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不可窮,眼不可窮!山水畫家陳櫑|武夷山寫生

2021-01-11 水墨畫家陳莊

畫固所以象形,但不可求之於形象之中,而當求之於形象之外。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可目視,畫面止而神欲行。齊白石先生講「似者媚俗,不似者欺世,妙在似於不似之間,欲立藝者」。寫生應抓住自然物象之神氣,不拘於筆墨形式,皴擦點染,橫塗豎抹,或三筆五筆,或千筆萬墨。

筆不可窮,眼不可窮。筆要有轉運提按,要有一波三折。眼要有擴充見知,要有博覽萬物。這樣勾勾畫畫栩栩生機才可能會躍然紙上。若心無專注,手無把握,腹無丘壑,既使日日寫畫,亦是徒勞無成。唯有博覽多聞,功深學粹,日積月累,自然天成。

當畫者知見日進於高明,學力日歸於平實。舞筆弄墨,墨隨筆至,情趣自來。即使一色筆墨也會濃淡自見,絢爛滿幅。寫生是為山川物象立新顏,為觀者傳佳作。唯有寫生,臨摹,創作結合一起。反覆立破。終究會有適合自己的筆墨語言形成和表達方式的完善。

畫者最終追求的境界和高度應是作畫胸有成竹,用筆自能指揮得當,一波三折,一縱一橫,皆得自如。驚蛇枯藤,隨形變幻,如有排雲列陣之勢,龍蜒鳳舞之形。重不失板,輕不失浮,枯不失槁,肥不失甜。無窮神妙,自到豪端,心閒意適,樂此不疲,心跡遊蕩太虛之巔,筆落畫案絹素之上。一揮而就快哉暢神……

——陳櫑寫生隨筆節選

陳櫑先後畢業於天津師範大學、天津美術學院,專攻山水畫方向。當接觸其作品時,有一種「夢回宋朝」的「穿越感」。畫面古意盎然,有則路回阜曲,泉繞古坡;有則孤亭兀然,境絕荒遂;有則佛慧老樹,古藤依偎。臨摹中不現匠氣,古意中不乏新致。

——頓子斌

畫貴立品,品格不高,終歸魔道。故陳櫑入手即從陳少梅、溥儒入手,遠紹仇十洲、唐六如、尤其於陳少梅多有心得,用筆清勁,墨法空靈,構圖曠遠,盎盎然古意盈紙矣,董其昌論畫雲「畫家以古人為師,已自上乘。進此,當以天地為師。」

還說「樹如屈鐵,山似畫沙,絕去甜俗蹊徑,乃為士氣」所謂士氣即是文人之氣,寫心中丘壑,抒胸中逸氣,形之於筆墨,繪天地風雲之萬狀。山川耶!胸襟耶!

數年來,陳櫑不僅志向高遠,更是勤奮有佳,所作山水不止有扇面冊頁,更有鴻篇巨製,往往耗時巨大,俱無懈怠之筆。盈時累月不以為苦,其勤奮若此。更難得者,能遠離時流,筆意清曠高古,畫面雅逸,非時下髒亂汙濁,筆混墨滯者所能及也!

——謝冰毅

陳櫑作畫,不慕機巧浮華,雖一筆一墨,莫不遵古法而妙化己意,遠離狂怪亂離,此正學之道也。其常涉足市場與商業,並廣為藏家所青睞,然其時時不忘讀書之功,念茲在茲者,惟書生清絕之氣也,滌除玄覽,思接古賢,散淡其胸懷,升華其境界,不使一筆沾江湖市井之氣。誠如《菜根譚》所云:「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為尤潔。」

陳櫑重寫生,常背負行囊,入深山,涉江渚,體味富春江畔黃公望的蕭散,揣摩太行洪谷荊浩的高曠,其下筆,或磊磊落落,或杳杳漠漠,莫不生氣盎然。

清沈宗騫《芥舟學畫編》云:「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地以消俗慮,二曰善讀書以明理境,三曰卻早譽以幾遠到,四曰親風雅以正體裁。」觀陳櫑為學為藝,斯得之矣。

