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美女教授陳果:朋友是無用的,孤獨者才有朋友

2021-01-08 史海殘雲

古語有云「囊中有錢,不如朝中有友」,老人們也常常告誡我們廣交友。「多個朋友多條路」,似乎朋友是我們在這個社會生活必不可缺少的存在。

我們不開心時候可以找朋友訴苦,遇到困難時可以找朋友協助。喜歡的東西可以和朋友分享,討厭的東西也可以和朋友吐槽。友情成了我們在這世界除了親情、愛情以外的第三種感情模式。

但是在今天復旦大學的美女教授卻提出了一個截然相反的觀點:朋友是無用的。她認為「朋友不是酒友,不是玩伴,不是寂寞時的慰藉,不是精神庇護所,不是人脈、橋梁,朋友無功利之用,只有孤獨者才有朋友。」

她把朋友關係從另一個層面進行剖析,重新認定這種關係的從屬性。把朋友關係進行區分,這樣的觀點無疑對朋友的定義更新了。

那麼事實真的如她所言嗎?朋友到底是一種以什麼樣形式存在的關係模式呢?

交友的功利性

很多時候我們無可避免一個問題:你的朋友是真心對你好的朋友嗎?有一部分人在交朋友時考慮的是朋友對自己有沒有幫助性,如果是就會使勁的要與你結識,如果沒有利益可圖則完全棄之不武。

這類人的交友時功利性表現相當明顯。如果與其交友的話,我們大部分都是「被」成為他的朋友的。當然,他們往往含有以下幾類的表現:

第一類:有一種的朋友在平時與你聯繫不多,但是在某些需求的時刻會想你的存在。

比如他需要生意合作時會找到你,需要完成業績會想到你,需要借錢周轉時會想起你,更有甚者需要砍價集贊時會想起你。

想必這樣的人出現在誰的朋友圈都會感到厭惡吧,我們不會願意承認這樣的人是自己的朋友。

第二類:這種朋友俗稱「酒肉朋友」,他不會和你分析人生和理想,只是追求眼前的利益。當他吃飯、喝酒或者打麻將是缺少個伴就會想到你。

當然有的時候他也會慷慨請你吃喝玩樂,但是你也得忍受他酒足飯飽後各種侃侃而談,吹噓自己。一般來說這樣的朋友成就造詣都不高,但是最喜歡在朋友圈中炫耀自己光榮事跡。

第三類:這種朋友最喜歡諷刺和挖苦你,通過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雖然朋友間的互黑只是常見的增加樂趣的小打小鬧。但是這類朋友可不是這樣想的。

他的毒舌不敢說道別人,卻會盯著你的短處猛烈攻擊,踩朋友來彰顯自己的優秀,還要美其名曰為你好。例如和其他人透露你的秘密或是醜照,合照美化自己丑化對方,或是某些場合拉你做墊背來襯託它。如果和這樣人做朋友只能感覺夠嗆。

很明顯以上這些朋友交友時挑三揀四,往往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私慾。雖然他們比陌生人相比會讓我們更熟識,但是我們並不能指望這些朋友能真心待我們好。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他們人生中的過客,並沒有什麼深厚感情可言。

交友時的目的性

我們交友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消解情感上的無聊,還是增加全新關係的互動?我想很多人都不明白維持一份感情意義是什麼。

有些人交友時另有所圖,甚至圖謀不軌。有些人則是單純的找個人解解悶。其實一份真誠的友情也需要彼此的維護和完善,長時間不聞不問會淡化,長久的利用索取只會惡化。

我們把愛情、親情的意義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不允許別人的侵犯。但是對於友情的位置,怕是在所有人心目中分量和地位都沒有那麼高。

很多人對於友情表現是總是那麼隨便,合則來,不合則分。沒有那麼看重和朋友的關係,所以因為重色輕友、忘恩負義而造成關係破裂的例子比比即是。殊不知,友情也彼此之前相互融洽的橋梁,我們要理解別人的弱點,包容別人的缺點。

