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 11月1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5位來自基層的鐵路扶貧幹部圍繞建設扶貧、運輸扶貧、定點扶貧等工作,和大家分享了感人的扶貧故事和工作心得。其中,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熱心服務旅客脫貧的精彩故事,書寫了鐵路扶貧幹部的責任和擔當。
阿西阿呷列車長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大涼山裡的「慢火車」,長期堅持服務好旅客,終成大涼山裡美麗的「索瑪花」。阿西阿呷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管內成昆鐵路5633/5634次「慢火車」上的一名彝族列車長,值乘的「慢火車」途經大涼山彝族聚居地。為什麼彝族老鄉稱她為「索瑪花」?是因為阿西阿呷的服務就像索瑪花一樣美麗。阿西阿呷堅持「以人為本、旅客至上」的服務理念,推出「情、親、真、引」四字工作法,精細服務彝族百姓出行,守護「小慢車」開行,得到大涼山旅客及外地旅客的廣泛讚譽,「小慢車」裡,瀰漫著阿西阿呷服務彝族同胞親如魚水的民族團結情。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扶貧工作幹得怎麼樣,分量有多重,不是靠自己說出來的,而是在老百姓心裡稱出來的。可以說,阿西阿呷從事乘務工作24年來,以「一輩子一趟車」的真情,被稱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當之無愧。
幫助大山深處的百姓脫貧致富,體現出鐵路扶貧幹部的家國情懷。1970年成昆鐵路開通時,5633/5634次「慢火車」就開始運營了,往返於普雄與攀枝花之間,全程票價25.5元,最低票價2元,價格幾十年沒有變過。這趟車是方便彝族老鄉的「趕集車」「致富車」,還是沿線孩子們的「校車」。國家對大涼山地區實施精準扶貧,作為彝族列車長阿西阿呷深知肩上的責任。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幫助老鄉出點子,傳授「生意經」,幫助他們脫貧致富。在阿西阿呷的幫助下,很多彝族老鄉增加了收入,家中蓋起了新房。阿西阿呷看到老鄉們生活越來越富裕,心裡也滿是幸福。
甘當「幸福使者」,旅客的笑容是對服務工作最好的點讚。在彝族老鄉心裡,阿西阿呷是他們的家裡人、遇事的主心骨。24年來,阿西阿呷已記不清調解過多少次旅客之間的糾紛,當過多少次翻譯,幫過多少忙。阿西阿呷的手機號碼多年來沒有更換,11個號碼數字裡寄託著無數鄉親們的希望。比如:病人需要特殊照顧、產婦要去醫院生產、學生獨自上學……遇到困難,手機就是老鄉們的求助熱線。慢悠悠的火車,成了大涼山崇山峻岭間的「和諧號」。數載以夢為馬,不負青春韶華,在追逐遠方中閃耀光芒。
「世上的花兒千千萬萬朵,夢只夢見雲端中盛開的索瑪花。」電視劇《索瑪花開》的歌聲讓無數觀眾難以忘懷。24年來,越來越多的變化在車窗內外悄然改變。無論時代進程多快,這趟列車依然是彝族鄉親們的幸福列車。阿西阿呷說:「我會一直守著『慢火車』,為彝族老鄉服務,助他們經濟脫貧、精神脫貧,把我的家鄉建設得更加美麗。」阿西阿呷始終不忘「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服務初心,用濃濃關愛凝聚溫情,真誠服務沿線彝族旅客,讓這趟充滿愛的「小慢車」載著大涼山的彝族旅客不斷奔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讓我們見證鐵路人在精準扶貧的大道上所做出的努力,收穫著幸福和未來。(周運華 龔生輝)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