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靴天下

2021-02-14 水視界影像

  「熱靴天下」這個題目有點大,但對於業餘人像攝影發燒友來說,我至今都這樣認為:熱靴燈是外景環境人像不二之選。

原因有三:

輕便。其實我覺得今後所有的攝影器材都應該往輕便方向發展。現在有些廠商出的熱靴燈還自詡個頭「威猛」,方向就錯了!過了喜歡「亮騷」的年紀,小巧便攜就成了首選之一。外拍燈功率固然大些,但看一個鋁包箱……累得不想用!何況,我覺得外景用燈大約有25%的機率是兩個光源,就是說,你要扛兩個鋁包箱?!如果是商業拍攝或是你壕到可以帶一兩個專職助理,另當別論。

操控性強。熱靴燈發展至今,功能性能基本都成熟穩定了,遠程控制輸出、焦段、TTL、高速同步、頻閃,這些很有玩頭的東西,似乎目前也只有熱靴燈上完善了。特別是變焦,這個熱靴獨有有功能,相當於你帶了n個燈罩。「高速同步」在機械簾幕式快門的今天,多少有點雞肋感,但有聊勝於無。(其實真需要強光下大光圈,灰鏡也能解決——相機廠商為什麼不好好研究下超低ISO?)頻閃在夜景或暗環境下很好玩,這個功能基本上就沒外拍燈什麼事兒了。

方便加色片。外拍燈原則上應該也能加,就是市面上出售的色片基本都是熱靴燈口徑大小。但色片幾乎是人造光源的必備——陽光都可以是溫暖柔和的,難倒你想閃光燈只能是冷冰冰的5500K嗎?


熱靴光要確保和環境匹配-水視界創作班外景花絮

  熱靴燈唯一的缺點是功率較低。這點目前也沒辦法,但如果用的精緻些,基本上還是可以緩解與陽光匹配的問題。

  另外,我比較建議的是配兩支熱靴燈,可分可合。合起來當一支燈用,基本能匹配所有外景亮度;分開則可以用於兩個光位的光源,適合環境中本身缺乏方向性光源的場景。

麗江小高原下外景人像,雙熱靴燈並用

  人像拍攝,一個光源可以做到很好的影調,但一定做不到很好的立體感。立體感需要2個以上光源,正常外景,一支陽光一支燈光,如果是陰天或在陰影中,人物主體上缺乏方向性的光源,就可以考慮增加一支燈光。

  和風光攝影不同,環境人像勢必面臨著兩個主要元素的亮度匹配問題:一個是環境,一個是人物主體。

  環境是由陽光打亮的,人物也是。但很多情況下,滿足了環境的曝光就照顧不了人物,反之亦然。

  主體亮度和環境亮度在自然情況下,能達到或近似達到匹配的亮度,這種機會不是沒有,但不多。所以主體使用人造光去調整幾乎成了環境人像必需的手段。(喜歡後期「擦亮」的不在此類)

  即使你是個堅定的「純自然光拍攝者」,但也不要拒絕引入一個工具帶來的拍攝手法的巨大解放!

外景人像,熱靴燈加色片

  陽光或其它環境中的光源,你不能調節不能移動,「靠天吃飯」你就只能「等」只能順著它,所以叫「被動性光源」;你能夠自主去控制的光源才叫「主動性光源」!

  沒有說「主動性光源」就一定是熱靴燈,其實,一個反光板就是我們第一支可以自由支配的「主動性光源」。便宜量足,是性價比最高的器材(你買了嗎?什麼?你說沒人願意當「板主」?)

  玩風光的人根本玩不了「主動性光源」,因為閃光燈也打不了山川大地。我認識很多玩風光的人多數買了熱靴燈後基本是幹放著沒用(當初也是被奸商忽悠著買器材時一起買了);

  人文攝影中,很少部分能玩「主動性光源」,因為你不能破壞人文環境,也不能影響被攝人物,還可能需要捕捉時機也沒時間去布光,所以這類照片有大量光線不理想的。現在也有很多「花式人文」的拍法,純屬給錢請「模特」擺拍,已經和拍人像差不多了,只不過這邊喜歡少女美那邊喜歡滄桑美……對錯姑且不論開心就好!除此之外的補救辦法就是「萬能的PS」,蒙板+畫筆,天下武功,唯「擦」不破!