朋友遇到好事時要恭喜,朋友有難是要幫助,朋友有錯誤時要及時指正,朋友有煩心事幫忙分析。最好的友情是把朋友視作自己的家人一般對待,或許你不用常常的噓寒問暖,但是我們能密切的了解他的近況,了解他的喜怒哀樂。

例如當你在微信朋友圈發一個高興的事,能獲得朋友成千上萬點讚實屬正常。但是當你表現的情緒低落,能私信來關心的你必然是對你好的朋友。

他會從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察覺你的異樣,默默來安撫你的不安,緩解你的低落。

交友的目的是找到一個志同道合,三觀相似的朋友,我們可以一起分享快樂的事,也可以吐槽糟糕的事。

我們可以互幫互助,但是絕非功利性。我會因為你敞亮自己世界,同時也能點亮你的心中的那盞燈。

怎樣才能做真朋友

正如陳果所言「孤獨者才有朋友」,因為沒有外界幹擾,沒有其他情感糾纏,還能彼此維持友誼的才是真友情。

和朋友在一起當然是最舒服、最快樂的。但凡和朋友在一起感覺有一絲尷尬、拘束或是做作可能就要捫心自問下是不是友情了。

我們可以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可以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但是好朋友都會了解彼此的性格,知道彼此喜歡吃什麼、穿什麼,有什麼愛好,有什麼禁忌。

他們不會真的拿朋友的缺陷取樂,也不會刻意貶低對方抬高自己,更不會 「無事不登三寶殿」。朋友也不該被劃分三六九等,關係網也許會交織,但是友情不該被牴觸。

在朋友面前你能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真實面貌,你不會刻意偽裝自己,也不會故意的抬舉自己。甚至會寫下自己心房和朋友分享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我們把朋友當成是一面鏡子,在他面前來審視自己。但是鏡子易碎,我們要常常輕拿輕放才能保護好他。

朋友是相互依賴的關係。我們也常常需要換位思考,站在朋友角度考慮事情。不要給人帶來麻煩,更不能給人造成負擔。但是值得一提是,交友時也不能把對方當成自己情感垃圾桶,所有負面情緒都向朋友一到而光。

正如陳果教授說:」當一個人一廂情願將朋友當做語言垃圾箱、感情垃圾桶,這個人就非常自私自利,他將自己的精神毒氣和債務轉嫁給了朋友,這樣做的人應該鄙視自己。」沒有人願意接受負面情緒襲擊。

因為你是他朋友的關係他會願意聽你傾訴、幫你分析,但這並非是他存在的義務。你的負面情緒轉嫁很有可能會影響對方的情緒。

朋友間不該有猜疑嫉妒,也不該有厚此薄彼。我們都是用真心去待人的。人心都是相互的,你希望別人怎麼待你就要學會先怎麼待人。當你用真誠打動別人時,人家也把你當成朋友回報給你真摯。

小結:

交友不能一味的索取,也要學會付出。不能不顧他人的意願一味宣洩情緒,更要學會用良好的心態對待朋友,把開心快樂傳播給對方。

陳果說朋友是無用的。我覺得刨除那些功利心的朋友,捨去不良目的朋友。我們還是能有真心待人的朋友。並非只有孤獨者才能享有朋友。現實中,很多朋友都會雪中送炭、濟困扶危,在前面或是背後默默的支持你、關注你。我們相信有真心的朋友的存在,更能珍惜這樣的友情。

