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扶貧送雞忙

2020-12-25 澎湃新聞

初夏扶貧送雞忙

2020-06-12 0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批仔雞苗好好養,等過幾個月出欄了,我們又來收購。」6月9日,市法院幹警在開展脫貧攻堅活動時,和仁壽縣龍正鎮東方紅社區貧困戶徐光華談起發展養雞產業的前景,他信心滿滿,「除了法院贈送的仔雞苗,我自己還買了幾十隻。家裡包穀、紅苕吃不完就餵雞,保證是生態糧食雞。」這是初夏時節,市法院在開展脫貧攻堅決勝年中的又一項重要幫扶舉措。

半個月前,市法院在開展脫貧攻堅問題整改清零行動中,幫扶幹警深入貧困戶家中走訪調查,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部分貧困戶提出,受疫情影響沒有外出打工,在家發展農業產業缺乏見效快、效果好的致富項目。回院後,市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吳良軍召集相關部門專門進行研究,決定根據貧困戶需求和東方紅社區特點,幫助、引導部分有意願、有基礎的貧困戶發展養雞產業。同時,機關黨委經過研究,決定從黨員扶貧捐款中列支購買仔雞苗的費用,讓脫貧攻堅工作人人參與。

6月9日一大早,市法院副院長高茜、機關黨委書記彭英等十多名黨員幹警就來到東方紅社區貧困戶李洪彬的養雞場裡面,為貧困戶挑選仔雞苗。李洪彬也是市法院幫扶的貧困戶,近年來,在市法院和東方紅社區的幫助引導下,積極發展養雞產業,從剛開始的幾千隻,逐漸擴大養殖規模,到現在每年出欄商品雞三萬隻左右,從貧困戶一躍成為了致富帶頭人。

當天,市法院從李洪彬的養雞場挑選了300隻仔雞苗,送到了10戶貧困戶家中,且為了提高存活率,挑選的都是兩斤左右的仔雞苗。徐光華已經60多歲,老伴患有帕金森症和股骨頭壞死,孫子又有小兒麻痺症,家庭收入全靠兒子在外打工,「養點雞增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等不靠不要,脫貧還得自力更生。」

據了解,大約三四個月後,這批仔雞苗就可以出欄了,屆時市法院將通過食堂採購和幹警認購等方式,幫助貧困戶銷售。通過此次直接幫扶,市法院將帶動一批貧困戶樹立養殖信心,增加養殖經驗,並將繼續做好引導幫助,讓他們逐步擴大養殖規模,力爭再培育一批專業養雞戶。