庫木塔格沙漠的晚霞 雙熱靴燈分用

  對一個優秀的人像攝影師來說,很多時候其「優秀」就在於是否可以很好地駕馭現場及其各種因素。簡單說,所有能產生光的介質都可以使用!諸如樹蔭中透露的一束光、角落的檯燈、淺色的牆、反光的地面、白布、白T恤、手機屏、打火機、有一張接近白紙的雜誌……


作為一個牛X的攝影師,你至少要有一支可自由支配的「主動性光源」

  輕便小巧、可控性強,方便的色溫轉換、光度大小在適合的範圍內……這些因素令熱靴燈成為了「主動性光源」的首選!近幾年國產的燈也越來越多。永諾 、品色、神牛、沃龍、斯丹德(銀燕去哪兒了?),大部分都是深圳的企業,價格也越來越便宜,五六百就能買到和原廠最新款功能相當的熱靴燈了。

  (這裡要標註一下:寫這篇文章的日期是2015.11.6,下面說的一些產品只是截止到這個日期的,我相信以後會有更好的產品出現,但我的文章裡可能沒有提到。)

  永諾是國產燈裡使用率比較高的,產品線較為豐富,性價比不錯;

  神牛V860自帶鋰電池,省了一筆充電池的購買費用,而且回電比原廠燈還快,但熱保護感覺稍過敏感(估計是成也鋰電敗也鋰電)。

  品色X800在原X650基礎上性能有不小的提升(不過去掉了前面板的LED還是覺得有點可惜)。

  有些純手動的熱靴燈,例如永諾YN560IV,58指數,淘寶上3個燈加1個引閃器的價格只需要1150元,真的是非常超值!雖然不支持TTL和高速同步。

永諾YN560IV 四代 一拖三+YN560TX 閃光燈引閃器套裝

  其實TTL在創意布光中幾乎用不上,因為燈光在這個時候是起造型而非照明的作用,本質上就與TTL機理就不同,所以對創作型人像攝影來說,有沒有TTL還真不太重要。

  至於高速同步,高速同步使用的頻閃模式顯然無助於外景「壓光」(很多資料在介紹高速同步時說的是錯誤的。我記得老外有用9個燈並一起玩高速同步?),但有時外景強光下需要大光圈時還是會用到,能有還是儘量有吧。

  這兩年的國產燈的層出不窮,給「熱靴天下」加了把火,使熱靴燈甚至多燈聯用進入平民化。它們在性價比上優勢很明顯,穩定性也越來越好,和原廠燈比,功能上是沒差異了,在某些性能指標還有距離,其中有兩項是讓我最糾結的地方:一個是熱保護,一個是回電速度,這個非常影響拍攝(這也是我至今還是在用原廠燈的原因)。另外一個GN值,本是熱靴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不過給現在的國產燈玩壞了,別太相信最好實際比比亮度。

  其它很多被器材發燒友們津津樂道的一些指標,有的似乎在實驗室才有意義。其實,很多技術細節性差異在我們創意性的攝影中已經可以被包容了……攝影是藝術畢竟不是科學,那些精細的手術室式的參數差異,對我們現實中的拍攝究竟有多少意義呢?記得以前風光評片,當「大師」們說不出太有養分的東西時,就會說「地平線歪了」這類似乎是標尺式的評價,地平線不可以歪嗎?——於是來了相機水平儀、取景器的宮格線……這些所謂的標尺在扼殺我們的靈性——扯遠了,只是想說:多關注最影響你作品感性的環節。


地平線平了好嗎

  順便說一下,叫「熱靴燈」是因為沒有其它更合適的名字。叫「閃光燈」吧容易和影室燈混淆,叫「機頂閃」吧,但你知道我最痛恨的就放到相機頂上閃!一旦光位和機位重疊,這支光帶來的所有影調都將消失殆盡!——坦率說,對於創作性的人像攝影,我覺得沒有任何機會閃光燈會在機頂上用,哪怕是補眼神光!

(你真的覺得用那張小白卡片補出的眼神光好看嗎?)

  說到了離機閃,我們再聊聊「離機閃適配器」,就是「引閃器」。

  06、07年以前我們用到的引閃器多是「光引閃」或「紅外引閃」,在外景使用非常不可靠。陽光下,或是燈上加了個柔光箱之類的配件,基本很難使用「光引閃」或「紅外引閃」。現在的引閃基本都是2.4G短波無線電引閃,大部分都支持TTL、高速同步、16個左右頻道、3-4個分組、M手動模式、分組光比(至少在環境人像攝影中,我一直沒想出到底什麼情況下會用到分組光比,燈上加個配件或距離的調整甚至熱靴燈管老化衰減,都會影響到光輸出的亮度,設置光比究竟何用?)