——姜金軍

作品欣賞

陳櫑

亦名陳雷,河南商丘民權人,優秀青年山水畫家,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中國書畫院特聘畫家,天津書法家協會會員,研究生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師承研究生師從天津美術學院霍春陽教授,河南省書畫院院長謝冰毅先生弟子,範曾先生再傳弟子,現居北京。

相關焦點

  • 師造化 得心源——山水畫寫生之我見 畫家陳超
    作品欣賞師造化 得心源——山水畫寫生之我見唐代畫家張璪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已成為歷代畫家遵循的座右銘。畫者,於自然中悟得天地之道,方明畫之真意。寫生,即「外師造化」的基本手段,同時,也是創作的一種形態,它同樣要求畫家「澄懷味道」、 「遷想妙得」。感悟、體驗天地自然物象與心靈的溝通。
  • 畫家孫丹丹——筆墨山水與荷花
    畫家孫丹丹的筆墨山水與荷花孫丹丹,生於1969年,山東德州市,善長國畫山水,荷花,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經常參加書畫展其作品獲獎,現為中國書畫協會會員、北京中山書畫社會員,德州市美協會員。其作品多以寫意山水畫為主,作品現代中國畫氣息很濃,畫家解釋為偏傳統的技法,以表現青山秀水及山勢險峻。孫女士自幼喜愛繪畫,善於觀察與思考,與多位畫家老師切磋以筆會友,近年來勤勉耕耘,筆墨刻苦,在寫生與學習探討中畫工不斷提高,畫風嚴謹。以繪山水、最為擅長,同時也喜愛畫荷花《荷花圖》荷花一直是被喻作"君子之 花"、"聖潔之花"。
  • 行走山水間——畫家楊林庚子春月皖南寫生之二
    行走山水間——畫家楊林庚子春月皖南寫生之二圖文/楊林皖南的古村落雖然遺存不多,但每一顆卻珍貴無比的,那歲月的 滄桑交織著人文的情懷,總能讓我流連忘返。我喜歡在這充滿生活氣息的小山村寫生,總感覺很近又那麼遙遠,擔心有一天隨著城市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這些都會逐漸的消逝。記得在蕪湖龍湖邊寫生時,村民就告訴我,不是疫情的話,他們的房子就已經拆掉了,這樣看來我還要抓緊去畫,以後的人們還可以在畫中看到我們曾經走過的歲月。
  • 當代畫家系列訪談:走近山水畫家吳宏澤
    山水畫的定義是國畫,主體是以山川自然景色為載體,吳宏澤先生在山水畫創作中,始終秉承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相結合的理念,從而為他入筆簡潔飄逸卻富含思之不盡的內涵創作形成獨自的格局。氣韻生動、天人合一的創作當屬吳宏澤的風格,煙波浩渺、山水相依且能欣賞到田園風光和山水完美融合是他自成一家的亮點,他專注於鄉土情懷的創作,畫出了青山的挺拔蔥翠、畫出了綠水盈盈和泛舟、畫出了鄉間農耕和嫋嫋炊煙,然而,他的畫是畫亦非畫,簡直就是活脫脫現實生活最美寫照。
  • 許俊的青綠山水畫,有著來自自然山水寫生的原型
    1997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當代山水印象」畫展,曾集中展示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山水畫家的作品,在當時得到了很好的反響,許俊亦是參展的作者之一。匆忙和粗率是我們這個時代藝術上經常出現的問題,既然山水畫的宗旨是與純淨的自然精神相接,那就需要畫家這個中介保存一份透明的、集中的和內在的性情,所謂人品即人的品性總會在具體的畫跡中顯現出來。」