原標題:《初夏扶貧送雞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公安部扶貧幹部李建華:從扶貧「雞司令」到致富「領頭雁」
    公安部扶貧幹部李建華:從扶貧「雞司令」到致富「領頭雁」大山深處迎來幸福「敲門人」1月5日,辣子樹村烏金雞生態園舉行第一次分紅儀式,辣子樹村85戶貧困戶每戶分紅900元。這位公安部派來兩年多的駐村扶貧「第一書記」,已變成了隨身攜帶記帳本,時刻留心發財路的「泥腿子」「生意人」。「到今年年底,烏金雞養殖場規模將擴大一倍,戶均年均分紅將翻一倍。」李建華雙目炯炯有神,「產業扶貧成果這就算穩住了,老鄉們小康在望!」
  • 「龍遊飛雞」 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新模式
    「東西部扶貧」工作座談會暨「龍遊飛雞」精準扶貧案例8090宣講活動。   龍遊飛雞的養殖模式改變了張寶林的一家,2016年,龍遊飛雞團隊給張寶林免費搭建了雞棚,並給他送了幾百隻雞苗,也便是從那時開始,張寶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
  • 「扶貧雞」咯咯噠 好日子甜甜的
    易鐵軍邊餵食邊介紹說,「原本就有公益崗位的工資,現在又養起了雞,扶貧幹部每隔三天都會來指導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老鐵』雖是貧困戶,但不等不靠,硬是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郊區民政局駐群林村工作隊長趙遠峰告訴記者:「『老鐵』2019年參加公益性崗位增加收入8000多元,今年他又參加疫情防疫工作增收6000餘元,村裡號召養雞他也是第一個報名。」
  • 村圩、送健康、捐贈...來看萬載各地的國家扶貧日活動
    村圩、送健康、捐贈......來看萬載各地的國家扶貧日活動 2020-10-17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初夏時節復產忙 四川大竹奏響鄉村「夏耘」序曲
    5月9日,初夏。四川省大竹縣的鄉村,在歷經新冠肺炎疫情之後,逐漸恢復往日的生機。無論是小微企業的車間、美麗山村的田間地頭,還是生態農業企業的生產基地,到處都是一派全面復工復產後的忙碌景象——鄉村「夏耘」序曲已悄然奏響。
  • 扶貧日記|鄧貴午:老賀的事業
    他把我帶進他的養雞房,雞房裡分成兩格,有一格半大了,有一格還小點,幾百隻雞嘰嘰喳喳好不熱鬧。老賀告訴我,等這些雞再大點就會把後門打開,全部趕到山上去,後山是一大片茶樹林,讓這些雞兒自己刨食吃。「街上的人就喜歡吃這種純綠色的雞兒,一隻雞100多塊,你說我這些雞能賣多少錢?」說到這裡老賀臉上幸福甜美的笑,像池塘裡的波紋慢慢的蕩漾開來。「你說怪不怪。」老賀的話匣子一打開真是收也收不住。
  • 海歸「雞司令」的致富路:脫下西裝進雞舍 探索扶貧路
    脫下西裝進雞舍 海歸「雞司令」的致富路(海歸扶貧故事會(5))  在湖南漣源,楓坪鎮天柱山禽業合作社的「雞司令」龔光輝稱得上家喻戶曉。  為什麼呢?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經濟大學學習7年後,這個海歸碩士決定回家鄉養雞,脫下西裝革履就進了雞舍。
  • 建甌:送雞又送「技」 「輸血」變「造血」
    硒望園生態農業公司負責人李金福說,今年,根據黃容芳的養殖過程和銷售情況,他們針對性地送了20隻種雞和受精後的蛋,讓黃容芳學孵化小雞,「這樣的話她就可以實現『雞生蛋、蛋生雞』的良性循環了。」說話間,李金福將黃容芳引到山場,親自教授她養殖技術。「我們擺成一個小圓形,母雞自然就會進來下蛋。雞蛋不敢太多,記住,一頭母雞一般孵20個。」
  • 華農扶貧工作隊一邊積極防疫一邊為村民的收成操心
    24小時監測宣傳、網格式排查、籌發防疫物資預防藥方、為貧困戶促銷走地雞、統計早稻種子需求……在這個特殊的春節,河源龍川縣豐稔鎮禮堂村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和村「兩委」,一邊組織黨員志願隊,築起一道農村疫情阻擊的「銅牆鐵壁」;一邊用「入戶+微信」的方式統計村民春耕所需,順利將636斤早稻種子送到了村民們手中,保障春耕播種。
  • 吃雞扶貧,愛心抗疫
    買一隻雞幫一個農戶。據了解,大水井烏骨雞主要餵食玉米,肉質緊緻,毛衣較亮,已養殖7個月,每隻重約5至7斤,每斤價格15元。銷售後將給貧困戶兌現分紅。吃雞扶貧,愛心抗疫!扶貧熱線:13595314107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劉蘇頡編輯申雲帆編審靖曉燕
  • 「送客入村」消費扶貧
