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阿呷:堅守彝族鄉親的幸福線 慢火車上見證大涼山巨變

2020-12-2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徐想 攝)

  11月18日,國新辦舉行鐵路扶貧幹部和典型代表中外記者見面會,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阿西阿呷是彝族人。1971年,她的父親從部隊轉業,分配到成昆鐵路白石巖站,從此車站成了她的家。1996年,21歲的阿西阿呷來到鐵路,開始了自己的鐵路客運生涯。這趟「慢火車」自1970年成昆鐵路開通時開始運營,全程353公裡,沿線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因為沿線一些小站交通不便,是當地與外界溝通的唯一橋梁,20多年來票價不變,最低2元。彝族老鄉親切地稱這趟火車是「趕集車」「致富車」「求學車」。為了方便他們聯繫,阿西阿呷的手機號18年沒有變過,接到老鄉的求助電話,便盡全力為他們解決難題。25年的堅守,她見證了「慢火車」給大涼山彝族群眾帶來的變化,這趟列車就像一個流動的村莊,阿西阿呷也得到了鄉親們的認可。2019年,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稱號。

  阿西阿呷從「慢火車」上看到,這些年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彝族老鄉上車隨身帶的只有土豆、玉米粑粑和元根蘿蔔湯,買個方便麵都是很奢侈的。現在出去打工和做生意的鄉親們越來越多,老鄉們不僅不愁吃不愁喝,穿著也越來越時尚,逢年過節,很多彝族老鄉穿著民族盛裝在車廂裡面對歌、拍視頻、刷抖音,展示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阿西阿呷眼裡,最大的改觀還是鄉親們對教育的認識。以前很多彝族鄉親都認為女孩子讀書沒什麼用。現在,這個想法發生了很大變化。每家每戶不管男孩女孩都給予良好的教育,父母對教育越來越重視。巡視車廂時,經常聽到鄉親們說,鐵路「瓦吉瓦」,列車員「卡莎莎」(「瓦吉瓦」就是好得很、太好了的意思,「卡莎莎」就是謝謝的意思)。這樣簡單的一句話,表達了對「小慢車」發自內心的喜愛。

  給她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關於兩個雞蛋的故事。一次巡視車廂的時候,看見一位70多位的木蘇(音譯)老阿媽坐在地上,因為身後裝的土豆太重無法起身,她趕緊走過去,搭手幫忙把背篼抽起來。沒想到第二趟上班的時候,在車站又看到了這位老阿媽,她從胸前內兜裡掏出兩個煮熟的雞蛋。阿西阿呷正想拒絕,但老阿媽說,她早上五點多就起來了,走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就是為了送兩個雞蛋。捧著這兩個帶著體溫的雞蛋,她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這兩個雞蛋比任何獎章都珍貴,它是彝族鄉親對慢火車真摯的情感。