  我下面說到的引閃器,都是指除了引閃燈外,同時必需能遠程控制閃光燈輸出大小。僅僅能引閃已經不合潮流了——想想看,你會來回奔跑,把熱靴燈在燈架上升起放下,只為不斷調整光輸出大小直至適合嗎?好累啊……


夜景人像,雙熱靴燈分用

  引閃器近幾年國內市場層出不窮。在全世界攝影界也佔據越來越多的比重,而國產引閃器絕大部分都出自深圳。

  佳能系統在使用離機閃上有優勢。得益於佳能系統的閃光協議比較公開化了(尼康閃光系統的通訊目前似乎沒有哪個副廠廠商完全破譯?)。引閃器上,幾乎都是佳能的副廠配件最早出來,其次才是尼康……可以遠程控制輸出的尼康系統,似乎比佳能晚出了一兩年,而且至今都是以模擬TTL的手動方式來調整輸出。而一些小眾系統:索尼(現在索尼好象也不算太小眾,轉戰微單後,我就很喜歡)、賓得、萊卡等幾乎就沒有適合的解決方案……

(據說萊卡的設計本來就不是建議你使用閃光燈的,是這樣嗎?我讀書少表騙我……)

  現在也有一些引閃器是單點觸發,與系統無關,對燈光的控制全部集中到了發射器本身上。不過失去了和相機的通訊,估計TTL、高速同步等都用不了了。

  我自己用的一直是品色,從第一代開始用,那會市面上除了普威等進口產品外,好象只有品色能支持遠程控制。那會引閃器做的也很小,用的是一種小型的不太常用的電池。現在清一色用5號電池了(為什麼不用7號呢?)


我用了3年多的「品色一代」引閃器,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

  品色給我的印象是做工比較精緻,用下來基本也沒什麼問題。另外,品色以換代修和置換升級(就是新產品出來後,可以用老產品補點錢升級到新的——不過說回來,品色你現在好久都沒出新的了)的售後服務給人感覺非常好,所以這麼多年我一直建議用品色的引閃器。雖然到今天為止,相對於市場上不斷湧現功能相當的其它品牌引閃器而言,品色的價格顯得有些略高。


品色三代 KingPro

  這裡比較常用的有品色King Pro、永諾YN-622、沃龍800-RT、神牛X1等。(我期待的產品應該是性能穩定,小巧、操作簡單簡單簡單!重要事說三遍!一般攝影師應該不需要看說明書就能操作)。

  2012年3月份出的Canon 600EX-RT是第一款自帶2.4G無線電信號接收模塊的熱靴燈,與之配套的Canon ST-E3-RT也是第一次改變紅外引閃模式的無線電信號引閃器。(我想以後熱靴燈應該標配這個模塊)不久永諾也出了完全仿製的YN-E3-RT,外形功能一模一樣,這個讓佳能系統的引閃多了一套方案:不需要每個燈配一個引閃接收器,但這個方案只適用佳能600EX-RT和其兼容產品。另外一些國產燈如YN560IV,品色X800也內置接收模塊,可以接收自家的引閃發射器信號。


Canon ST-E3-RT

  說到小眾系統的引閃器,不得不說到我碰到的一個很奇特的產品:Cactus V6,香港一個公司出品的。嫁接不同系統機身和閃光燈之間的「百搭王」!兼容市面主流的各種閃光燈和相機,甚至有些如Sony,Pentax,Panasonic,Olympus等平時少有離機閃適配器產品的「偏門」機身,也可以使用;而燈光方面,除了NC等主流原廠燈產品外,神牛、永諾等這類國產較為通用的產品也都兼容。


Cactus V6

  我的Sony a7M2上就使用了這個產品,可以直接使用我的佳能600EX-RT而不需要另外再購買索尼的閃光燈了。支持遠程控制燈輸出大小,但不支持變焦、TTL以及高速同步。


Sony a7M2 單熱靴燈+Cactus V6(架子上多的熱靴燈是學員的)

  使用熱靴還有一個東西也得提一下,就是——燈架!剛剛說了,熱靴燈不應該在機頂使用,那就必需有一個放置的地方(什麼?你說找個助手當「人肉燈架」?我不贊成!打燈是很累的事,而且,你的助手身高夠不夠,他能否老僧入定般舉著燈紋絲不動,保證光源的方位和角度?)