    「送客入村」消費扶貧 2020-12-23 09:39:54   來源:黃山日報
  • 一隻雞和你一樣有自己的故事,雞立雞群後才知道做雞太難了
    有這樣的一群人,為一隻雞實現了夢想。這隻雞,可以飛往全國大多數地區。這群人在大化縣,和你一樣為了生計拼搏。這隻雞叫「大化七百弄雞」,它不是普通的雞,它和你一樣有著獨特的氣質,它有它的神奇故事。一方水土養一方雞,它們住在喀斯特地貌地區,片區裡峰叢密布,門口有紅河穿過。「我家有山有水,住的是高級別墅。」你見過會飛的雞嗎?它們就是會飛的雞。山林裡撒歡地奔跑,一隊橫著走,有一對正面撞擊。
  •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開拓五黑靈芝雞產業化扶貧新路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地處八百裡伏牛山腹地南陽盆地東緣,曾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2019年實觀脫貧摘帽。該縣郝寨鎮以促進精準扶貧、穩定脫貧為指針,立足中藥材種植傳統特色產業,積極發展相關精深加工產業,2019年開始探索五黑靈芝雞產業化養殖,目前已獲成功,為幫扶當地農民尤其是南水北調庫區移民增收致富開闢了新前景。
  • 《遠得要命的愛情》初夏和沈岸共度一夜,泰迪誤解了初夏
    若男的去世給初夏帶來巨大打擊,而瑤瑤的毀容也讓初夏母子愧疚不已。初夏覺得自己害死了若男,她的精神瀕臨崩潰。沈岸的母親得知若男臨終遺言,她逼初夏離開沈氏遠離沈岸。初夏承擔瑤瑤的醫藥費作為賠償,泰迪希望給予幫助卻被她拒絕。沈岸自責沒能保護若男,他陪伴初夏一起走出了若男去世的陰影。丁菲買車時陷入窘境,羅先生仗義解圍並意圖追求菲菲。
  • 扶貧日記(104)48隻雞72斤蜂蜜!貧困戶滯銷的農產品賣出去了,我心裡...
    2020 年 3 月 13 日 星期五 陰雲浮市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餘潮興帶頭參與消費扶貧。前段時間感到身上的擔子很重,時常焦慮不安。看著他們愁眉苦臉的樣子,我決心要想方設法幫他們把雞和蜂蜜賣出去。貧困戶李柏祥在分裝蜂蜜。前兩天通過書面向單位領導進行請示,並在市林業局和市公安局森林分局的單位微信群進行倡議,消息一發,我的手機「嘟、嘟」的信息聲開始響個不停,打開手機,一條接一條的信息彈出來:「雞可以幫殺嗎?」「蜂蜜質量怎樣?」「什麼時候帶回來?」
  • 扶貧觀察丨花垣縣:東西協作促消費 線上線下忙銷售
    這一切源於東西部扶貧協作力度不斷增強。花垣縣東西部扶貧協作以湘西國家農業科技園和工業集中區建設為契機,加大與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合作共建,在鞏固現有產銷對接平臺基礎上,持續擴大「產供銷一體化」,鼓勵和引導東部企業來花垣縣定向收購、加工縣內特色產品。
  • 脫貧攻堅石鼓行⑥|角山鎮:扶貧路上的「夫妻檔」綻放最美芳華
    齊心幫扶貧困戶,留下佳話眾人傳在貧困戶楊水蓮的養殖場,她剛給雞餵完食後正在小憩。楊水蓮曾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前幾年,由於丈夫生病欠30多萬,獨自一人撫養兩個正在讀書的孩子。在扶貧隊的幫助下,楊水蓮把屋後原本閒置的山林變成天然的養殖場,引進雞仔餵養,去年增收7萬餘元,成功脫貧。
  • 「龍兄虎弟」:養雞帶來連鎖扶貧效應
    融媒體訊近期,河塌鄉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扶貧復工復產不放鬆,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全力做好轄區企業、商戶、種養大戶的復工復產和脫貧攻堅工作。2月21日,河塌鄉安元村義門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自動控制溫溼度的雞棚內,當地80後青年陳黃龍、陳黃虎兄弟倆正和復工的工人們撿拾架子上新鮮的雞蛋,打包裝箱,忙得不亦樂乎。
  • 隆回23歲美女老闆劉玉華,愛心捐助6萬元雞鴨苗
    六月剛至,已屬初夏,天氣炎熱中還帶著些許清涼,清晨的大嶺村,山風微微,涼風習習,顯得格外清爽。 大嶺村位於隆回縣西洋江鎮東北部暨大東山腳下,是典型的深度貧困村。「我是大嶺村土生土長的人,今天回到家鄉給鄉親們捐獻雞鴨苗,如果大家能餵養好,我不光今年捐助,明年後年我還來」。
  • 初夏膩歪歪的葡國雞
    今天主要寫葡國雞我把有些葡國雞的細節簡化了也可以說按照我的想法改動了一下葡國雞2人份琵琶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