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趟綠皮慢火車,開出希望之路

2020-12-23 人民日報

5633/4次列車是一趟連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普雄鎮和攀枝花市的綠皮慢火車,全程353公裡,自1970年以來就一直穿行於我國西南地區的大涼山中。停靠的26個站臺中,不少是涼山州彝族地區的小站臺。這些小站臺快車不停,汽車開不上去,當地人出行多半依靠這趟慢火車。全國目前還保留著81對類似的慢火車,主要運行於我國西南、西北和東北的偏遠地區。(來源:中國青年報)(來源:中國青年報 )

對住在大山裡的彝族村民來說,5633/4次慢火車不是一趟普通列車,而是山裡人的趕集車、脫貧路上的助力車。(來源:中國青年報 )

除了將山裡的土特產帶出去銷售,村民們也乘車購買生活必需品。乘坐慢火車的成本低廉,最便宜的車票只要2元。便宜的票價降低了買賣貨物的成本,也增加了山裡年輕人和外面世界接觸的機會。尼波阿木的漢名叫王瑞,剛剛初中畢業。(來源:中國青年報 )

春運第二天,他和另外4名同學一起,從老家喜德出發,到西昌換乘大巴車,前往廣東東莞打短工。他說,春節期間東莞用工短缺,比較好找活兒,等到2月中旬,回家過完春節的打工大軍回到東莞,他們就返程回家。(來源:中國青年報 )

彝族乘警路明剛將青春獻給了慢火車,今年37歲的他已經在鐵路上工作15年了。路明剛是一名「鐵二代」,父親阿米子黑曾任普雄車站派出所的偵查員。「路」這個漢姓就是父親幫他改的,為的是紀念「鐵路」。除了日常巡邏、維護秩序外,路明剛還常常幫助彝族老鄉上車下車,趕雞拴羊。(來源:中國青年報 )

1月10日,由攀枝花開往普雄的5634次列車上,放寒假回家的孩子們趴在車窗上看風景。慢火車將這些求學的孩子一批又一批地送出了大山,又在這舉家團聚的時刻護送他們踏上回家的路。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每當路過喜德站,站外的烈士陵園總會吸引列車長何丹的目光,那裡長眠著為建設成昆鐵路犧牲的烈士。在她看來,雖然沒有高鐵的速度,這趟列車依然繼承了當年建設鐵路的鐵道兵那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它為生活在大涼山深處的人們提供經濟、便利的交通,連接著這裡的年輕人和外面的世界,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脫貧致富的希望。(來源:中國青年報 )

