種在此。深秋時節,循著閔雲忠的講述,筆者專門前往大涼山這片脫貧攻堅「最難啃硬骨頭」的土地,探尋大涼山深處的「農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