  • 華藝名家推薦-著名山水畫家劉建偉
    畫家一輩子就是在把不肯扔掉的一枚「硬幣」,翻過來瞅,翻過去看。至於怎麼畫,那就要看畫家本人的喜好與取捨了。曾見過劉建偉置辦了大量宋代沈周、範寬等大師的畫作集子,問他,他說要學習啊,吸取營養。但他的「山水皴筆」卻找不到半點「雨點」、「豆瓣」、「釘頭」等終南隱居者皴技的影子。可見,劉建偉學的是宋人性情,而非其皮毛。
  • 山水畫家王寧作品欣賞 古風墨韻 氣韻生動
    在中國,從古至今人們對山水是無比崇敬的,覺得它是天與地的連接,是有生命有靈氣的地方,也是至高無上的。山水畫家們是在抒胸中之丘壑、寫心中之意境,山水畫並非只是山川的再現,而是再造。能稱得上山水佳作,起碼要有中國畫的文化內涵與筆墨語言。因此,我認為優秀的山水畫作品,必須具備:意境深遠,格調高逸,氣韻生動,筆墨老到,色彩協調,並要有自已獨特而不俗的藝術符號。
  • 宇晴軒名家之十三:當代實力山水畫家趙水慶
    現為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山水畫創作院畫家、菏澤市牡丹區文化館專職畫家、菏澤市美術家協會理事、牡丹區政協委員、民革黨員。2015年,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和江蘇省文化廳主辦的「首屆八大山人」全國山水畫展,作品《和諧家園》入選併入編畫集。2016年,獲牡丹區區委、牡丹區人民政府2015年度牡丹文藝獎。2016年,參加山東省美術骨幹寫生活動,並在山東省文化館展廳舉辦寫生展覽。2016年,參加中國國家畫院龍瑞工作室畫家作品展,作品《林泉高致》在晉商博物館展覽。
  • 漸老秋鵑猶自勉 漫天歌雨墨花飛——走進著名山水畫家王德民……
    漸老秋鵑猶自勉 漫天歌雨墨花飛——走進著名山水畫家王德民的藝術世界曹大根初秋的淮北,仍酷熱難耐,我與朱坤相約拜訪著名山水畫家王德民先生,進入口子酒鄉皖北小城的一個小區,有種小院深深幾許的感覺,幽靜、典雅。
  • 滿家山水:畫家滿維起的青綠山水畫作品
    ,被譽為滿家山水。因為他不僅在青綠山水領域進行了獨具匠心的探索與創造,還在景致、空間、筆墨與複色等方面構建起了新的視覺表達形式。滿維起的滿家山水以其鮮明的筆墨語言獨步當代畫壇,成為當代新青綠山水畫家的傑出代表。
  • 本年度壓軸大戲即將開場丨閩山閩水物華新——兩岸畫家畫福建寫生作品展將於12月31日開幕
    福建省文聯以此為主題,開展畫家採風、寫生、創作的系列活動,是用造型藝術的方式再現詩意的舉措。 在福建省畫院、福建省美協的組織下,這個主題活動以海峽兩岸畫家的交流為首開篇章。海峽兩岸一水相隔,福建與臺灣有著同根同脈的親緣和經常性的文化交流。展覽邀請來自大陸各地和臺灣的油畫名家相會於榕城,先後往泉州與武夷山寫生,堪稱一次深入的交流與高水平的雅集。
  • 自為之好——廈門水彩畫家丁屋嶺寫生作品選
    譬如,畫家要"好自為之"相當難,多數畫家在寫生狀態,自己動手作畫,自我意識卻在沉睡狀態。眼睛雖受心靈指揮,用眼觀察卻有主動與被動之別。當心靈沉睡時,眼睛只發揮看的功能,多數人習慣經驗性看事物。畫家同樣用習慣眼光看世界,很少懷疑自己的眼光。懷疑自己眼光等於懷疑自己,除非有強大自信,才通過懷疑喚醒沉睡心靈。心靈激起思考,思考激發自性的主觀意識。
  • 朝花夕拾——青年畫家胡名坤發布2019寫生作品回顧