所以要成為莫逆之交,還是要成為「塑料友誼」,就看朋友之間如何的相處吧。既然想獲得別人的真誠以待,那就請先學會做一個合格的朋友,真心待好自己的朋友吧。

相關焦點

  • 復旦才女陳果:真正的朋友,是無用的
    知乎上曾有一個提問:「為什麼年紀越大,越不願交朋友?」其中一個高贊回答為:「因為年紀越大,越能分辨出什麼是真朋友、什麼是假交情。」深有體會。年輕時,以為五湖四海皆兄弟,人人都是一片真心。待見過的人越多,經歷的事越多,才明白:朋友就像人民幣,有真有假。
  • 復旦女神教師授課視頻走紅 陳果個人資料背景簡介
    前幾天,這段「朋友無用」的視頻被轉瘋了!一位短髮美女教師,一手夾著粉筆一手插褲帶,侃侃而談一個觀點:朋友是無用的!顛覆三觀的言論立即在微博上炸了鍋,僅憑課堂上的隻言片語,短短幾日便捲走3000萬播放量。
  • 復旦美女教授陳果,為何剛火不久就遭人質疑,還被人拿單身說事
    若是課講得特別好,且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紅遍網絡也不過是分分鐘的事。比如復旦大學美女教授陳果,就是這麼成名的。陳果出生於上海,不僅本科、碩士、博士都是在復旦大學讀的,而且她還留在了復旦任教,主講思修課。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思修課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多數老師也只是照本宣科,聽得學生昏昏欲睡。
  • 復旦女神教師陳果結婚了嗎 陳果個人資料復旦大學視頻課程
    陳果結婚了嗎,不少網友都對復旦大學女神教師陳果的婚姻狀況很感興趣。作為一個高知女神,高智商高情商,陳果視頻課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據小編了解,陳果目前還沒有結婚,不知道模特姐姐陳果會喜歡什麼類型的人。陳果語錄●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 復旦大學網紅教授陳果授課被叫停?本人不解釋,官方不再選擇沉默
    大學作為培養人才的象牙塔,不僅有著許多的優秀人才,更有著許多非常出名的老師,比如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老師;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老師;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酈波老師;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蒙曼老師等等!他們有的滿腹經綸,有的上課幽默風趣,深受學生們的喜愛。
  • 復旦女神陳果:愛情是無用的
    點擊關注朱門大叔,關注公眾號文 | 蘇心來源 | 蘇心(ID:suxin98498
  • 復旦女神陳果因兩字人設崩塌,被大眾恥笑,一年不見,她怎樣了?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寂寞的人會需要社交」,我想大部分人一定聽過這兩句話,但卻不一定知道它們究竟出自何方。 「復旦女神」陳果,1981年出生於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高材生。
  • 「復旦女神」陳果:將「耄耋」錯讀成「毛至」,一夕之間跌落神壇
    這位年輕時尚的復旦大學美女教師,雖然教授的是枯燥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但憑藉舌燦蓮花的口才,以及對孤獨、寂寞、愛情這些年輕人關心的問題的獨特見解,讓她在眾人的傳播之中不僅僅成為了復旦大學的女神,更是在網絡之上颳起了一股「陳果風」。一時間這位復旦女神,更是從復旦大學的講臺走到了央視的舞臺之上,風頭可謂是一時無兩。
  • 2019大火的復旦教授陳果,僅一年為何就迅速涼涼?原因有3點
    2019大火的復旦教授陳果,僅一年為何就迅速涼涼?原因有3在網絡時代,任何人只要有才華,都有成為「網紅」的機會,復旦陳果就是其中之一。陳果是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高級知識分子。「高級心靈教主」、「思修女神」是學生們對陳果的至高美譽。