  很多朋友使用的是影室燈架,但那個只適合室內平地,外景根本不好用,等你摔掉3個以上燈時你就會深刻理解了。我用的是一個自己DIY的產品(好象全世界都沒有?我是不是該申請專利?),不多說了。


水系燈架

相關焦點

  • 熱靴天下(Ver3.0)
  • 熱靴閃燈知多少?免費試聽別錯過!
    熱靴閃光燈是我平時運用得比較頻繁的人造光源之一。很多人覺得熱靴閃光燈很神秘,今天我就為大家解答一下熱靴閃光燈的幾個概念。熱靴閃光燈就是安裝在熱靴上的外接閃光燈。而熱靴閃光燈輕巧、便攜、靈活,無論放置於熱靴還是其他位置上,都不會佔據太大的空間。熱靴閃光燈具備三大同步功能:前簾同步、後簾同步、高速同步,可以滿足各種拍攝需求。
  • 攝影冷知識:區分熱靴與冷靴
    大家都知道閃光燈就該接在相機的熱靴座上,但還有一個叫「冷靴」的名詞,到底他們的差別在哪裡呢? 下面 Herman 老師為大家解答了這個問題。在相機的機身上,有一個用來連接配件的接口槽(通常是用來接外接式的閃光燈),被稱之為「熱靴座」,它是從英文的「Hot Shoe」直譯而來。而熱的用意,是指它會被接通電流,讓閃光燈開始工作。
  • 熱靴閃光燈布光應用篇
    這一系列熱靴閃光燈應用講解,涉及到的問題大致包括:使用什麼模式及怎樣設置?應該怎樣打光?面對不同的應用情境,要如何判斷並獲得最佳效果?等。 閱讀上期文章請點擊:熱靴閃光燈TTL認知篇攝影/文:賈雲龍近身直閃時,人物皮膚與服裝的銳利質感表現強烈。這樣的打光方式有很強的時尚感和紀實感,但是會將人物臉上的缺點暴露無疑。因此,近身直閃的拍攝方式需要搭配較為精緻的妝容,否則很容易將面部缺點直白地表現出來。
  • 熱靴閃光新時代,神牛V1單燈實戰體驗
    熟悉熱靴閃光燈的朋友一定不會對閃卓博識的大衛 · 豪比(David Hobby)與閃光燈大神的喬 · 麥克納利(Joe McNally)感到陌生,與其他大型燈光照明設備相比,熱靴閃光燈不僅有著便攜性更好、性價比更高的優勢外,它小到1/128的輸出量,以及能支持高速閃光同步的回電速度,能給我們的拍攝提供更淺的景深、更自由的布光範圍。
  • 人像熱靴閃光燈系統建立,自學教程(一)
    介紹便攜人像閃光燈相關帖子討論不多,那就開個系列吧,拋磚引玉,高手都來發發經驗啥的,要是專門開帖子寫篇文章更好啦,給像我這樣的初學者或者還沒上燈的單反玩家可以參考。本帖涉及的器材只設計熱靴閃光燈及其附件,這套系統移動性很強,攜帶方便,安裝拆卸快速,一個人可以搞定,適用於外景。與專門室內棚拍設備選擇不同。
  • 好物推薦|熱靴閃光新時代,神牛V1單燈!
    熟悉熱靴閃光燈的朋友一定不會對閃卓博識的大衛 · 豪比(David Hobby)與閃光燈大神的喬 · 麥克納利(Joe McNally)感到陌生,與其他大型燈光照明設備相比,熱靴閃光燈不僅有著便攜性更好、性價比更高的優勢外,它小到1/128的輸出量,以及能支持高速閃光同步的回電速度,能給我們的拍攝提供更淺的景深、更自由的布光範圍。
  • 讓熱靴燈離開相機!柔光傘怎麼用?
    希望在攝影道路上有糖皮的陪伴:上一集我們說明了為什麼買第一支熱靴閃光燈,一定要買原廠,哪怕是二手的,也要用心去體會原廠閃燈的優勢,在最後我們也明確的說明當你學會用熱靴閃光燈之後,那麼原廠與副廠熱靴燈之間就只有性能區別而沒有功能上的區別了,需要了解詳情的小夥伴可以翻翻之前的帖子,好了,今天我們繼續說明為什麼要將熱靴燈離開相機機頂,來進行拍攝。
  • 熱靴和冷靴,傻傻分不清楚?一文帶你了解攝影冷知識!
    就讓小編來給大家普及一下,攝影界裡的「熱靴」到底是什麼。相機上的「熱靴「,是從英文裡的「Hot Shoe」直譯而來,現在主要是指可以在相機機身上插裝配件(多用於連接外置閃光燈)的接口槽。 相機的熱靴          我們知道,說到攝影,就和光影離不開關係。