    青年畫家胡名坤日前發布2019寫生作品回顧。胡名坤,漢族,1981年1月生於諸葛亮故鄉臨沂市沂南縣,畢業於南京陸軍指揮學院、山東藝術學院,軍事學碩士、藝術碩士,山水畫師從著名畫家張大石頭先生,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省文聯主任科員。
  • 逸興遄飛·洪波湧起——評包洪波先生的新寫意山水
    現代寫意山水由於創作者胸襟、學識、涵養不足而一味模仿,佳作寥寥難以形成氣候。部分畫家另闢蹊徑開始嘗試山水創作抽象化,如盧禹舜通過色彩和構圖形式在拆散自然時空的框架之後予以幻覺性的重組與拼接,表現出具有神秘感的魔幻主義色彩;姜寶林遵循「既要筆墨、又要現代」的藝術理念,索性將山水形狀抽象簡化成線條、色彩和幾何圖形。
  •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王乘工作室畫家----馮心德陝北靖邊寫生作品
    馮心德(心德)河南南陽市人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王乘工作室畫家
  • 2020藝者前行·當代著名畫家——公玉春
    筆者感覺,繪畫不僅是如何去用線條的連貫、筆墨的潑灑去勾勒心中的那幅山水,去塑造那種審美特性,以寫意為原則,從用筆、用墨、構圖、造境中感受到了畫中湧動著的一種強烈的生命力。更告誡的是我們和山水緊密相聯的那種品行,人們因受自然山、水的影響,品行也在不斷的變化,氣質修養處處體現這自然山水的特性。
  • 黃筌的寫生
    荊關董巨四大家的山水畫開了宋代山水的風貌和基礎。花鳥畫從唐末人物畫的點綴中獨立出來,形成專科。在五代至於兩宋的大多數畫科上,人們的審美依舊還停留在寫實重於寫意的階段。換言之,中國古代繪畫審美的傳統就是這種精細勾描的技法。不論花鳥還是山水,寫意風格都是在精工細作基礎上的再發展,卻不是繪畫最本原和現在所呈現的面貌。
  • 心有桃花源 筆戲雲水間—知名山水畫家弘瑞畫展將於11月15日舉行
    ——王林青(著名山水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認識弘瑞老師時,他正在峨眉山指導大家寫生,只見他面帶微笑跟大家講解寫生的注意事項,說面對同樣一個景色,可以畫出很多不一樣的畫。這就要搞明白中國畫的散點透視法。他說寫生如同獨行俠,傾情山水之間,攝取草木之精靈,從大自然的勃勃生機中撲捉靈韻,發現內蘊、感悟理趣、把握規律。最後整合出自己想要的那種意境。
  • 劉海青畫家簡介 手繪山水國畫作品賞析
    原標題:劉海青畫家簡介,手繪山水國畫作品賞析!劉海青老師是當代的國畫山水畫家,是張大千再傳弟子,畫風師承胡若思、李可染兩位大師,是中國當代的水墨山水大家,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畫院理事,中華慈善總會愛心慈善大使,是一位有德有才的國畫民家!
  • 畫家推介 ▎ 張英才:筆墨情緣
    山水作為中國傳統繪畫的一個主要畫種,自魏晉逐步形成之時,便確立了以畫家「一管之筆,擬太虛之體」,達到臥遊暢神的目的。進入成熟期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理論規約給山水畫帶來巨大的發展。張英才的山水畫創作正是緊緊抓住了寫生這個切入點,營造出其瑰奇多彩的山水世界。  品味張英才的山水畫作,或是秀潤蔥蘢的山村小景,或是蒼茫磅礴的青川幽谷,在畫家的點線縱橫與墨彩交融中映現出自然造化的綺麗。他在看似樸素的描繪中體察生活與藝術的真諦,在墨彩飛揚與大自然的共鳴中感受萬物生機。