  • 復旦大學女神教師陳果個人資料經典語錄 陳果上課視頻在哪看
    陳果 復旦_陳果[復旦大學教師] -走紅網絡  一碗「心靈雞湯」  昨天,當記者在百度上鍵入「復旦陳果」時,跳出的搜索結果有55800篇之多。其中,「陳果上課視頻」、「陳果語錄」、「陳果———精彩的一課」等字眼成為這些連結的關鍵詞。
  • 從萬人追捧到杳無音訊,跌落神壇的復旦教授陳果,只因讀錯2字?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孤獨不求外物,反求諸己。」不少網友想必都看到過復旦陳果的演講發言,低調神秘且特立獨行的她,一度成為年度最受追捧的網紅之一。不少網友在看過她的思修課之後,紛紛留言稱想做陳果的學生。
  • 紅遍全網的復旦女神陳果突然無人問津了,為什麼
    絕大多數網友應該都聽過復旦大學思修課老師陳果的名字,她的上課視頻紅遍了整個網絡。很多網友在看了她的視頻之後都非常羨慕復旦大學的學生,覺得她的課不僅妙語如珠而且授課內容發人深思,非常具有教育意義。
  • 復旦女神陳果:真正的幸福,是讓自己活成一束光
    1 復旦大三學生邱澤宇在《開講啦》節目中,自曝刷了兩年都沒有刷到陳果的思修課。復旦同學曾這樣說,陳果老師的課比雙十一還要難搶。幾年前,陳果講思修課的視頻便已經在網上瘋傳,同時刷爆了朋友圈。說到孤獨時:她說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談及朋友觀:她認為朋友不是實用之物,而是奢侈品。……
  • 復旦女神陳果,因念錯一詞人設塌陷,淪為學界之恥?
    復旦的「網紅」教師陳果是網絡的受益者,更是網絡暴力的受害者。 她恪守著教師的師德與義務,帶領一群群孩子追逐理想與目標,卻莫名一夕成神,一朝成恥。真可謂「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不由令人唏噓不已。 陳果如何成「神」,又如何崩陷?
  • 復旦女神陳果:37歲,她這樣解釋自己為什麼至今未婚
    陳果說:真正成熟的人,都活成了一束光。光源者,先熠熠生輝,後照亮他人。- 01 -復旦大三學生邱澤宇在《開講啦》節目中,自曝刷了兩年都沒有刷到陳果的思修課。復旦同學曾這樣說,陳果老師的課比雙十一還要難搶。幾年前,陳果講思修課的視頻便已經在網上瘋傳,同時刷爆了朋友圈。
  • 復旦女神陳果,怎麼突然間不香了?讀錯1個字跌下神壇
    但是陳果老師通過自己風趣幽默的語言,將思修課變得豐富多彩,受到了學生們的廣泛歡迎。▲陳果教授上課在思修課上經常會面臨一些情感問題,陳果教授對一些事情有獨特的見解。在一段時間裡,陳果教授上課的視頻被人們傳上網,在很多視頻平臺上都可以看到。
  • 復旦女神陳果: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知己摯友?聽完恍然大悟!
    陳果,女,1981年2月出生於上海,中共黨員。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 College訪問學者; 曾師從哈佛大學神學博士James D,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Evelyn。她的課能走紅,暴露的是這個時代人們普遍精神匱乏的問題。這次,復旦女神陳果講:「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知己摯友?」聽完恍然大悟!
  • 80後復旦女神教師授課視頻刷爆朋友圈,這智慧的光芒太撩人!
    近段時間,復旦大學女教師陳果再次在網絡上走紅。
  • 80後復旦女神陳果:人只有由內而外喜歡自己,才能獲得人生幸福
    而在學術氛圍濃厚的復旦大學裡有一處明媚的倩影,宛如一股清泉,清冽甘甜,又如一塊璞玉,通透真誠,而她活得到底有多通透呢? 一、比起美貌,更多人愛她的思想 陳果並非一眼千年的美女,而像一杯陳年佳釀,愈久彌香,愈是悉心品味她的人,愈能體味到其中的芬芳。
  • 復旦「思修女神」陳果開直播還賣書?短視頻平臺的假帳號有多猖狂
    這次假冒帳號瞄準了復旦知名教授——被許多網友親切的稱為「思修女神」的陳果。  多個陳果帳號同時進行「直播帶貨」?都是假的!  11月26日,有用戶向記者反映快手平臺存在復旦陳果教授的仿冒帳號。記者隨即在平臺上以「復旦陳果」為關鍵詞進行搜索 ,結果顯示平臺存在大量相關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