  阿西阿呷說,還有兩天就是涼山彝歷新年,希望乘坐慢火車的鄉親們生活更紅火,希望乘坐慢火車的孩子們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擁有更美好的未來,祝願涼山發展越來越好,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我要一直堅守在這個小慢車上,和鄉親們一起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無論時代進程多麼快,高鐵發展有多快,這一趟小慢車,依然是彝族鄉親的幸福線。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鐵路扶貧幹部在大涼山盛開的索瑪花
    其中,成都客運段列車長阿西阿呷熱心服務旅客脫貧的精彩故事,書寫了鐵路扶貧幹部的責任和擔當。  阿西阿呷列車長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大涼山裡的「慢火車」,長期堅持服務好旅客,終成大涼山裡美麗的「索瑪花」。阿西阿呷是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管內成昆鐵路5633/5634次「慢火車」上的一名彝族列車長,值乘的「慢火車」途經大涼山彝族聚居地。為什麼彝族老鄉稱她為「索瑪花」?
  • 阿西阿呷:索瑪花綻放 情滿「小慢車」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成昆鐵路開通運營以來,「小慢車」就不斷穿梭在大涼山之間,車次的叫法從未有過變動。作為一名在成昆線長大的「鐵二代」,1996年6月5日,21歲阿西阿呷穿上制服,終於踏上心馳神往的「小慢車」,成為一名光榮的列車員。23年間,她為彝族老哥找回集市上換來的生活用品,幫助失去丈夫的吉瓦阿英,資助總為路費苦惱的吉克瓦,迎接了16個小生命的誕生。
  • 阿西阿呷 以正向心態讓小慢車溫暖如春
    近日,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小慢車」彝族列車長阿西阿呷,獲評「新時代鐵路榜樣」,她自參加鐵路工作以來,23年如一日,細心服務車上每位旅客,電話號碼17年不換,只因那串數字承載著鄉親們的希望,她是大涼山裡美麗的索瑪花,彝族旅客的貼心人。
  • 彝族女孩立志成為列車員,長大後圓夢堅守大涼山
    彝族女孩立志成為列車員,長大後圓夢堅守大涼山 2018-08-15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鐵集團:積極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的「發展線」「小康線」「和諧線」
    在大涼山深處,有一趟開進彝族老鄉心坎的「慢火車」▲普雄開往攀枝花的5633次火車行駛在山間。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17個縣市中,有11個是國家級貧困縣。普雄開往攀枝花的5633次火車由於停靠站點多,途經大小26站,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慢火車」。
  • 上了這趟車,先吃為敬!
    14歲的彝族姑娘阿育阿呷是從喜德站登上這趟「慢火車」的。每次上下學,在八年級重點班就讀的阿育阿呷都會和夥伴們一起上車,有時候在車上看書,有時寫寫作業。在慢火車上,她還見過來車上採風的英國記者。這一天,48歲的阿的伍呷再結束打工後從桐子林站搭上5634次「慢火車」準備回冕山站。憑藉勞力,阿的伍呷和當貨車司機的丈夫一起拉扯大了一個兒子、三個女兒,這趟車是她多年來外出務工的「打工車」。「慢火車」路過沙馬拉達站,可以看到不遠處的山坡上是成片的花椒林。花椒林的主人叫吉克爾正,沙馬鄉火把村裡有名的「花椒大王」。
  • 點讚鐵路車長阿西阿呷,幹好本職工作就是「不平凡」
    近期,中國鐵路官方微信發布了一期「新時代•鐵路榜樣」,事跡報導的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客運段5633/5634次「小慢車」彝族列車長阿西阿呷。她在成都客運段5633/4次列車長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23年。 在「阿呷車長」服務於大涼山旅客列車的23年中,她從小事做起,用點點滴滴的關愛凝聚溫情,溫暖著旅客們的心。
  • 彝族少女依呷阿呷出山記
    2018年8月21日,成都春熙路,阿來阿呷(右)和爾古依呷第一次體驗電玩。攝影:張可凡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記者吳光於)9月1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彝族少女依呷阿呷出山記》的報導。錦江河水靜靜流淌,安順廊橋上燈火輝煌。一位歌手坐在河邊,輕撫琴弦吟唱著歌曲。即將告別成都的兩位彝族小姑娘安靜地趴在欄杆上,眼裡有不易察覺的淚光。
  • 彝族音樂網 | 新歌首發.牧羊兄弟組合原創歌曲《戀人阿呷》重磅來襲!
    《戀人阿呷》詞    吉則木乃  吉則木乃曲:吉則日谷。編曲  中波錄音   中波演唱。這首歌是寫我和阿呷的故事。戀人阿呷創做靈感。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來源。是從我愛上阿呷說起。我記得很清楚。阿呷和我相遇在一個冬天的夜裡。他是我心中的女神。我和她擁有過不屬於我們的日子。也發過無知的誓言。但一切都像做夢。像夢一樣醒了就沒了。我把一切寫成詞。我把一生普成曲。最後祝福戀人 最後祝福阿呷。一生幸福。接下來帶你們一起聽我們的故事!
  • 【新歌首發】【男女對唱】【阿歌阿妹】
    彝族姑娘阿品果果莫,出生於1991年,來自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 坭美鄉。1985年吉則日谷出生在四川大涼山甘洛縣一個普通農民家庭,是一位中國彝族男歌手。自小喜愛音樂,擅長葫蘆絲,手鼓,彝族口弦等樂器。
  • 一趟趟綠皮慢火車,開出希望之路
    5633/4次列車是一趟連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普雄鎮和攀枝花市的綠皮慢火車,全程353公裡,自1970年以來就一直穿行於我國西南地區的大涼山中。停靠的26個站臺中,不少是涼山州彝族地區的小站臺。這些小站臺快車不停,汽車開不上去,當地人出行多半依靠這趟慢火車。
  • 彝族村莊煥新風,芒果TV《石榴花開2》看彝族兒女脫貧致富奏新章
    本期節目以《彝山清風徐來》為主題,講述了楚雄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彝族姑娘荀之靈為銷售家鄉滯銷農產品,首次嘗試直播帶貨,為家鄉的農產品打開銷路;「扶貧慢火車」上的彝族姑娘洛古羅英,致力於向鄉親們推廣普通話,為村民們搭起了一座大山與外界的語言橋梁;通過衛生積分兌換制度培養起村民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將村容煥然一新的四川涼山彝海村黨支部書記馬強。
  •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歌曲|《大涼山上卡沙沙》表達彝家人美好...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大涼山上卡沙沙》 「黨的政策瓦吉瓦(很好)!」「共產黨卡沙沙(謝謝)!」2020年四川涼山州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越西縣、美姑縣7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生活在大涼山的彝族群眾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話語發自內心。
  • 第二屆四川藝術節演出劇目/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彝族風情歌舞專場《山崗上的歌與舞》/[2019.9.3 精彩劇照]
    半個多世紀後,涼山歌舞團將彝族歌舞又推上了一個更高、更廣闊的平臺。一個又一個優秀的舞蹈作品,在全國最高級別的專業賽事上屢屢奪冠,大放異彩;一首又一首動聽的歌曲飛出大山,飛向五湖四海,民族藝術的魅力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在新時代的新涼山。今天,他們正從山崗走來,母語在心中流淌。他們點燃熊熊燃燒的火塘,踏響大地鼓聲的鏗鏘。
  • 致敬扶貧人| 華美牙科公益助力·大涼山扶貧金章紀念卡敬意發布
    他們堅守使命,在信念的驅使下,隻身走進陌生的大山裡,十年如一日的為當地的脫貧事業奮鬥,他們被稱為扶貧人。  今年是「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了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的承諾,廣大幹部群眾頑強奮鬥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他們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 大涼山:雲端上走出幸福路
    原標題:大涼山:雲端上走出幸福路(報告文學)   【決戰貧困·中國扶貧十二章⑤】   跟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許多民族一樣,彝族人也崇拜鷹。   傳說在遠古時期,彝族最偉大的英雄支格阿魯就是鷹的後代。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成昆線上小慢車,助圓百姓幸福夢
    在連續8天的節目中, 10月7號的「成昆鐵路」專輯算是比較特殊的一期了,不同之處在於它把更多鏡頭和時間放在了具有50年歷史的老成昆線上,通過新老成昆鐵路的對比,特別是老成昆鐵路公益小慢車的介紹,更加直觀的反映出沿線貧困地區、少數民族群眾在鐵路開通後環境和生活的向好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