  • 攝影技巧 閃燈篇 機頂熱靴TTL閃光燈拍攝使用技巧
    你可能已經聽說過,使用熱靴閃光燈可以極大地提高照片水平,同樣這也只是一半。剩下的一半是如何使用閃光燈。閃光燈本身不會產生奇蹟,你需要正確地使用它才行。  把閃光燈裝在相機熱靴上後,默認下是直接指向被攝體的。我們把這個稱作12點鐘方向。這可能是最糟的使用方式,會產生較硬的光線,如果模特背後有牆的話就會投下濃重的陰影,有時還會讓模特的臉看起來很「平」。
  • 攝影技巧 理論篇 攝影冷知識:熱靴與冷靴,你用哪一種?
    在相機上頭,若想要加強畫面的亮度,除了開大光圈、放慢快門數值或提高感光度ISO值外,在不可避免的昏暗拍攝情況下,我們還可以使用閃光燈,來打亮拍攝現場的目標物。▲大家可以從圖示中三個品牌相機看出來,每一家都有相容於國際標準的這二個基本接點。至於各家都在大接點的四周,自行設計了一些小接點,那是用來對各家自有系統閃燈的細部控制之用。  熱靴與冷靴的差別在哪裡?
  • 用熱靴閃光燈拍好人像的 4 個技巧
    熱靴閃光燈
  • 熱靴閃光燈這4種閃光方式怎能不知?
    在拍攝人像時,熱靴閃光燈是非常有用的夥伴。熱靴閃光燈的頂部可以移動自由控制光線的投射方向,因此也衍生出了幾種不同的打燈操作方法。所謂直閃,就是把閃光燈直接對著人臉。這是許多新手最喜歡的拍法——確切地說,是他們可能只知道這種拍法。這一打法產的效果是將所有燈光集中投射到人身上。光線很硬,皮膚的質感不好,同時也可能出現「滿面油光」的現象。
  • 小巧便攜 營造真實自然光感 全新熱靴閃光燈EF-60實拍體驗
    儘管客片任務繁重,但Leo還是不忘創作,使用GFX100配合全新熱靴閃光燈EF-60,忙裡偷閒地做一些個人的作品。攝影是光影的藝術,拍攝者利用相機藉助光線勾畫出各種不同的攝影作品。這個時候一支熱靴閃燈就能發揮出強大的功用,可以幫助我們儘可能地補救原本畫面上暗部缺失的細節。熱靴閃光燈的優勢在於小巧,便於攜帶。小和輕便很重要。有時候我們去到比較偏遠的地方出外景,條件艱苦,器材運輸經常成為大難題。這時候輕巧便攜的閃光燈對我們來說就非常重要了。
  • 常用控光附件(影棚燈光與熱靴燈)
    對於影室燈(包括閃光燈和持續光)和熱靴閃光燈,都有成熟的配套附件,其應用原理也是一樣的,這裡就不做特別區分了。控光附件按得到的光質效果主要分為柔光附件和硬光附件兩大類。柔光附件柔光都是反射或者漫反射光,常見的有柔光箱,透光傘,白反傘,雷達罩,蝴蝶屏等。
  • 光線決定一切 ​ 尼康熱靴閃光燈拍攝手冊
    【欲購請長按識別二維碼】尼康熱靴閃光燈拍攝手冊定價¥59   半價¥29.5ISBN:9787115386618作者:[美] 史蒂芬妮·澤特爾出版時間:2015-04-01頁數:126  裝幀:平裝開本:大16開  印刷:四色《尼康熱靴閃光燈拍攝手冊》從光的基本特性入手,介紹了光圈、快門、感光度等曝光要素與尼康閃燈系統的關係,講解了尼康各個型號閃光燈的設置、使用,並從專業的角度討論了如何使用閃燈來營造氛圍,表現物體的質感、顏色和形狀
  • 攝影技巧 閃燈篇 熱靴聖典 佳能SPEEDLITE閃光燈攝影技法全解密
    時間:不重要  現場光:不重要  閃光燈:一支600EX RT  測光模式:E-TTL  閃光曝光補償:0 FEC  變焦:35mm  修飾附件:RoundFlash環形光柔光箱  與主體距離:大約1.2m  高度:大約1.5m(安裝在相機上)  觸發:相機熱靴
  • 【攝影技巧】一機天下不是夢,佳能G3 X減輕你的負重,享受大片快感!
    如有可能被淋雨觸水,請使用相機熱靴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