相關焦點

  • 你要坐一趟的斯裡蘭卡慢火車
    說白了,去斯裡蘭卡的一個主要驅動,就是要坐一趟海上火車。我的路線是從康堤直達加勒的火車。一天只有一趟車,不接受提前購票。早上4點開門賣票,7點開車。這是一趟慢火車。旅行,本來就不應該吝嗇該花的時間。第二天一早,派1壯丁凌晨3:30出門去買到了票。之前其實有和車站人員諮詢過票是否好買。但他們給出的答案模稜兩可,像極了他們說是的時候的搖頭。
  • 坐上這趟慢火車,打工顧家兩不誤!
    7008次公益性「慢火車」東出長安,南越秦嶺,過藍田,進商山。近日,記者乘坐這趟車進行體驗式採訪。 「我家裡有老人、孩子,還有幾十畝莊稼,在城裡打工還得操持家事,不論是回家還是出門,都靠這趟車。」說話間,陳富娃的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 慢火車上年輕的希望:連接山裡山外,承載脫貧致富夢想
    對住在大山裡的彝族村民來說,5633/4次慢火車不是一趟普通列車,而是山裡人的「趕集車」,求醫、上學的「公交車」,脫貧路上的助力車。賀瑞明/攝1月10日,由攀枝花開往普雄的5634次列車上,放寒假回家的孩子們趴在車窗上看風景。慢火車將這些求學的孩子一批又一批地送出了大山,又在這舉家團聚的時刻護送他們踏上回家的路。
  • 中國一趟綠皮火車,票價25年不漲,最低只要2元,風景絕美
    才短短的幾年時間,我們的火車就從綠皮慢速,到紅皮普速,再到後來的動車已經現在的高鐵,科技真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如今講到綠皮車,似乎已經是遙遠的過去式了,記得它的速度很慢,沒有空調,沒有軟座,連窗戶都可以打開,中間會停靠很多站。現在基本上也見不到綠皮火車了。不過,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趟綠皮火車如今還在跑,而且最低的票價只要2塊錢。
  • 東北鄉村「慢火車」駛出脫貧致富「加速度」
    這趟短途「慢火車」,從1943年運營至今已慢悠悠地開過77年光景,是沿線百姓出行最便捷的鐵路「公交車」。像這樣的「慢火車」,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共開行了12.5對,覆蓋吉林、遼寧、內蒙古三省(區)40個縣市59個鄉鎮。在高鐵網越來越密集的新時代,這些「慢火車」不知疲倦地穿行在白山黑水的鄉村間,體現了鐵路人保障民生、精準扶貧的責任擔當。
  • 綠皮1462次列車,京滬間的一代神車
    當之無愧的神車你見過一趟[ 真綠皮(無空調25B車底) ]列車即將「 泛紅(改新空調25G車底) 」時,全上海的火車迷齊聚新客站路警趕都趕不走的盛況麼?你見過車迷特地為這趟即將「 刷紅 」的綠皮車準備了【巨幅車票】麼?
  • 上了這趟車,先吃為敬!
    14歲的彝族姑娘阿育阿呷是從喜德站登上這趟「慢火車」的。每次上下學,在八年級重點班就讀的阿育阿呷都會和夥伴們一起上車,有時候在車上看書,有時寫寫作業。在慢火車上,她還見過來車上採風的英國記者。幾年前,他在樂武家門口開了一間小賣部,通過「慢火車」進貨。此後,他家的生活逐漸富足起來。今年,他準備在喜德修個房子。「生活變好了,就想去大點的地方。」這一天,48歲的阿的伍呷再結束打工後從桐子林站搭上5634次「慢火車」準備回冕山站。憑藉勞力,阿的伍呷和當貨車司機的丈夫一起拉扯大了一個兒子、三個女兒,這趟車是她多年來外出務工的「打工車」。
  • 「綠皮火車」成為山民脫貧致富生命線
    在這列「綠皮火車」裡,沿線的山民扛著大包小裹特產在車廂裡擺起了「地攤」。就是這列「火車集市」讓這些「藏」在大山裡的山民可以在農閒時將採摘、加工的應季山貨帶出大山,在車廂裡、在城市中售賣,補貼家用。  無獨有偶,這樣的列車在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內的開行已經形成了一種常態,低廉的票價是解決交通閉塞、經濟欠發達山區居民出行的首選。
  • 阿西阿呷:堅守彝族鄉親的幸福線 慢火車上見證大涼山巨變
    這趟「慢火車」自1970年成昆鐵路開通時開始運營,全程353公裡,沿線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因為沿線一些小站交通不便,是當地與外界溝通的唯一橋梁,20多年來票價不變,最低2元。彝族老鄉親切地稱這趟火車是「趕集車」「致富車」「求學車」。為了方便他們聯繫,阿西阿呷的手機號18年沒有變過,接到老鄉的求助電話,便盡全力為他們解決難題。
  • 黑龍江林區學子乘公益「慢火車」返校復學
    原標題:林區學子乘公益「慢火車」返校復學 6日,來自烏伊嶺、湯旺河等地的100餘名高三學年的學生及家長乘坐6274次列車前往伊春、南岔等市縣返校復學,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堅持開好復學公益「慢火車」,助力偏遠地區學生安全順利返校。
  • 這趟風景絕美的綠皮火車,25年不漲票價,最低只要2元
    可中國就有這樣一趟列車,23.5元就能坐完全程,最低票價只要2元,且25年來從未漲價。隨著火車的提速,高鐵的普及,現在很難再見到綠皮火車了。從重慶開往遵義的5629次列車,就是為數不多還在運營的綠皮火車之一,並且已經跑了半個多世紀了。重慶到遵義全程大概278公裡,開車也就3個多小時,高鐵就更快了,然而這趟綠皮火車跑完全程卻要9個多小時。
  • 最低票價1元,這趟慢火車62年從未停歇!
    62年間,這趟列車始終在秦巴山裡往返穿梭,從未停歇。 寶雞開往廣元的「小慢車」 張雁南/攝 6063/6064次列車是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開行的一對公益慢火車,從陝西寶雞始發,穿越陝西
  • 董靜:有一種情懷叫「綠皮火車」
    中午接到老家小哥的電話,說媽媽這兩天頭暈得厲害,明天去醫院檢查,問我能否回家一趟?回,當然要回,97歲的老母親年事已高,這事可耽誤不得。放下電話,立刻讓外甥女幫忙訂最早一趟回去的火車票。外甥女問:「小姨,訂高鐵票還是普快?」
  • 一路向北穿越零下30℃氣溫這趟列車他們讓車內溫暖如春
    4059次列車是穿越大興安嶺地區的一趟慢火車,從黑龍江加格達奇開往塔河。當地持續低溫,白天的氣溫都在-30℃左右。車外天寒地凍,車廂內卻溫暖如春。而這一切背後,正是一群默默無聞的鐵路職工對崗位的堅守。4059次列車是從加格達奇開往塔河的慢火車,運行245公裡,途經17個站需要5個多小時,也是目前全國為數不多還需要燃煤取暖的旅客列車。每年冬天,都是鐵路上煤工人一年當中最忙的季節。哈爾濱局集團公司齊齊哈爾客運段上煤工嶽志鵬說:「班組每天要為列車上煤三噸,每節車箱20桶左右的燃煤。」每次填裝燃煤,上煤工人們要在室外連續工作4個多小時,才能完成全部工作。
  • 廣鐵增開旅客列車147趟!看看哪一趟正合你意
    看看哪一趟正合你意 2020-06-25 0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綠皮火車時刻表大全,全網最完整的綠皮車次都在這裡
    你知道在中國鐵路線上,還在運行的綠皮客運列車還有少次嗎?經過精心整理,得到到了一份目前在運行綠皮火車時刻表,這些都是通過12306可以買票的車次,喜歡綠皮火車旅行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啊,趕快收藏起來。到底有多少趟綠皮車先說明下,目前不是所有車次為四位數字的都是綠皮火車,四位數的車次從車型上分為新空調普快、新空調普客、普快、普客四種,排除掉了新空調普快和新空調普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